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把手仰角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3484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把手仰角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竖管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改变竖管俯仰角度的自 行车把手仰角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自行车的把手是结合于竖管的前端,再通过竖管转接于前叉顶端的前管。如 图4所示,一般的竖管40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杆体,并且前半部为上翘的形态,于竖管40 的后端部沿直向形成一前杆束孔41,以前杆束孔41套设结合于前叉顶端的前管42定位。前述现有的竖管40是以前端结合把手,当需要改变把手的位置,将把手改设为较 低的形态时,如图5所示,是将竖管40反转,使其前侧成为朝下延伸的形态,再以前杆束孔 41套设于前管42,现有的竖管40虽可借由正反装设的方式来改变设置把手的高度,但由于 竖管40前半部上翘的角度为固定的形态,因此调整的角度受限制不能够作较多样幅度的 改变,无法让自行车的把手符合使用者的身材作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自行车竖管上翘的角度是固 定的形态,因此无法以较多样的幅度改变俯仰角度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自行车把手仰角调 整装置,本实用新型于竖管的前杆束孔内设有改变竖管上翘角度的衬套,借此达到可对把 手作不同角度调整的功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自行车把手仰角调整装置,包括一竖管本体,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杆体,于该竖管本体的前端部沿横向形成一把 手杆束孔,又于该竖管本体的后端部沿直向形成一前杆束孔,其中该把手杆束孔与该前杆 束孔皆为圆孔;—衬管,是圆管体并且穿置于该前杆束孔,于该衬管内形成一套孔,其是圆形的贯 穿孔并且中心线与该衬管外周面的中心线为前、后倾斜的交错形态。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衬管的底端朝下伸出所述前杆束孔的底端,于该衬管外 周面的底端朝周围伸设一定位凸缘,以该定位凸缘扣于该前杆束孔底端周围的所述竖管本 体的底面。较佳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套孔的中心线为较所述衬管外周面的中心线前倾的形 态。较佳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套孔的中心线为较所述衬管外周面的中心线后倾的形 态。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是以衬管的套孔套设于前叉顶端的前管定位,由于套孔中心线 是较衬管外周面的中心线前、后倾斜的状态,因此竖管本体能借此倾斜的角度改变原本较 水平面上翘或者下摆的幅度,借此在竖管本体的前端结合把手时,能够以不同于竖管本身 具有的角度改变把手上、下的幅度,借此多样的幅度改变把手位置的高低,让自行车的把手
3位置能借此调整符合使用者的身材。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侧视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装设于前管的侧视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装设于前管的侧视剖面图。图4是现有竖管装设于前管的侧视剖面图。图5是现有竖管反装于前管的侧视剖面图。图中标号说明10竖管本体12前杆束孔21定位凸缘20A 衬管22A 套孔40 竖管42 前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行车把手仰角调整装置,请参看
图1、图2的第一较佳实施 例,包括—竖管本体10,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杆体,并且前半部为上翘的形态,于竖管本 体10的前端部沿横向形成一把手杆束孔11,又于竖管本体10的后端部沿直向形成一前杆 束孔12,其中把手杆束孔11与前杆束孔12皆为圆孔。一衬管20,是圆管并穿置于前杆束孔12,以外周面抵靠于前杆束孔12周围的孔 壁,衬管20的底端朝下伸出该前杆束孔12的底端,于该衬管20外周面的底端朝周围伸设 一定位凸缘21,以定位凸缘21扣于前杆束孔12底端周围的竖管本体10底面,于衬管20内 形成一套孔22,其是圆形的贯穿孔并且中心线为较衬管20外周面的中心线前倾的形态。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如图2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所示,是以衬管20的套孔22套设于 前叉顶端的前管30定位,由于套孔22中心线是较衬管20外周面的中心线前倾的状态,因 此竖管本体10前端较水平面上翘的角度为原本竖管本体10上翘的角度再加上套孔22的 中心线与衬管20外周面的中心线的夹角,因此当以竖管本体10前端部的把手杆束孔11结 合把手时,能够将把手提升较大的幅度。反之,若将竖管本体10上下反转,以前杆束孔12反套于衬管20的外周面定位时, 竖管本体10前端较水平面下摆的角度则是原本竖管本体10上翘的角度再扣掉套孔22的 中心线与衬管20外周面的中心线的夹角,如此成为下摆角度较少的形态,当竖管本体10以 前端部的把手杆束孔11结合把手时,能够以较少的幅度调整把手下移的位置。本实用新型除了如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是将衬管20设为套孔22的中心线较外 周面的中心线前倾的形态以外,亦可将套孔22的中心线设为较衬管20外周面的中心线后
11把手杆束孔 20衬管 22套孔 21A定位凸缘 30前管 41前杆束孔倾的形态。如图3的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所示,其是将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竖管本体 10的上、下位置反转,再于所述前杆束孔12内设置一衬管20A,其外周面抵靠于前杆束孔12 周围的孔壁定位,衬管20的底端朝下伸出前杆束孔12,于衬管20A外周面的底端朝周围伸 设一定位凸缘21A,以定位凸缘21A扣于前杆束孔12底端周围的竖管本体10表面,于衬管 20A内形成一套孔22A,其是圆形的贯穿孔并且中心线为较衬管20外周面的中心线后倾的 形态。前述第二较佳实施例使用时,是以衬管20A的套孔22A套设于前叉顶端的前管30 定位,由于套孔22A中心线是较衬管20A外周面的中心线后倾的状态,因此竖管本体10前 端较水平面下摆的角度为原本竖管本体10上翘的角度再加上套孔22A的中心线与衬管20A 外周面的中心线的夹角,因此当以竖管本体10前端部的把手杆束孔11结合把手时,能够将 把手下摆较大的幅度,令把手位于较低的位置。
权利要求一种自行车把手仰角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竖管本体,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杆体,于该竖管本体的前端部沿横向形成一把手杆束孔,又于该竖管本体的后端部沿直向形成一前杆束孔,其中该把手杆束孔与该前杆束孔皆为圆孔;一衬管,是圆管体并且穿置于该前杆束孔,于该衬管内形成一套孔,其是圆形的贯穿孔并且中心线与该衬管外周面的中心线为前、后倾斜的形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把手仰角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管的底端朝 下伸出所述前杆束孔的底端,于该衬管外周面的底端朝周围伸设一定位凸缘,以该定位凸 缘扣于该前杆束孔底端周围的所述竖管本体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把手仰角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孔的中 心线为较所述衬管外周面的中心线前倾的形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把手仰角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孔的中 心线为较所述衬管外周面的中心线后倾的形态。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把手仰角调整装置,设有一竖管本体,其于后端部沿直向形成圆形的前杆束孔,于前杆束孔内穿置一衬管,其是圆管体并且于内部形成一套孔,套孔为圆形的贯穿孔并且中心线与衬管外周面的中心线为前、后倾斜的形态;借此,当竖管本体套设或者反套于衬管,再以衬管的套孔结合于前叉顶端的前杆定位时,能借由套孔的中心线较衬管外周面的中心线倾斜的构造,提升或者降低竖管本体前半段的俯仰角度,方便使用者以不同的幅度调整竖管本体前端设置把手的位置高低。
文档编号B62K21/16GK201670325SQ201020143239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9日
发明者曾鹏宇 申请人:曾鹏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