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右前纵梁的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5776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右前纵梁的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前纵梁,特别是一种汽车右前纵梁 的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汽车作为一种重要的 交通工具,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而人们对于汽车的安全性能也有了越来越高的需求。而伴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的提高,汽车安全开发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车身结构的 安全性能是被动安全的基础。在正面碰撞中前纵梁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由于布置的需要,前 纵梁在不同位置会发生断面的变化,现有的产品中由于结构设计的不合理,会导致纵梁轴 向载荷分布不合理,碰撞中前纵梁前段发生变形的同时前纵梁后段发生弯折,即会出现在 碰撞中纵梁变形不稳定、变形吸能不充分的现象。因而需要改善前纵梁的变形模式,使其达 到比较好的吸能效果,特别是对右前纵梁加强板结构进行优化。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模式 合理、可以确保碰撞能量的吸收的汽车右前纵梁的加强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右前纵梁的加强结构, 其特征在于,包括右前纵梁、右前纵梁外板和加强板,所述的加强板固接在右前纵梁外板上 并与右前纵梁外板之间形成腔体。本技术方案通过将加强板固定在右前纵梁外板的前段,并与之形成腔体结构,该 腔体结构能够增加该位置的断面承载能力,起到良好的传递和吸收碰撞载荷的效果,使得 碰撞中前纵梁前段发生变形时该处结构稳定,纵梁在碰撞中变形合理,吸能充分,很好地保 护乘员的安全。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右前纵梁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的右前纵梁上设置有凹腔结构, 所述的加强板位于右前纵梁和右前纵梁外板构成的腔体内部并与右前纵梁外板固接。本技 术方案中,加强板可固定在右前纵梁和右前纵梁外板形成的腔体内部的凹槽结构内,对右 前纵梁结构起到增强强度的作用。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右前纵梁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的加强板为一具有槽状结构的板 状结构,包括与右前纵梁外板固接的连接部一、连接部二,及与右前纵梁外板之间构成防撞 腔的隔离部。本技术方案中,加强板通过将其上下两端的连接部固定在右前纵梁外板上,其 中间的隔离部与右前纵梁外板之间形成一个传递和吸收载荷的腔体。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右前纵梁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的加强板上制有焊接定位孔,所 述的加强板与右前纵梁外板通过焊接固定。本技术方案中设置有焊接定位孔,便于加强板 与右前纵梁外板安装时候的位置确认,以保证焊接位置的正确。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右前纵梁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的加强板制有波浪型的边翼。本技术方案采用波浪型的边翼结构,以便于焊接。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右前纵梁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的加强板上制有辅助加强腔。本 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加强板上设置凹腔,以增大该处的断面,从而增大其承载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其对右前纵梁结构进行优化, 通过在右前纵梁结构上增加一块加强板,来增加纵梁该位置的断面承载能力,避免碰撞中 发生弯折的现象。增加的纵梁加强板结构简单,和相搭配结构容易焊接。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加强板与右前纵梁外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右前纵梁;2、加强板;21、连接部一 ;22、连接部二 ;23、隔离部;24、辅助加 强腔;25、边翼;26、焊接定位孔;3、右前纵梁外板;4、防撞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参照图1,本实施例包括右前纵梁1、右前纵梁外板3和与右前纵梁外板3相固接 的加强板2,右前纵梁1为设置有由前至后的凹腔的梁状结构,右前纵梁外板3为一板状结 构,右前纵梁1和右前纵梁外板3之间具有一个封闭的腔体,加强板2处于该封闭的腔体内 并与右前纵梁外板3固接。加强板2上制有与右前纵梁外板3相配合的槽状结构,其槽状 结构包括分别与右前纵梁外板3固接的连接部一 21和连接部二 22、与右前纵梁外板3间隔 构成防撞腔4的隔离部23,连接部二 22设置在右前纵梁1与右前纵梁外板3相互连接的连 接部上。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加强板2上制有焊接定位孔26,以便于焊接时候与右前纵 梁外板3位置的校准,加强板2的边翼25制为波浪状。加强板2上制有凹腔24,可以进一 步扩大加强板2与右前纵梁外板3之间的间距,提高防撞性能。参照图3,为本实施例中加强板2与右前纵梁外板3上相互连接的位置关系示意 图,加强板2设置在右前纵梁外板3的前端上。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右前纵梁1、加强板2、连接部一 21、连接部二 22、隔离部 23、辅助加强腔24、边翼25、焊接定位孔26、右前纵梁外板3、防撞腔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 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 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一种汽车右前纵梁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右前纵梁(1)、右前纵梁外板(3)和加强板,所述的加强板固接在右前纵梁外板(3)上并与右前纵梁外板(3)之间形成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右前纵梁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前纵 梁(1)上设置有凹腔结构,所述的加强板(2)位于右前纵梁(1)和右前纵梁外板(3)构成 的腔体内部并与右前纵梁外板(3)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右前纵梁的加强结构,所述的加强板(2)为一具有 槽状结构的板状结构,包括与右前纵梁外板(3)固接的连接部一(21)、连接部二(22),及与 右前纵梁外板(3)之间构成防撞腔(4)的隔离部(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右前纵梁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板 上制有焊接定位孔(26),所述的加强板(2)与右前纵梁外板(3)通过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右前纵梁的加强结构,所述的加强板(2)制有波浪 型的边翼(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右前纵梁的加强结构,所述的加强板(2)上制有辅 助加强腔(2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模式合理、可以确保碰撞能量的吸收的汽车右前纵梁的加强结构。它解决了现有的右前纵梁变形不合理的问题。本加强结构的右前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右前纵梁、右前纵梁外板和加强板,所述的加强板固接在右前纵梁外板上并与右前纵梁外板之间形成腔体。它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将加强板固定在右前纵梁外板的前段,并与之形成腔体结构,能够增加该位置的断面承载能力,起到良好的传递和吸收碰撞载荷的效果,使得碰撞中右前纵梁前段变形稳定,吸能充分,很好地保护乘员的安全。
文档编号B62D25/00GK201646870SQ20102030098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9日
发明者何伟, 刘卫国, 吴成明, 李书福, 杨健, 林高泽, 管立君, 赵福全, 钱国强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