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124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的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排水结构,特别是涉及具有将水引向设于车辆的底板部的排水口的排水盖(drain cover),以及邻接于该排水盖且设置于底板部的车辆结构部件的车辆的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敞蓬(open top)车辆,已知的有具备开闭可能的车顶的活动折蓬(convertible)式车辆。这种车辆可将构成车室的车顶的至少一部分收容于车身,由此通过收容车顶而形成开放状态。
对于此种车辆,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实开昭62-64630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1”)公开了用于防止雨水从车顶和收容部周边之间侵入车室内的排水结构(参照该专利文献1的图4、图5)。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排水结构,设置有安装在位于车顶的下端部的成型杆(formingbar)上的雨槽(rain rail),以及在该雨槽上形成的排水口的下方跨设于中柱(center pillar)和车轮室(tyre house)之间的排水接收板,雨水可从该排水接收板经由排水管向车辆外部排出。
另一方面,近年来,为了在车辆发生侧翻等时保护乘客的头部,而对敞蓬型车辆设置延伸在车辆上方的翻滚保护杆(roll bar)。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排水结构中,车室(驾驶室)与折蓬收容部之间,不存在上述翻滚保护杆单元或电气部件等车辆结构部件,并且也未考虑到在车室(驾驶室)附近安装上述车辆结构部件。因此,安装有上述车辆结构部件的车辆中,难以直接应用记载于专利文献1中的排水结构。
另外,近年来,作为收容式车顶的材料,除了折蓬等可折叠材料以外,还采用了坚固的材料(硬顶)。此车辆,若使具有后车窗的车顶的一部分从后端开始向车室侧转动而予以收容,则收容后的车顶的端部便位于车室的座椅(座席)附近,因此,为了将从车顶的端部落下的雨水或结露等排出车外,有必要增大排水接收部件。
此外,在车顶为收容可能的车辆结构中,一般采取将从车顶的下缘部(换言之,后翼子板的上缘部)侵入车身内部的水收集后排出车外的措施,因此,较为理想的是,在翻滚保护杆单元等车辆结构部件的附近设置用于上述用途的排水接收部件(排水盖)。因此,为了可接收从收容后的车顶的端部落下的水,而利用与翻滚保护杆单元邻近设置的上述排水盖,是一个理想方案。
但是,若邻近设置排水盖和翻滚保护杆单元,则在翻滚保护杆单元安装到车身时,排水盖的一部分与翻滚保护杆单元的安装部(例如脚部下端的安装凸缘等)会发生干涉,从而导致翻滚保护杆单元的安装作业效率下降,或造成排水盖受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车辆结构部件与排水盖邻近设置,也可有效地进行车辆结构部件的安装作业的车辆的排水结构。
本发明的车辆的排水结构,包括,设有排水口的底板部;设置在该底板部上的车辆结构部件;设置在上述底板部上并邻接于上述车辆结构部件,且包含具有将水引导至上述排水口的排出孔的底部,以及从该底部的周缘向上方延伸的纵壁的排水盖;上述纵壁的一部分,形成向上述车辆结构部件一侧隆起并从上方遮盖该车辆结构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隆起部,并且该纵壁形成有从上述隆起部的侧部至下部的切槽。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从排水盖的底部向上方延伸的纵壁上,形成有向车辆结构部件一侧隆起并从上方遮盖该车辆结构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隆起部,因此,通过该隆起部,可扩大排水盖的受水面积。而且,由于上述纵壁形成有从上述隆起部的侧部至下部的切槽,因此,当将车辆结构部件从上方安装到底板部上时,可通过车辆结构部件按压上述隆起部而使其位移,以有效地进行车辆结构部件的安装作业。
在上述车辆的排水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隆起部的上面部,随着向车辆结构部件延伸而向下方倾斜。
采用上述结构,当从车辆外部上方导入车辆结构部件而将该车辆结构部件安装到底板面上时,车辆结构部件便可通过倾斜的上面部被确切地引导至安装位置。
在上述车辆的排水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隆起部的与车辆结构部件相反一侧的表面,设置有覆盖切槽的局部的薄膜部件。
采用上述结构,不论隆起部或切槽为何种形状,均可通过上述薄膜部件,抑制隆起部内部接收的排水通过切槽流向排水盖的外侧。由此,可切实地将隆起部内接收的排水引向排水盖内,进而引向排水口。
在上述车辆的排水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隆起部的与车辆结构部件相反一侧的表面,设置有覆盖整个切槽的薄膜部件。
采用上述结构,可使薄膜部件与切槽缘部的接触长度增加,由此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其结果,可防止当薄膜部件被压向隆起一侧(车辆结构部件一侧)时,该薄膜部件从切槽向外弹出而不返回到原来一侧内侧)的问题。另外,由于隆起部的切槽从内侧被全面地覆盖,因此,即使在排水盖内积存有水的状态下车辆产生倾斜,也可防止水从切槽流出。
在上述车辆的排水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切槽的下侧的缘部,其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位低于宽度方向的两侧部。
采用上述结构,当薄膜部件被压向车辆结构部件一侧(隆起一侧)时,该薄膜部件,其下部便跃上切槽的下缘部,其上部向车辆结构部件一侧移动。在此状态下,薄膜部件便形成从切槽的宽度方向两侧部向中央部位倾斜的姿势,上述排水盖的面向上方的表面积便增大,其结果,可进一步扩大隆起部内部可接收排水的受水面积。
在上述车辆的排水结构中,还包括可收容于车身内部的开闭式的车顶,该车顶的至少一端部,相对于上述隆起部,从与上述车辆结构部件相反的一侧进入该隆起部而收容于车身内。
采用上述结构,可切实地将从收容后的车顶的一端部落下的水引向排水盖,进而引向排水口。另外,若在安装车辆结构部件时,被车辆结构部件按压而产生位移的隆起部未能回复原位,那么,隆起部也可通过被收容的车顶的一端部而被压向车辆结构部件一侧,其一部分便可切实地回复到遮盖车辆结构部件的位置。


图1是涉及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立体图。
图2是分步骤表示上述车辆的开闭式车顶的收容作业的说明图。
图3是图2中I-I线箭头方向的概略剖面图,表示上述车辆的翻滚保护杆单元的位置。
图4是图3中的虚线所包围部分的放大俯视图,表示排水盖与翻滚保护杆单元的安装凸缘的位置关系。
图5是图4中II-II线箭头方向的剖面图,表示翻滚保护杆单元安装到车身底板的安装作业的初始阶段。
图6表示上述安装作业的中间阶段。
图7表示上述安装作业的结束阶段。
图8是为了表示排水盖的隆起部、切槽及薄膜部件,而从内侧观察排水盖纵壁(参照图5的箭头)所看到的局部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局部图,与图8类似。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图1是涉及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立体图。该车辆1是双门双座的折蓬型车辆。开闭式车顶10,可在分隔车室与车辆外部的展开位置(闭合状态)和收容于车身内部所设置的收容空间的收容位置(敞开状态)之间进行选择切换。图1表示闭合状态。
开闭式车顶10,为耐候性、隔音性、防盗性较佳的硬顶式车顶,位于前车窗11后方且车腰线(belt line)上方的支柱、车顶部分等,收容于位于车室内的座椅20(参照图2、图3)后方和行李箱前方的收容空间。有关开闭式车顶10的收容作业,参照图2进行说明。图2(a)是开闭式车顶10处于被关闭的闭合状态的车辆1的上部侧视图,图2(d)是开闭式车顶10处于被打开的敞开状态的车辆1的上部侧视图。如图2(a)所示,车辆1具有前车窗11,位于该前车窗11后方的部分,为硬顶式的开闭式车顶10。开闭式车顶10,包括相当于车顶板部分的合成树脂的前部车顶12,以及相当于后柱部分的合成树脂的中间车顶13,该中间车顶13,嵌有可自由转动的后车窗14。
另一方面,车身的侧部,由前翼子板(front fender)17、侧门18及后翼子板19构成,在后翼子板19的上缘部与中间车顶13及后车窗14的下缘部之间,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作为可动盖的盖板(deck cover)15。该盖板15从上方覆盖设于车身后部的上述开闭式车顶10的收容空间(参照图2(c)及图2(d))。另外,如图1所示,在盖板15的后方设有行李箱盖16。
当收容开闭式车顶10而使处于闭合状态的车辆1转换成敞开状态时,首先,如图2(a)的箭头所示,使盖板15向后方移动规定距离。这样,便在座椅20后方的车身上面部出现一个面积大于车顶部分的立设范围的开口(未图示)。图2(b)表示上述状态。
接着,使前部车顶12、中间车顶13及后车窗14,经上述开口而收容于车身内部的收容空间内。即,如图2(c)所示,使中间车顶13转动到后方,之后使后车窗14向前方转动而位于中间车顶13的上方,再使前部车顶12介由连接机构(link)(未图示)进行下降移动而位于车窗14的上方。
然后,如图2(c)的箭头所示,使盖板15向前方移动至原来的位置。这样,上述开口便被盖板15所覆盖,于是,向图2(d)所示的敞开状态的转换过程便结束。另外,与此相反,当展开开闭式车顶10而使处于敞开状态的车辆1转换成闭合状态时,从图2(d)的状态开始,按图2(c)、图2(b)、图2(a)的顺序进行展开作业。
图3是图2中I-I线箭头方向的概略剖视图,表示作为上述车辆1的车辆结构部件的翻滚保护杆单元21的位置。即,翻滚保护杆单元21,在座椅20的正后方,安装在位于上弯部(kickup)附近的底板30上。翻滚保护杆单元21,包括,位于座椅20上方以保护乘客头部的翻滚保护杆21a;支撑该翻滚保护杆21a的横梁21b;从该横梁21b的两侧的底面下垂的脚部21c;设置于该脚部21c的下端与底板30对接的安装凸缘21d。
图4是图3中虚线所包围部分的放大俯视图,表示上述翻滚保护杆单元21的安装凸缘21d与排水盖41的位置关系。另外,图5是图4中II-II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表示翻滚保护杆单元安装到车身底板的安装作业的初始阶段。翻滚保护杆单元21的安装凸缘21d,通过多个安装螺拴22...22安装固定于底板30。另一方面,排水盖41,接近于该翻滚保护杆单元21或安装凸缘21d,同样地安装于底板30。排水盖41用于将水引向底板30上形成的排水口41d,其主要包括,与底板30对接的底部41a;底部41a周围的倾斜部41b;从倾斜部41b的上缘部向车辆上方延伸的纵壁41c;形成于上述底部41a,将水引入上述底板30的排水口41d内的排出孔41k;覆盖该排出孔41k及上述排水口41d的排水口盖41e。
此外,上述排水盖41的纵壁41c中与翻滚保护杆单元21相对的部分,如图5至图7所示,形成有向上述翻滚保护杆单元21一侧隆起的第1隆起部41f,并且,在该第1隆起部41f上,形成有向上述翻滚保护杆单元21一侧隆起的第2隆起部41g,其中,该第2隆起部41g的一部分从俯视方向看遮盖安装凸缘21d。而且,纵壁41c上,形成有从上述第2隆起部41g的侧部至下部的切槽41h。
另外,在排水盖41的车辆侧部,如图4所示(细节未图示),设置有上下延伸的侧部排水盖42。该侧排水盖42,收集从后翼子板19的上缘部侵入车身内部的水并使其落到排水盖41的倾斜部41b,以引入排水盖41的底部41a,从而通过排水口41d(排出孔41k)排出车外。
另外,图4中,以点划线示出了收容于收容空间内的中间车顶13的一端部。如图所示,当中间车顶13收容于车身内部时,上述的一端部,如箭头i所示,相对于各隆起部41f、41g,从与安装凸缘21d相反的一侧进入第1隆起部41f及第2隆起部41g内。即,收容于车身内部的中间车顶13的一端部,从俯视方向看,与翻滚保护杆单元21的安装凸缘21d重叠。
此外,如图5及图6所示,排水盖41的第1隆起部41f及第2隆起部41g的上面部41x,随着向翻滚保护杆单元21延伸而向下方倾斜。
另外,如图5至图7所示,排水盖41的第1隆起部41f及第2隆起部41g中与安装凸缘21d相反一侧的表面,设有覆盖切槽41h的弹性体薄膜片41i。该弹性体薄膜片41i,如图8所示,可设定为能全面覆盖从第2隆起部41g的侧部至下部的切槽41h的尺寸(第1实施方式),此外,如图9所示,也可设定为能局部地覆盖上述切槽41h的尺寸(第2实施方式)。
另外,弹性体薄膜片41i,如图8及图9中的斜线所示,其上部通过适当的结合剂(粘合剂等)固定于排水盖41的纵壁41c的内侧面上部。
此外,如图8及图9所示,切槽41h的下侧的缘部,其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位41y低于宽度方向的两侧部41m。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如图5所示,当将翻滚保护杆单元21安装到底板30时,底板30上已事先安装有排水盖41(该排水盖41的安装,通过使该排水盖41的底部41a的排出孔41k与底板30的排水口41d对齐,然后使之相嵌合)。在此状态下,使翻滚保护杆单元21的脚部21c从上方向规定的安装位置(图3及图4的安装位置)下降。该下降过程中,上述翻滚保护杆单元21的脚部21c的下端的安装凸缘21d,不与排水盖41的纵壁41c的第1隆起部41f抵接,但与第2隆起部41g抵接。
若继续下降翻滚保护杆单元21的脚部21c,如图6所示,脚部21c的下端的安装凸缘21d,便抵接第2隆起部41g而将其按压向排水盖41的内侧(隆起部的与安装凸缘21d相反的一侧)。此时,由于第2隆起部41g的与第1隆起部41f连接的部分被限制,因此,该第2隆起部41g,仅形成有切槽41h部分,可相对于第1隆起部41f向内侧相对地产生弯曲位移。因此,第2隆起部41g便随着上述安装凸缘21d的按压,向第1隆起部41f的内侧弯曲位移,其结果,可使翻滚保护杆单元21的脚部21c顺利地继续下降。
最后,如图7所示,翻滚保护杆单元21的安装凸缘21d,抵接底板30,通过设置于底板30下表面的焊接螺帽(weld nut)23和安装螺拴22安装固定于底板30。这样,作为车辆结构部件的翻滚保护杆单元21安装到车身上的安装作业便结束。另外,排水盖41的第2隆起部41g,在翻滚保护杆单元21的安装凸缘21d通过后,因按压力被解除,便自然地回复原来的位置。
另外,图7中,与图4同样,示出了收容于收容空间的中间车顶13的一端部。如图所示,当中间车顶13收容于车身内部时,上述的一端部,相对于隆起部41f、41g,从与安装凸缘21d相反的一侧进入第1隆起部41f及第2隆起部41g内。即,收容于车身内部的中间车顶13的一端部,从俯视方向看,从上方遮盖翻滚保护杆单元21的安装凸缘21d。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排水结构,包括,将水引向设置于车辆1的底板30的排水口41d的排水盖41,以及邻接于该排水盖41且设置于底板30的翻滚保护杆单元21,该车辆的排水结构中,由于在从排水盖41的底部41a向上方延伸的纵壁41c上,隆起形成有从俯视方向(从上方)看遮盖翻滚保护杆单元21的安装凸缘21d的第2隆起部41g以及从俯视方向看不遮盖翻滚保护杆单元21的安装凸缘21d的第1隆起部41f,因此,通过第1、第2隆起部41f、41g,可扩大排水盖41的受水面积。而且,由于在纵壁41c上形成有从第2隆起部41g的侧部至下部的切槽41h,因此,当从上方将翻滚保护杆单元21(安装凸缘21d)安装到底板30上时,可通过翻滚保护杆单元21的安装凸缘21d按压第2隆起部41g而使其位移(参照图6),以有效地进行翻滚保护杆单元21的安装作业。
此外,由于上述隆起部41f、41g的上面部41x随着向翻滚保护杆单元21延伸而下方倾斜(参照图5及图6),因此,当从车辆外部上方导入翻滚保护杆单元21而进行翻滚保护杆单元21的安装作业时,翻滚保护杆单元21便可通过上述倾斜的上面部41x被确切地引导至底板30上的安装位置(即翻滚保护杆单元21的安装作业容易性较为理想)。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隆起部41f、41g的与翻滚保护杆单元21相反一侧的表面设置有覆盖切槽41h的一部分的弹性体薄膜片41i(参照图9)。更具体而言,设置有覆盖切槽41h的下部的弹性体薄膜片41i,因此,无论隆起部41f、41g或切槽41h呈何种形状,均可通过上述弹性体薄膜片41i,抑制隆起部41f、41g内部接收的排水通过切槽41h流向排水盖41的外侧。这样,可切实地将隆起部41f、41g内接收的排水引向排水盖41内,进而引向排水口41d。
此外,由于上述隆起部41f、41g的与翻滚保护杆单元21相反一侧的表面设置有覆盖整个切槽41h的弹性体薄膜片41i(参照图8),因而该弹性体薄膜片41i与切槽41h的缘部的接触长度增加,因此,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力便增大。其结果,可防止当弹性体薄膜片41i被压向隆起一侧时,该弹性体薄膜片41i从切槽41h向外侧弹出而不返回到原来一侧(内侧)。另外,由于隆起部41f、41g的切槽41h从内侧被全面地覆盖,因此,即使在排水盖41内积存有水的状态下车辆1产生倾斜时,也可防止水从切槽41h流出。
另外,由于上述切槽41h的下侧的缘部,其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位41y低于宽度方向的两侧部41m(参照图8及图9),因此,当弹性体薄膜片41i被压向翻滚保护杆单元21一侧(隆起一侧)时,该弹性体薄膜片41i,其下部便跃上切槽41h的下侧的缘部,其上部向翻滚保护杆单元21一侧移动。在此状态下,弹性薄膜片41i便形成从切槽41h的宽度方向两侧部41m向中央部位41y倾斜的姿势,上述排水盖41的面向上方的表面积便增大,结果,可进一步扩大隆起部41f、41g内部可接收排水的受水面积。
此外,由于可收容于车身内部的开闭式车顶10的中间车顶13,相对于上述隆起部41f、41g,从与翻滚保护杆单元21相反的一侧进入该隆起部41f、41g内(参照图4及图7),因此,可切实地将从收容后的中间车顶13的一端部落下的水引向排水盖41内,进而引向排水口41d。另外,若在安装翻滚保护杆单元21时,被翻滚保护杆单元21的安装凸缘21d按压而产生位移的第2隆起部41g未能回复原位,那么,隆起部41f、41g也可通过被收容的中间车顶13的一端部而被压向翻滚保护杆单元21一侧,其一部分便可切实地回复到从俯视方向看遮盖翻滚保护杆单元21的安装凸缘21d的位置。
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过,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请求范围,其可进行各种修正或变更。
如上通过具体例所进行的详细说明,本发明,即使在车辆结构部件邻接于排水盖而设置的情况下,也可有效地进行车辆结构部件的安装作业,并且可扩大排水盖的受水面积,因此,在车辆的排水结构的技术领域中具有广泛的产业利用可能性。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排水口的底板部;设置在上述底板部上的车辆结构部件;设置在上述底板部上并邻接于上述车辆结构部件,且包含具有将水引导至上述排水口的排出孔的底部,以及从该底部的周缘向上方延伸的纵壁的排水盖;上述纵壁的一部分,形成向上述车辆结构部件一侧隆起并从上方遮盖该车辆结构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隆起部,上述纵壁,形成有从上述隆起部的侧部至下部的切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隆起部的上面部,随着向上述车辆结构部件延伸而向下方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隆起部的与车辆结构部件相反一侧的表面,设置有覆盖切槽的局部的薄膜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隆起部的与车辆结构部件相反一侧的表面,设置有覆盖整个切槽的薄膜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辆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切槽的下侧的缘部,其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位低于宽度方向的两侧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收容于车身内部的开闭式的车顶,上述车顶的至少一个端部,相对于上述隆起部,从与上述车辆结构部件相反的一侧进入该隆起部而收容于车身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车辆的排水结构,包括,为了将水引向设于车辆的底板部(30)的排水口(41d)而予以设置的排水盖(41),以及邻接于该排水盖(41)且设置在上述底板部(30)上的车辆结构部件(21d),在从上述排水盖(41)的底部(41a)向上方延伸的纵壁(41c)上,形成有向上述车辆结构部件(21d)一侧隆起以遮盖该车辆结构部件(21d)的隆起部(41g),并在上述纵壁(41c)上,形成有从上述隆起部(41g)的侧部至下部的切槽(41h)。采用本发明,即使车辆结构部件与排水盖邻近设置,也可有效地进行安装作业并增大排水盖的受水面积。
文档编号B62D25/00GK101062670SQ20071010261
公开日2007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8日
发明者石丸伸吾, 松延知昭 申请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