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领域,涉及一种汽车车架,特别是一种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 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交通工具,从而乘用车辆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 到设计者和使用者的关注。由于整车载荷必须有车架承担,而车架结构又是安装底盘各总 成部件的载体,力通过各部件的支撑固定点传入车架结构构件上,这就要求车架结构应该 是一个具有较大强度和刚度的完整承载体。尤其是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为保证车内的乘驾 人员所需的安全空间,车辆的车架必须满足一定的刚度和强度,以最大限度的防止车辆的 碰撞变形。由于目前我国乘用车辆的现状为正面气囊还不是强制配置,由此结构强度优良 的正面车身结构便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车架包括横梁、纵梁和梁柱等,位于车身正面前部的有前横梁、与前横梁连接 的纵梁和与纵梁连接的前柱。故以上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在车辆出现碰撞时对乘驾人员的安 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现有车辆的车架,尤其是车架中的纵梁和前柱的刚度、强度仍有待提 高,其在车辆碰撞时易产生较严重的变形,从而对乘驾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在车身前部结构增加加强件来提高强度和刚度的一 种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 包括前柱和固连在前柱下部的纵梁,所述的前柱包括相固连的外板和内板,所述的纵梁包 括相固连的上板和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板与内板之间固设有由金属材料制成并呈 片状的加强件一。本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中的前柱和纵梁连接为一体,其数量为两个并对称设 置于车身左右两侧,前柱和纵梁均由两块钢板贴合焊接构成,钢板上均通过冲压形成凹凸 状,从而增加了钢板的强度,加强件一位于前柱的两板之间有效加强了前柱整体的强度与 刚度。在上述的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的加强件一设于前柱的下部并靠近纵 梁处。加强件一加强了前柱靠近车身底部的部分,从而在碰撞时增加了主变形区抗冲撞变 形的强度。在上述的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的加强件一与前柱通过焊接连接。焊 接采用点焊,保证了加强件一与前柱固连的稳定性。在上述的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的纵梁上固设有由金属材料制成并呈 片状的加强件二。加强件二与纵梁紧贴固连,从而显著提高纵梁的强度与刚度。在上述的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的加强件二位于前柱的后侧并靠近前柱与纵梁的连接处。加强件二加强了前柱后侧的车身底部的部分,从而在碰撞时增加了主 变形区抗冲撞变形的强度。在上述的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的加强件二固设于下板的底面上。加 强件二紧贴下板底面固连,加强作用显著。在上述的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的加强件二与下板通过焊接连接。焊 接采用点焊,保证了加强件二与纵梁固连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提高并合理的分配结构刚度和强 度,使正面碰撞中结构的主变形区得到控制,有效缓冲碰撞能量的同时有效保障乘员的生 存空间。
图1是本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的前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的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的纵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的图3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的纵梁的另一个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板;2、内板;3、加强件一 ;4、上板;5、下板;6、加强件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包括前柱和固连在 前柱下部的纵梁,前柱上固设有加强件一 3,纵梁上固设有加强件二 6。前柱包括位于外侧的外板1和位于内侧的内板2,外板1和内板2通过焊接固连, 外板1与内板2之间靠近纵梁处的前柱下部固设有加强件一 3,加强件一 3由金属材料制成 并呈片状,其两侧面均通过点焊对应与外板1侧面或内板2侧面相固连,保证了加强件一 3 与前柱固连的稳定性。加强件一 3加强了前柱靠近车身底部的部分,从而在碰撞时增加了 主变形区抗冲撞变形的强度。纵梁包括位于上侧的上板4和位于下侧的下板5,上板4和下板5通过焊接固连, 下板5的底面上位于前柱的后侧并靠近前柱与纵梁的连接处固设加强件二 6,加强件二6由 金属材料制成并呈片状,其上侧面通过点焊与下板5底面相固连,保证了加强件二 6与纵梁 固连的稳定性。加强件二 6加强了前柱后侧的车身底部的部分,从而在碰撞时增加了主变 形区抗冲撞变形的强度。本结构中的前柱和纵梁连接为一体,其设置两个且呈对称位于车身的左右两侧, 两根纵梁的前端均与前横梁相固连,当车身前部(正面)受到碰撞冲击时,在前柱和纵梁的 高强度、高刚度作用下结构中的主变形区得到控制,有效的降低了乘员舱的侵入量,从而达 到缓冲碰撞能量的同时有效保障乘员的生存空间。
权利要求一种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包括前柱和固连在前柱下部的纵梁,所述的前柱包括相固连的外板(1)和内板(2),所述的纵梁包括相固连的上板(4)和下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板(1)与内板(2)之间固设有由金属材料制成并呈片状的加强件一(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件一(3) 设于前柱的下部并靠近纵梁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件一(3) 与前柱通过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条所述的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 梁上固设有由金属材料制成并呈片状的加强件二(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件二(6) 位于前柱的后侧并靠近前柱与纵梁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件二(6) 固设于下板(5)的底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件二(6) 与下板(5)通过焊接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属于汽车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前部的结构在车辆碰撞时易产生较严重的变形,从而威胁乘驾人员的安全的问题。本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包括前柱和固连在前柱下部的纵梁,前柱包括相固连的外板和内板,纵梁包括相固连的上板和下板,外板与内板之间固设有由金属材料制成并呈片状的加强件一。本汽车车身前部的加强结构能使正面碰撞中结构的主变形区得到控制,有效缓冲碰撞能量的同时有效保障乘员的生存空间。
文档编号B62D21/00GK201761540SQ20102025763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4日
发明者刘卫国, 吴成明, 李书福, 杨健, 赵福全, 钱国强, 马悦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