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7032阅读:1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车架,特别是一种正三轮摩托车车架。
背景技术
传统的正三轮摩托车车架主要由车头部件和后平架部件焊接而成(如图1、图2), 所述车头部件(如图幻主要是采用立管、主管、加强盒、座架、左右龙骨等零件组焊而成,所 述后平架部件(如图4)主要是采用纵梁、横梁、悬梁支架,前、后支架钢板套等零件组焊而 成,虽然这样做可行,但是传统的正三轮摩托车车架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车头部件和后 平架部件通过组焊的工艺方法完成整体车架的制作,造成了焊缝(点)较多,使得车架变形 量大,车架的尺寸与形位公差难于保证。2.由于焊缝(点)较多,材料在焊后发生材质变化大,焊接应力大,对车架的安全 性和可靠性带来不确定的因素,使得隐患增多。3.由于前、后支架钢板套均焊接在纵梁的下方,与钢板弹簧、钢板夹板等相关零件 组合成摆动式铰链支架,为了保持后桥在车架中的相对位置,就必须采用可调式支撑杆的 方式,这样做增加了制造材料,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的正三轮摩托车车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包括 车头部件和后平架部件,所述后平架部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纵梁和后桥钢板弹簧,所述 后平架还包括纵梁,所述纵梁前部为两次弯折形成,所述纵梁中部为四次弯折形成。所述前支架包括一端分别焊接在纵梁内、外两侧的两个前支架板,在两个前支架 板下部内侧焊接有连接两个前支架板的前支架加强板,在两个前支架板下部分别设置有前 支架板轴套,所述前支架板呈阶梯状,在前支架板上设置有与前支架板呈一体的凸台。所述前支架垂直或倾斜设置在纵梁靠近第六弯角处。所述后支架包括一端分别焊接在纵梁内、外两侧的两个后支架板,在两个后支架 板下部内侧焊接有连接两个后支架板的后支架加强板,在两个后支架板的下部设置穿过两 个后支架板的钢板套;所述后桥钢板弹簧的一端与前支架连接,另一端通过吊耳与后支架 连接。所述后支架为钢板套,所述钢板套设置在纵梁后部的下端面;所述后桥钢板弹簧 的一端与前支架连接,另一端通过吊耳与钢板套连接。所述后支架为钢板套,所述在纵梁后部的侧面中间偏下位置设置有孔,所述钢板 套设置在孔中;所述后桥钢板弹簧的一端与前支架连接,另一端通过吊耳与钢板套连接。为了限制后桥钢板弹簧的最大变形,并防止后桥钢板弹簧直接碰撞车架的纵梁, 所述在后桥钢板弹簧中部的上端面设置有橡胶缓冲块,在橡胶缓冲块所对应的纵边梁下端 面上设置有限位块。[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不但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的 优点,而且还具有如下的优点1.解决了由于焊缝(点)多而引起的车架变形大的问题,焊 接尺寸与形位公差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车架的制造质量;2.减少了焊缝(点)的数量, 改善了由于焊接造成的材料变形和材料损伤,确保了车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减少了焊 缝(点)的数量,使得车架外观整体得到改善,整车的结构性更强,耐久性更长,使用性更可 靠;4.橡胶缓冲块和限位块的设置,限制了后桥卷耳钢板弹簧的最大变形,并防止了后桥 卷耳钢板弹簧直接碰撞车架的纵边梁;5.取消了可调式支撑杆,减少了材料消耗,降低了 生产生本。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传统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 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传统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的车头部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传统正三 轮摩托车车架的后平架部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 的俯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龙骨和纵梁作为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前支架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A-A剖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后 支架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B-B剖视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 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 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 如图5、6所示,一种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包括车头部件和后平架部件,所 述后平架部件包括前支架2、后支架3、纵梁4和后桥钢板弹簧5,所述后平架还包括纵梁4, 所述纵梁4前部为两次弯折形成,所述纵梁4中部为四次弯折形成。如图7、8所示,所述纵梁4由前至后在水平面内和纵向平面内形成两次弯折和四 次弯折,所述纵梁4前部由两个L型弯折形成第一弯角6和第二弯角7,所述纵梁4中部由 四个L型弯折由前至后形成第三弯角8、第四弯角9、第五弯角10和第六弯角11。如图9、10所示,所述前支架2包括一端分别焊接在纵梁4内、外两侧的两个前支 架板12,在两个前支架板12下部内侧焊接有连接两个前支架板12的前支架加强板13,在 两个前支架板12下部分别设置有前支架板轴套14,所述前支架板12呈阶梯状,在前支架板 12上设置有与前支架板12呈一体的凸台。所述前支架2垂直或倾斜设置在纵梁4靠近第六弯角11处。实施例2 如图11、12、13所示,所述后支架3包括一端分别焊接在纵梁4内、外两 侧的两个后支架板15,在两个后支架板15下部内侧焊接有连接两个后支架板15的后支架 加强板16,在两个后支架板15的下部设置穿过两个后支架板15的钢板套17 ;所述后桥钢 板弹簧5的一端与前支架2连接,另一端通过吊耳18与后支架3连接。实施例3 如图14所示,所述后支架3为钢板套17,所述在纵梁4后部的侧面中间 偏下位置设置有孔,所述钢板套17设置在孔中;所述后桥钢板弹簧5的一端与前支架2连接,另一端通过吊耳18与钢板套17连接。当然,还可以这样安装,所述后支架3为钢板套17,所述钢板套17设置在纵梁4后 部的下端面;所述后桥钢板弹簧5的一端与前支架2连接,另一端通过吊耳18与钢板套17 连接。所述在后桥钢板弹簧5中部的上端面设置有橡胶缓冲块19,在橡胶缓冲块19所对 应的纵梁4下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块20。依据该车架还可以充分派生出具备以上型式和结构特征的,具有驾驶室的半封闭 正三轮摩托货车车架,以及全封闭正三轮摩托客车车架。
权利要求1.一种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包括车头部件和后平架部件,所述后平架部件包括前支架 (2)、后支架(3)、纵梁(4)和后桥钢板弹簧(5),其特征是所述后平架还包括纵梁(4),所述 纵梁(4)前部为两次弯折形成,所述纵梁(4)中部为四次弯折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纵梁(4)由前至后在水平面 内和纵向平面内形成两次弯折和四次弯折,所述纵梁(4)前部由两个L型弯折形成第一弯 角(6)和第二弯角(7),所述纵梁(4)中部由四个L型弯折由前至后形成第三弯角(8)、第四 弯角(9)、第五弯角(10)和第六弯角(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前支架(2)包括一端分别焊 接在纵梁(4)内、外两侧的两个前支架板(12),在两个前支架板(12)下部内侧焊接有连接 两个前支架板(12)的前支架加强板(13),在两个前支架板(12)下部分别设置有前支架板 轴套(14),所述前支架板(12)呈阶梯状,在前支架板(12)上设置有与前支架板(12)呈一体 的凸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前支架(2)垂直或倾斜设置 在纵梁(4 )靠近第六弯角(11)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后支架(3)包括一端分别焊 接在纵梁(4)内、外两侧的两个后支架板(15),在两个后支架板(15)下部内侧焊接有连接 两个后支架板(15)的后支架加强板(16),在两个后支架板(15)的下部设置穿过两个后支 架板(15)的钢板套(17);所述后桥钢板弹簧(5)的一端与前支架(2)连接,另一端通过吊 耳(18)与后支架(3)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后支架(3)为钢板套(17), 所述钢板套(17)设置在纵梁(4)后部的下端面;所述后桥钢板弹簧(5)的一端与前支架(2) 连接,另一端通过吊耳(18)与钢板套(17)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后支架(3)为钢板套(17), 所述在纵梁(4)后部的侧面中间偏下位置设置有孔,所述钢板套(17)设置在孔中;所述后 桥钢板弹簧(5)的一端与前支架(2)连接,另一端通过吊耳(18)与钢板套(17)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在后桥 钢板弹簧(5)中部的上端面设置有橡胶缓冲块(19),在橡胶缓冲块(19)所对应的纵梁(4) 下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块(2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包括车头部件和后平架部件,所述后平架部件包括前支架(2)、后支架(3)、纵梁(4)和后桥钢板弹簧(5),所述后平架还包括纵梁(4),所述纵梁(4)前部为两次弯折形成,所述纵梁(4)中部为四次弯折形成。本实用新型不但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的优点,而且还具有焊缝(点)数量少,整车结构性更强、耐久性更成、使用性更可靠的优点。
文档编号B62K11/02GK201863957SQ20102058834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日
发明者徐新民 申请人:重庆锐科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