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4906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架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车架,尤其涉及组合式车架的前、后 叉杆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制造工时与成本,现有的自行车车架将车架的各部位改 良设计呈单一构件,便可以分别制造各部位构件成型后再予以组合,
并在组装结合的部位使用黏着剂接着以增加黏固力,但是,因为现今 自行车的设计趋势为朝向越来越轻巧的方向发展,所以很多部位都是 以呈薄管形状的设计搭配上具有预定强度结构的特殊材质, 一方面可 以符合车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结构强度要求,另一方面也创造出自行
车的另一种外形美;但是因为车前叉或是车后叉的左、右二叉杆11 的设计偏向于呈扁管状,如图7所示,仅以其中之一为例作说明,在 整个组合式结构的车架体中,因其叉杆11设计为具有一上组合部111 与一下组合部112,在上组合部111的内周缘壁以及下组合部112的 外周缘壁涂上黏着剂13黏固结合,因为叉杆ll为扁管的设计,使上 组合部111与下组合部112 二者对接组合的接触面积减少,致使其可 以涂设上黏着剂胶合黏固的范围跟着降低,所以经常是最容易产生提 早断裂的部位,也是造成车架使用寿命縮短的主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架组合结构,其通过增加组 合以及上胶的面积,以具有较佳接合效果与接合强度。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车架组合结构,车架由复数管状构件组合成型,扁管形状的 车前叉与车后叉的左、右叉杆均由一上组合段与一下组合段组接形
成,各上、下组合段的对接端为形状相对称可对接组合、具有至少三 面、不规则几何形状的接触面。
上述左、右叉杆的上、下组合段各对接端为矩形凹部形态,其对 接端包括一直立面与一水平缘面。
上述左、右叉杆的上、下组合段各对接端为斜边形凹部缺口形态, 其对接端包括一直立面与 一斜缘面。
上述左、右叉杆的上、下组合段各对接端为可相互吻合对接的若 干矩形锯齿形态。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因为将左、右叉杆的上、下组合段 对接端设计为至少三面、具有不规则几何形状的接触面,然后在各对 接端利用对接组合且黏固的方式来结合,增大了组合及上胶面积,具 有较佳接合效果与接合强度,延长车架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车后叉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外观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组合平面示意图4的图3中A部分的剖视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对接端部位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对接端部位的剖视图7是习用叉杆组接部位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1 叉杆 111
13黏着剂 30
31左叉杆 31a
311 对接端 312
3121直立面 3112
33右叉杆 33a
331 对接端 332
3321直立面 3312
35右叉杆 35a
351 对接端 352
3521直立面 3512
37右叉杆 371 3711矩形锯齿部位372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架组合结构30,是针对扁管形状的自行车车 前叉与车后叉部位所作的改良设计,特别是指由复数管状构件组合成 型的车架,配合图1至图3所示,该车前(或后)叉所具有扁管形的 左、右叉杆31与33均被设计为由一上组合段31a、 33a与一下组合
上组合部112
车架组合结构
上组合段31b
对接端3111
水平缘面3122
上组合段33b
对接端3311
水平缘面3322
上组合段35b
对接端3511
斜缘面3522
对接端372
矩形锯齿部位
下组合部
段 面段 面段
合面缘合面缘合面面端
组立平组立平组立缘接
下直水下直水下直斜对
段31b、 33b组接形成,在此以车后叉为例作详细说明。
该左叉杆31的上组合段31a末端、外侧边设计为具有一矩形凹 部的对接端311,而其下组合段31b末端、内侧边则设计为同样具有 一矩形凹部的对接端312,并可与上组合段31a的对接端311相对称 吻合,对接端311、 312包括一直立面3111、 3121与一水平缘面3112、 3122。
该右叉杆33的上组合段33a末端、外侧边设计为具有一矩形凹 部的对接端331,而其下组合段33b末端、内侧边则设计为同样具有 一矩形凹部的对接端332,并可与上组合段33a的对接端331相对称 吻合,对接端331、 332包括一直立面3311、 3321与一水平缘面3312、 3322,如图2所示。
在进行组接时,由于左、右叉杆31、 33的上、下组合段31a、 31b与33a、 33b及其对接端311、 312、 331、 332处的结构相同,因 此仅以右叉杆33为例作说明,如图4所示,在右叉杆33的上、下组 合段33a、 33b的对接端331、 332处,还有直立面3311、 3321与水 平缘面3312、 3322上,都均匀涂上黏着剂,使上、下组合段33a、 33b能够在对接后黏固结合,则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对接端311、 312、 331、 332为具有至少三面以上、不规则几何形状的接触面设计,并 且均涂上黏着剂(图中所示涂黑处)予以胶合黏固,增加了左、右叉 杆31、 33的上、下组合段31a、 31b与33a、 33b之间组接的面积, 具有较佳的接合效果与接合强度,延长车架的使用寿命,彻底去除现 有技术中的弊端,达到良好的创作功效。
如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二的剖视图,其与实施例 一的区别在于右叉杆35的上组合段35a末端、外侧边设计为具有 一斜边形凹部缺口状的对接端351,而其下组合段35b末端、内侧边 则设计为同样具有一斜边形凹部缺口状的对接端352,并可与上组合 段35a的对接端351相对称吻合,对接端351 、352包括一直立面3511 、 3521与一斜缘面3512、 3522,组接上胶时,如前所述,同样由于对 接端351、 352为具有至少三面以上、不规则几何形状的接触面设计, 增加了右叉杆35的上、下组合段35a、 35b之间对接组合的接触和上 胶面积,具有较佳的接合效果与接合强度。
如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三的示意图,进一步将右 叉杆37的对接端371与372设计为具有可相互吻合对接的若干矩形 锯齿部位3711、 3721所构成,组接上胶时,同样由于增加了右叉杆 37的上、下组合段37a、 37b之间对接组合的接触及上胶面积,具有 较佳的接合效果与接合强度。
当然,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路,还可以设计为其它各种不规 则、几何形状,只要能增加接触接合的面积,皆属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范畴,本实用新型中所列举的形状并非穷举,在此一并予以指明!
权利要求1、一种车架组合结构,车架由复数管状构件组合成型,扁管形状的车前叉与车后叉的左、右叉杆均由一上组合段与一下组合段组接形成,其特征在于各上、下组合段的对接端为形状相对称可对接组合、具有至少三面、不规则几何形状的接触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左、右叉杆的上、下组合段各对接端为矩形凹部形态,其对接端包括 一直立面与一水平缘面。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左、右叉杆的上、下组合段各对接端为斜边形凹部缺口形态,其对接 端包括一直立面与一斜缘面。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左、右叉杆的上、下组合段各对接端为可相互吻合对接的若干矩形锯 齿形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架组合结构,车架由复数管状构件组合成型,扁管形状的车前叉与车后叉的左、右叉杆均由一上组合段与一下组合段组接形成,各上、下组合段的对接端为形状相对称可对接组合、具有至少三面、不规则几何形状的接触面。此结构增加组合接触以及上胶的面积,具有较佳接合效果与接合强度,延长车架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2K19/06GK201186714SQ20082000226
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2日
发明者陈育玄 申请人:胜捷复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