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摩托车后围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构件,特别涉及摩托车后围板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后围板由左后围板、右后围板和后中连接板组成,起遮掩车架后部骨架及 零部件、装饰整车外观的作用。左后围板和右后围板分居在车架后部的左右两侧,左、右后 围板的中前部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而左、右后围板的后端均与后中连接板相扣接,后中连 接板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上。由于左、右后围板与后中连接板的接合处只是简单地扣合在 一起,并且左、右后围板与车架的连接处距离后围板与车架的固定点跨度较大,这样受摩托 车骑行过程中的震动影响,左、右后围板与后中连接板的接合处容易产生松动甚至于裂开, 一方面造成左、右后围板与后中连接板之间的合缝大,不美观;另一方面,左、右后围板与 后中连接板的接合处磨损较大,会产生异响,容易造成接合处损坏,缩短了后围板的使用寿 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后围板安装结构,以有效防 止左、右后围板与后中连接板的接合处发生松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后围板安装结构,包括左后围板、右后 围板、车架、后中连接板和支架,左后围板和右后围板分居在车架后部的两侧,并位于后中 连接板的前方,左、右后围板的中前部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左、右后围板的后端均与后中 连接板相扣接,后中连接板通过螺栓与车架固定,在所述左、右后围板的后部之间连接有支 架,该支架固定在车架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支架将左、右后围板的后部与车架连接在一起,支架一方面 起支撑作用,使左、右后围板的后部与车架之间连接稳固,另一方面,由于支架与左、右后围 板的连接处距离左、右后围板与后中连接板的接合处很近,还能够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以 防止左、右后围板与后中连接板的接合处发生松动,在保证合缝效果、消除异响的同时,减 轻了左、右后围板与后中连接板接合处的磨损,延长了后围板的使用寿命。所述支架由定位板和支耳组成,定位板为长度明显大于宽度的长条结构,在定位 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支耳,各支耳套装于对应后围板后部内侧面的插销上;在所述定位 板的中部开有弧顶朝下的半圆形缺口,该半圆形缺口的左右两侧通过螺栓与车架及车架上 的座垫锁座相固定。以上结构中,支架与左、右后围板之间连接方便、可靠,拆装容易;在支 架定位板的中部开设半圆形缺口,以避开座垫锁的锁勾,既保障了座垫锁能正常工作,又不 用改变座垫锁及其周边件的结构,并且定位板通过两点与座垫锁座及车架固定,牢靠性好, 不会发生上下晃动。为了易于制作、降低成本,所述支耳与定位板相垂直,由同一片材通过冲压成型。所述支耳为矩形,该支耳的上边沿与定位板的顶边平齐,在支耳的下部开设供插销穿过的第一过孔,该第一过孔低于定位板的底边。以上结构一方面简单可靠,加工容易; 另一方面,第一过孔的位置与对应后围板上自带插销的位置相对应,这样不必再另外制作 插销,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现有结构,降低了改造成本。所述支耳上的第一过孔为长条形,该第一过孔的长度方向与定位板的长度方向相 垂直,这样支架支耳在前后方向能够调节安装位置,有利于与对应的后围板进行快速组装。为了提高缓冲减震的效果,在所述支耳的第一过孔内装有胶垫,该胶垫套装在对 应的插销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架将左、右后围板的后部与车架连接在一起,能有效 防止左、右后围板与后中连接板的接合处发生松动,保证了合缝效果,消除了异响,减轻了 左、右后围板与后中连接板接合处的磨损,延长了后围板的使用寿命,具有构思新颖、结构 简单、可靠性好、成本低等特点,在各种类型的摩托车上均适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2的A向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左后围板1、右后围板2、车架3、后中连接板 4、支架5、座垫锁座6、插销7和胶垫8等部件构成,其中左后围板1、右后围板2、车架3、后 中连接板4、座垫锁座6及插销7均采用现有技术,其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左、右后围板1、2 在后中连接板4的前方,并分居在车架3后部的左右两侧,左、右后围板1、2的中前部通过 螺栓与车架3连接,而左、右后围板1、2的后端均与后中连接板4相扣接,后中连接板4通 过螺栓固定在车架3上。所述座垫锁座6安装于车架上,并位于左、右后围板1、2的后部之 间,且左、右后围板1、2的后部之间通过支架5连接,该支架5固定在车架3上。从图4、图5中可知,支架5由定位板5a和支耳5b组成,该定位板5a为长度明显 大于宽度的长条结构。在定位板5a的中部开有弧顶朝下的半圆形缺口 5e,该半圆形缺口 5e的左右两侧各开有一个圆形第二过孔5d,第二过孔5d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定位板5a 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耳5b,该支耳5b与定位板5a相垂直,且支耳5b与定位板5a成一 体,由同一片材通过冲压成型。所述支耳5b为矩形,支耳5b的上边沿与定位板5a的顶边 平齐,在支耳5b的下部开设第一过孔5c,该第一过孔5c低于定位板5a的底边。所述支耳 5b上的第一过孔5c长条形,该第一过孔5c的长度方向与定位板5a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从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中进一步可知,支架5的定位板5a通过两个第二过 孔5d与座垫锁座6及车架3螺栓连接,定位板5a左侧支耳5b上的第一过孔5c中装有胶 垫8,该胶垫8套装在左后围板1后部内侧面一体形成的插销7上,定位板5a右侧支耳5b 上的第一过孔5c中也装有胶垫8,该胶垫8套装在右后围板2后部内侧面一体形成的插销7上,这样左、右后围板1、2的后部通过支架5与车架3连接在一起,支架5起支撑及缓冲减 震的作用,能有效防止左、右后围板1、2与后中连接板4的接合处发生松动。
权利要求一种摩托车后围板安装结构,左后围板(1)和右后围板(2)分居在车架(3)后部的两侧,并位于后中连接板(4)的前方,左、右后围板(1、2)的中前部通过螺栓与车架(3)连接,左、右后围板(1、2)的后端均与后中连接板(4)相扣接,后中连接板(4)通过螺栓与车架(3)固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后围板(1、2)的后部之间连接有支架(5),该支架(5)固定在车架(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围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由定位 板(5a)和支耳(5b)组成,定位板(5a)为长度明显大于宽度的长条结构,在定位板(5a)的 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支耳(5b),各支耳(5b)套装于对应后围板(1或2)后部内侧面的插销 (7)上;在所述定位板(5a)的中部开有弧顶朝下的半圆形缺口(5e),该半圆形缺口(5e)的 左右两侧通过螺栓与车架(3)及车架(3)上的座垫锁座(6)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后围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耳(5b)与定位 板(5a)相垂直,由同一片材通过冲压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后围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耳(5b)为矩 形,该支耳(5b)的上边沿与定位板(5a)的顶边平齐,在支耳(5b)的下部开设供插销(7) 穿过的第一过孔(5c),该第一过孔(5c)低于定位板(5a)的底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后围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耳(5b)上的第 一过孔(5c)为长条形,该第一过孔(5c)的长度方向与定位板(5a)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后围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耳(5b)的第 一过孔(5c)内装有胶垫(8),该胶垫(8)套装在对应的插销(7)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围板安装结构,包括左后围板、右后围板、车架、后中连接板和支架,左后围板和右后围板分居在车架后部的两侧,并位于后中连接板的前方,左、右后围板的中前部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左、右后围板的后端均与后中连接板相扣接,后中连接板通过螺栓与车架固定,在所述左、右后围板的后部之间连接有支架,该支架固定在车架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架将左、右后围板的后部与车架连接在一起,能有效防止左、右后围板与后中连接板的接合处发生松动,保证了合缝效果,消除了异响,减轻了左、右后围板与后中连接板接合处的磨损,延长了后围板的使用寿命,具有构思新颖、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成本低等特点,在各种类型的摩托车上均适用。
文档编号B62J23/00GK201633838SQ20102013682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9日
发明者吴宗美, 韩旭东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