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婴儿车把手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的把手调整结构,尤其是利用一枢转座枢接一对 把手,并利用一弹簧拉紧一定位环,使该对把手得以固定其角度。
技术背景一般婴儿车的把手管通常是一体成型的,其角度与高度都无法随意调整。由 于操作者的身高因人而异,固定式的把手并不适合所有的使用者。为了适应不同 身高的使用者,有些婴儿车产品采用伸縮套管供把手调整高度。如第一图所示,有些婴儿车的骨架3是将把手管分成侧管31与上支架32,而于两组件之间分别连接可折弯关节33,以使上支架32的可握持部位321以折弯关节33为轴心转动而调整高低。此种产品的可折弯关节33结构的复杂度高,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为降低可调整把手之婴儿车的生产成本,突破产品外观的设计限制,本实 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车把手的角度和高度的简单的婴儿车把手的调整结构。一种婴儿车把手调整结构,主要安装于婴儿车手推架上,其特征在于它包 括一枢转座、 一对握持杆、 一对调整环和一弹性组件;所述枢转座,含有一延伸 部及一枢接套筒,该延伸部与一婴儿车的骨架相接;所述握持杆含有一直杆部及 一握持部,其中该直杆部枢接于枢接套筒;所述调整环,可移动地套接于该直杆 部,至少其中一调整环的一侧设有定位齿;所述弹性组件安装在该对握持杆上, 以提供力量使该对定位环紧靠该枢转座,用以制止该对握持杆的转动。所述一对调节环可以为一定位环和一转环或一对定位环。所述枢转座至少有一侧设置一齿部,该齿部与所述调整环的定位齿啮合。所述直杆部设有一长槽。它还包括销钉,所述销钉分别穿过该长槽及该调整环,使该对定位环可沿该 长槽往复移动但无法脱离。所述弹性组件安装于该对握持杆之间,其两端分别与该销钉连接,以拉动该 对调整环紧靠枢转座。
所述弹性组件系为一拉伸弹簧。所述弹性组件安装于该对握持杆的直杆部,提供力量推动该调整环紧靠枢转座。所述弹性组件还可以为 一压縮弹簧。所述婴儿车手推架由一对侧杆与一上横杆组成,而该枢转座的延伸部连接于该上横杆上。所述该对调整环的一侧均设有定位齿,且该枢转座两侧分别设有齿部,该齿 部与调整环的定位齿啮合。所述枢转座的延伸部是与该手推架的上横杆中段连接的。 所述该对握持杆的直杆部及握持部之间至少具有一弯角。 上述婴儿车把手调整结构,每一握持杆各具有一握持部及一直杆部,其中 直杆部可枢接于枢转座上,这样可以经由转动改变握持部的高度与角度。直杆 部设有长槽可供销钉穿过而与个别的定位齿连接,使定位环受长槽引导而往复 地滑动。弹性组件的两端与销钉连接,以此令定位环靠紧枢转座而阻止握持部 改变角度。较佳的方案,于枢转座上至少设置一齿部,且定位环设一定位齿, 使定位环的定位齿与枢转座的齿部啮合,直到使用者将定位环拉开而脱离啮合, 握持部才得以转动并改变其角度。因此,该婴儿车把手调整结构可以轻松自由 地调节握持部的高度与角度,适应不同身高的操控者的需要,及操控者不同姿 势的要求;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婴儿车的使用,也适用于自行车等其它需要调节 把手角度和高度的车辆。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叙述如下
图1是目前已知婴儿车的结构示意图;由于此已知结构在把手上设有一可 折弯关节,因此把手的可握持部位可由可折弯关节的转动而随意地 调整高低。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把手构件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把手构件平面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把手部份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把手的动作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结合于骨架上的动作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结合于骨架上的另一动作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变化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变化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首先请参阅第2~5图所示之婴儿车把手调整结构,该实施例是装置于一婴儿 车骨架10上,其中骨架10为一般的可折收式婴儿车骨架,包括一手推架11及一 下骨架12。下骨架12可包括与手推架11枢接之脚架121以及连接杆122等。手推 架11包括两侧杆111及上横杆112。把手2连接于手推架11的上横杆112,包括一枢转座21、 一对定位环22、 一 对握持杆23、 一对销钉233及一弹性组件24。其中枢转座21具有一延伸部211及一枢接套筒212。延伸部211可供把手2连 接于手推架11的上横杆112的中段。枢接套筒212设于延伸部211的另一端,可供 握持杆23横向枢接于枢转座21 。握持杆23包括一握持部232及一直杆部231 。直杆部231可枢接于枢转座21 的枢接套筒212,藉由转动改变握持部232的角度。直杆部231设有长槽234可供 销钉233穿过而与个别的定位环22连接,使定位环22可沿长槽234往复地滑动, 并且可由转动定位环22而驱转握持杆23。弹性组件24可为一般的拉力弹簧,置于直杆部231 ,并利用其两端与销钉233 连接,以令两定位环22相互靠紧枢转座21,由表面摩擦或啮合,阻止握持杆23
改变角度。定位环22套接于握持杆23的直杆部231 ,利用销钉233穿过直杆部231的长 槽234而可往复地滑动。在定位环22可设一定位齿221,在枢接套筒212的内缘可 设一齿部213或凸部。利用弹性组件24的力量使定位环22的定位齿221与枢接套 筒212内的齿部213保持啮合,直到使用者反向地将定位环22拉开而解除此啮合。 这时使用者可转动定位环22,透过销钉233间接地施力于直杆部231,使握持杆 23随定位环22转动而改变握持部232的高度与角度。在本实施例当中,握持部232与直杆部231之间系弯折成一角度以方便使用 者握持。两握持部232的直杆部231可相互套接,并可同步转动。请续参考第6图至第8图所绘示,当操作者欲调整握持部232的高度与角度 时,可抓住两定位环22并将之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反向地外拉。当定位环22的 定位齿221脱离与枢接套筒212内缘的齿部213的啮合时,这时操作者只要直接转 动定位环22即可驱转握持杆23。当操作者放开位环22时,弹性组件24的拉力会 使定位环22立即地靠紧枢接套筒212,使定位齿221再度与齿部213啮合,使握持 杆23两侧的握持部232被固定于新的高度与角度。实施例2:如第9图所绘示, 一定位环22及一转环30分别套接于两握持杆23的直杆部231,该定位环22的一侧设有定位齿,由于两握持杆23是连为一体而可同步转动,因此以一无齿的转环30搭配有定位齿221的定位环22,亦能达到握持部可以转动 并改变其高度和角度的功能。 实施例3:请参第10图所绘示,两握持杆43互不连接,而以一对分别套接于两握持杆 43的弹性组件41与42分别将定位环22迫紧于枢转座21两侧而与齿部213啮接。
此实施例的弹性组件41与42可为一般的压縮弹簧。握持杆43含有一直杆部431与一握持部432,利用直杆部431套接弹性组件41或42,然后再套接定位环22,最后以端部枢接于枢转座21的枢接套筒212,而依操作者的兴致,让两握持杆43可分别转动,并使两边的握持部432可分别固定于不同的高度与角度。以上所述,仅是用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不 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只要是说明书中提及的方案均是可以实施的,凡依本案申请 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其专利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车把手调整结构,主要安装于婴儿车手推架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枢转座、一对握持杆、一对调整环和一弹性组件;所述枢转座,含有一延伸部及一枢接套筒,该延伸部与一婴儿车的骨架相接;所述握持杆含有一直杆部及一握持部,其中该直杆部枢接于枢接套筒;所述调整环,可移动地套接于该直杆部,至少其中一调整环的一侧设有定位齿;所述弹性组件安装在该对握持杆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把手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座至 少有一侧设置一齿部,该齿部与所述调整环的定位齿啮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把手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部设 有一长槽。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把手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销钉, 所述销钉分别穿过该长槽及该调整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车把手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 安装于该对握持杆之间,其两端分别与该销钉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车把手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 系为一拉伸弹簧。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把手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 安装于该对握持杆的直杆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车把手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 为一压縮弹簧。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把手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手推架由一对侧杆与一上横杆组成,而该枢转座的延伸部连接于该上横杆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把手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对调整环的一侧^I设有定位齿,且该枢转座两側分别设有齿部,该齿部与调整环 的定位齿啮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车把手调整结构,主要安装于婴儿车手推架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枢转座、一对握持杆、一对调整环和一弹性组件;所述枢转座,含有一延伸部及一枢接套筒,该延伸部与一婴儿车的骨架相接;所述握持杆含有一直杆部及一握持部,其中该直杆部枢接于枢接套筒;所述调整环,可移动地套接于该直杆部,至少其中一调整环的一侧设有定位齿;所述弹性组件安装在该对握持杆上,以提供力量使该对定位环紧靠该枢转座,用以制止该对握持杆的转动。该婴儿车把手调整结构可以轻松自由地调节握持部的高度与角度,适应不同身高的操控者的需要,及操控者不同姿势的要求,其可用于婴儿车、自行车等其它需要调节把手角度和高度的车辆。
文档编号B62B9/20GK201030879SQ200720050568
公开日2008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0日
发明者杨正帆 申请人: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