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座管及其管壁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365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座管及其管壁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座管及其管壁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 一般自行车座管10主要用以构成坐垫20与车架 30的连接,使得以透过改变座管10相对伸入车架30的程度,达到 调整坐垫20高度的目的;又,由于一般自行车骑乘时,在骑乘者的 重量作用下,座管10与车架30的接合处将会产生剪力作用,若是座 管10的结构强度不足,座管10则有能在其与车架30相接合的位置 发生断裂,进而影响自行车的使用安全。
因此, 一般的改善方式多如图2及图3所示,利用将整根座管 10管壁加厚的方式,提升座管的结构强度,但就现实的使用情况而 言,座管10多仅由特定的部位与车架接合,如此的做法不但增加材 料成本,而且也会因此增加车身重量。
再者,如图4及图5所示,另一种自行车座管结构,此座管10 主要利用改变座管10断面形状的方式,使就同一位置的管壁形成厚 薄不一的差异,再利用厚度较厚的两个相对应侧做为接受强度测试的 部位,以期能够通过座管出厂的剪力测试;此结构设计并无法符合实 际的使用需求,尤其当座管的转向偏移时,反而有可能让较薄的两个相对应侧成为与车架相夹固的部位,而无法发挥座管应有的结构强 度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在受自行车车架夹置并可相对应 滑移的位置具有管壁加厚区段的自行车座管结构,以及用以成型该管 壁加厚区段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自行车座管管壁成型装置包括有, 一机台; 一夹具,用以将座管
固定; 一第一模具,具有可相对推入座管内部的芯杆,并且于芯杆的
外壁处环设有一成型凹部;一第二模具,具有一孔径略小于座管原始
外径的成型孔; 一驱动组件,用以带动夹具将座管夹固或放松,用以 带动第一模具的芯杆相对推入座管内部或自座管内部抽出,以及用以 带动第二模具顺着座管往复移动;其制造方法是,在第一模具的芯杆 推入座管内部的状态下,透过另一第二模具顺着座管移动的方式将座 管超出成型孔的材料朝向芯杆的成型凹部推挤,使座管在相对应于成 型凹部的区段成型较厚的管壁,并且在第一模具的芯杆抽出座管之 后,由第二模具再次顺着座管移动,将座管的外壁整平。
其中,该夹具由两个相盖合的上、下模块所构成,并且于上、下 模块盖合面设有与座管端部外型相符的模穴。
其中,该驱动组件设有一第一动力缸用以带动上、下模块盖合或 开启。其中,该驱动组件设有一第二动力缸及一第三动力缸用以分别带 动第一、第二模具相对与夹具往复移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制造出来的自行车座管,在受自行车车 架夹置并可相对应滑移的位置具有管壁加厚区段,不仅改善了座管与 车架接合部位的结构强度,提升自行车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还有效控 制材料使用,减轻车身的重量,降低生产成本。


图1为现有技术自行车座管的使用配置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自行车座管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自行车座管的截面结构图。
图4为现有技术另一种自行车座管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4的截面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成型装置结构平面图。
图7为本发明中夹具的外观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中夹具用以夹固座管的动作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第二模具供座管推入模孔的动作示意图。
图IO为本发明中第一模具的芯杆推入座管内部的动作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第一模具的芯杆推入座管内部再配合第二模具 顺着座管移动的动作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中第一模具的芯杆自座管内部抽出的动作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第二模具用以整平座管外壁动作示意图(一)。 图14为本发明中第二模具用以整平座管外壁动作示意图(二)。 图15为本发明的座管结构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座管截面结构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另一座管截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创作的管壁成型装置主要包括有 一机台
40、 一夹具50、 一第一模具60 (例如内芯模)、 一第二模具70 (例 如外縮模)及一驱动组件80;其中机台40做为装配相关机组组件 的机械结构体;夹具50用以夹制座管(图中未标示)的端部,使达 到将座管固定的效果;第一模具60具有可相对推入座管内部的芯杆 61,并且于芯杆61的外壁处环设有一成型凹部62;第二模具70具 有一孔径略小于座管原始外径的成型孔71;驱动组件80用以带动夹 具50将座管夹固或放松、用以带动第一模具60的芯杆61相对推入 座管内部或自座管内部抽出,以及用以带动第二模具70顺着座管往 复移动。
配合参照图7和图8所示,夹具50由两个相盖合的上、下模块 51、 52所构成,并且于上、下模块51、 52盖合面设有与座管10端部外型相符的模穴53;至于,驱动组件80则设有一第一动力缸81 用以带动上、下模块51、 52相互盖合以达成将座管10夹制固定,或 是带动上、下模块51、 52开启让座管10得以取出;再者,如图6所 示,驱动组件另外设有一第二动力缸82及一第三动力缸83用以分别 带动第一、第二模具60、 70相对与夹具50往复移动。
如图8和图9所示,当座管10经由夹具50夹制固定之后,可以 先利用第二模具70朝向夹具50方向移动,让座管10相对推入第二 模具70的模孔71当中,使座管10的管径缩小,接着如图10所示, 将第一模具60的芯杆61推入座管10内部,使座管IO产生扩大作用。
在上述第一模具60的芯杆61推入座管10内部的状态下,可以 进一步如图11所示,透过第二模具70顺着座管10移动的方式(朝向 远离夹具50方向)将座管10超出成型孔71的材料朝向芯杆61外壁 的成型凹部62推挤,使座管10在相对应于成型凹部62的区段成型 较厚的管壁加厚区段11,并且如图12所示将第一模具60的芯杆61 自座管IO内部抽出。
由于,第一模具60的芯杆61抽出座管10时,其座管ll管壁加 厚区段11会在芯杆61的扩撑作用下,相对朝向座管10的外侧凸出, 因此第一模具60的芯杆61抽出座管10之后,可以如图13和图14 所示,由第二模具70再次顺着座管10移动,将座管10的外壁整平。
因此,即可获得一种如图15和图16所示,在受自行车车架夹置 并可相对应滑移的位置具有管壁加厚区段11的自行车座管10结构, 并且,可如图所示,该管壁加厚区段ll的截面形状为均厚的环形;或可如图17所示,该管壁加厚区段11于两个相对应施力侧的截面较 其余管壁的截面要厚。
综上所述,本发明自行车座管及其管壁成型装置,加工流程简易, 因此可以有效提升产能及降低生产成本;尤其,所成型的座管可以利 用其管壁加厚区段做为供与车架接合的部位,亦即改善座管与车架接 合部位的结构强度,提升自行车使用安全性;以及,座管仅增加特定 部位的管壁厚度,仍然可以有效控制材料成本以及车身的重量。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座管,该座管夹置固定于自行车车架中,并可于车架中滑移以调整其高度;其特征在于该座管在受车架夹置并可相对滑移的位置具有管壁加厚区段。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车座管,其特征在于该管壁加厚 区段的断面形状为均厚的环形。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车座管,其特征在于该管壁加厚 区段于两个相对应施力端的断面较其余管壁的断面要厚。
4、 一种自行车座管管壁成型装置,其包括有 一机台; 一夹具, 用以将座管固定; 一第一模具,具有可相对推入座管内部的芯杆,并 且于芯杆的外壁处环设有一成型凹部; 一第二模具,具有一孔径略小 于座管原始外径的成型孔; 一驱动组件,用以带动夹具将座管夹固或 放松,用以带动第一模具的芯杆相对推入座管内部或自座管内部抽 出,以及用以带动第二模具顺着座管往复移动;其特征在于,第一模 具的芯杆推入座管内部的状态下,透过另一第二模具顺着座管移动的 方式将座管超出成型孔的材料朝向芯杆的成型凹部推挤,使座管在相 对应于成型凹部的区段成型较厚的管壁,并且在第一模具的芯杆抽出 座管之后,由第二模具再次顺着座管移动,将座管的外壁整平。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座管管壁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具由两个相盖合的上、下模块所构成,并且于上、下模块盖合面 设有与座管端部外型相符的模穴。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座管管壁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组件设有一第一动力缸用以带动上、下模块盖合或开启。
7、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自行车座管管壁成型装置,其特征 在于,该驱动组件设有一第二动力缸及一第三动力缸用以分别带动第 一、第二模具相对与夹具往复移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座管及其管壁成型装置,其通过一第一模具的芯杆推入座管内部的状态下,透过另一第二模具顺着座管移动的方式将座管超出成型孔的材料朝向芯杆的成型凹部推挤,使座管在相对应于成型凹部的区段成型较厚的管壁,并且在第一模具的芯杆抽出座管之后,由第二模具再次顺着座管移动,将座管的外壁整平,从而使得自行车座管在受自行车车架夹置并可相对应滑移的位置具有管壁加厚区段。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改善了座管与车架接合部位的结构强度,提升自行车使用寿命及安全性,并有效控制材料使用,减轻车身的重量,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62K19/00GK101628601SQ20081006851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5日
发明者廖学湖 申请人: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