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动力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650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动力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双动力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动力轮。
技术背景[0002]目前,面对城市交通日益繁忙拥堵的现状,由于电动车和燃油摩托车具有轻 便、快捷、舒适、方便的优点,因而广受男女老少青睐,但这两种交通工具都各有其利 弊。现有的电动车是利用电能产生的动力源驱动车轮转动前进,其优点是环保节能,不 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缺点是骑行速度慢,骑行的路程有限,不能远距离行驶,一旦没电 后不仅充电不方便,而且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充电才能恢复使用。而燃油摩托车是利用燃 油燃烧产生的动力源驱动车轮转动前进,其优点是骑行速度快,通过性能好,可行驶的 路程较远,而且快没有油的时候在路上随便找家加油站加油后就可马上投入工作,使用 很方便;缺点是燃油燃烧不仅耗费大量能源,而且会产生尾气,特别是遇到堵车及拥挤 的路况时更是造成燃油做无用功,对环境造成污染。由于两者结构和工作原理上的显著 区别而使得两者至今无法互换融合使用。发明内容[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动力轮,它既 可通过电动力源驱动车轮转动,又可通过机械动力源驱动车轮转动,两者之间的互换使 用方便快捷且不会相互影响,不仅综合了电动驱动和机械动力驱动两者的优点,方便用 户根据自身的需要交换使用,而且结构紧凑合理、使用方便灵活、占用空间小。[000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构成的,一种双动力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动力 转轴、套置于动力转轴外周且与动力转轴转动连接的定子线圈组件、套置于定子线圈组 件外周且与定子线圈组件转动连接的车轮轮毂以及固定于车轮轮毂内周圈的用来与定子 线圈组件配合产生旋转驱动力的动子组件;所述动力转轴的轴向一端与车轮轮毂之间通 过端盖同步连接转动,所述动力转轴的轴向另一端设有机械动力输入装置,所述机械动 力输入装置包括传动箱体和设于传动箱体内且依次连接传动的机械动力输入端、传动组 件及机械动力输出轮,所述机械动力输入端与机械动力源连接从而输入机械动能,所述 机械动力输出轮为与伸入传动箱体内的动力转轴单向连接传动的单向超越齿轮,所述单 向连接传动指当机械动力输出轮作为主动轮转动时,机械动力输出轮能带动动力转轴转 动,而当动力转轴作为主动轴转动时,机械动力输出轮不随动力转轴转动;所述动力转 轴与传动箱体转动连接,所述定子线圈组件与传动箱体固定连接,所述车轮轮毂与传动 箱体转动连接。[0005]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动力轮可 由电能产生的电旋转驱动力驱动车轮转动,也可由燃油燃烧(或脚踏)产生的机械旋转 驱动力驱动车轮转动,从而可将现有的燃油摩托车和电动车结合在一起使用。当需要通 过电能驱动车轮转动时,使用电动驱动电路控制系统对定子线圈组件进行通电,使动子3组件带动车轮轮毂、车轮转动的同时,车轮轮毂通过端盖带动动力转轴同步转动,由于 动力转轴与机械动力输出轮之间单向连接传动,因此此时机械动力输出轮不转动,动力 转轴相对机械动力输出轮空转。而当需要通过燃油等机械动力源驱动车轮转动时,启动 机械动力源,使机械动力输入端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机械动力输出轮转动,进而通过机械 动力输出轮带动动力转轴转动,动力转轴再通过端盖带动车轮轮毂及车轮同步转动,由 于定子线圈组件与动力转轴和车轮轮毂分别转动连接,因此动力转轴和车轮轮毂的转动 不会影响定子线圈组件。[0006]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0007](1)本实用新型既可通过电动力源驱动车轮转动,又可通过机械动力源驱动车 轮转动,两者之间的互换使用方便快捷且不会相互影响,既综合了电动驱动和机械动力 驱动两者的优点,又方便用户根据自身的需要交换使用。[0008](2)本实用新型不仅可降低噪音和废气排放量,而且在使用机械动力源驱动车 轮前进时,还可对车轮的电子驱动组件进行反充电,反充电利用率可达20%-30%,充的 电量在电动驱动模式时可再投入使用,从而可增加电动模式续航公里数,达到环保节能 减排的效果。[0009](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动力轮在将燃油摩托车的燃油驱动系统与电动车的电 驱动系统结合使用时,将电动控制部分直接安装在车轮内,将电动控制部分的定子线圈 组件与传动箱体(即燃油摩托车的齿轮箱体)固定连接,使动力转轴穿过定子线圈组件 体内的孔,两端分别与机械动力输出轮和端盖连接,从而不额外增加燃油机的外观尺寸 就能实现油电混合动力使用,产品整体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合理,使用方便灵活。[0010](4)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动力轮作为机动车的动力轮,大可减少该类 型机动车对环境的废气排放污染,小可减轻广大群众的部分燃油开支,日积月累见效可 观,在呼吁环保减排的现今有很大推广的意义。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构造示意图。[0012]图中标号说明1、动力转轴,2、定子线圈组件,3、车轮轮毂,4、动子组 件,5、端盖,6、传动箱体,7、机械动力输入端,8、传动组件,9、机械动力输出轮, 10、螺纹连接组件,11、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0014]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动力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动力转轴 1、套置于动力转轴1外周且与动力转轴1转动连接的定子线圈组件2、套置于定子线圈 组件2外周且与定子线圈组件2转动连接的车轮轮毂3以及固定于车轮轮毂3内周圈的用 来与定子线圈组件2配合产生旋转驱动力的动子组件4 ;所述动力转轴1的轴向一端与车 轮轮毂3之间通过端盖5同步连接转动,所述动力转轴1的轴向另一端设有机械动力输入 装置,所述机械动力输入装置包括传动箱体6和设于传动箱体6内且依次连接传动的机械 动力输入端7 (可为轴或轮)、传动组件8及机械动力输出轮9,所述机械动力输入端7与机械动力源连接从而输入机械动能,所述机械动力输出轮9为与伸入传动箱体6内的动 力转轴1单向连接传动的单向超越齿轮,所述单向连接传动指当机械动力输出轮9作为主 动轮转动时,机械动力输出轮9能带动动力转轴1转动,而当动力转轴1作为主动轴转动 时,机械动力输出轮9不随动力转轴1转动,动力转轴1与机械动力输出轮9之间空转。 所述的单向超越齿轮可采用现有技术已公开的各种结构,只要能实现上述功能即可,该 产品目前在市场上可直接购买到。所述动力转轴1与传动箱体6转动连接,所述定子线 圈组件2与传动箱体6固定连接,所述车轮轮毂3与传动箱体6转动连接。[0015]所述端盖5的外周部可如图1所示,通过螺纹连接组件10 (或者其它可拆装的 连接方式)与车轮轮毂3的外端面连接固定,或者所述端盖5的外周部也可与车轮轮毂3 一体成形。[0016]所述端盖5可通过设于其中部的花键孔与设于动力转轴1外周壁的花键连接传 动。当然,所述端盖5与动力转轴1之间也可通过螺纹连接或键槽连接或其它可拆装的 连接方式进行同步连接传动。或者所述端盖5中部也可与动力转轴1一体成形,而使端 盖5的外周部与车轮轮毂通过可拆装的结构连接传动。[0017]所述端盖5可为封闭式的盖板结构或镂空的板状结构或条幅式的结构。[0018]所述端盖5通过设于其中部的花键孔与设于动力转轴1外周壁的花键连接传动, 端盖5的外周部通过螺纹连接组件10与车轮轮毂3的外端面连接固定。为了对端盖5与 动力转轴1进行轴向固定连接,动力转轴1的外端部还设有轴向锁紧装置。[0019]为了使车轮轮毂3与传动箱体6之间既能起到转动连接,又能同时具有较好的密 封防水性能,所述车轮轮毂3的内端部与传动箱体6转动连接,且所述车轮轮毂3与传动 箱体6的转动连接面之间设有密封圈11。[0020]所述机械动力源可为燃油动力源,所述传动组件8可为齿轮传动组件或皮带传 动组件或链条传动组件。[0021]所述动子组件4可为嵌置于车轮轮毂3内周壁的永磁体或电磁体。
权利要求1.一种双动力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动力转轴(1)、套置于动力转轴(1)外周 且与动力转轴(1)转动连接的定子线圈组件(2)、套置于定子线圈组件(2)外周且 与定子线圈组件(2)转动连接的车轮轮毂(3)以及固定于车轮轮毂(3)内周圈的用 来与定子线圈组件(2)配合产生旋转驱动力的动子组件(4);所述动力转轴(1)的 轴向一端与车轮轮毂(3)之间通过端盖(5)同步连接转动,所述动力转轴(1)的轴 向另一端设有机械动力输入装置,所述机械动力输入装置包括传动箱体(6)和设于传动 箱体(6)内且依次连接传动的机械动力输入端(7)、传动组件(8)及机械动力输出 轮(9),所述机械动力输入端(7)与机械动力源连接从而输入机械动能,所述机械动 力输出轮(9)为与伸入传动箱体(6)内的动力转轴(1)单向连接传动的单向超越齿 轮,所述单向连接传动指当机械动力输出轮(9)作为主动轮转动时,机械动力输出轮(9)能带动动力转轴(1)转动,而当动力转轴(1)作为主动轴转动时,机械动力输 出轮(9)不随动力转轴(1)转动;所述动力转轴(1)与传动箱体(6)转动连接,所 述定子线圈组件(2)与传动箱体(6)固定连接,所述车轮轮毂(3)与传动箱体(6) 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力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5)的外周部通过螺纹 连接组件(10)与车轮轮毂(3)的外端面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力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5)的外周部与车轮轮 毂(3) —体成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动力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5)通过设于 其中部的花键孔与设于动力转轴(1)外周壁的花键连接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动力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轮毂(3)的内 端部与传动箱体(6)转动连接,且所述车轮轮毂(3)与传动箱体(6)的转动连接面 之间设有密封圈(1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动力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动力源为燃油动 力源,所述传动组件(8)为齿轮传动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动力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组件(4)为嵌 置于车轮轮毂(3)内周壁的永磁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动力轮,它包括动力转轴、与动力转轴外周转动连接的定子线圈组件、与定子线圈组件外周转动连接的车轮轮毂及固定于车轮轮毂内周圈的动子组件,动力转轴的轴向一端与车轮轮毂之间通过端盖同步连接传动,动力转轴的轴向另一端设有机械动力输入装置;机械动力输入装置包括传动箱体和设于传动箱体内且依次连接传动的机械动力输入端、传动组件及机械动力输出轮,机械动力输出轮与动力转轴单向连接传动,动力转轴、车轮轮毂分别与传动箱体转动连接,定子线圈组件与传动箱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可电驱动或机械驱动车轮转动,两者之间互换使用方便快捷且不会相互影响,不仅综合了两者的优点,而且结构紧凑合理、占用空间小。
文档编号B62M23/02GK201800863SQ201020554120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9日
发明者卓建云 申请人:卓建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