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代步行李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329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代步行李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拖运行李及代步的工具,属于旅游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人们出外旅游,经常会携带行李箱或行李袋。这样往往会 给旅游带来不便,为了减轻行李负重,有时人们就会使用市场上出售的一种 小型折叠式行李车来拖运行李。但是从根本上讲,行李车本身又是一件行李, 它只能拖运行李而不能作为其他的用处,在减轻负重的同时又增加了携带的 负担。
自行车是最理想的代步工具,到一些交通不发达或者交通比较拥挤的地 方去旅游,有自行车代步是非常方便的。但是外出时携带一辆自行车也非易 事,除了增加了自己的负重以外,还可能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无法 带自行车进入火车站等。日本专利JP200iill4175公开了一种折叠式自行车, 能把折叠后的自行车装在一个包里,这样就能把自行车带上火车,到达目的 地后再展开使用,但是该自行车在旅游的过程中不能拖运行李,即无行李车 的功能,而且自行车本身也是一件行李。
中国专利CN97214287中公开了 一种多功能代步旅行箱,该发明虽然具 有自行车功能,且可以携带行李,但是其结构复杂,整体笨重,不能为广大 旅游爱好者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自行车和行李车功能为一体的代步工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整体轻便、安全实用的代步工具。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包括枢轴连接有车轮的第一车轮杆和第二车 轮杆;连接于所述车轮杆之间的中间杆;与所述第二车轮杆配接的把手连杆, 该把手连杆上固定连接有把手;以及传动组件与车座;所述第一车轮杆上配 接有一个行李包,所述第一车轮杆、第二车轮杆分别与中间杆铰接于第一、 第二枢轴点,所述第二车轮杆和中间杆可以相对于第一车轮杆绕第一枢轴点
5转动,所述第二车轮杆可以相对于中间杆绕第二枢轴点转动,从而使所述多 功能代步行李车在两种状态下转换,在自行车状态下两个车轮处于同一个平 面内,在行李车状态下两个车轮分别处于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内。
当所述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处于自行车状态时,所述行李包收拢并固接于 第一车轮杆上;当所述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处于行李车状态时,所述行李包展 开并固接于第一、第二车轮杆上,行李包展开后的宽度大于第一、第二车轮 杆之间的间距。
上述把手连杆与中间杆铰接于第二枢轴点,所述把手连杆可以相对于中 间杆转动。或者上述把手连杆与中间杆铰接于第三枢轴点,所述第三枢轴点 位于中间杆的中央,所述把手连杆可以相对于中间杆转动。
上述转动为360度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讲,与所述车座活动连接有一个车座连杆,该车座连杆与中间 杆铰接于第一枢轴点,所述车座连杆可以相对于中间杆转动。
更进一步地讲,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带有踏脚板的踏脚轮、链条以及带动 轮,所述踏脚轮与带动轮之间有链条连接,所述踏脚轮配接有一个踏脚连杆, 该踏脚连杆与中间杆铰接于第一枢轴点,所述踏脚连杆可以相对于中间杆转 动。上述踏脚连杆为一长度可以调节的连接杆。当所述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处 于自行车状态时,所述踏脚轮、带动轮之间的连线与第一车轮杆呈锐角设置; 当所述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处于行李车状态时,所述踏脚轮、带动轮之间的连 线与第一车轮杆大致呈平行设置。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另一种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 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包括枢轴连接有车轮的第一车轮杆和第二车轮杆; 连接于所述车轮杆之间的中间杆;与所述第二车轮杆配接的把手连杆,该把 手连杆上固定连接有把手;以及传动组件与车座;所述第一车轮杆上配接有 一个行李包,所述第一车轮杆、第二车轮杆分别与中间杆铰接于第一、第二 枢轴点,所述第二车轮杆可以相对于中间杆和第一车轮杆转动,从而使所述 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在两种状态下转换,在自行车状态下两个车轮处于同一个 平面内,在行李车状态下两个车轮分别处于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内。
进一步地,当所述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处于自行车状态时,所述行李包收 拢并固接于第一车轮杆上;当所述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处于行李车状态时,所 述行李包展开并固接于第一、第二车轮杆上,行李包展开后的宽度大于第一、
6第二车轮杆之间的间距。
再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带有踏脚板的踏脚轮、链条以及带动轮, 所述踏脚轮与带动轮之间有链条连接,所述踏脚轮配接有一个踏脚连杆,该 踏脚连杆与第一车轮杆之间相互固定、且两者共同相对于中间杆铰接于第一 枢轴点,所述踏脚连杆与第一车轮杆可以相对于中间杆转动。
更进一歩地,与所述车座固定连接有一个车座连杆,该车座连杆始终与 把手连杆平行,且车座连杆可带动车座相对于把手连杆产生轴向位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集自行车和行李车功能为一体的代 步工具,并且结构简单、整体轻便、安全实用。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处于自行车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处于折叠中间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处于行李车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处于自行车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处于行李车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处于自行车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处于折叠中间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处于折叠中间状态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处于行李车状态的示意图。 其中
1:把手;2:把手连杆;3:踏脚连杆;4:第二车轮杆;5:车轮;6:带动 轮;7:链条;8:行李包;9:踏脚轮;10:第一车轮杆;11:车座连杆; 12-车座;13:中间杆;14:第一枢轴点;15:第二枢轴点;16:第三枢轴 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具有如图i所示的自行车状态以 及如图3所示的行李车状态,包括第一车轮杆10和第二车轮杆4,以及连接 于两个车轮杆10、 4之间的中间杆13,车轮杆10、 4上分别各枢轴连接有一个车轮5。本较佳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车轮杆10、 4的上半部分为一圆 形连接杆,下半部分呈叉形,车轮5枢轴连接于叉形之间,同样的车轮杆10、 4也可以设计成两个相互独立的圆管,车轮5连接在该两圆管之间。这些结 构都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回到图l所示,所述第一车轮杆IO、第二车轮杆4分别与中间杆13铰 接于第一、第二枢轴点14、 15,所述中间杆13可以相对于第一车轮杆10 绕第一枢轴点14转动,所述第二车轮杆4又可以相对于中间杆13绕第二枢 轴点15转动。所述的枢轴点14、 15的结构具体可以为转轴、铰链、万向节 等业界通用的枢轴结构,此处的转动理论上可以为360度旋转运动。
与所述第二车轮杆4配接有一个把手连杆2,该把手连杆2上固定连接 有把手1。如图1所示,把手连杆2与中间杆13铰接于第二枢轴点15,所 述把手连杆2可以相对于中间杆13绕第二枢轴点15转动,该转动理论上也 可为360度旋转运动。
本实施例还包括一个车座12和用于带动车轮前进的传动组件。与所述 车座12活动连接有一个车座连杆11,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动。该车座连杆 11与中间杆13铰接于第一枢轴点14,则其可以带着车座12相对于中间杆 13绕第一枢轴点14转动。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带有踏脚板(图中未示出)的踏脚轮9、链条7以及 带动轮6。所述踏脚轮9与带动轮6之间有链条7连接、带动轮6与枢轴连 接于第一车轮杆10的车轮5固接,这些结构都为现有技术,不在赘述。与 踏脚轮9配接有一个踏脚连杆3,该踏脚连杆3与中间杆13铰接于第一枢轴 点14,所述踏脚连杆3可以相对于中间杆13绕第一枢轴点14转动。本实施 例中,所述踏脚连杆3为一长度可以调节的连接杆,例如套管结构。当然, 传动组件除了上述常用的机械式传动,可以是采用电动方式或者是太阳能驱 动等其他环保的传动方式。
如图1所示,第一车轮杆10上配接有一个行李包8,该行李包8固接于 第一车轮杆10上。顾名思义,行李包8可以放置一些行李,当然也可以是 由轻便材质制成的行李箱等其他形式。行李包8连接于第一车轮杆10上的 方式有很多,比如挂钩、用绳系或者直接套接于第一车轮杆10外,用于固定。
下面介绍一下本实施例在两种状态下转变的过程。当本发明处于图1中
8所示的自行车状态时,所述踏脚轮9、带动轮6之间的连线与第一车轮杆10 之间呈锐角设置,两个车轮5处于同一个平面内。这是,使用者可以像平常 普通的自行车一样,通过踩踏脚板驱动踏脚轮9和带动轮6,从而带动车轮 5刖进。
当需要转变成行李车状态时,如图2所示,先縮短踏脚连杆3,使踏脚 轮9和链条7绕着带动轮6逆时针旋转,最终达到踏脚轮9、带动轮6之间 的连线与第一车轮杆IO大致平行即可。然后绕着第一枢轴点14相对于第一 车轮杆IO旋转中间杆13和第二车轮杆4,继而再绕着第二枢轴点15相对于 中间杆13旋转第二车轮杆4,使两个车轮5最终分别处于两个相互平行的平 面内。然后再旋转车座12和车座连杆11,使车座12贴紧第一车轮杆10。 最后,旋转把手连杆2,使把手1成为行李车的拖柄。当本发明转变成如图 3和图4中所示的行李车状态时,锁定各个枢轴点。这时,将行李包8展开, 使行李包8展开后的宽度大于第一、第二车轮杆IO、 4之间的间距,然后将 展开后的行李包8固接于第一、第二车轮杆IO、 4上。此时本发明就处于行 李车状态了。本发明的铰接、锁定方式有很多,除了常用的螺纹锁定还包括 其他机械或电子的方式。当需要从行李车状态转变成自行车状态时,只需要 松开枢轴点,按次序旋转即可,安全简便。
图5和图6揭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只在于把 手连杆2与中间杆13铰接于第三枢轴点16,该第三枢轴点16位于中间杆 13的中央。这样,当处于行李车状态时,如图6所示,把手连杆2可以位于 中间杆13的正中间,即与两个车轮杆之间的距离相等,这样设计可以使行 李车的拖拉更加平稳。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可具体参见图7到图10。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处 于自行车状态,包括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枢轴连接有车轮5的第一车轮杆 10和第二车轮杆4;连接于所述车轮杆10、 4之间的中间杆13;第一车轮杆 10上配接的行李包8;与所述第二车轮杆4配接的把手连杆2,该把手连杆 2上固定连接有把手1;以及传动组件与车座12。不同的是,第一车轮杆10 与中间杆13之间通过一个转轴作为第一枢轴点14,使第一车轮杆IO可以相 对于中间杆13旋转,此处的转轴为业界的公知技术,这里就不再赘述。本 实施例中第二车轮杆4的中部有一个垂直延伸出来的圆管,该圆管被焊接在 第二车轮杆4上成为其一部分。本实施例中,第二车轮杆4的圆管部分与中间杆13连接于一个铰链上,作为两者之间的枢轴点15。此处的铰链15为业 界的公知技术,其作用为控制第二车轮杆4相对于中间杆13之间的转动。
本实施例中的传动组件包括带有踏脚板的踏脚轮9、链条7以及带动轮 6,所述踏脚轮9与带动轮6之间有链条7连接。所述踏脚轮9配接有一个 踏脚连杆3,该踏脚连杆3与第一车轮杆IO之间相互固定。并且踏脚连杆3 也铰接于中间杆13上的转轴,所述踏脚连杆3与第一车轮杆10可以一并相 对于中伺杆13转动。
与所述车座12固定连接有一个车座连杆11,在本实施例中该车座连杆 11始终与把手连杆2平行。在中间杆13的一端焊接有一段圆管,把手连杆 2被套接于内,且可以相对于该段圆管作轴向位移。同样的结构,把手连杆 2也被套接于第二车轮杆4内部,则把手连杆2可以相对于第二车轮杆4作 轴向位移。
下面结合图7至图IO介绍一下本实施例在两种状态下转变的过程。 当需要把图7中的自行车状态转变成图10中的行李车状态时,先松开 原本固定第一车轮杆IO和中间杆13的铰链;然后沿图8中的A方向旋转第 一车轮杆10和踏脚连杆3,使两个车轮相互靠近,此时踏脚轮9、带动轮6、 链条7都会一起绕转轴14旋转。当旋转到图9中的位置时,此时带动轮6 大致到了车座连杆11的延长线上,这时再降低车座12的高度,即让车座12 和车座连杆11相对于中间杆13的圆管轴向下移。图10中,把第二车轮杆4 和把手连杆2绕铰链15旋转180度,此时两个车轮5最终分别处于两个相 互平行的平面内。这时,将行李包8展开,使行李包8展开后的宽度大于第 一、第二车轮杆IO、 4之间的间距,然后将展开后的行李包8固接于第一、 第二车轮杆IO、 4上。此时本发明就处于行李车状态了。当需要从行李车状 态转变成自行车状态时,只需要松开包括转轴和铰链在内的枢轴点,按次序 旋转即可,安全简便。
除上述优选实施方案之外,本发明尚有多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 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包括枢轴连接有车轮(5)的第一车轮杆(10)和第二车轮杆(4);连接于所述车轮杆(10、4)之间的中间杆(13);与所述第二车轮杆(4)配接的把手连杆(2),该把手连杆(2)上固定连接有把手(1);以及传动组件与车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轮杆(10)上配接有一个行李包(8),所述第一车轮杆(10)、第二车轮杆(4)分别与中间杆(13)铰接于第一、第二枢轴点(14、15),所述第二车轮杆(4)和中间杆(13)可以相对于第一车轮杆(10)绕第一枢轴点(14)转动,所述第二车轮杆(4)可以相对于中间杆(13)绕第二枢轴点(15)转动,从而使所述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在两种状态下转换,在自行车状态下两个车轮(5)处于同一个平面内,在行李车状态下两个车轮(5)分别处于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内。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功能代 步行李车处于自行车状态时,所述行李包(8)收拢并固接于第一车轮杆(10)上;当所述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处于行李车状态时,所述行李包(8)展开并 固接于第一、第二车轮杆(IO、 4)上,行李包(8)展开后的宽度大于第一、 第二车轮杆(IO、 4)之间的间距。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连杆(2) 与中间杆(13)铰接于第二枢轴点(15),所述把手连杆(2)可以相对于中间 杆(13)转动。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连杆(2) 与中间杆(13)铰接于第三枢轴点(16),所述第三枢轴点(16)位于中间杆 (13)的中央,所述把手连杆(2)可以相对于中间杆(13)转动。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车座(12) 活动连接有一个车座连杆(ll),该车座连杆(11)与中间杆(13)铰接于第一 枢轴点(14),所述车座连杆(11)可以相对于中间杆(13)转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 括带有踏脚板的踏脚轮(9)、链条(7)以及带动轮(6),所述踏脚轮(9)与带动轮(6)之间有链条(7)连接,所述踏脚轮(9)配接有一个踏脚连杆(3),该 踏脚连杆(3)与中间杆(13)铰接于第 一枢轴点(14),所述踏脚连杆(3)可以 相对于中间杆(13)转动。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脚连杆(3) 为一长度可以调节的连接杆。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功能代 歩行李车处于自行车状态时,所述踏脚轮(9)、带动轮(6)之间的连线与第 一车轮杆(10)呈锐角设置;当所述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处于行李车状态时, 所述踏脚轮(9)、带动轮(6)之间的连线与第一车轮杆(10)大致呈平行设 置。
9. 一种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包括 枢轴连接有车轮(5)的第一车轮杆(10)和第二车轮杆(4); 连接于所述车轮杆(IO、 4)之间的中间杆(13);与所述第二车轮杆(4)配接的把手连杆(2),该把手连杆(2)上固定连接有 把手(l);以及传动组件与车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轮杆(10)上配接有一个行李包(8),所述第一车 轮杆(10)、第二车轮杆(4)分别与中间杆(13)铰接于第一、第二枢轴点(14、 15),所述第二车轮杆(4)可以相对于中间杆(13)和第一车轮杆(10)转动,从而使所述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在两种状态下转换,在自行车状态下两个车 轮(5)处于同一个平面内,在行李车状态下两个车轮(5)分别处于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内。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功能 代步行李车处于自行车状态时,所述行李包(8)收拢并固接于第一车轮杆 (IO)上;当所述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处于行李车状态时,所述行李包(8)展 开并固接于第一、第二车轮杆(IO、 4)上,行李包(8)展开后的宽度大于第 一、第二车轮杆(IO、 4)之间的间距。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 包括带有踏脚板的踏脚轮(9)、链条(7)以及带动轮(6),所述踏脚轮(9) 与带动轮(6)之间有链条(7)连接,所述踏脚轮(9)配接有一个踏脚连杆 (3),该踏脚连杆(3)与第一车轮杆(10)之间相互固定、且两者共同相对于中间杆(13)铰接于第一枢轴点(14),所述踏脚连杆(3)与第一车轮杆(10) 可以相对于中间杆(13)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车座(12) 固定连接有一个车座连杆(ll),该车座连杆(11)始终与把手连杆(2)平行, 且车座连杆(11)可带动车座(12)相对于把手连杆(2)产生轴向位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包括枢轴连接有车轮的第一车轮杆和第二车轮杆;连接于所述车轮杆之间的中间杆;与所述中间杆配接的把手连杆,该把手连杆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一车轮杆上配接有一个行李包,所述第一车轮杆、第二车轮杆分别与中间杆铰接于第一、第二枢轴点,使所述多功能代步行李车在两种状态下转换,在自行车状态下两个车轮处于同一个平面内,在行李车状态下两个车轮分别处于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集自行车和行李车功能为一体的代步工具,并且结构简单、整体轻便、安全实用。
文档编号B62K13/00GK101486370SQ20081000841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9日
发明者舒布希·查特理, 许岳峰 申请人:许岳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