车用后货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4844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后货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载重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后货架。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的后货架是均为长条形,与货物接触面小,因此承载能力有限,承载较重货物时不稳定,使用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车用后货架,使用时可折叠,且载重能力大,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用后货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两个对称侧面分别对应连接有两个折叠架。
所述折叠架的纵向侧面铰接在支架的纵向侧面上。
所述折叠架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折叠架的侧面直接铰接在支架的纵向侧面上,并且上层折叠架的横向侧面与支架的横向侧面上连接有弹簧,上层折叠架的正下方用连接件连接下层折叠架。
所述支架为中间设置有横梁和纵梁且交叉的方形框,所述上层折叠架为中空方形框,所述下层折叠架由[形托架和[形折叠体铰接组成方形框,[形折叠体的内框设置有横梁。
所述支架设置有的两条横梁并使其伸出支架外,支架的下平面设置有纵梁,所述下层折叠架的横梁与[形托架这间连接有弹簧。
所述连接件为条状的两个连接件,所述支架两个横梁的伸出端分别设置有安装连接孔,所述[形托架的中间设置有安装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由于支架的两个对称侧面分别对应连接有两个可折叠的折叠架,可随时根据实际需要折叠或展开,且提高了载重能力,结构简单,拆卸更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包要括支架和折叠架。
支架为方形框架状,其中间的横向方向设置横梁1,横梁1伸出支架外,它的尾端开有安装连接孔,该安装连接孔用于与车体的主支撑杆连接,使支架固定在车体上,而纵向方向设置有纵梁8,纵梁8与横梁1交叉并位于整个支架的下平面。
折叠架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折叠架3与下层折叠架用两个条状连接件4连接起来,使下层折叠架9在上层折叠架3的正下方。
支架的左右两个横向侧面分别铰接有两上层折叠架3,该上层折叠架3可向上折叠180°后叠在支架的上平面,两个上层折叠架3的平面面积等于支架的平面面积。当装载较大型货物时,可将其展开,当不需要时可折叠起来。
上层折叠架3的横向侧面铰接在支架的横向侧面上。并且上层折叠架3的纵向侧面与支架的纵向侧面上连接有弹簧2,弹簧2可起到载重时减震的作用。
上层折叠架3为中空方形框,下层折叠架9由[形托架5和[形折叠体6铰接组成方形框,[形折叠体6可向上折叠90°。[形折叠体6的内框设置有横梁7,下层折叠架9的横梁7与[形托架5这间连接有弹簧2,弹簧2可起到载重时减震的作用。[形托架5的中间设置有连接孔,该连接孔用于与车体的支撑杆连接,使下层折叠架9固定在车体上。
本实用新型适合安装在各种车型上,如摩托车、自行车等,尤其适用于重载型电动车上,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的特点。
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后货架,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两个对称侧面分别对应连接有两个折叠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后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架的横向侧面铰接在支架的横向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后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架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折叠架的横侧面直接铰接在支架的横向侧面上,并且上层折叠架的纵向侧面与支架的纵向侧面上连接有弹簧,上层折叠架的正下方用连接件连接下层折叠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后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中间设置有横梁和纵梁且交叉的方形框,所述上层折叠架为中空方形框,所述下层折叠架由[形托架和[形折叠体铰接组成方形框,[形折叠体的内框设置有横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后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置有的两条横梁并使其伸出支架外,支架的下平面设置有纵梁,所述下层折叠架的横梁与[形托架这间连接有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后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条状的两个连接件,所述支架两个横梁的伸出端分别设置有安装连接孔,所述[形托架的中间设置有安装连接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车用后货架,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两个对称侧面分别对应连接有两个折叠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由于支架的两个对称侧面分别对应连接有两个可折叠的折叠架,可随时根据实际需要折叠或展开,且提高了载重能力。广泛用于任何车型上,尤其适用于重载型电动车上。
文档编号B62J7/04GK2883131SQ20062005379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6日
发明者廖军 申请人:廖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