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折山地车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2625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折山地车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尤其是山地自行车,其车架能够被折叠。
背景技术
山地自行车车架一般包前管、上管、下管和立管,并由这些管构成一个三角形的车架,鉴于山地车需要高强度的车架,因此山地车的车架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和物质的膨胀,人们居住的空间已逐渐被压缩,因此空间上的应用显得格外重要,传统的自行车已经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许多厂商便投入折叠自行车的研发和生产,而为适应折叠自行车的崛起,与其配套的折叠接头也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山地自行车由于强度的限制,一直没有一款合适的折叠接头与其相配合,致使折叠型的山地自行车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为了适合社会的发展,折叠型的山地自行车也必将成为发展的趋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折山地车车架结构,能够使山地自行车车架进行折叠,便于收藏和携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折山地车车架结构,包括上管、下管、中管、后上叉和后下叉,所述上管和下管上设有折叠接头。在山地自行车车架的上管和下管上安装折叠接头,由于自行车的前轮和后轮是由上管和下管进行连接的,当上管和下管被折叠时,即自行车的整个车架也被折叠起来,从而完成山地自行车的折叠。作为改进,所述上管折叠接头安装在距离中管1/3 1/2处,所述下管折叠接头安装在距离中管1/Γ1/3处。由于上管为大致平放,而下管为倾斜,若要上管和下管同时能够被折叠,上管折叠接头与下管折叠接头的位置需要大致处于一条竖线上。作为改进,所述折叠接头包括公端、母端和手柄,所述公端与母端之间铰接,上管折叠接头的公端与母端的贴合面与下管折叠接头的公端与母端的贴合面大致平行。同理, 该设计是为了让双管折叠接头和下管折叠接头能够同时被折叠。作为改进,管折叠接头的公端与母端的贴合面为平面,下管折叠接头的公端与母端的贴合面位斜面,根据上管和下管的设计而采用。作为改进,所述公端包括公端衔接管段和公端连接段,所述母端包括母端衔接管段和母端连接段,所述公端连接段与母端连接段的一侧通过销轴铰接,所述手柄的头端枢接在所述销轴上,所述销轴下方于所述公端连接段或母端连接段上设有支撑平台,手柄的头端为偏心轮结构且安装在支撑平台上;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穿孔,所述公端连接段与母端连接段之间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固定在销轴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平台的穿孔并伸出公、母端连接段的外部与螺母扣连接,所述螺母扣内设有扣槽,所述公端连接段相对铰接一侧设有公凸缘,母端连接段相对铰接一侧设有母凸缘,所述公、母凸缘配合形成卡子, 所述卡子与所述螺母扣的扣槽配合。[0009]作为改进,所述公端连接段铰接一侧上设有两个公端安装座,所述母端连接段铰接一侧上设有两个母端安装座,所述公端安装座设于所述两个母端安装座之间,所述手柄的头端设于所述两个公端安装座之间,所述销轴穿过所述公端安装座、母端安装座和手柄头端。作为改进,所述连杆上套有弹簧,所述弹簧设于所述螺母扣与支撑平台之间。当手柄头端偏心较小的一侧翻转到支撑平台上时,连杆处于可活动状态,在弹簧的作用下,螺母扣自然的被弹簧弹开,使螺母扣与卡子分离。作为改进,所述公端连接段与所述母端连接段的贴合面上均设有容置槽,所述两个容置槽配合形成通道,所述连杆穿过所述通道。作为改进,所述连杆与所述螺母扣的连接部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螺母扣的调节部周边设有防滑条纹,所述扣槽边缘呈斜面。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根据上管和下管的设计,在上管和下管上分别设有折叠接头,由于自行车的前轮和后轮是由上管和下管进行连接的,当上管和下管被折叠时,即自行车的整个车架也被折叠起来,从而完成山地自行车的折叠;采用螺母扣与由公端连接段凸缘和母端连接段凸缘组成的卡子配合,能起到很好的锁紧效果,且连接强度高,连接方便快捷,尤其适合山地自行车车架折叠使用;螺母扣与卡子的配合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通过旋转调节部可以改变连杆在连接部与销轴之间的长度,使连杆处于适合的长度,在折叠接头锁紧时不会太紧, 在折叠接头解锁时也不会太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在山地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解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母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端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螺母扣与卡子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螺母扣结构示意图。图8为贴合面为斜面的折叠接头的分解视图I。图9为贴合面为斜面的折叠接头的分解视图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双折山地车车架结构,包括上管1、下管3、中管12、后上叉和后下叉。所述上管1距离中管12大约1/2处设有折叠接头2,所述下管3距离中管12大约1/4 处设有折叠接头2。如图2、3所示,所述的折叠接头包括公端21、母端22和手柄4。所述公端21包括公端衔接管段211和公端连接段212,所述母端22包括母端衔接管221段和母端连接段222,如图1所示,公、母端衔接管段211、221用于安装在自行车的上管1和下管3, 公端连接段212与母端连接段222通过铰接装置进行铰接,使折叠接头的公端21和母端22之间能够进行翻折,即使安装有折叠接头2的上管1和下管3能够被折叠,从而达到折叠整个自行车车架的目的。如图4、5所示,所述铰接装置包括公端连接段212—侧上设有的两个公端安装座213、母端连接段222 —侧上设有的两个母端安装座223及销轴5,所述公端安装座213设于所述两个母端安装座223之间,手柄头端41设于所述两个公端安装座213之间,所述销轴5穿过所述公端安装座213、母端安装座223和手柄头端41,使公端连接段212 与母端连接段222进行铰接,使手柄头端41枢接在销轴5上。所述销轴5下方于所述母端连接段222上设有圆形的支撑平台7,公端连接段212上于所述支撑平台7处设有凹位,其形状与支撑平台7相契合,在公端连接段212与母端连接段222贴合后,支撑平台7可以容置入凹位内,使二者能够贴合紧密。手柄头端41为偏心轮结构且其安装在支撑平台7上, 支撑平台7支撑着手柄头端41,在折叠接头2的公端21和母端22上还设有用于放置手柄的槽位,手柄4处于紧锁状态时,手柄4 一般处于公端21或母端22的槽位中。所述支撑平台7中间位置设有穿孔71,所述公端连接段212与所述母端连接段222的贴合面上均设有容置槽8,所述两个容置槽8配合形成通道,通道直通折叠接头2铰接的相对一侧,所述公端连接段212与母端连接段222之间设有连杆11,所述连杆11 一端固定在销轴5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平台7的穿孔71和通道后,伸出公、母端连接段212、222的外部与螺母扣6 连接。如图7所示,所述螺母扣6包括调节部62和连接部61,所述调节部62安装在所述连接部61上且调节部62与连接部61之间形成环形的扣槽63。所述连接部61置于所述通道中,连接部61的作用一方面是将螺母扣6连接在连杆11的一端,另一方面是限制螺母扣6 的平移;所述连杆11与所述螺母扣6的连接部61之间为螺纹连接,旋转调节部62可以改变连杆11在连接部61与销轴5之间的长度,使连杆11处于适合的长度,在折叠接头2锁紧时不会太紧,在折叠接头2解锁时也不会太松;所述螺母扣6的调节部62上周边设有防滑条纹,方便手动调节;所述扣槽边缘64呈斜面。如图6所示,所述公端连接段212相对铰接一侧设有半圆形的公凸缘215,母端连接段222相对铰接一侧设有半圆形的母凸缘225, 所述公、母凸缘215、225配合形成圆形的卡9,所述卡子9与所述螺母扣6的扣槽63配合。如图8、9所示,所述公端连接段212和母端连接段222的贴合面呈斜面或平面。 折叠接头2设于自行车车架的上管和下管上,上管的折叠接头2的贴合面为平面,下管的折叠接头2的贴合面为斜面,二者大概呈平行,这样一来,车架的折叠位置才能处于一条竖线上。所述公端连接段212的贴合面上设有凸起,所述母端连接段222的贴合面上设有与所述凸起的配合的凹陷,凸起与凹陷的配合使公端连接段212与母端连接段222贴合时的位置更精确,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防止公端连接段212与母端连接段222贴合时由于剧烈震动带来的错位。当手柄头端41偏心较小的一侧翻转到支撑平台7上时,销轴5距离支撑平台7的距离较小,连杆11处于可活动状态,由于连杆11与螺母扣6连接,此时连杆11可将螺母扣 6向外推使螺母扣6的扣槽63不会与卡子配合,从而未能达到锁紧卡子,公端连接段212与母端连接段222可以绕铰接点任意旋转,即折叠接头2处在解锁状态。当手柄头端41偏心较大的一侧翻转到支撑平台7上时,销轴5距离支撑平台7的距离变大,销轴5拉动连杆11 使连杆11向铰接一侧移动,在连杆11的拉动下,螺母扣6往折叠接头2上挤压,使螺母扣 6上的扣槽63紧紧的扣在卡子上,由于卡子包括公端连接段212的凸缘和母端连接段222 的凸缘,在螺母扣6的作用下,限制了公端连接段212和母端连接段222的活动,并使二者紧紧的贴合在一起,即折叠接头2的锁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双折山地车车架结构,包括上管、下管、中管、后上叉和后下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和下管上设有折叠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折山地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折叠接头安装在距离中管1/3 1/2处,所述下管折叠接头安装在距离中管1/Γ1/3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折山地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接头包括公端、 母端和手柄,所述公端与母端之间铰接,上管折叠接头的公端与母端的贴合面与下管折叠接头的公端与母端的贴合面大致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折山地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管折叠接头的公端与母端的贴合面为平面,下管折叠接头的公端与母端的贴合面位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折山地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包括公端衔接管段和公端连接段,所述母端包括母端衔接管段和母端连接段,所述公端连接段与母端连接段的一侧通过销轴铰接,所述手柄的头端枢接在所述销轴上,所述销轴下方于所述公端连接段或母端连接段上设有支撑平台,手柄的头端为偏心轮结构且安装在支撑平台上;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穿孔,所述公端连接段与母端连接段之间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固定在销轴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平台的穿孔并伸出公、母端连接段的外部与螺母扣连接,所述螺母扣内设有扣槽,所述公端连接段相对铰接一侧设有公凸缘,母端连接段相对铰接一侧设有母凸缘,所述公、母凸缘配合形成卡子,所述卡子与所述螺母扣的扣槽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折山地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连接段铰接一侧上设有两个公端安装座,所述母端连接段铰接一侧上设有两个母端安装座,所述公端安装座设于所述两个母端安装座之间,所述手柄的头端设于所述两个公端安装座之间,所述销轴穿过所述公端安装座、母端安装座和手柄头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折山地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上套有弹簧,所述弹簧设于所述螺母扣与支撑平台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折山地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连接段与所述母端连接段的贴合面上均设有容置槽,所述两个容置槽配合形成通道,所述连杆穿过所述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折山地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扣包括调节部和连接部,所述调节部安装在所述连接部上且调节部与连接部之间形成所述扣槽,所述连接部置于所述通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折山地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与所述螺母扣的连接部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螺母扣的调节部周边设有防滑条纹,所述扣槽边缘呈斜面。
专利摘要一种双折山地车车架结构,包括上管、下管、中管、后上叉和后下叉,所述上管和下管上设有折叠接头。在山地自行车车架的上管和下管上安装折叠接头,由于自行车的前轮和后轮是由上管和下管进行连接的,当上管和下管被折叠时,即自行车的整个车架也被折叠起来,从而完成山地自行车的折叠。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1951648SQ20112007769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3日
发明者黄可俭 申请人:黄可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