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车身侧部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车身侧部,尤其涉及下纵梁周围的车身侧部构造。本申请基于2007年12月19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07-327232号以及2007 年12月21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07-331009号主张优先权,并在此援引这些申请的 内容。
背景技术:
设在车身侧部的下纵梁作为车身前后方向的结构部件发挥作用。在车身前面碰撞 时,下纵梁以在强度上有利的压曲方向承受从前方作用的载荷的一部分,由此抵抗碰撞。因 此,通常,下纵梁具有在强度刚性上有利的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闭合截面构造,外侧板和 内侧板通过设在其上下缘的凸缘部相互接合而形成该闭合截面构造。不过,近年,要求进一 步改善针对车辆侧面碰撞的安全性,其中,逐渐期望提高针对来自下纵梁的侧面的碰撞的 强度刚性。例如,存在有对闭合体加强件(locker reinforcement)采用形成为拱状的针对车 辆侧面碰撞牢固的构造(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许第2990983号公报但是,对于上述的现有技术来说,闭合体加强件整体形成为拱状。因此,例如,在车 身中心相互偏移的状态下,在发生前面碰撞的所谓偏置碰撞时,当前后方向的载荷集中作 用在一侧的闭合体加强件上,则在拱形状的闭合体加强件上存在着容易弯折的问题。对此,考虑过另外设置加固部件、或增加闭合体加强件的板厚等的对策,但是,车 身重量与之相应地增加,其结果为,存在着油耗提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不需要下纵梁以外的部件,在车 辆前面碰撞及车辆侧面碰撞任何一种情况下,都能够不导致车身重量增加地、以车身整体 承受冲击载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车身侧部构造,具有作为车身结构部件的下 纵梁,该下纵梁具有车室内侧的内板和车室外侧的外板接合而形成的闭合截面构造,且在 车身侧部沿所述车身前后方向配置,在所述外板的外侧壁的一部分上,形成有以所述车身 的中柱的接合位置附近作为顶点且向车室外侧伸出的拱面,所述外板具有平面部,该平面 部与所述拱面邻接,且包含沿所述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部,所述下纵梁的前端部连接 在所述车身的前侧车架上,所述下纵梁的后端部连接在所述车身的后车架部上。通过上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在车辆前面碰撞时,对于从前方作用的载荷,配置在车 身前后方向上的直线部能够在其压曲方向上承受载荷并进行抵抗。另一方面,在车辆侧面 碰撞时,对于从侧面作用的载荷,向 车室外侧伸出的拱状的外板的外侧壁能够有效地将载 荷传递到下纵梁的前端侧和后端侧,从而通过下纵梁整体承受载荷。由此,能够防止弯曲变形。所述内板可以为下纵梁内构件,所述外板可以为下纵梁加强件。该情况下,能够有效利用加固下纵梁的部件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下纵梁所具有的
作用。 所述车身侧部构造还具有下纵梁外构件,该下纵梁外构件接合在所述下纵梁内构 件和所述下纵梁加强件上,并以覆盖所述下纵梁加强件的方式设在所述下纵梁加强件的外 侧,所述下纵梁外构件还可以具有分别与所述下纵梁加强件的所述曲面部和所述平面部相 匹配的拱部和平坦部。该情况下,在下纵梁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中,由于通过下纵梁外构件的拱部和平坦 部形成层差部,因此,能够确保乘坐者上下车时的足底空间。所述下纵梁的平面部的中央部可以形成为向上方伸出的拱状。该情况下,能够抑制下纵梁的前端部侧及后端部侧的向上方的突出。所述拱面可以形成在所述外板的外侧壁的中央部;所述平面部可以与所述拱面的 上方邻接地形成。另外,所述拱面可以形成在所述外板的外侧壁的上部,所述平面部可以形成在所 述拱面的下方。该情况下,在车辆前面碰撞时,对于从前方作用的载荷,该平面部能够在压曲方向 上承受载荷进行抵抗。而在车辆侧面碰撞时,对于从侧面作用的载荷,拱状的拱面能够有效 地将载荷传递到前端侧和后端侧,通过整个下纵梁承受载荷。由此,能够防止弯曲变形。(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在车辆前面碰撞时,对于从前方作用的载荷,配置在车身前后方向上 的直线部能够在压曲方向上承受载荷并进行抵抗。而在车辆侧面碰撞时,对于从侧面作用 的载荷,向车室外侧伸出的拱状的外板的外侧壁能够有效地将载荷传递到下纵梁的前端侧 和后端侧,因此,能够通过整个下纵梁承受载荷从而防止弯曲变形。其结果,不需要其他的 部件,另外,不会增加车身重量,能够使下纵梁有效发挥作为结构部件的作用。另外,由于能够有效利用对下纵梁进行加固的部件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下纵梁所具 有的作用,因此,与使用其他的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车身重量,其结果,能够有助于油 耗的改善。另外,由于能够抑制下纵梁的前端部侧及后端部侧的向上方的突出,因此,能够提 高乘坐者向前坐席及后坐席的上下车方便性。而且,在下纵梁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中,由于通过下纵梁外构件的拱部和平坦部形 成层差部,因此,能够确保乘坐者上下车时的足底空间。因此,乘坐者能够容易地进行上下 车,其结果,具有提高上下车方便性的效果。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的左侧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下纵梁加强件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侧视图。图6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的左侧的立体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图9是下纵梁加强件的立体图。图10是沿图7的2A-2A线的剖视图。图11是沿图7的2B-2B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 车身10 前侧车架20 后车架部(后底板车架)30 下纵梁内构件(内侧板)31 下纵梁加强件(外侧板)40 第一曲面部(外侧壁)49 第二曲面部(上壁部)R2 第二棱线(直线部)R3 第三棱线(直线部)R4 第四棱线(直线部)S 下纵梁201 车身221中柱加强构件(中柱)230下纵梁内构件(内侧板)231下纵梁加强件(外侧板)240 曲面部241 平面部250 下纵梁外构件259 拱部260 平坦部2S 下纵梁2P 顶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车身1的左侧的立体图,图2是俯视图。在图1、图2中,在车身前部设有对未图示的散热器进行保护的框状的前隔板 (front bulk head) 20前隔板2构成为,以隔板侧撑条5、5将构成上边的隔板上部中央车 架3和构成下边且两端部向上方立起的隔板下部横梁4连结。在隔板上部中央车架3的两端部,连接有隔板上部侧车架6的前端部,隔板上部侧车架6的后端部连接在轮罩上部梁7上。在轮罩上部梁7的前端部,与隔板上部侧车架6一同连接有前轮罩下部梁8的后端部。前轮罩下部梁8的前端部,经由前侧角撑板9连 接 在沿车身前后方向配置的前侧车架10的前端部。在前侧车架10的前端部,安装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横梁11。前侧车架10 的后端部,经由外伸叉架部IOa接合在下纵梁S的前端部。在下纵梁S的前端部,接合有前 柱下加强构件15的下端部。在前柱下加强构件15的上端部,接合有前柱上加强构件16的 下端部,在该接合部上接合有轮罩上部梁7的后端部。另外,12表示减震器罩,13表示仪表 板上构件。前柱上加强构件16的后端部接合在车顶侧加强构件17上。车顶侧加强构件17 的后端部连接在后柱加强构件18上。另外,后柱加强构件18经由未图示的后内板连接在 下纵梁S的后端。在下纵梁S的后端部,经由后车架侧加强件19连接有后底板车架20的 前端部。在此,在车顶侧加强构件17的中央部和下纵梁S的中央部之间接合有中柱加强构 件21。另外,在后车架侧加强件19与后底板车架20的接合部上,遍及车宽方向接合有后 底板横梁22。在下纵梁S的后端部,遍及车宽方向接合有中间底板横梁23 ;而在下纵梁S 的前端部,遍及车宽方向接合有前底板横梁24。这些后底板横梁22、中间底板横梁23及前 底板横梁24是配置在车身宽度方向上的车身结构部件。图3是下纵梁加强件的立体图,图4是其俯视图,图5是其侧视图,图6是沿图1的 A-A线的剖视图。下纵梁S是在车身侧部的下部沿车身前后方向设置的车身结构部件。如 图3 图6所示,下纵梁S以通过车室内侧的下纵梁内构件30和车室外侧的下纵梁加强件 31而具有闭合截面构造的方式形成。下纵梁内构件30是向车室内侧鼓出的形状的部件,具 有上缘凸缘部32和下缘凸缘部33。下纵梁内构件30的内侧壁具有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 伸且指向车室内侧的平面部26。在平面部26的上下,形成有上部平坦面27和下部平坦面 28,该上部平坦面27和下部平坦面28都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另外,在上部平坦面27 的上部,经由层差部形成有上部平坦面29。此外,在图6中,省略中柱加强构件21的图示, 而增加了后述的下纵梁外构件50。下纵梁加强件31是向车室外侧鼓出的形状的部件,具有上缘凸缘部34和下缘凸 缘部35。通过焊接将下纵梁内构件30的上缘凸缘部32和下纵梁加强件31的上缘凸缘部 34接合,而且,通过焊接将下纵梁内构件30的下缘凸缘部33和下纵梁加强件31的下缘凸 缘部35接合,由此形成闭合截面构造部。下纵梁加强件31的上缘凸缘部34的根基部分与 下纵梁内构件30的上缘凸缘部32的根基相比位于下侧,而下纵梁加强件31的下缘凸缘部 35的根基部分与下纵梁内构件30的下缘凸缘部33的根基相比位于上侧。如图3所示,在下纵梁加强件31的外侧壁上,以使中柱加强构件21的接合位置附 近成为顶点P的方式,中央部向车室外侧伸出并弯曲成拱状的第一曲面部40以曲率半径 R(参照图4)朝向车身侧方形成。在该第一曲面部40的上缘上,形成有朝向车室内侧并向 斜上方延伸的上部第二平坦部42 ;而在第一曲面部40的下缘上,形成有朝向车室内侧并向 斜下方延伸的下部第三平坦部45。上部第二平坦部42与纵壁部46的下缘相连,在下部第三平坦部45的下缘上连接 有纵壁部48的上缘。该纵壁部48经向车室内侧的斜下延伸的下部第四平坦部47而与下 缘凸缘部35相连。
在此,在纵壁部46的上缘与上缘凸缘部34之间,形成有中央部向上方伸出并形成 为拱状的第二曲面部49。由于第二曲面部49形成为拱状,因此上缘凸缘部34也成为朝向上方的拱状。另外,由第二曲面部49和纵壁部46形成的第一棱线Rl也为朝向上方的拱状。由上部第一平 坦部42和纵壁部46形成的第二棱线R2为直线部。同样地,由下部第三平坦部45和纵壁 部48形成的第三棱线R3、由下部第四平坦部47和纵壁部48形成的第四棱线R4也为直线 部。在此,第一曲面部40的前端及后端在车宽方向上位于纵壁部46、48的附近。第一 曲面部40形成为,从上述前端及后端向车室外侧伸出。另外,第二曲面部49的前端及后端 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上部第二平坦部42的附近。第二曲面部49形成为,从上述前端及后端 向上方伸出。因此,下纵梁加强件31的前后端部在车宽方向及上下方向上具有比以往小的 截面。另外,接合在该下纵梁加强件31上的下纵梁内构件30也具有比以往小的截面。其 结果为,能够使下纵梁S的前后端小截面化。在下纵梁加强件31的外侧安装有下纵梁外构件50,该下纵梁外构件50作为外板 部件覆盖该下纵梁加强件31,还接合在下纵梁S的外表面、具体为第一曲面部40上而构成 下纵梁组件SA。下纵梁外构件50具有分别接合在下纵梁加强件31的上缘凸缘部34和下 缘凸缘部35上的上缘凸缘部51和下缘凸缘部5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作为一个零件 构成的下纵梁外构件50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在构成车身外侧壁的侧板 外部上作为其一部分具有下纵梁外构件的情况。下纵梁外构件50的外侧壁通过粘结或焊接接合在下纵梁加强件31的第一曲面部 40上。而且,下纵梁外构件50的外侧壁从该第一曲面部40覆盖到纵壁部48,具有朝向侧 方的平坦部56和到达下缘凸缘部52的下部平坦部57。在平坦部56的上部具有覆盖下 纵梁加强件31的第二曲面部49的第一曲面部58 ;覆盖纵壁部46的平坦部59 ;覆盖上部第 二平坦部42的第二平坦部60。因此,在下纵梁S的前后部,在接合下纵梁外构件50的状态下,下纵梁外构件50 的由平坦部59和第二平坦部60构成的部分作为用于避免与前坐席侧及后坐席侧的双方在 上下车时的脚的轨迹相干涉的层差部D发挥作用。尤其,该层差部D与前述那样的下纵梁S 的前后端部的截面积比以往小的情况相呼应,能够确保乘坐者上下车时的脚的移动轨迹更 向内侧且向下侧。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在车辆前面碰撞时,尤其在偏置碰撞时,当左侧的前侧车 架10上作用有向后方的冲击载荷,且作用有从后底板车架20向前方的冲击载荷,则该载荷 作为将下纵梁S在前后方向上压缩的载荷进行作用。下纵梁S为闭合截面构造的部件,并 且,在下纵梁加强件31上形成有形成为平坦的且朝向前后方向的纵壁部46、48、下部第四 平坦部47、上部第二平坦部42及下部第三平坦部45。另外,在下纵梁内构件30上形成有 平面部26、上部平坦面27、29、下部平坦面28,并形成有作为直线部的第二棱线R2、第三棱 线R3、第四棱线R4。由此,能够充分抵抗车身前后方向的载荷。另外,下纵梁外构件50和第一曲面部40接合,且下纵梁外构件50连结在外板部 件上,所以,还能够使载荷分担到外板部件上。而且,形成在下纵梁加强件31上的第二曲面部49在向上侧挠曲的方向上受力,还能够使该力分担到中柱加强构件21上。另外,在车辆侧面碰撞时,当冲击载荷从车身侧方向中柱加强构件21的安装部位 附近作用,则形成为拱状的下纵梁加强件31的第一曲面部40承受该冲击载荷。该冲击载 荷从下纵梁加强件31的前端部向前侧车架10的外伸叉架部10a、并从后端部经由后车架侧 加强件19作用在后底板车架20上。即,由于能够以下纵梁S整体及前侧车架10、后底板车 架20承受该载荷,因此,能够防止弯曲变形。因此,不需要其他的部件,另外,不会增加车身重量,能够使下纵梁S在侧面碰撞 时也作为结构部件有效发挥作用,并以车身整体承受输入载荷。其结果为,与使用其他的部 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轻车身重量,因而能够谋求油耗改善。
另外,由于能够减少向后底板横梁22、中间底板横梁23及前底板横梁24等配置在 车身宽度方向上的车身结构部件的分担载荷,因此,能够谋求这些部件的轻量化。另外,配置在下纵梁加强件31的外侧的下纵梁外构件50,与下纵梁内构件30和下 纵梁加强件31接合而设置,在该下纵梁外构件50上,设有与下纵梁加强件31的纵壁部46 和上部第二平坦部42匹配的平坦部59和第二平坦部60。因此,在下纵梁S的前端部和后 端部中,由下纵梁外构件50的平坦部59和第二平坦部60形成的层差部D能够确保乘坐者 上下车时的足部空间,并且,能够作为不会遮挡脚的移动轨迹的退避部发挥作用。因此,后 坐席乘坐者、前坐席乘坐者能够容易地上下车,其结果为,能够提高上下车方便性。也就是说,与图6的右侧所示的双点划线所示的以往的下纵梁外构件50'的角部 较大地突出的情况相比,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部分因层差部D而向斜下侧大幅度后退地形 成,因此,能够显著提高上下车方便性。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图6双点划线所示的现有的下纵梁外构件50'、下纵梁 内构件30'、下纵梁加强件31'的位置相比,能够仅以下纵梁S、即下纵梁组件SA的两端部 的截面积减小的量降低下纵梁外构件50、下纵梁内构件30,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前坐席 及后坐席乘坐者的上下车方便性。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曲面 部40以及第二曲面部49形成在下纵梁加强件31上,但还可以为如下结构,即下纵梁外构 件50以与下纵梁内构件30相等的板厚形成,在该下纵梁外构件50上设置第一曲面部40 以及第二曲面部49。另外,还可以使作为下纵梁内构件30的上壁的上部平坦面27、下部平坦面29由向 上方鼓出的曲面构成。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车身201的左侧的立体图,图8是俯视图。在图7、图8中,在车身前部设有对未图示的散热器进行保护的框状的前隔板202。 前隔板202构成为,以隔板侧撑条205、205将构成上边的隔板上部中央车架203和构成下 边且两端部向上方立起的隔板下部横梁204连结。在隔板上部中央车架203的两端部,连接有隔板上部侧车架206的前端部,隔板上 部侧车架206的后端部连接在轮罩上部梁207上。在轮罩上部梁207的前端部上与隔板上 部侧车架206 —同连接有前轮罩下部梁208的后端部。前轮罩下部梁208的前端部经由前 侧角撑板209连接在沿车身前后方向配置的前侧车架210的前端部上。
在前侧车架210的前端部,安装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横梁211。前侧车架 210的后端部接合在下纵梁2S的前端部上。在下纵梁2S的前端部,接合有前柱下加强构件 215的下端部。在前柱下加强构件215的上端部,接合有前柱上加强构件216的下端部,在 该接合部上接合有轮罩上部梁207的后端部。此外,212为减震器罩,213为仪表板上构件。前柱上加强构件216的后端部接合在车顶侧加强构件217上。车顶侧加强构件 217的后端部连接在后柱加强构件218上。此外,后柱加强构件218经由未图示的后内板连 接在下纵梁2S的后端。在下纵梁2S的后端部,经由后车架侧加强件219连接 有后底板车 架220的前端部。在此,在车顶侧加强构件217的中央部与下纵梁2S的中央部之间,接合 有中柱加强构件221。此外,在后车架侧加强件219和后底板车架220的接合部上,遍及车宽方向接合有 后底板横梁222。在下纵梁2S的后端部,车宽方向接合有中间底板横梁223 ;而在下纵梁2S 的前端部,遍及车宽方向接合有前底板横梁224。这些后底板横梁222、中间底板横梁223 及前底板横梁224是配置在车身宽度方向上的车身结构部件。下纵梁2S是在车身侧部的下部沿车身前后方向设置的车身结构部件。如图9 图11所示,下纵梁2S是车身结构部件,以因车室内侧的下纵梁内构件230和车室外侧的下 纵梁加强件231而具有闭合截面构造的方式形成。下纵梁内构件230是向车室内侧鼓出的 形状的部件,具有上缘凸缘部232和下缘凸缘部233。下纵梁内构件230的内侧壁具有沿车 身前后方向延伸且指向车室内侧的平面部226。在平面部226的上下,形成上部平坦面227 和下部平坦部面228,该上部平坦面227和下部平坦部面228都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另 夕卜,在上部平坦面227的上部经由层差部形成有上部平坦面229。此外,在图10中,省略中 柱加强构件221的图示,而增加了后述的下纵梁外构件250。下纵梁加强件231是向车室外侧鼓出的形状的部件,具有上缘凸缘部234和下缘 凸缘部235。通过焊接将下纵梁内构件230的上缘凸缘部232和下纵梁加强件231的上缘凸 缘部234接合,而且,通过焊接将下纵梁内构件230的下缘凸缘部233和下纵梁加强件231 的下缘凸缘部235接合,由此形成闭合截面构造部。下纵梁加强件231的上缘凸缘部234 的根基部分与下纵梁内构件230的上缘凸缘部232的根基相比位于下侧,而下纵梁加强件 231的下缘凸缘部235的根基部分与下纵梁内构件230的下缘凸缘部233的根基相比位于 上侧。如图9所示,在下纵梁加强件231的外侧壁的上部,以使中柱加强构件221的接合 位置附近成为顶点2P且其前后部进入车室内侧的方式,弯曲成拱状的曲面部240以曲率半 径2R向车身侧方形成。在该曲面部240的下方,形成有朝向车身前后方向且指向车身侧方 的平面部241。因此,形成上部第一平坦部242,该上部第一平坦部242从上缘凸缘部234的根基 部分的下侧向斜下方延伸,并与曲面部240的上部相连。在上部第一平坦部242中,其中柱 加强构件221的接合部附近最向外侧伸出,越趋向其前端部及后端部,向外侧的伸出量越 少。另外,形成有与曲面部240的下部相连、且从此处向外侧且向斜下方延伸的上部 第二平坦部243。该上部第二平坦部243的外缘经由棱线部244与平面部241相连。上部 第二平坦部243在下纵梁2S的中央部消失,并以越趋向下纵梁2S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则越成为向车室内侧进入的面的方式形成。在平面部241的下缘,形成有向车室内侧且向斜下方延伸的下部第三平坦部245。 下部第三平坦部24以5经由在车身侧方垂直地延伸的纵壁部246和从纵壁部246的下缘 向车室内侧且向斜下方延伸的下部第四平坦部247、连续到与该下部第四平坦部247的下 缘相连的下缘凸缘部235的方式形成。此外,曲面部240和平面部241在 中柱加强构件221的连接部附近具有大致同一 高度的外侧面。在下纵梁加强件231的外侧安装有下纵梁外构件250,该下纵梁外构件250作为外 板部件覆盖该下纵梁加强件231,并安装在下纵梁2S的外表面上构成下纵梁组件2SA。下 纵梁外构件250具有上缘凸缘部251和下缘凸缘部252,该上缘凸缘部251和下缘凸缘部 252分别接合在下纵梁加强件231的上缘凸缘部234和下缘凸缘部235上。下纵梁外构件250的外侧壁,具有与从下纵梁加强件231的平面部241到纵壁部 246相匹配且将其覆盖的平坦部256、和到达下缘凸缘部252的下部平坦部257。在平坦部 256的上缘具有覆盖下纵梁加强件231的上部第一平坦部242的第一平坦部258 ;与曲面 部240匹配且将其覆盖的拱部259 ;覆盖上部第二平坦部243的第二平坦部260。因此,在下纵梁2S的前后,在接合下纵梁外构件250的状态下,由下纵梁外构件 250的拱部259和第二平坦部260构成的部分作为用于避免与前坐席侧及后坐席侧的双方 在上下车时的脚的轨迹相干涉的层差部2D发挥作用。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在车辆前面碰撞时,尤其在偏置碰撞时,当左侧的前侧车 架210上作用朝向后方的冲击载荷,且作用从后底板车架220向前方的冲击载荷时,该载荷 作为使下纵梁2S在前后方向上压缩的载荷发挥作用。由于下纵梁2S为闭合截面构造的部 件,且在下纵梁加强件231上形成有平坦的且朝向前后方向的平面部241,因此,能够充分 抵抗该车身前后方向的载荷。另外,在车辆侧面碰撞时,当从车身侧方向中柱加强构件221的安装部位附近作 用冲击载荷,则形成为拱状的下纵梁加强件231的曲面部240承受该冲击载荷。该冲击载荷 作用在下纵梁加强件231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侧上。即,由于以整个下纵梁2S承受该载荷, 因此,能够防止弯曲变形。另外,由于载荷从下纵梁加强件231的前端部及后端部向前侧车 架210以及后底板车架220传递,因此,能够分担该载荷。因此,不需要其他的部件,另外,不会增加车身重量,能够使下纵梁2S在侧面碰撞 时也能够作为结构部件有效发挥作用。其结果为,与使用其他的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轻 车身重量,因此,能够谋求油耗改善。另外,由于能够使向后底板横梁222、中间底板横梁223及前底板横梁224等配置 在车身宽度方向上的车身结构部件的分担载荷减少,因此,还能够谋求这些部件的轻量化。另外,在下纵梁加强件231的外侧,覆盖下纵梁加强件231且构成下纵梁2S的外 侧面的下纵梁外构件250,接合在下纵梁内构件230和下纵梁加强件231上而设置,在该下 纵梁外构件250上设有与下纵梁加强件231的曲面部240和平面部241相匹配的拱部259 和平坦部256。因此,在下纵梁2S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中,下纵梁外构件250的由拱部259 和平坦部256形成的层差部2D能够确保乘坐者上下车时的足部空间,且能够作为不会遮挡 脚的移动轨迹的退避部发挥作用。因此,后坐席乘坐者、前坐席乘坐者能够容易地进行上下车,其结果,能够提高上下车方便性。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曲面部240 以及平面部241形成在下纵梁加强件231上,但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下纵梁外构件250 形成为与下纵梁内构件230同等的板厚,在该下纵梁外构件250上设置曲面部240以及平 面部241。(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无需下纵梁以外的部件,对于车辆前面碰撞及车 辆侧面碰撞的任何一种情况,都能够不导致车身重量增加地、以车身整体承受冲击载荷。
权利要求
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具有作为车身结构部件的下纵梁,该下纵梁具有车室内侧的内板和车室外侧的外板接合而形成的闭合截面构造,且在车身侧部沿所述车身前后方向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的外侧壁由多个层差部构成,在所述外板的外侧壁的一部分上,形成有以所述车身的中柱的接合位置附近作为顶点且向车室外侧伸出的拱面,所述外板具有平面部,该平面部与所述拱面邻接,且包含沿所述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部,所述下纵梁的前端部连接在所述车身的前侧车架上,所述下纵梁的后端部连接在所述车身的后车架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板为下纵梁内构件,所述外板为下纵梁加强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下纵梁外构件,其接合在所述下纵梁内构件和所述下纵梁加强件上,且以覆盖 所述下纵梁加强件的方式设在所述下纵梁加强件的外侧,所述下纵梁外构件具有分别与所述下纵梁加强件的所述曲面部和所述平面部相匹配 的拱部和平坦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纵梁的平面部的中央部形成为向上方伸出的拱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拱面形成在所述外板的外侧壁的中央部, 所述平面部邻接形成在所述拱面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拱面形成在所述外板的外侧壁的上部, 所述平面部形成在所述拱面的下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具有作为车身结构部件的下纵梁,该下纵梁具有车室内侧的内板和车室外侧的外板接合而形成的闭合截面构造,且在车身侧部沿所述车身前后方向配置,在所述外板的外侧壁的一部分上,形成有以所述车身的中柱的接合位置附近作为顶点且向车室外侧伸出的拱面,所述外板具有平面部,该平面部与所述拱面邻接,且包含沿所述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部,所述下纵梁的前端部连接在所述车身的前侧车架上,所述下纵梁的后端部连接在所述车身的后车架部上。
文档编号B62D25/20GK101868399SQ20088011720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9日
发明者丸山一彦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