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把上具有变速杆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9219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把上具有变速杆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其车把上具有变速杆的车辆。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变速杆的 定位。
背景技术
许多车辆上设有半自动变速器。对于半自动变速器,驾驶员可以通过使用换档器 来控制变速器,这具有驾驶员不必操纵单独的离合器致动器的优点。当驾驶员操纵换档器 时,将信号发送给变速器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发送信号以便脱开连接到变速器上的离 合器,并在离合器脱开后使变速器换档,以及在变速器已经换档后接合离合器。在另一种半 自动变速器中,当驾驶员操纵换档器时,将信号发送给变速器和发动机的控制单元,该控制 单元发送信号以切断点火,从而瞬时降低发动机扭矩,并在点火切断时使变速器换档,以及 在变速器已经换档之后恢复点火。通过以电子方式控制这些操作,就可以平稳地连续切换 变速器,而当不熟练的驾驶员必须在装备手动变速器的车辆中同时操纵换档器和离合器致 动器时,有时就无法平稳地连续切换变速器。这同样极大地降低了由于尝试换档失败而导 致车辆停转的可能性,这在由不熟练的驾驶员驾驶装备手动变速器的车辆时是很常见的。在具有车把的车辆中,例如摩托车和全地形车辆(ATVs),换档器有时设置在靠近 其中一个把手的车把上。这就允许车辆驾驶员使用握持把手的那只手的手指来操纵换档 器。如果换档器未正确定位,则很难够到换档器,这可导致驾驶员在把手上的握持力减小。此外,有些车辆在靠近把手的车把上设有外壳,换档器设置在该把手附近。这种外 壳具有控制车辆各个部件(例如喇叭或闪光信号)的各种开关。如果这些开关未能正确地 定位在外壳上,则对于试图不在把手上过多移动手就能操纵这些开关的驾驶员来说,可能 会产生一些复杂的手指运动。此外,换档器和开关需要相对于彼此设置成能够轻易地从开 关转移到换档器,并且从换档器转移到开关,这是因为同一个手指通常用来操纵开关和换 档器两者。因此,需要一种具有换档器和开关结构的车辆,其能够方便而舒适地操纵换档器 和至少一个开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改进现有技术中的至少其中一些缺点。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靠近其把手设置的换档器的车辆,其中,其 上具有至少一个开关的外壳设置在该把手附近。将由驾驶员的拇指致动的换档器表面和所 述至少一个开关设置成使得它们相对于把手的纵向中心线位于大致相同的高度上。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具有车架、连接到所述车架上的至少两 个车轮、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跨骑式座椅、以及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座椅前方的车把。所 述车把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至少两个车轮中的至少一个上,以使所述至少两个车轮中的所 述至少一个转向。所述车把具有在其第一端的第一把手,和在其第二端的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具有纵向中心线。发动机设置在所述车架上。半自动变速器可操作地连接到发动 机和所述至少两个车轮中的至少一个上,用于将动力从发动机传递到所述至少两个车轮中 的所述至少一个上。在所述第一把手附近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具有通常朝向车辆后部的后 侧。所述外壳具有通常朝向所述第一把手的把手侧。在所述外壳的后侧设有开关。变速杆 枢转连接到所述外壳上。所述变速杆的至少一部分朝所述第一把手的端部延伸离开所述外 壳的把手侧,并且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的正下方。所述变速杆具有通常朝向车 辆后部的后表面,和通常朝向车辆前部的前表面。通过按压所述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一个, 所述变速杆能够移动到升档位置。通过按压所述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另一个,所述变速杆 能够移动到降档位置。所述变速杆朝所述升档位置和降档位置中间的静止位置被偏置。所 述变速杆可操作地连接到半自动变速器上,使得所述变速杆到升档位置的移动能导致半自 动变速器升档,并且所述变速杆到降档位置的移动能导致半自动变速器降档。第一竖向延 伸平面包含所述第一把手的纵向中心线。第二平面包含所述第一把手的纵向中心线并且垂 直于所述第一平面。将所述变速杆的后表面和所述开关设置成使得平行于所述第二平面的 至少一个第三平面与所述变速杆的后表面以及所述开关相交。当所述变速杆位于静止位置 时,所述变速杆的后表面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法向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把手在垂直于所述第 一把手的纵向中心线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法向投影的外边缘之间。在另一个方面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设置在所述 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一把手之间。在进一步的方面中,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上。在另一个方面中,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上。在进一步的方面中,所述开关为第一开关,并且所述车辆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二 外壳的后侧上的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设置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平面与所述第二开 关相交。在另一个方面中,所述开关为第一开关,并且所述车辆还具有设置在所述外壳的
后侧上的第二开关。将所述第二开关设置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平面与所述第二开关相 、-父。在进一步的方面中,所述开关为按钮、拨动开关和滑动开关中的一种。在另一个方面中,所述变速杆的后表面是基本L形。在另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具有车架、连接到所述车架上的至少 两个车轮、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跨骑式座椅、以及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座椅前方的车把。 所述车把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至少两个车轮中的至少一个上,以使所述至少两个车轮中的 所述至少一个转向。所述车把具有在其第一端的第一把手,和在其第二端的第二把手。所 述第一把手具有纵向中心线。发动机设置在所述车架上。半自动变速器可操作地连接到发 动机和所述至少两个车轮中的至少一个上,用于将动力从发动机传递到所述至少两个车轮 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上。在所述第一把手附近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具有通常朝向车辆后部的 后侧。所述外壳具有通常朝向所述第一把手的把手侧。在所述外壳的后侧设有开关。变速 杆枢转连接到所述外壳上。所述变速杆的至少一部分朝所述第一把手的端部延伸离开所述 外壳的把手侧,并且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的正下方。所述变速杆具有通常朝向 车辆后部的后表面,和通常朝向车辆前部的前表面。通过按压所述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一个,所述变速杆能够移动到升档位置。通过按压所述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另一个,所述变速 杆能够移动到降档位置。所述变速杆朝所述升档位置和降档位置中间的静止位置被偏置。 所述变速杆可操作地连接到半自动变速器上,使得所述变速杆到升档位置的移动能导致半 自动变速器升档,并且所述变速杆到降档位置的移动能导致半自动变速器降档。第一竖向 延伸平面包含所述第一把手的纵向中心线。将所述变速杆的后表面和所述开关设置成使得 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并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把手的纵向中心线的至少一个第二平面与所述 变速杆的后表面以及所述开关相交。当所述变速杆位于静止位置时,所述变速杆的后表面 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法向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把手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把手的纵向中心线的 方向上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法向投影的外边缘之间。在另一个方面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设置在所述 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一把手之间。在进一步的方面中,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上。在另一个方面中,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上。在进一步的方面中,所述开关为第一开关,并且所述车辆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二 外壳的后侧上的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设置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二开 关相交。在进一步的方面中,所述开关为第一开关,并且所述车辆还具有设置在所述外壳
的后侧上的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设置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二开关相 、-父。在进一步的方面中,所述开关为按钮、拨动开关和滑动开关中的一种。在另一个方面中,所述变速杆的后表面是基本L形。在又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具有车架、连接到所述车架上的至少 两个车轮、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跨骑式座椅、以及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座椅前方的车把。 所述车把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至少两个车轮中的至少一个上,以使所述至少两个车轮中的 所述至少一个转向。所述车把具有在其第一端的第一把手,和在其第二端的第二把手。所 述第一把手具有纵向中心线。发动机设置在所述车架上。半自动变速器可操作地连接到发 动机和所述至少两个车轮中的至少一个上,用于将动力从发动机传递到所述至少两个车轮 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上。在所述第一把手附近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下表面。所述外壳具 有通常朝向所述第一把手的把手侧。变速杆绕变速杆轴线枢转连接到所述外壳上。所述变 速杆轴线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把手的纵向中心线。所述变速杆的至少一部分朝所述第一把 手的端部延伸离开所述外壳的把手侧,并且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的正下方。所 述变速杆具有通常朝向车辆后部的后表面,和通常朝向车辆前部的前表面。所述后表面的 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外壳的下表面正上方延伸。通过按压所述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一个,所 述变速杆能够移动到升档位置。通过按压所述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另一个,所述变速杆能 够移动到降档位置。所述变速杆朝所述升档位置和降档位置中间的静止位置被偏置。所述 变速杆可操作地连接到半自动变速器上,使得所述变速杆到升档位置的移动能导致半自动 变速器升档,并且所述变速杆到降档位置的移动能导致半自动变速器降档。在进一步的方面中,所述外壳包括具有下表面的第一外壳和具有下表面的第二外 壳。所述第一外壳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一把手之间。所述后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下表面正上方延伸。在另一个方面中,第一竖向延伸平面包含所述第一把手的纵向中心线。第二平面 包含所述第一把手的纵向中心线并且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当所述变速杆位于静止位置 时,所述变速杆的后表面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法向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把手在垂直于所述第 一把手的纵向中心线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法向投影的外边缘之间。就本申请而言,术语“换档器”是指能够由车辆驾驶员操作以选择半自动变速器的 档位或位置的装置。换档器可以是下列形式,但又不限于这些形式(除非在一些实施方式 中另外具体提及)至少一个按钮、杆或拨动开关。同样就本申请而言,术语“开关”是指可 以用于形成、断开或改变电路状态的任何装置。开关可以是下列形式,但又不限于这些形 式按钮、拨动开关和滑动开关。同样,与空间方位有关的术语,例如前面和后面都是如车辆 在水平面上时坐在车上正常驾驶位置上的车辆驾驶员所通常理解的那样。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各具有上述目的和/或方面中的至少一个,但是不必具有所有 这些目的和/或方面。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试图达成上述目的的有些方面可能不会满 足这些目的和/或可满足这里并未具体提及的其他目的。通过下面的说明书、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附加的和/或可替 代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更多特征,可参照结合附图所作的以下描述,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三轮车辆的顶视图2A为图1的车辆的半自动变速器的齿轮排列的示意图2B为发动机和图1的车辆的半自动变速器的替代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3为图1的车辆的把手和外壳结构的后视图4为图3的结构的俯视图5为图3的结构的仰视图6为图3的结构的第二外壳和换档器的左侧视图7为具有两个换档器的图3的结构的第二外壳的左侧视图8为图1的车辆的把手和外壳结构的替代性实施方式的后视图9为图8的结构的俯视图10为图8的结构的仰视图11为图1的车辆的车把、把手和外壳结构的替代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12为图1的车辆的半自动变速器的控制单元的输入和输出的示意图13为控制图1的车辆的半自动变速器的方法的逻辑图;和
图14为变速器已经选定换向齿轮后控制图1的车辆的半自动变速器的方法的逻辑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具有用于转向的车把的三轮车辆来描述本发明。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也可以用在具有用于转向的车把的其他轮式车辆中,例如但不限于,摩托车、滑行车和 全地形车辆(ATV)。于2004年5月11日公布的美国专利No. 6,732,830描述了 ATV的一般 特征,该专利的全部内容通过弓I用结合于此。如图1所示,三轮车辆10具有车架12 (示意性显示),车架上连接了两个前轮14 和一个后轮16。车把18连接到两个前轮14上以使两个前轮14转向。车把18具有设置在 车把18端部的左把手20和右把手22。至少一个左外壳M和至少一个右外壳沈设置在相 应的把手20、22附近。后面将更加具体地描述把手20、22和外壳对、26。车把18设置在由 车架12支撑的跨骑式座椅观的前面。发动机30 (示意性显示)在座椅观下方设置在车 架12上。半自动变速器32 (示意性显示)可操作地连接到发动机30和后轮16上,以将动 力从发动机30传递到后轮16上。后面将更加具体地描述半自动变速器32。2008年1月 31日公开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 2008/0023242A1描述了类似于三轮车辆10的三轮车辆 的附加特征,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如图2A所示,半自动变速器32具有换向齿轮34、空档位置36、第一前进齿轮38、 第二前进齿轮40和第三前进齿轮42。当半自动变速器32选择了换向齿轮34时,半自动变 速器32允许车辆10在反向方向移动。当半自动变速器32选择了前进齿轮38、40、42中的 一个时,半自动变速器32允许车辆10在向前方向移动。当半自动变速器32选择了空档位 置36时,没有动力通过半自动变速器32从发动机30传递到后轮16。能够想到,半自动变 速器32可具有多于一个的换向齿轮34,以及多于或少于三个的前进齿轮38、40、42。为了使车辆10的驾驶员能够选择期望的齿轮34、38、40或42或空档位置36,将至 少一个换档器44(图1)设置在左把手20附近。为了简单起见,该至少一个换档器44在下 文中称为换档器44,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对于至少有些实施例来说,也可以有多于一个的换 档器44。能够想到,换档器44也可以设置在右把手22附近。如图12所示,换档器44电连 接到半自动变速器32的控制单元46上。控制单元46电连接到半自动变速器32上,从而, 除非下面特别指出,否则当从换档器44到控制单元46的信号指示期望切换档位或位置时, 控制单元46将信号发送到半自动变速器32以切换档位或位置。换档器44具有升档位置、 降档位置,并且朝静止位置被偏置。在仅设有一个变速杆的情况下,换档器44的静止位置 在升档位置和降档位置中间。当车辆10的驾驶员将换档器44移到其升档位置时,电子控 制单元46将信号发送到半自动变速器46以进行升档,并因此选择图2A中用“升档”所标 的箭头指示的方向中的档位/位置序列中的下一个档位或位置。例如,如果选择了换向齿 轮34并且驾驶员将换档器44移到其升档位置中,则半自动变速器将升档以选择空档位置 36。当车辆10的驾驶员将换档器44移到其降档位置时,电子控制单元46将信号发送到半 自动变速器46以进行降档,并因此选择图2A中用“降档”所标的箭头指示的方向中的档位 /位置序列中的下一个档位或位置。例如,如果选择了第二前进齿轮40并且驾驶员将换档 器44移到其降档位置中,则半自动变速器将降档以选择第一前进齿轮38。正如下文所描述 的,可预期到在一定的条件下,空档位置36将该序列中被跳过,并且当从换向齿轮34升档 时半自动变速器32将选择第一前进齿轮38,当从第一前进齿轮38降档时半自动变速器32 将选择换向齿轮;34。可以从2001年7月10日公布的美国专利No. 6,257,081、2003年2月25日公布 的6,524,224和2003年5月20日公布的6,564,663中找到关于半自动变速器结构的另外的细节,上述各个专利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它们公开了半自动变速器的示例性 实施方式。虽然在这些专利中半自动变速器并不具有换向齿轮34,但是正如变速器领域技 术人员能够理解的,也可以增设齿轮(其中一个是换向齿轮34),当选定这些齿轮时,将导 致半自动变速器32的输出轴(未显示)在使车辆10反向运动的方向中旋转。下面说明的图2B示意性显示了发动机30和具有换向齿轮34的半自动变速器32 的一种预期实施方式。在该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半自动变速器32具有换向齿轮34、空档 位置36 (对应于所示的齿轮布置)、第一齿轮38和第二齿轮40。如图2B所示,发动机30 具有汽缸50、可滑动地安装在汽缸50中的活塞52、曲轴M以及连接活塞52与曲轴M的 连接杆56。离心式起动离合器58安装在曲轴56的一端。在该实施方式中,半自动变速器 32与发动机30集成在一起,其中壳体(未显示)同时用作发动机30的曲轴箱和半自动变 速器32的变速箱。半自动变速器32具有主轴60、副轴62和输出轴64。第一齿轮38通过 花键连接在主轴60上。第二齿轮40安装在主轴60上的轴承41上。换向齿轮34固定安 装在主轴34上。中间齿轮66安装在副轴62上的轴承68上,并且与换向齿轮34啮合。第 一输出齿轮70安装在输出轴64上的轴承72上,并且与第一齿轮38选择性地啮合。第二 输出齿轮74通过花键连接在输出轴64上,并且与第二齿轮40选择性地啮合。第三输出齿 轮76安装在输出轴64上的轴承78上,并且与中间齿轮66选择性地啮合。换档鼓80连接 到换档叉82上。操作换档叉82以便通过沿相应的轴60和64移动齿轮38和74来切换半 自动变速器32的档位,正如下面所描述的。螺线管致动器83连接到换档鼓80上以便操作 换档叉82。多盘式传动离合器84安装在主轴60的一端。发动机30在能够以自身动力运转之前必须具有一定的最小速度,并且逐渐产生 足够高的转矩来驱动车辆10。因此,为了防止在低转速下动力从曲轴M传递到传动离合 器84,离心式离合器58保持松开。当操作人员提高发动机30的转速时,离心式离合器58 自动接合。当曲轴M的转速增大时,曲轴M的输出转矩通过离心式离合器58和传动离合 器84传递到主轴60上。离合器84以常规的方式与齿轮58a耦合。齿轮58a连接到与齿 轮58a以及离合器84的多个板84b中的至少一个一起旋转的离合器壁8 上。离合器84 的多个片84b中的至少一个固定联接到主轴60上。片84b和8 能够在磨擦接合位置和 非接合位置之间轴向移动。片84b和84c的联接控制着主轴60的旋转。使用螺线管致动 器86来联接及断开片84b和84c。当车辆10的驾驶员将换档器44移到升档位置和降档位置的其中一个位置时,控 制单元46发送信号给螺线管致动器86以松开传动离合器84,并且发送信号给螺线管致动 器83以在传动离合器84松开时使换档叉82将齿轮38和74移动到期望的位置(在后面 描述)。一旦齿轮38和74处于期望的位置,控制单元46便发送信号给螺线管致动器86以 接合传动离合器84。图2B中所示的半自动变速器32的齿轮布置对应于空档位置36。正如可以看到的, 在空档位置36中,与输入及输出轴60及64 —起旋转的每个齿轮(即,齿轮34、38和74) 都与绕输入及输出轴60、64旋转的齿轮(S卩,齿轮40、70和76)啮合,从而没有动力从输入 轴60传递到输出轴64。为了选择第一齿轮38 (即,为了利用第一齿轮38将动力从输入轴 60传递到输出轴64),使用换档叉82来将第一齿轮38移动到图2B所示的位置中(如果还 没处于该位置中),并且移动第二输出齿轮74使其与第一输出齿轮70啮合,从而使第一输出齿轮70与输出轴64 —起旋转。为了选择第二齿轮40 (即,为了利用第二齿轮40将动力 从输入轴60传递到输出轴64),使用换档叉82来将第二输出齿轮74移动到图2B所示的位 置中,并且移动第一齿轮38使其与第二齿轮40啮合,从而使第二齿轮40与输入轴60 —起 旋转。为了选择换向齿轮34(即,为了利用换向齿轮34将动力从输入轴60传递到输出轴 64),使用换档叉82来移动第二输出齿轮74使其与第三输出齿轮76啮合,从而使第三输出 齿轮76与输出轴64 —起旋转。正如可以理解的,当选择换向齿轮34时,设置在换向齿轮 34和第三输出齿轮76之间的中间齿轮66使输出轴64在与选择第一或第二齿轮38、40时 输出轴64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现在转向图3到11来描述把手和外壳结构的实施方式。为了区分各个实施方式, 现在在各个实施方式中对前面描述车辆10时所提及的一些特征使用新的附图标记。图3到6说明了把手和外壳结构100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100包括左把手102、 第一外壳104、第二外壳106、呈变速杆108形式的换档器以及设置在外壳104、106上的各 个开关(在后面说明)。能够想到,结构100也可设置在车把18的另一端,因此将包括右把 手以取代左把手102。同样能够想到,第一及第二外壳104、106可以是单个外壳。把手102优选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沿其长度具有凹口以便改善对把手102的握 持。把手102限定了在纵向方向穿过其中心的纵向中心线110。第一外壳104设置在第二外壳106和把手102之间。第一外壳104具有左侧 112(把手侧)、右侧114、前侧116、后侧118、上表面120和下表面122。当设置在图1所示 的车把18上时,前侧及后侧116、118—般分别面向车辆10的前部及后部。正如从图3中可 以看出的,第一外壳104的右侧114和下表面122邻接通常为L-形的第二外壳106。第二 外壳106具有左侧124(把手侧)、右侧126、前侧128、后侧130、上表面132和下表面134。 当设置在图1所示的车把18上时,前侧及后侧1观、130 —般分别面向车辆10的前部及后 部。变速杆108绕变速杆轴线136枢转连接到第二外壳106上(图5)。正如从图3中 可以看出的,变速杆轴线136通常垂直于把手102的纵向中心线110。正如从图3中同样可 以看出的,变速杆108朝把手102的端部138延伸离开第二外壳106的左侧124,并且至少 部分地设置在把手102的正下方。变速杆108具有适于受车辆10的驾驶员的拇指按压的 后表面140和受驾驶员的食指(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手指)按压的前表面142。当设置在 图1所示的车把18上时,在变速杆108位于所示的静止位置时,后表面及前表面140、142 一般分别面向车辆10的后部及前部。如图3所示,后表面140—般为L形。同样如图3所 示,一部分后表面140在第一外壳104的下表面122的正上方延伸(因此在第二外壳106 的下表面134的上方延伸)。这就将后表面140定位在能够方便地被驾驶员的拇指按压的 位置中。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朝车辆10的前部按压变速杆108的后表面140会将变 速杆108移到升档位置中,朝车辆10的后部按压变速杆108的前表面142会将变速杆108 移到降档位置中。然而,能够想到,按压后表面140也可以将变速杆108移到降档位置中, 并且按压前表面142会将变速杆108移到升档位置中。在第一外壳104的后侧118上设置按钮144。推动按钮144会启动车辆10的喇 叭。滑动开关146设置在第一外壳104的后侧118上,其位于按钮144的正上方。将滑动开关146滑动到左边会启动车辆10的左转信号。类似地,将滑动开关146滑动到右边会启 动车辆10的右转信号。拨动开关148设置在第一外壳104的上表面120附近。拨动开关 148用于控制车辆10的前灯。拨动开关148具有三个位置。在第一位置中,以近光灯模式 打开前灯。在第二位置中,以比近光灯模式提供更多光线的远光灯模式打开前灯。在第三 位置中,将前灯瞬时打开到远光灯模式并返回到近光灯模式,这是因为开关148的第三位 置朝第二位置偏置。按钮150设置在第一外壳104的前侧116上。如果驾驶员的头盔配备 有连接到车辆10上的无线电通讯设备,则推动按钮150将允许车辆10的驾驶员与配备有 类似无线电通讯设备的其他车辆的驾驶员通讯。通过在第一外壳104上将按钮144、滑动开关146、拨动开关148和按钮150定位 在左把手102附近,它们就可以被驾驶员左手的手指方便地触及。按钮152设置在第二外壳106的后侧130上。按钮152是换向致动器。正如下面 更加详细描述的,当变速杆108被移动以使半自动变速器32选择换向齿轮34时需要推动 该按钮152。正如下面讨论的,换向齿轮34优选地可只在低车速下啮合。通过按照所示来 定位按钮152,则按钮152与左把手102充分地隔开,使得通过只使用左手的手指无法同时 移动变速杆108及按动按钮152。因此,当左手手指用于移动变速杆108时,驾驶员必须从 右把手22上移开右手,并使用右手手指来按动按钮152。通过迫使驾驶员松开右把手22来 按动按钮152,驾驶员同样也释放了车辆10的油门致动器,这最终将车辆10的速度降低到 可以选择换向齿轮34的期望水平。如图6最佳所示,竖向延伸平面154包含把手102的纵向中心线110,平面156垂直 于竖向延伸平面154并且也包括把手102的纵向中心线110。将变速杆108的后表面140、 按钮144和按钮152设置成使得存在平面158,该平面158平行于平面156(因此平行于纵 向中心线110)并且垂直于与变速杆108的后表面140、按钮144和按钮152相交的竖向延 伸平面154。能够想到,按钮144和152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开关(例如拨动开关或滑动开 关)和/或可以具有与上面所述不同的功能。如图5和6最佳所示,当变速杆108位于所示的静止位置时,变速杆108的后表面 140并不向把手102的前方或后方延伸。如图6所示,后表面140在平面156和158任意一 个上的法向投影(对应于平面156和158的位于线160之间的那部分)位于把手102在垂 直于把手102的纵向中心线110的方向上在平面156和158中相应一个上的法向投影的外 边缘之间(对应于平面156和158的位于线162之间的那部分)。通过如图所示定位变速 杆108的后表面140和按钮144,当车辆10驾驶员的拇指仍然保持对把手102的紧握时,就 可以方便地触及后表面140和按钮144。同样也方便了从后表面140和按钮144中的一个 转换到后表面140和按钮144中的另一个。现在转向图7来描述所述至少一个换档器44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了简单起见, 图7中所示的与前面参照图3到6描述的把手和外壳结构100的特征和元件类似的把手和 外壳结构100’的特征和元件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因此不再具体描述。在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该至少一个换档器44包括枢转连接到外壳106上的两 个变速杆108,和109。变速杆108,和109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把手102的正下方。变速杆 108’具有适于受车辆10的驾驶员的拇指按压的后表面140’。变速杆109具有适于受驾驶 员的食指(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手指)按压的前表面142’。当设置在图1所示的车把18上时,在变速杆108’位于所示的静止位置时,后表面140’ 一般面向车辆10的后部。当设 置在图1所示的车把18上时,在变速杆109位于所示的静止位置时,前表面142’ 一般面向 车辆10的前部。后表面140’在第二外壳106的下表面134的正上方延伸。这就将后表面 140’定位在能够方便地被驾驶员的拇指按压的位置中。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朝车辆10的前部按压变速杆108’的后表面140’会将 变速杆108’移到升档位置中,朝车辆10的后部按压变速杆109的前表面142’会将变速杆 109移到降档位置中。然而,能够想到,按压后表面140’也可以将变速杆108移到降档位置 中,按压前表面142’会将变速杆109移到升档位置中。现在转向图8到10来描述把手和外壳结构20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200包 括左把手202、外壳204、呈变速杆208形式的换档器和设置在外壳204上的各种开关(在 后面说明)。能够想到,结构200也可设置在车把18的另一端上,因此将包括右把手以取代 左把手102。把手202类似于前面所述的把手102。把手202限定了在纵向方向穿过其中心的 纵向中心线210。外壳204设置在把手202附近。外壳204具有左侧212(把手侧)、右侧214、前侧 216、后侧218、上表面220和下表面222。当设置在图1所示的车把18上时,前侧及后侧 216,218 一般分别面向车辆10的前部及后部。变速杆208绕变速杆轴线236枢转连接到外壳204上(图10)。正如从图8中可 以看出的,变速杆轴线236通常垂直于把手202的纵向中心线210。正如从图8中同样可以 看出的,变速杆208朝把手202的端部238延伸离开外壳204的左侧212,并且至少部分地 设置在把手202正下方。变速杆208具有适于受车辆10的驾驶员的拇指按压的后表面240 和适于受驾驶员的食指(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手指)按压的前表面M2。当设置在图1所 示的车把18上时,在变速杆208位于所示的静止位置时,后表面及前表面240、242 —般分 别面向车辆10的后部及前部。如图8所示,后表面240 —般为L形。同样如图8所示,一 部分后表面240在外壳204的下表面222的正上方延伸。这就将后表面240定位在能够方 便地被驾驶员的拇指按压的位置中。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朝车辆10的前部按压变速杆208的后表面240会将变 速杆208移到升档位置中,朝车辆10的后部按压变速杆208的前表面242会将变速杆208 移到降档位置中。然而,能够想到,按压后表面240也可以将变速杆108移到降档位置中, 按压前表面242会将变速杆208移到升档位置中。在外壳204的后侧218上设置按钮M4。推动按钮244会启动车辆10的喇叭。滑 动开关246设置在外壳204的后侧218上,其位于按钮M4的正上方。将滑动开关246滑 动到左边会启动车辆10的左转信号。类似地,将滑动开关246滑动到右边会启动车辆10 的右转信号。拨动开关248设置在外壳204的上表面220附近。拨动开关248用于控制车 辆10的前灯。拨动开关248具有三个位置。在第一位置中,以近光灯模式打开前灯。在第 二位置中,以比近光灯模式提供更多光线的远光灯模式打开前灯。在第三位置中,将前灯 瞬时打开到远光灯模式并返回到近光灯模式,这是因为开关M8的第三位置朝第二位置偏 置。按钮250设置在外壳204的前侧216上。如果驾驶员的头盔配备有连接到车辆10上 的无线电通讯设备,则推动按钮250将允许车辆10的驾驶员与配备有类似无线电通讯设备的其他车辆的驾驶员通讯。通过在外壳204上将按钮M4、滑动开关M6、拨动开关248和按钮250定位在左 把手202附近,它们就可以被驾驶员左手的手指方便地触及。拨动开关252设置在外壳204的后侧216上,其横向靠近按钮M4。拨动开关252 用于升高或降低车辆10的挡风玻璃。一组四个按钮254以圆形图案设置在外壳的后侧216 上,其横向靠近滑动开关246和拨动开关248并且位于拨动开关252的正上方。位于按钮 254正上方的是彼此紧挨设置的按钮256和258。按钮256是用于选择集成于或连接到车 辆10上的电子设备,例如收音机、⑶播放器、MP3播放器和无线电通讯设备的模式按钮。按 动按钮256还会导致车辆10的显示屏集群显示与所选择的模式相关的菜单屏。例如,按动 按钮256直到选定收音机模式将使收音机打开并将收音机菜单显示在显示屏集群上。收音 机菜单的一部分集群显示所选定的广播站,另一部分显示收音机音量。按钮2M用于对车 辆10的显示屏集群上的菜单进行导航,和/或用于修改与具体菜单相关的特征。例如,在 收音机菜单中,左按钮及右按钮252用于改变广播站,上按钮及下按钮2M用于调节收音机 的音量。按钮258为设定按钮,在至少一些菜单中,其用于选择待由按钮254(具有正被相 应修改的相关电子设备的相关功能)修改的具体菜单的菜单项。一旦已经修改了所选择的 菜单项,便按动按钮258来设定该修改并且允许使用按钮2M来导航菜单。按钮260设置在外壳206的上表面220上。按钮260是与前面所述的按钮152具 有相同功能的换向致动器。通过按照所示将按钮260设置在把手202的上方并将变速杆208 设置在把手202的下方,则无法只使用左手的手指来同时移动变速杆208及按动按钮沈0。 因此,当使用左手手指来移动变速杆208时,驾驶员必须从右把手22上移开右手,并使用右 手手指来按动按钮260。通过迫使驾驶员松开右把手22来按动按钮沈0,驾驶员同样也释 放了车辆10的油门致动器,这最终将车辆10的速度降低到可以选择换向齿轮34的期望水 平。图11显示了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变速杆208仍然位于左把手202附近,但是按 钮260设置在右外壳沈上。右把手22是一种扭转把手,其用作控制传递到发动机30的空 气量的节流致动器。按钮260与右把手22充分隔开,使得驾驶员被迫松开右把手22来推 动按钮沈0,从而驾驶员同样也释放了车辆10的油门致动器,这最终将车辆10的速度降低 到可以选择换向齿轮34的期望水平。转向图8到10,竖向延伸平面262包含把手202的纵向中心线210,平面264垂直 于竖向延伸平面262并且也包含把手202的纵向中心线210。将变速杆208的后表面MO、 按钮244和拨动开关252设置成使得存在平面沈6,该平面266平行于平面264 (因此平行 于纵向中心线210)并且垂直于与变速杆208的后表面M0、按钮244和拨动开关252相交 的竖向延伸平面沈2。能够想到,按钮244和拨动开关252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开关和/或可 以具有与上面所述不同的功能。如图10所示,当变速杆208位于所示的静止位置时,变速杆108的后表面240并 不向把手102的前方或后方延伸。虽然并未具体显示,但是正如从图10可以理解到的,后 表面140在平面264和266任意一个上的法向投影位于把手202在垂直于把手202的纵向 中心线210的方向上在平面264和沈6中相应一个上的法向投影的外边缘之间。通过如图 所示定位变速杆208的后表面M0、按钮244和拨动开关252,当车辆10的驾驶员的拇指仍然保持对把手102的紧握时,就可以方便地触及后表面M0、按钮244和拨动开关252。同 样也便于从后表面对0、按钮244和拨动开关252中的一个转换到后表面M0、按钮244和 拨动开关252中的另一个。现在转向图12来描述半自动变速器32的控制单元46的输入和输出。能够想到, 半自动变速器32的控制单元46可以是设置在车辆10上的独立单元,或者其功能可以集成 到用于控制发动机30的运行的控制单元中。如上所述,换档器44与控制单元46电连接。 当换档器44移到升档或降档位置时,代表那个位置的信号被发送到控制单元46。换档器44 可以是变速杆108和208中的任一个,或者是变速杆108’和109两者,或者是任何其他类 型的换档器,诸如一对按钮。换向致动器300(例如是按钮152和沈0中的一个,或者是任 何其他类型的开关)电连接到控制单元46上,并且在被致动时发送信号给控制单元46。发 动机转速传感器302连接到发动机30上,并且检测发动机30的轴,例如输出轴(未显示) 的旋转速度(即,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转速传感器302电连接到控制单元46上,并且将表 示发动机转速的信号发送到控制单元46。车速传感器304电连接到控制单元46上,并且将 表示车速的信号发送到控制单元46。车速传感器304可以是靠近车轮14、16中的一个设 置的传感器,以便检测车轮14、16中的所述一个的旋转速度,由此能够确定车辆10的速度。 或者,车速传感器304可以是设置在车辆10上的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一部分。也可以采 用其他类型的车速传感器304。正如可以理解的,可以使用GPS通过计算车辆10的位置随 时间的变化来确定车速。为了控制半自动变速器32,同样优选的是,控制单元46被提供关 于半自动变速器32当前选定的档位或位置的信息。这可以通过使控制单元46在存储器中 存储发送到半自动变速器32的最新选择命令来实现。或者,可以将变速器位置传感器306 连接到半自动变速器32上来检测半自动变速器32当前选择了齿轮34、38、40和42或位置 36中的哪一个,并且将表示该选择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46。正如下面参照图13和14将 要描述的,控制单元46基于对半自动变速器32的这些多种输入来发送信号,以使半自动变 速器32根据具体情况而升档或降档。现在转向图13来描述控制半自动变速器32的方法。该方法从步骤350开始。在 步骤352中,控制单元46确定是否已经致动换向致动器300。如果换向致动器300未被致 动,则在步骤354中控制单元确定换档器44的位置。如果换档器44位于静止位置,则控制 单元46返回到步骤352。如果换档器44位于升档位置,则在步骤356中控制单元46发送 信号给半自动变速器32以使半自动变速器32升档。如果换档器44位于降档位置,则在步 骤358中控制单元46发送信号给半自动变速器32以使半自动变速器32降档。然而值得 注意的是,在步骤358中,控制单元46将不会给半自动变速器32发送使半自动变速器32 降档并且选择换向齿轮34的信号。只有如果在步骤352中确定换向致动器300已经被致 动以及如果满足了在下面描述的步骤360到366中设定的条件时,降档并且选择换向齿轮 34的信号才发送给半自动变速器32。在步骤356和358中的任一个之后,控制单元返回到 步骤352。如果在步骤352中控制单元确定换向致动器300已经被致动,则控制单元46进入 步骤360。在步骤360中控制单元46确定换档器44是否处于降档位置。如果换档器44位 于静止或升档位置,则控制单元46返回到步骤352。如果换档器44位于降档位置,则控制 单元46进入步骤362。能够想到,如果在步骤360中确定换档器44位于升档位置,但是由于当换向致动器300被致动时换档器44到任何位置(升档或降档)的移动可理解为表明 驾驶员期望车辆10沿相反的方向运动,因此控制单元46仍可进入步骤362。之后在步骤362中,控制单元46确定半自动变速器32当前是否选定第一齿轮38 或空档位置36。如果不是,则控制单元46返回到步骤352。如果是,则控制单元46进入步 骤364。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步骤362中确定当前已经选择了第一齿轮38以及如果满足 了在下面描述的步骤364和366中设定的条件,那么一旦控制单元46到达步骤368,控制单 元46便将发送信号给半自动变速器32以从第一齿轮38直接降档到换向齿轮34 (从而跳 过空档位置36),或者降档两次(一次到达空档位置36,一次选择换向齿轮34)。在步骤364中,控制单元46确定发动机转速是否在预定的发动机转速(X RPM)以 下。预定的发动机转速优选为在500RPM至2500RPM之间的低发动机转速,这是因为在高发 动机转速下选择换向齿轮34可能会对发动机30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半自动变速器32、发 动机30和半自动变速器32之间的连接以及半自动变速器32和车轮16之间的连接产生损 害。如果发动机转速不在预定的发动机转速以下,则控制单元46返回到步骤352。如果发 动机转速在预定的水平以下,则控制单元46进入步骤366。在步骤366中,控制单元46确定发动机转速是否在预定的车速(Y km/h)以下。预 定的车速优选小于10km/h,这是因为在较高的车速下选择换向齿轮34可能会对发动机30 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半自动变速器32、发动机30和半自动变速器32之间的连接以及半自动 变速器32和车轮16之间的连接产生损害。同样,在较高速度下改变车辆10的方向会使驾 驶员感觉到被突然推向车辆10的前方。如果车速不在预定的车速以下,则控制单元46返 回到步骤352。如果车速在预定水平以下,则控制单元46进入步骤368。在步骤368中,控制单元46发送信号给半自动变速器32以降档并且啮合换向齿 轮34。总之,如果在变速杆44移到降档位置时换向致动器300已经被致动、在变速杆44 移到降档位置时在换向致动器300被致动之前半自动变速器32已经选定第一齿轮38或 空档位置36、发动机转速在预定的发动机转速以下,以及车速在预定的车速以下,控制单元 46才发送信号给半自动变速器32以降档并啮合换向齿轮34。能够想到,在步骤352和368 之间可设置更多或更少的步骤。例如,如果存在步骤364和366中的一个,则步骤364和 366中的另一个可能是不必要的。同样能够想到,为了控制单元46发送信号给半自动变速 器32以降档并且啮合换向齿轮34,控制单元46可以仅仅确定在变速杆44移到降档位置和 升档位置的其中一个位置时换向致动器300是否已经被致动。现在转向图14来描述一旦半自动变速器32已经选择换向齿轮34之后控制半自 动变速器32的方法。该方法从步骤400开始。在步骤402中,控制单元46首先确定半自 动变速器32是否已经选择换向齿轮34。如果不是,则控制单元46将重复步骤402直到选 择了换向齿轮;34。如果选择了换向齿轮34,则控制单元46进入步骤404。在步骤404时,控制单元46确定发动机30是否已经停止。如果发动机30已经停 止,则控制单元46进入步骤406并且发送信号给半自动变速器32以使半自动变速器32选 择空档位置36,该方法终止于步骤408。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发动机30何时停止,不管半自 动变速器32选择了哪个齿轮,优选的是控制单元46都发送信号给半自动变速器32以使其 选择空档位置36。这将确保半自动变速器32在下一次发动机启动时位于空档位置36。如果在步骤404中发动机30是运转的,则控制单元进入步骤410。在步骤410中,控制单元46确定换档器44是否处于升档位置。如果不是,则控制 单元46返回到步骤402。如果是,则控制单元46进入步骤412,在该步骤中,其确定换档器 44在松开之前是否已经在升档位置停留了超过预定的时间(t秒)。预定的时间“t”优选 为大约2秒。如果在超过预定时间之前换档器44就已经松开,则在步骤414中控制单元46 给半自动变速器32发送升档以选择空档位置36的信号。如果换档器44已经在升档位置 停留了超过预定的时间,则控制单元46发送信号给半自动变速器32以从换向齿轮34直接 升档到第一齿轮38 (从而跳过空档位置36),或者升档两次(一次到达空档位置36,一次选 择第一齿轮38)。对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的修改和改进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很明显的。前面的描 述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将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包括 车架;连接到所述车架上的至少两个车轮; 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跨骑式座椅;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座椅前方的车把,所述车把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至少两个车轮 中的至少一个上,以使所述至少两个车轮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转向,所述车把具有在其第一 端的第一把手和在其第二端的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具有纵向中心线; 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发动机;半自动变速器,所述半自动变速器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发动机和所述至少两个车轮中 的至少一个上,以将动力从所述发动机传递到所述至少两个车轮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上;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附近的外壳,所述外壳具有通常朝向车辆后部的后侧,并且所述 外壳具有通常朝向所述第一把手的把手侧; 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后侧的开关;和枢转连接到所述外壳上的变速杆,所述变速杆的至少一部分朝所述第一把手的端部延 伸离开所述外壳的把手侧并且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的正下方,所述变速杆具有通常朝向车辆后部的后表面和通常朝向车辆前部的前表面, 通过按压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中的一个,所述变速杆能够移动到升档位置,通过 按压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中的另一个,所述变速杆能够移动到降档位置,所述变速杆 朝所述升档位置和所述降档位置中间的静止位置被偏置,并且所述变速杆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半自动变速器上,使得将所述变速杆移动到所述升档 位置将使所述半自动变速器升档,并且将所述变速杆移动到所述降档位置将使所述半自动 变速器降档; 其中第一竖向延伸平面包含所述第一把手的纵向中心线; 第二平面包含所述第一把手的纵向中心线并且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 所述变速杆的后表面和所述开关设置成使得平行于所述第二平面的至少一个第三平 面与所述变速杆的后表面以及所述开关相交;并且当所述变速杆位于所述静止位置时,所述变速杆的后表面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法向投 影位于所述第一把手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把手的纵向中心线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 法向投影的外边缘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 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一把手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开关为第一开关;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的后侧上的第二开关;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开关设置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平面与所述第二开关相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开关为第一开关; 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后侧上的第二开关;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开关设置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平面与所述第二开关相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开关为按钮、拨动开关和滑动开关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变速杆的后表面是基本L形。
9.一种车辆,包括 车架;连接到所述车架上的至少两个车轮; 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跨骑式座椅;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座椅前方的车把,所述车把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至少两个车轮 中的至少一个上,以使所述至少两个车轮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转向,所述车把具有在其第一 端的第一把手和在其第二端的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具有纵向中心线; 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发动机;半自动变速器,所述半自动变速器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发动机和所述至少两个车轮中 的至少一个上,以将动力从所述发动机传递到所述至少两个车轮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上;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附近的外壳,所述外壳具有通常朝向车辆后部的后侧,并且所述 外壳具有通常朝向所述第一把手的把手侧; 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后侧的开关;和枢转连接到所述外壳上的变速杆,所述变速杆的至少一部分朝所述第一把手的端部延 伸离开所述外壳的把手侧并且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的正下方,所述变速杆具有通常朝向车辆后部的后表面和通常朝向车辆前部的前表面, 通过按压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中的一个,所述变速杆能够移动到升档位置,通过 按压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中的另一个,所述变速杆能够移动到降档位置,所述变速杆 朝所述升档位置和所述降档位置中间的静止位置被偏置,并且所述变速杆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半自动变速器上,使得将所述变速杆移动到所述升档 位置将使所述半自动变速器升档,并且将所述变速杆移动到所述降档位置将使所述半自动 变速器降档; 其中第一竖向延伸平面包含所述第一把手的纵向中心线;所述变速杆的后表面和所述开关设置成使得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并且平行于所述第 一把手的纵向中心线的至少一个第二平面与所述变速杆的后表面以及所述开关相交;并且 当所述变速杆位于所述静止位置时,所述变速杆的后表面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法向投 影位于所述第一把手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把手的纵向中心线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 法向投影的外边缘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 壳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一把手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上。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上。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开关为第一开关;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的后侧上的第二开关;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开关设置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二开关相交。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开关为第一开关; 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后侧上的第二开关;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开关设置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二开关相交。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开关为按钮、拨动开关和滑动开关中的一种。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变速杆的后表面是基本L形。
17.一种车辆,包括 车架;连接到所述车架上的至少两个车轮; 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跨骑式座椅;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座椅前方的车把,所述车把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至少两个车轮 中的至少一个上,以使所述至少两个车轮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转向,所述车把具有在其第一 端的第一把手和在其第二端的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具有纵向中心线; 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发动机;半自动变速器,所述半自动变速器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发动机和所述至少两个车轮中 的至少一个上,以将动力从所述发动机传递到所述至少两个车轮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上;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附近的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下表面,并且所述外壳具有通常朝向 所述第一把手的把手侧;和绕变速杆轴线枢转连接到所述外壳上的变速杆,所述变速杆轴线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 把手的纵向中心线,所述变速杆的至少一部分朝所述第一把手的端部延伸离开所述外壳的 把手侧并且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的正下方,所述变速杆具有通常朝向车辆后部的后表面和通常朝向车辆前部的前表面,所述后表 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外壳的下表面的正上方延伸,通过按压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中的一个,所述变速杆能够移动到升档位置,通过 按压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中的另一个,所述变速杆能够移动到降档位置,所述变速杆 朝所述升档位置和所述降档位置中间的静止位置被偏置,并且所述变速杆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半自动变速器上,使得将所述变速杆移动到所述升档 位置将使所述半自动变速器升档,并且将所述变速杆移动到所述降档位置将使所述半自动 变速器降档。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具有下表面的第一外壳和具有下 表面的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一把手之间,并且所述后表 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一外壳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外壳的下表面的正上方延伸。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其中第一竖向延伸平面包含所述第一把手的纵向中心线; 第二平面包含所述第一把手的纵向中心线并且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并且 当所述变速杆位于所述静止位置时,所述变速杆的后表面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法向投 影位于所述第一把手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把手的纵向中心线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 法向投影的外边缘之间。
全文摘要
一种车辆(10),具有车架(12)、至少两个车轮(14,16)、跨骑式座椅(28)、具有第一(20)及第二(22)把手的车把(18)、发动机(30)、半自动变速器(32)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附近的外壳(24)。变速杆(108)枢转连接到所述外壳上。所述变速杆的至少一部分朝所述第一把手的端部延伸离开所述外壳的把手侧,并且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的正下方。所述变速杆具有后表面(140)和前表面(142)。通过按压所述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一个,所述变速杆能够移动到升档位置;通过按压所述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另一个,所述变速杆能够移动到降档位置,并且所述变速杆朝所述升档位置和降档位置中间的静止位置被偏置。所述变速杆可操作地连接到半自动变速器上。
文档编号B62K11/14GK102083682SQ200880129724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30日
发明者马丁·波特兰斯 申请人:庞巴迪动力产品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