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9962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行车把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行车把手。
背景技术
自行车把手,又称自行车龙头,是骑车人掌控方向的机构。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把 手,其存在的缺陷是在存取自行车时经常会遇到车把互相干扰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让人 心烦,而且致使每辆自行车所占空间变大,降低了车棚的使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把手宽度尺寸太大、存取自行车时互相干扰严重的 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1. 一种自行车把手,包括左把手、中央杆和右把手;包括设置在左把手和中央杆 之间、并能够使该两者能进行转动和固定的左部机构,设置在由把手和中央杆之间、并能够 使该两者能进行转动和固定的右部机构。2.所述的左部机构和右部机构为对称设置;其每一机构均包括转动零件和固定零件。3.所述的左部机构和右部机构为对称设置;其每一机构均包括转动零件和固定 零件;所述的转动零件为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左把手的右部和中央杆的左部通过 第一转动轴实现转动连接;右把手的左部和中央杆的右部通过第二转动轴实现转动连接;所述的固定零件包括第一插条连接组和第二插条连接组;左把手和中央杆通过第 一插条连接组实现固定连接;右把手和中央杆通过第二插条连接组实现固定连接。4.所述的第一插条连接组包括一根插条和三个连接环;三个连接环中的一个或 两个与中央杆固定连接、其余连接环与左把手固定连接,插条插入三个连接环中、并由此固 定左把手和中央杆;所述的第二插条连接组包括一根插条和三个连接环;与第一插条连接组情况相对 应,本连接组的三个连接环分别与中央杆、右把手固定连接,插条插入三个连接环中、并由 此固定右把手和中央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自行车在使用时可以将把手展开并固定,不影响正常 的使用;在存取时可以将把手收拢,从而避免或大大降低了各自行车的互相干扰;还有,每 辆自行车占用的空间变小、提高了车棚的使用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把手的示意图,图中为把手展开时的状况;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把手的示意图,图中为把手收拢时的状况。[0015]图中标号说明1.左把手;2.连接环;2-1.连接环;2-2.连接环;3.插条;3_1.插 条;4.中央杆;5.右把手;6.第一转动轴。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现结合图1、图2和图3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把手,包括左把手1、中央杆4和右把手5 ;与众不同的 是,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在左把手1和中央杆4之间、并能够使该两者能进行转动和固 定的左部机构,设置在由把手和中央杆4之间、并能够使该两者能进行转动和固定的右部 机构。所述的左部机构和右部机构为对称设置;其每一机构均包括转动零件和固定零 件。所述的转动零件为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左把手1的右部和中央杆4的左 部通过第一转动轴1实现转动连接;右把手5的左部和中央杆4的右部通过第二转动轴实 现转动连接。所述的固定零件包括第一插条连接组和第二插条连接组;左把手1和中央杆4通 过第一插条连接组实现固定连接;右把手5和中央杆4通过第二插条连接组实现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插条连接组包括一根插条3和三个连接环;三个连接环中的两个与中 央杆4固定连接、其余一个连接环与左把手1固定连接,插条3插入三个连接环中、并由此 固定左把手1和中央杆4。所述的第二插条连接组包括一根插条3-1和三个连接环;与第一插条连接组情况 相对应,本连接组的两个连接环与中央杆4固定连接、一个连接环与右把手5固定连接,插 条3-1插入三个连接环中、并由此固定右把手5和中央杆4。实施例二自行车把手未收拢前的状况如图1所示。收拢步骤如下在左部的插条3处按下左端部,使该插条3向右移动、并从最左面的连接环2中抽 出,然后将左把手1逆时针转动90°角度,依靠第一转动轴与左把手1、中央杆4之间的摩 擦力,可以固定该角度。在右部的插条3-1处按下左端部,使该插条3-1向左移动、并从最右面的连接环中 抽出,然后将右把手5顺时针转动90°角度,依靠第二转动轴与右把手5、中央杆4之间的 摩擦力,可以固定该角度。收拢后的自行车把手,其状况如图3所示,如此,就可停放了。可以看出存取时将把手收拢,从而避免或大大降低了各自行车的互相干扰;还 有,每辆自行车占用的空间变小、提高了车棚的使用率。实施例三自行车把手未展开前的状况如图3所示。展开步骤如下[0035]左把手1顺时针转动90°角度,再将左部的插条3用力插入连接环2中、其左端部 穿出连接环2后斜面部位会自动弹起,该弹起结构可防止插条3向右移动。由于插条3身 部上有三个连接环,再加上第一转动轴6的存在,所以左把手1和中央杆4之间既不会发生 转动或不会发生相对的移动,两者之间的直线关系被固定。按照以上相同的道理,将右把手5和中央杆4也固定为直线关系。自行车把手展开完成后的状况如图3所示,如此就可以骑用了。
权利要求一种自行车把手,包括左把手(1)、中央杆(4)和右把手(5),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左把手(1)和中央杆(4)之间、并能够使该两者能进行转动和固定的左部机构,设置在由把手和中央杆(4)之间、并能够使该两者能进行转动和固定的右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把手,其特征是所述的左部机构和右部机构为 对称设置;其每一机构均包括转动零件和固定零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把手,其特征是所述的左部机构和右部机构为 对称设置;其每一机构均包括转动零件和固定零件;所述的转动零件为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左把手(1)的右部和中央杆(4)的 左部通过第一转动轴(1)实现转动连接;右把手(5)的左部和中央杆(4)的右部通过第二 转动轴实现转动连接;所述的固定零件包括第一插条连接组和第二插条连接组;左把手(1)和中央杆(4)通 过第一插条连接组实现固定连接;右把手(5)和中央杆(4)通过第二插条连接组实现固定 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把手,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插条连接组包括一根插条(3)和三个连接环;三个连接环中的一个或两个 与中央杆(4)固定连接、其余连接环与左把手(1)固定连接,插条(3)插入三个连接环中、 并由此固定左把手⑴和中央杆⑷;所述的第二插条连接组包括一根插条(3-1)和三个连接环;与第一插条连接组情况相 对应,本连接组的三个连接环分别与中央杆(4)、右把手(5)固定连接,插条(3-1)插入三个 连接环中、并由此固定右把手(5)和中央杆(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把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把手宽度尺寸太大、存取自行车时互相干扰严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把手,包括左把手(1)、中央杆(4)和右把手(5),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左把手(1)和中央杆(4)之间、并能够使该两者能进行转动和固定的左部机构,设置在由把手和中央杆(4)之间、并能够使该两者能进行转动和固定的右部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自行车在使用时可以将把手展开并固定,不影响正常的使用;在存取时可以将把手收拢,从而避免或大大降低了各自行车的互相干扰;还有,每辆自行车占用的空间变小、提高了车棚的使用率。
文档编号B62K21/16GK201647029SQ20092021498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1日
发明者陆奕超 申请人:上海市闸北区中小学科技指导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