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乘型车辆的腿部遮护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030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鞍乘型车辆的腿部遮护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乘型车辆的腿部遮护板结构,其从前方覆盖坐在鞍乘型车辆的座位的驾驶者的腿部。
背景技术
现在,公开了由上壳和下壳构成的小型摩托车型(7々一夕)车辆的腿部遮护板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以上所述结构是以下结构上壳(IOa)作为涂装部件,下壳(IOb)作为未涂装的黑色等的着色部件。在如此的结构的情况下,当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处于横倒状态时,着色部件的下壳成为与地面接触的缓冲器,能够轻易地防止损伤涂装部件的上壳的涂装面。专利文献(日本)特开平10-167146号公报但是,在以上所述现有的结构中,有在车辆上部附近的壳体接地的情况下很难保护涂装面的问题。另外,在这样的壳体结构中,希望进行提高防风性能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所述情况而起作用的,目的在于,即使在具备腿部遮护板的鞍乘型车辆处于横倒状态,并且车辆上部附近接地的情况下,该腿部遮护板具有涂装面和着色面,以着色面接地的方式保护被实施涂装面的部位,并且提高防风性能。作为以上所述课题的解决方法,第一方案所述的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腿部遮护板结构,具备驾驶者坐的座位(10);腿部遮护板(11、12B、13C),其设置于所述座位(10)的前方,并且从前方覆盖驾驶者的腿部,所述腿部遮护板(11、12B、13C)具有被涂装的涂装面部(17)、露出原料质地的着色面部(18、19),该鞍乘型车辆的腿部遮护板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腿部遮护板(11、12B、13C)由具有所述涂装面部(17)的外侧腿部遮护板(11)和内侧腿部遮护板(12B、13C)构成,该内侧腿部遮护板(12B、13C)具有所述着色面部(18、19), 并且,该内侧腿部遮护板(12B、13C)配置于所述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后侧,该内侧腿部遮护板(12B、13C)的前部配置于比所述外侧腿部遮护板(11)更靠车宽度方向内侧,所述内侧腿部遮护板(12B、13C)的后部配置于比所述外侧腿部遮护板(11)更靠车宽度方向外侧, 从而形成缓冲部01)。第二方案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腿部遮护板(12B、13C)的缓冲部 (21)具有下侧缓冲部(M),该下侧缓冲部04)以绕进所述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下方的
方式配置。第三方案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腿部遮护板(12B、13C)的缓冲部 (21)具有在车辆上下方向大致笔直地延伸的中间缓冲部0 ;与所述中间缓冲部02) 的上部后端结合,并且随着朝向车辆上方而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上侧缓冲部03)。第四方案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缓冲部具有垂直缓冲部05), 其以与所述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后缘具有间隙的方式配置,并且向车辆上下方向延伸;凸缘缓冲部(26),其在车辆前后方向或从车辆前方向后上方延伸,并且与所述垂直缓冲部 (25)交叉为T形。第五方案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侧壁设置有凹状部( ),该凹状部08)向车宽度方向内侧凹陷,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或从车辆前方向后上方延伸。如第一方案所述的方案,具有着色面部的内侧腿部遮护板以从外侧腿部遮护板的后部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配置,因为内侧腿部遮护板后部作为缓冲部起作用,该缓冲部配置于比外侧腿部遮护板更向车宽度方向外侧,所以即使在处于横倒状态并且车辆上部附近接地的情况下,能够使着色的缓冲部接地,能够轻易地保护具有涂装面的外侧腿部遮护板。另外,因为内侧腿部遮护板是随着朝向后方而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形状,能够使行驶风积极地向车宽度方向外侧流动,所以能够提高腿部遮护板的防风效果。如第二方案所述的发明,由于当车辆横倒时下侧缓冲部接地,可以更加可靠地使内侧腿部遮护板接地,能够轻易地保护外侧腿部遮护板。如第三方案所述的发明,当车辆横倒时,即使车辆上部接地,由于上侧缓冲部接地,能够轻易地保护外侧腿部遮护板。如第四方案所述的发明,由于上侧缓冲部的接地部分是T形,能够提高缓冲部的刚性,并且由于接地部分设置得更长,能够轻易地确保缓冲部的强度。如第五方案所述的发明,由于行驶风更积极地面向内侧腿部遮护板的斜面,能够使行驶风转向车宽度方向外侧。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两轮机动车的左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两轮机动车前部的左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两轮机动车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沿图3的线A-A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沿图3的线B-B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沿图3的线C-C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沿图3的线D-D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两轮机动车(鞍乘型车辆) 10座位
11外侧腿部遮护板(腿部遮护板)
12B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腿部遮护板、内侧腿部遮护板)
13C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腿部遮护板、内侧腿部遮护板)
17涂装面部
18、19着色面部
21缓冲部
22中间缓冲部
23上侧缓冲部
24下侧缓冲部25垂直缓冲部26凸缘缓冲部28凹状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参考的附图中,箭头 FR表示车辆的前方,箭头UP表示车辆的上方,箭头LH表示车辆的左方。另外,图中CLl表示通过车宽度方向的中心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CL2表示通过车宽度方向的中心点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图1 图3是表示适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小型摩托车型的两轮机动车1。两轮机动车1在车体前后方向大致中央搭载有发动机2。在发动机2的前方配置有前轮3,在发动机2的后方配置有后轮4。前轮3可以转动地支承于左右一对的前叉5,在前叉5的上部设置有转向操纵柄6。前叉5可以转动地支承于车体框架(未图示)的前端,该车体框架形成车体的基本骨骼。在前轮3的上方设置有前方挡泥板8,在后轮4的上方设置有后方挡泥板9。后轮 4可以转动地支承于摆动臂7的后端,摆动臂7的前端可以在上下方向摆动地支承于车体框架的下部。该车体框架被车体壳C覆盖,在发动机2的上方设置有驾驶者D所坐的座位 10。车体壳C由多个树脂制的壳体构成。在车体壳C中,外侧腿部遮护板11从前叉5的前方向车辆两侧延伸,覆盖车体前部及前侧部,并且从前方覆盖坐在座位10的驾驶者D的腿部L。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前部在车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领域被切断一部分,该切断空间的中央设置有头灯30。在头灯30 的左右配置有左右信号灯31、32,在头灯30的上方固定有遮板33。在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后侧配置有上部侧面壳体12,上部侧面壳体12朝向车辆后下方延伸,直到座位10的前部下方从而覆盖车体上方侧部。在上部侧面壳体12的下侧配置有下部侧面壳体13。下部侧面壳体13从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后侧朝向车辆后方延伸从而覆盖发动机2的侧部。下部侧面壳体13的下部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在下部侧面壳体13形成有承载驾驶者D的腿部L的脚踏部13A。外侧腿部遮护板11位于脚踏部13A的前方侧,并且覆盖驾驶者D的腿部L。在下部侧面壳体13的脚踏部13A的下侧配置有脚踏侧面板14,脚踏侧面板14向车辆后方延伸并覆盖发动机2的下部侧部,脚踏侧面板14形成用于确保倾斜角的,如图3 所示,在车辆正视下,随着向车辆下方而向车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形状。另外,在下部侧面壳体13的后部和脚踏侧面板14的后部之间形成有间隙,发动机2的一部分向外侧露出。在脚踏侧面板14的下侧配置有下壳15 (图1),下壳15向车辆后上方以平缓的角度延伸,上部侧面壳体12的下部与下壳15的后部的一部分连接并进行外装。另外,配置于座位10的下方的后部壳体16向座位10的延长方向延伸并覆盖车体后部侧部。所述各壳体支承于车体框架等,邻接的壳体之间相互间在适当的位置卡止。在车体壳C中,上部侧面壳体12、下部侧面壳体13、脚踏侧面板14、下壳15及后部壳体16设置为左右一对。在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外壁实施涂装,并且在向外侧露出部位具有涂装面部17。 另外,上部侧面壳体12、下部侧面壳体13及脚踏侧面板14是在原料上实施着色。图中,符号18、19、20表示露出上部侧面壳体12的原料的面的着色面部、下部侧面壳体13的着色面部及脚踏侧面板14的着色面部。上部侧面壳体12由上部侧面壳体本体12A和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构成, 该上部侧面壳体本体12A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覆盖车体侧部,该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 12B从上部侧面壳体本体12A的前部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并覆盖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后如图2所示,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具有前部12C,其在侧视下,与朝向前方形成凹状的L形的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后端部IlA相接,并且在侧视下呈L形;后侧部 12D,其位于从该前部12C向后方延伸的侧壁的后部;后面部12E,其从后侧部12D向车宽度方向内侧延伸。下部侧面壳体13具备向车体前后方向延伸并覆盖车体侧部的下部侧面壳体本体13B ;从下部侧面壳本体13B的前部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并覆盖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后面的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3C。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3C具有在侧视下呈L形的前部13D ;后侧部13E,其位于从前部13D向后方延伸的侧壁的后部,并在侧视下呈L形;从后侧部13E向车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后面部13F。图4是表示沿图2的线A-A的剖面,在上部侧面壳体12中,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的前部12C配置于比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后端部IlA的外侧侧部更向车宽度方向内侧。另外,从通过该后侧部12D并沿中心线CL2延伸的直线Ll可以明确,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的后侧部12D配置于比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后端部IlA的外侧侧部更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另外,如图2所示,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3C的前部13D的上侧一边以沿后端下部IlB的方式配置,该后端下部IlB与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后端部IlA的下侧连接并向前下方延伸。图5是表示沿图2的线B-B的剖面,从通过该后侧部13E并沿中心线CLl延伸的直线L2可以明确,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3C的后侧部13E配置于比外侧腿部遮护板11 的外侧侧部更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在上部侧面壳体12的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中,从前部12C与后侧部12D连接的侧壁包含随着朝向后方而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形状。在下部侧面壳体13的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13C中,从前部13D与后侧部13E连接的侧壁为随着朝向后方而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形状。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的后侧部12D和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3C的后侧部13E在上下方向连接并向后上方延伸,如图3所示,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的后侧部 12D和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3C的后侧部13E的整体比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后端部IlA 及后端下部IlB更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突出。S卩,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的后侧部12D和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3C的后侧部13E,构成比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侧端部更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缓冲部21。
该缓冲部21具有中间缓冲部22,如图2及图3所示,在车辆正视下,其沿车辆上下方向大致笔直地延伸,并且在车辆侧视下,其向后上方延伸;上侧缓冲部23,其与中间缓冲部22的上部后端结合,并且随着朝向车辆上方而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延伸;下侧缓冲器 M,如图2所示,其与中间缓冲部22的下端结合,并且以绕进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下方的方式配置。下侧缓冲部M由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3C的后侧部13E构成。上侧缓冲部23 由垂直缓冲部25和凸缘缓冲部沈构成,该垂直缓冲部25以与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后缘 (后端部11A)有间隙的方式配置并且向车辆上下方向延伸,该凸缘缓冲部沈从车辆前方向后上方延伸,并且与垂直缓冲部25交叉为T形而结合。凸缘缓冲部沈沿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后端部IlA的上部一边向后上方延伸。这里,图6表示沿图2的线C-C的剖面,从通过该侧缘部并沿中心线CLl延伸的直线L3可以明确,凸缘缓冲部26的侧缘部也比外侧腿部遮护板11更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因此,当该两轮机动车1倾斜时,由中间缓冲部22、上侧缓冲部23及下侧缓冲部M构成的缓冲部 21比外侧腿部遮护板11先接地。另外,在如图2所示的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中,在垂直缓冲部25的前侧以在上下方向排列三个的方式形成有贯通车宽度方向的通风孔27。另外,在中间缓冲部22的前下方,在位于下侧缓冲部M的上部前方的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下部侧壁设置有凹状部观,该凹状部观向车宽度方向内侧凹陷,并且从车辆前方向后上方延伸。由于设置如上所述的凹状部观,如图7的箭头W所示,行驶风在外侧腿部遮护板 11上沿凹状部观的侧方向后方流动。来自于凹状部观的行驶风利用形成于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的前部12C和后侧部12D之间并随着朝向后方而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斜面向车宽度方向外侧流动。另外,图中34表示被外侧腿部遮护板11及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覆盖的散热器(,7 -夕一)。在如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从前方覆盖驾驶者D的腿部L的腿部遮护板(外侧腿部遮护板11、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及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3C)由具有涂装面部17的外侧腿部遮护板11和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及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3C构成,该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及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3C具有着色面部18、19,并且配置于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后侧,该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及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 13C的前部12C、13C配置于比外侧腿部遮护板11更向车宽度方向内侧,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及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3C的后部(后侧部12D、13E)配置于比外侧腿部遮护板11更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并形成缓冲部21。因此,具有着色面部18、19的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及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3C以从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后部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配置,因为由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及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3C后部构成的缓冲部21配置于比外侧腿部遮护板11更向车宽度方向外侧,所以即使在处于横倒状态下车辆上部附近接地的情况下, 着色的缓冲部21接地,能够轻易地保护具有涂装面部17的外侧腿部遮护板11。另外,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及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3C是随着朝向后方而向车宽度方向延伸的形状,因为能够使行驶风积极地向车宽度方向外侧流动,所以能够提高腿部遮护板的防风效果。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及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 13C的后部构成的缓冲部21具有下侧缓冲部M,该下侧缓冲部M以绕进外侧腿部遮护板 11的下方(后端下部11B)的方式配置。因此,由于车辆横倒时下侧缓冲部M接地,能够更加可靠地使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及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3C接地,能够轻易地对外侧腿部遮护板11进行保护。另外,因为所述缓冲部21具有在车辆上下方向大致笔直地延伸的中间缓冲部 22;上侧缓冲部23,其与中间缓冲部22的上部后端结合,并随着朝向车辆上方而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延伸,所以当车辆横倒时,即使车辆上部接地,由于使上侧缓冲部23接地,能够轻易地保护具有涂装面的外侧腿部遮护板11。另外,所述上侧缓冲部23具有垂直缓冲部25,其以与所述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后端部IlA有间隙的方式配置,并且向车辆上下方向延伸;凸缘缓冲部沈,其从车辆前方向后上方延伸,并且与垂直缓冲部25交叉为T形。因此,由于上侧缓冲部23的接地部分为T 形,能够提高缓冲部21的刚性,并且通过将接地部分设定得更长,能够轻易地确保缓冲部 21的强度。另外,在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侧壁设置有凹状部观,该凹状部观向车宽度方向内侧凹陷,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或从车辆前方向后上方延伸。因此,由于使行驶风更积极地面向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及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3C的斜面,能够使行驶风转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以适用于两轮机动车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很好地适用于三轮车辆和四轮汽车(〃<一)等。另外,本发明也可以很好地适用于电动两轮机动车和燃料电池车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位于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后侧的内侧腿部遮护板由上部侧面壳体12的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和下部侧面壳体13的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3C构成,但是相当于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和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3C的部位也可以由独立的壳体部件而构成。另外,相当于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及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3C的部位也可以采用一体的壳体部件的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腿部遮护板结构,该鞍乘型车辆具备驾驶者坐的座位(10);腿部遮护板(11、12B、13C),其设置于所述座位(10)的前方,并且从前方覆盖驾驶者的腿部, 所述腿部遮护板(11、12B、13C)具有被涂装的涂装面部(17)、露出原料质地的着色面部 (18、19),该鞍乘型车辆的腿部遮护板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腿部遮护板(11、12B、13C)由具有所述涂装面部(17)的外侧腿部遮护板(11)和内侧腿部遮护板(12B、13C)构成,该内侧腿部遮护板(12B、13C)具有所述着色面部(18、 19),并且,该内侧腿部遮护板(12B、13C)配置于所述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后侧,该内侧腿部遮护板(12B、13C)的前部配置于比所述外侧腿部遮护板(11)更靠车宽度方向内侧,所述内侧腿部遮护板(12B、13C)的后部配置于比所述外侧腿部遮护板(11)更靠车宽度方向外侧,从而形成缓冲部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腿部遮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腿部遮护板(12B、13C)的缓冲部具有下侧缓冲部(M),该下侧缓冲部04)以绕进所述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下方的方式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腿部遮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腿部遮护板(12B、13C)的缓冲部具有在车辆上下方向大致笔直地延伸的中间缓冲部(22);与所述中间缓冲部0 的上部后端结合,并且随着朝向车辆上方而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上侧缓冲部0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腿部遮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缓冲部(23)具有垂直缓冲部(25),其以与所述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后缘具有间隙的方式配置,并且向车辆上下方向延伸;凸缘缓冲部( ),其在车辆前后方向或从车辆前方向后上方延伸,并且与所述垂直缓冲部05)交叉为T形。
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腿部遮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侧壁设置有凹状部( ),该凹状部08)向车宽度方向内侧凹陷,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或从车辆前方向后上方延伸。
全文摘要
一种鞍乘型车辆的腿部遮护板结构,该腿部遮护板具有涂装面和着色面,当具备腿部遮护板的鞍乘型车辆处于横倒状态时,在车辆上部附近接地的情况下,以使着色面接地的方式保护被实施涂装面的部位。腿部遮护板由具有涂装面部(17)的外侧腿部遮护板(11)和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及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3C)构成,该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及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3C)具有着色面部(18、19),并且其配置于外侧腿部遮护板(11)的后侧,该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及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3C)的前部配置于比外侧腿部遮护板(11)更靠车宽度方向内侧,上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2B)及下部内侧腿部遮护板部(13C)的后部配置于比外侧腿部遮护板(11)更靠车宽度方向外侧,并形成缓冲部(21)。
文档编号B62J17/06GK102398650SQ20111026278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9日
发明者永田雅人, 津久井浩明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