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座垫辅助开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013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座垫辅助开启装置的制作方法
摩托车座垫辅助开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摩托车座垫辅助开启装置,尤指于可增进摩托车座垫开启角度的座垫辅助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摩托车座垫除了可供骑乘者与 乘坐者所需的乘坐空间外,更重要的是可利用该座垫下方所设置的置物空间,提供如安全帽、手套等物品储放的置物功能,故实为摩托车构造中使用频繁且不可或缺的重要结构,其中,一般的座垫的设计,大多采用掀转式设计,亦及将座垫设计成置物箱的封盖,平常可提供乘载功能,当欲使用置物箱时,只需将座垫掀转开启,便可放置或拿取物品,当座垫盖合后,又可恢复原状。而对于较大型的摩托车由于该座垫相对较大且重量较重,因此有业者开发出可辅助骑乘者将座垫开启的摩托车座垫开启装置1,请参阅图I所示,包括有一座垫11、一置物箱12及一气压棒13。该座垫11具有一驾驶座111及一乘客座112,而置物箱12则具有一前置物空间121及一后置物空间122。其主要是于座垫11与置物箱12之间设置一气压棒13,该气压棒13的上固定端131是设置于座垫11驾驶座111的下方,而气压棒13的下固定端132则固设于前置物空间121与后置物空间122之间,当座垫11解锁且被往上掀起一定角度时,即可利用气压棒13预压力徐徐撑开,而座垫11可自动继续往上掀开并固定在设定的角度,而需闭合座垫11时,只需下压座垫11即可将座垫锁予以锁固定位。现有的摩托车座垫开启装置1,藉由上述的结构,虽然可达到将座垫11予以开启的目的,然而,座垫11底板的前方上端为气压棒13的上固定端131,而气压棒13的拉伸动作区域亦为座垫11的驾驶座111位置,故而为闪避气压棒13而减少座垫11的合绵厚度,将会影响座垫11乘坐上的舒适度,另由于该座垫11的重心较接近中央,因此所配置的气压棒13阻力较大,此外,该气压棒13的上固定端131是固定于整体座垫11的前方,因此座垫11的开启角度较小,而座垫11也会因气压棒13的预压力大而影响座垫11开启时的顺畅度,以及置物箱12取放物品的商品性。另有业者开发出如图2、3所示的另一种摩托车座垫开启装置2,该摩托车座垫开启装置2具有一上固定件21、下固定件22及执行元件23,该上固定件21与下固定件22之间介设有枢接件24,该执行元件23上端连结于上固定件21上,执行元件23的下端是连结于下固定件22上;该上固定件21锁固于座垫11的前端部底面,而该下固定件22是锁固于置物箱12的前端部,藉由该执行件23的顶推上固定件21,藉此该上固定件21即可藉由该枢接件24为枢转中心点A,进而可令座垫11做开启或闭合的动作。上述摩托车座垫开启装置2,其中上固定件21的枢转中心点A所设置的位置点是高于执行元件23的下端连结于下固定件22的下连结点B,如图3所示,因此造成座垫11开启的角度受到严重的限制,进而造成车辆使用上的极度不便利;且该上述摩托车座垫开启装置2只能适用于小型摩托车上,造成该摩托车座垫开启装置2的泛用性严重恶化。有鉴于现有的摩托车座垫开启装置1、2具有上述的缺失,是以,如何提供一种可让置物箱12上方的座垫11开启装置,以便于拿取置物箱12的物品,实为目前亟待解决的
一大课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手段,乃在提供一种摩托车座垫辅助开启装置,该座垫辅助开启装置是安装于摩托车座垫前端部与摩托车车架的连结座之间,该座垫辅助开启装置至少具有一上固定件、下固定件及推动件;该上固定件具有锁固部,该锁固部设有锁固孔,该上固定件的锁固部一侧延伸有枢接部,该枢接部的下端设有枢接孔,另该上固定件的锁固部与枢接部交接处设有连接孔;该下固定件具有锁固部,该锁固部设有锁固孔,该下固定件的锁固部的一侧设有枢接部,该枢接部上设有连接孔与枢接孔,该上固定件与下固定件是藉由一枢轴穿设于枢接孔来枢接;该推动件上端部是藉由一第一连结杆来连结于上固定件的连接孔上,该推动件的下端部是藉由第二连结杆连结于下固定件的连接孔;其主要在于该枢轴穿设于上固定件与下固定件的枢接孔,藉由枢轴所形成的枢转中心点,与推动件的 下端部连结于下固定件的连接孔所形成的下连结点连线是成略水平的配置,藉此来增加座垫的开启角度,以提升自置物箱取物的便利性。所述的摩托车座垫辅助开启装置,其中,该上固定件的锁固部与下固定件的锁固部是成略平行状配置。所述的摩托车座垫辅助开启装置,其中,该上固定件的枢接部是由锁固部一侧向下延伸成向外倾斜状。所述的摩托车座垫辅助开启装置,其中,该推动件为二个油压缸或气压缸构件者。所述的摩托车座垫辅助开启装置,其中,该座垫与摩托车的置物箱是非共同缔结者。

图I是现有摩托车座垫开启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另一现有摩托车座垫开启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实施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摩托车的侧视示意图。图5、6是本发明摩托车座垫辅助开启装置的动作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摩托车座垫辅助开启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摩托车座垫辅助开启装置的前视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摩托车座垫辅助开启装置的置物箱卸除示意图。I座垫开启装置11座垫111驾驶座112乘客座12置物箱121前置物空间 122后置物空间13气压棒131上固定端132下固定端2摩托车座垫开启装置21上固定件22下固定件23执行元件24枢接件
3摩托车31车架311转向把手312头管313前避震器314下降管部315水平管部316上升管部317后车架318横管319连结座32 前轮33座垫331前端部34置物箱341前端部
35动力单元351喷射引擎352传动箱36后轮37外壳37a前车体盖37b车身边盖371遮膝罩3711脚踏部372前面板373前置物箱374前脚踏板38油箱39后置物架4座垫辅助开启装置41上固定件411锁固部4111锁固孔412枢接部4121枢接孔413连接孔42下固定件421锁固部4211锁固孔422枢接部4221连接孔4222 枢接孔43推动件431上端部432下端部44第一连结杆45第二连结杆46枢轴RL后灯组A、Al枢转中心点B、BI下连结点S、SI螺固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能更易于了解本发明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图式说明如后首先,请参阅图4、5所示,本发明的摩托车3,包括有车架31、前轮32、座垫33、置物箱34、动力单元35、后轮36及外壳37。该车架31的前方枢设有转向把手311,该转向把手311的下方接设有头管312,该头管312的下方枢设有前避震器313,该前避震器313固设有前轮32,该头管312朝车体后方延伸有一下降管部314,该下降管部314向车体后方二侧延伸有一供前脚踏板374设置的水平管部315,该水平管部315向车体后方延伸有一上升管部316,该上升管部316向车体后方另延伸有一后车架317,在后车架317的前方设有横管318,该横管318上设有连结座319。该车架31于上升管部316及后车架317的上方设有可供驾驶人乘坐的座垫33,该座垫33的前端部331连结一座垫辅助开启装置4,于座垫33的下方设有一置物箱34,该置物箱34的前端部341是连结于横管318的连结座319,该置物箱34的前方于前脚踏板374之间设有一油箱38,该置物箱34的下方为一动力单元35,该动力单元35接设有后轮36。动力单元35至少包括有一喷射引擎351及一传动箱352。该外壳37包含有一位于摩托车3前方的前车体盖37a及车身边盖37b,该前车体盖37a包括有遮膝罩371及前面板372,该遮膝罩371朝车体后方设置有前置物箱373,于遮膝罩371下方延伸有一脚踏部3711,该脚踏部3711朝车体后方连接有前脚踏板374 ;该车身边盖37b的尾端接设有后灯组RL及后置物架39。 次请参阅图7、8、9所示,该座垫辅助开启装置4,至少具有一上固定件41、下固定件42及推动件43,该上固定件41具有略成水平状的锁固部411,该锁固部411设有复数个锁固孔411,该上固定件41的锁固部411 一侧向下延伸成向外倾斜的枢接部412,该枢接部412的下端设有枢接孔4121,另该上固定件41的锁固部411与枢接部412交接处设有连接孔413 ;该下固定件42具有略成水平状的锁固部421,该锁固部421设有复数个锁固孔4211,另该下固定件42的锁固部421的一侧延设有枢接部422,该枢接部422上设有连接孔4221与枢接孔4222 ;该推动件43为二油压缸或气压缸构件,该推动件43上端部431是藉由一第一连结杆44来连结于上固定件41的连接孔413上,该推动件43的下端部432是藉由第二连结杆45连结于下固定件42的连接孔4221上;另该上固定件41与下固定件42则是藉由一枢轴46穿设于枢接孔4121、4222来枢接,藉此该上固定件41即可以该枢轴46为枢转中心点Al,做上下的枢转动作,其中该枢轴46所形成的枢转中心点Al,是与推动件43的下端部432藉由第二连结杆45连结于下固定件42的连接孔4221所形成的下连结点BI,是成略水平的配置,且当该推动件43为缩收(座垫33未开启时)该上固定件41的锁固部411与下固定件42的锁固部421成略平行状配置。再请参阅图5、6、9所示,本发明于实施时,该座垫辅助开启装置4是藉由上固定件41的锁固孔4111以螺固元件S螺固于座垫33的底面上,同时藉由螺固元件SI穿设于下固定件42的锁固孔4211,来将下固定件42锁固于车架31的横管318的连结座319上,藉此来令该座垫辅助开启装置4稳固的被锁固于座垫33前端部331与车架31的横管318的连结座319上;当座垫33尚未开启时,该推动件43是成缩收状态,此时该上固定件41的锁固部411与下固定件42的锁固部421是成略平行状配置,当座垫33解锁时,该座垫33即会藉由推动件43的预压力往上徐徐撑开,藉由座垫辅助开启装置4的枢轴46所形成的枢转中心点Al,是与推动件43的下端部432藉由第二连结杆45连结于下固定件42的连接孔4221所形成的下连结点BI的连线是成略水平的配置关系,进而可较为省力即达成开启座垫33的目的,同时可使座垫33能具有较大的开启角度。本发明的功效在于,藉由座垫辅助开启装置4的枢轴46所形成的枢转中心点Al,是与推动件43的下端部432藉由第二连结杆45连结于下固定件42的连接孔4221所形成的下连结点BI是成略水平的配置关系,因此,该推动件43可不需太大预压力即可轻松将座垫33予以撑起,来达成开启座垫33的目的,同时增加座垫33的开启角度,以达到提升取物便利性的功效;另藉由该座垫辅助开启装置4的下固定件42是锁付于车架31的横管318的连结座319上,而不与置物箱34共同缔结,因此当摩托车3要维修时,只需掀启座垫33后直接将置物箱34取出来做维修工程,无须将座垫33 —并卸下,进而可便利摩托车3的维修工程。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摩托车座垫辅助开启装置,藉由上述的构造,确实能达成所诉求的功效及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座垫辅助开启装置,该座垫辅助开启装置是安装于摩托车座垫前端部与摩托车车架的连结座之间,该座垫辅助开启装置至少具有一上固定件、下固定件及推动件; 该上固定件具有锁固部,该锁固部设有锁固孔,该上固定件的锁固部一侧延伸有枢接部,该枢接部的下端设有枢接孔,另该上固定件的锁固部与枢接部交接处设有连接孔; 该下固定件具有锁固部,该锁固部设有锁固孔,该下固定件的锁固部的一侧设有枢接部,该枢接部上设有连接孔与枢接孔,该上固定件与下固定件是藉由一枢轴穿设于枢接孔来枢接; 该推动件上端部是藉由一第一连结杆来连结于上固定件的连接孔上,该推动件的下端部是藉由第二连结杆连结于下固定件的连接孔; 其特征在于该枢轴穿设于上固定件与下固定件的枢接孔,藉由枢轴所形成的枢转中心点,与推动件的下端部连结于下固定件的连接孔所形成的下连结点连线是成略水平的配·置。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座垫辅助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固定件的锁固部与下固定件的锁固部是成略平行状配置。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座垫辅助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固定件的枢接部是由锁固部一侧向下延伸成向外倾斜状。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座垫辅助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推动件为二个油压缸或气压缸构件者。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座垫辅助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垫与摩托车的置物箱是非共同缔结者。
全文摘要
一种摩托车座垫辅助开启装置,具有上固定件、下固定件及推动件;上固定件的锁固部设有锁固孔,上固定件的锁固部一侧延伸有枢接部,枢接部的下端设有枢接孔,上固定件的锁固部与枢接部交接处设有连接孔;下固定件的锁固部设有锁固孔,下固定件的锁固部的一侧设有枢接部,枢接部上设有连接孔与枢接孔,上固定件与下固定件藉由枢轴穿设于枢接孔来枢接;推动件上端部藉由第一连结杆来连结于上固定件的连接孔上,推动件的下端部藉由第二连结杆连结于下固定件的连接孔;枢轴穿设于上固定件与下固定件的枢接孔,藉由枢轴所形成的枢转中心点,与推动件的下端部连结于下固定件的连接孔所形成的下连结点连线成略水平的配置,来增加座垫的开启角度。
文档编号B62J1/08GK102910226SQ201110227429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5日
发明者林苍懋, 郑鸿文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全兴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