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移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545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移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用电动力和其他燃油动力的人力行走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自行移动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机构,特别是不用电动力和其他燃油机械动力的人力行走移动机构, 如用于玩具骑马等移动机构,主要利用人体自身重力仿照骑马动作达到机构运动的效果, 现有的一种移动机构,如中国专利CNlOl 162203,其中包括前腿机构和后腿机构为L型弯臂,底端带有单向轮,前腿与后腿机构的弯臂水平端头分别与一连接板铰接连接,后腿机构两弯臂之间带有后腿横梁,后腿横梁上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脚蹬机构连杆连接,移动机构上端连接鞍座机构,鞍座机构为鞍底座上端固定连接鞍座,鞍座机构为鞍底座与前腿机构或后腿机构连接,或者鞍座机构鞍底座下端与压簧固定连接,与两连板之一活动连接, 与另一个固定连接,两连板分别与前腿机构和后腿机构活动连接,该机构通过压簧和限位减震块来实现限位和复位,该移动机构结构复杂,动力传输效率较低,零件多,装配、调整困难,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以便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自行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移动机构,包括前腿、后腿(6)和机架(7),前腿(5)和后腿(6)分别铰接在机架(7)的前端和后端,前腿(5) 和后腿(6)下部安装有单向轮(13),其特征在于前腿(5)和后腿(6)之间铰接有推拉杆 (8);机架(7)上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手柄(1)、驱动连杆(2)、脚蹬(10)、踏板连杆(9)和由驱动连杆(2)上的扇形齿轮(3)与前腿(5)上的扇形齿轮(4)啮合构成的传动装置,驱动连杆(2)与踏板连杆(9)为一体结构,脚蹬(10)安装在驱动连杆(2)下部,手柄 (1)连接在驱动连杆(2)上。所述手柄(1)连接有主转向杆(17),所述主转向杆(17)穿过驱动连杆(2)连接在万向节(18)的上部,万向节(18)下部与主转向摆片(23)固定连接,万向节(18)通过主转向摆片(23)与转向连板(19)活动连接,所述前腿转向杆(21)穿过前腿(5)与单向轮(13) 连接,所述辅转向摆片(20)的一端与前腿转向杆(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向连板(19)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连杆(2)上的扇形齿轮(3)与前腿(5)上的扇形齿轮(4)至少一组。所述推拉杆(8 )与前腿(5 )连接端设有压簧机构,压簧机构包括压簧隔板(14)、压簧(15a)、压簧(15b)和压簧限位板(16),压簧限位板(16)设置在压簧(15a)前端和压簧 (15b)的后端,压簧隔板(14)设置在压簧(15a)和压簧(1 )之间并连接在机架(7)上。所述传动装置可以为开式拨叉结构或闭式拨叉结构或滚动式或连扳式结构。==0009]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包括前腿(5)、后腿(6) 和机架(7),前腿(5)和后腿(6)分别铰接在机架(7)的前端和后端,前腿(5)和后腿(6)下部安装有单向轮(13),前腿(5)和后腿(6)之间铰接有推拉杆(8);机架(7)上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手柄(1)、驱动连杆(2)、踏板连杆(9)、脚蹬(10)、前传动装置和后传动装置,踏板连杆(9)铰接在机架(7)上,脚蹬(10)安装在踏板连杆(9)下部,前传动装置是由驱动连杆(2)上的扇形齿轮(3)与前腿(5)上的扇形齿轮(4)啮合构成,后传动装置是由安装在踏板连杆(9)上的托板(12)与滑套(11)滚动接触构成。所述手柄(1)连接有主转向杆(17),所述主转向杆(17)穿过驱动连杆(2)连接在万向节(18)的上部,万向节(18)下部与主转向摆片(23)固定连接,万向节(18)通过主转向摆片(23)与转向连板(19)活动连接,所述前腿转向杆(21)穿过前腿(5)与单向轮(13) 连接,所述辅转向摆片(20)的一端与前腿转向杆(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向连板(19)活动连接。所述前传动装置和后传动装置还可以为开式拨叉结构或闭式拨叉结构或滚动式或连扳式结构。所述推拉杆(8 )与前腿(5 )连接端设有压簧机构,压簧机构包括压簧隔板(14)、压簧(15a)、压簧(15b)和压簧限位板(16),压簧限位板(16)设置在压簧(15a)前端和压簧 (15b)的后端,压簧隔板(14)设置在压簧(15a)和压簧(1 )之间并连接在机架(7)上。单向轮(13)可为双向轮上设置止动环。所述机架(7 )上安装鞍座(22 )。所述机架(7)和鞍座(22)为一体结构。所述机架(7)和鞍座(22)上罩有动物形状外皮。本实用新型的自行移动机构,前腿和后腿用一根推拉杆连接,无中间环节,零件少,结构简单,成本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自行移动机构闭合状态机构运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自行移动机构张开状态机构运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自行移动机构闭合状态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自行移动机构张开状态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自行移动机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自行移动机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自行移动机构闭合状态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自行移动机构张开状态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自行移动机构主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自行移动机构俯视图。
图11是图9 A-A向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自行移动机构闭合状态机构运动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自行移动机构张开状态机构运动示意图。[0032]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自行移动机构闭合状态侧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自行移动机构张开状态侧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自行移动机构闭合状态机构运动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自行移动机构张开状态机构运动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自行移动机构闭合状态侧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自行移动机构张开状态侧视图。图20是本实用新型自行移动机构开式拨叉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移动机构闭式拨叉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2是本实用新型自行移动机构连扳式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3是本实用新型自行移动机构滚动式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柄;2、驱动连杆;3、扇形齿轮;4、扇形齿轮;5、前腿;6、后腿;7、机架; 8、推拉杆;9、踏板连杆;10、脚蹬;11、滑套;12、滑套托板;13、单向轮;14、压簧隔板;15a、 压簧;15b、压簧;16、压簧限位板;17、主转向杆;18、万向节;19、转向连板;20、辅转向摆片;21、前腿转向杆;22、鞍座;23、主转向摆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20、图21、图22和图23所示,自行移动机构,包括手柄1、驱动连杆2、扇形轮3、前腿扇形轮4、前腿5、后腿6、机架7、推拉杆 8、踏板连杆9、脚蹬10、传动装置、单向轮13和鞍座22,其中,前腿5、后腿6、机架7、推拉杆 8单向轮13和鞍座22构成自行移动机构的机架总成;手柄1、驱动连杆2、扇形轮3、前腿扇形轮4、踏板连杆9、脚蹬10和传动装置构成驱动机构总成;前腿5和后腿6分别铰接在机架7的前端和后端,单向轮13分别安装在前腿5和后腿6的下部,推拉杆8铰接在前腿 5和后腿6之间;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7上,驱动连杆2和踏板连杆9可以直接铸造成一体结构,也可焊接成为一体,脚蹬10安装在踏板连杆9下部,手柄1连接在驱动连杆2上,单向轮13可以通过双向轮上设置止动环实现单向作用,传动装置是由安装在驱动连杆2上的扇形轮3和安装在前腿5上的扇形轮4啮合构成,动力可由手柄1或踏板连杆9直接传给前腿5,无中间环节,动力传输效率高,该传动装置可以为开式拨叉结构或闭式拨叉结构或滚动式或连扳式结构形式,该自行移动机构行走时,人坐在鞍座22上(注鞍座22与机架7 联成整体可增加机架强度且座位稳定不摇摆),脚踏在脚蹬10上,双手向前推动驱动连杆2 上手柄1,使前腿5前进一步,双脚蹬脚蹬10上并拉动驱动连杆2上的手柄1,使后腿6前进一步,重复上述动作,机构即可连续动作,实现向前行走,该自行移动机构通过前腿5和后腿6仅仅用一根推拉杆8连接,从而使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护方便,驱动连杆2、踏板连杆9与前腿5采用直接连接方式,动力可直接传给前腿5,无中间环节,动力传输效率高,骑乘轻快。实施例二、如图7、图8、图9、
图10和
图11所示,自行移动机构,包括手柄1、驱动机构2、机架7、推拉杆8踏板连杆9、脚蹬10、传动装置、转向装置、单向轮13和鞍座22 ;其中,前腿5、后腿6、机架7、推拉杆8单向轮13和鞍座22构成自行移动机构的机架总成;手柄1、驱动连杆2、踏板连杆9、脚蹬10和传动装置构成驱动机构;主转向杆17、万向节18、 转向连板19、辅转向摆片20、前腿转向杆21和主转向摆片23构成机构的转向总成;前腿5和后腿6分别铰接在机架7的前端和后端,单向轮13分别安装在前腿5和后腿6的下部, 推拉杆8铰接在前腿5和后腿6之间;至少一根推拉杆8铰接在前腿5和后腿6之间,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7上,驱动连杆2和踏板连杆9为一体结构,驱动连杆2和踏板连杆9可以直接铸成一体,也可焊接或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体结构,脚蹬10安装在踏板连杆9下部,单向轮13可以通过双向轮上设置止动环实现单向作用,传动装置是由安装在驱动连杆2上扇形齿轮3和安装在前腿5上的扇形齿轮4啮合构成(注也可使用拨叉结构),脚蹬10铰接在踏板连杆9的下部;手柄1连接在主转向杆17上,主转向杆17下端穿过驱动连杆2连接在万向节18的上部,万向节18下部与主转向摆片23固定联接,万向节18通过主转向摆片23 与转向连板19活动联接,前腿转向杆21穿过前腿5与单向轮13连接,辅转向摆片20的一端与前腿转向杆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向连板19活动连接;该自行移动机构行走时,人坐在鞍座22上,脚踏在脚蹬10上并推动主转向杆17上的手柄1,使前腿5前进一步,双脚蹬脚蹬10并拉动主转向杆17上的手柄1,使后腿6前进一步,重复上述动作,机构即可连续动作,实现向前行走;在前行过程中,骑乘者可以摆动主转向杆17上的手柄1,使主转向杆 17转动,并带动万向节18左右转动,进而万向节18通过主转向摆片23带动转向连板19摆动,转向连板19带动辅转向摆片20摆动,辅转向摆片20带动前腿转向杆21转动实现机构转弯行走或直行。实施例三、如
图12、
图13、
图14和
图15所示,自行移动机构,,包括手柄1、驱动连杆2、驱动机构、传动装置、压簧总成、前腿5、后腿6、机架7、推拉杆8、踏板连杆9、脚蹬10、 单向轮13和鞍座22 ;其中,前腿5、后腿6、机架7、推拉杆8单向轮13和鞍座22构成自行移动机构的机架总成;手柄1、驱动连杆2、踏板连杆9、脚蹬10和传动装置构成机构的驱动机构;压簧隔板14、压簧15a、压簧1 及压簧限位板16构成压簧机构的总成,压簧1 帮助迈前腿,压簧1 帮助迈后腿,该自行移动机构行走时,人坐在机架7上,脚踏在脚蹬10 上,双手向前推动驱动连杆2上手柄1,使前腿5前进一步,双脚蹬脚蹬10上并拉动驱动连杆2上的手柄1,使后腿6前进一步,重复上述动作,机构即可连续动作,实现向前行走,该自行移动机构通过前腿5和后腿6仅仅用一根推拉杆8连接,从而使结构简单,成本低,骑乘方便轻快,驱动连杆2与前腿5采用扇形齿轮啮合传动,动力可直接传给前腿5,无中间环节,动力传输效率高。实施例四、如
图16、
图17、
图18、
图19、图20、图21、图22和图23所示,自行移动机构,包括手柄1、驱动连杆2、扇形轮3、前腿扇形轮4、脚蹬10、传动装置、机架7、前腿5、 后腿6、推拉杆8、踏板连杆9和单向轮13,其中,前腿5、后腿6、机架7、推拉杆8、单向轮13 和鞍座22构成自行移动机构的机架总成;手柄1、驱动连杆2、扇形轮3、前腿扇形轮4、踏板连杆9和脚蹬10构成驱动机构总成,前腿5和后腿6分别铰接在机架7的前端和后端,单向轮13分别安装在前腿5和后腿6的下部,推拉杆8铰接在前腿5和后腿6之间;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7上,前腿传动装置是由安装在驱动连杆2上的扇形轮3和安装在前腿5上的前腿扇形轮4啮合构成,动力可由手柄1直接传给前腿5,无中间环节,动力传输效率高; 后腿传动装置是由安装在踏板连杆9上的托板12与滑套13滚动接触构成,动力可由踏板连杆9直接传给后腿6,无中间环节,传输效率高,该前腿传动装置和后腿传动装置还可以为开式拨叉结构或闭式拨叉结构或滚动式或连扳式结构形式,本实施例中也可如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一样,增加由主转向杆、万向节、转向连板、主转向摆片、辅转向摆片和前腿转向杆构成的转向总成和由压簧隔板、前腿压簧、后腿压簧及压簧限位板构成压簧机构的总成,前腿压簧帮助迈前腿,后腿压簧帮助迈后腿,该自行移动机构行走时,人坐在鞍座22上 (注鞍座22与机架7联成整体并可增加机架强度和座位稳定不摇摆),脚踏在脚蹬10上, 双手向前推动驱动连杆2上手柄1,使前腿5前进一步,双脚蹬脚蹬10上并拉动驱动连杆 2上的手柄1,使后腿6前进一步,重复上述动作,机构即可连续动作,实现向前行走,该自行移动机构通过前腿5和后腿6仅仅用一根推拉杆8连接,从而使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护方便,驱动连杆2可直接作用于前腿5,动力可直接传给前腿5 ;踏板连杆9可直接作用于后腿6,动力可由踏板连杆9直接传给后腿6,动力传输无中间环节,传输效率高,骑乘轻快,迈步距离大。 以上实施例的自行移动机构的机架(7)和鞍座(22)上可罩有动物外皮,该动物外皮可以是马、老虎、狗、狮子、驴等动物的外皮。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移动机构,包括前腿(5)、后腿(6)和机架(7),前腿(5)和后腿(6)分别铰接在机架(7)的前端和后端,前腿(5)和后腿(6)下部安装有单向轮(13),其特征在于前腿 (5)和后腿(6)之间铰接有推拉杆(8);机架(7)上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手柄(1)、 驱动连杆(2)、脚蹬(10)、踏板连杆(9)和由驱动连杆(2)上的扇形齿轮(3)与前腿(5)上的扇形齿轮(4)啮合构成的传动装置,驱动连杆(2)与踏板连杆(9)为一体结构,脚蹬(10)安装在驱动连杆(2 )下部,手柄(1)连接在驱动连杆(2 )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连接有主转向杆(17),所述主转向杆(17)穿过驱动连杆(2)连接在万向节(18)的上部,万向节(18)下部与主转向摆片(23)固定连接,万向节(18)通过主转向摆片(23)与转向连板(19)活动连接,所述前腿转向杆(21)穿过前腿(5)与单向轮(13)连接,所述辅转向摆片(20)的一端与前腿转向杆(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向连板(19)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连杆(2)上的扇形齿轮(3)与前腿(5)上的扇形齿轮(4)至少一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8)与前腿(5) 连接端设有压簧机构,压簧机构包括压簧隔板(14)、压簧(1 )、压簧(15b)和压簧限位板 (16),压簧限位板(16)设置在压簧(15a)前端和压簧(1 )的后端,压簧隔板(14)设置在压簧(15a)和压簧(15b)之间并连接在机架(7)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可以为开式拨叉结构或闭式拨叉结构或滚动式或连扳式结构。
6.一种自行移动机构,包括前腿(5)、后腿(6)和机架(7),前腿(5)和后腿(6)分别铰接在机架(7)的前端和后端,前腿(5)和后腿(6)下部安装有单向轮(13),其特征在于前腿(5)和后腿(6)之间铰接有推拉杆(8);机架(7)上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手柄 (1)、驱动连杆(2)、踏板连杆(9)、脚蹬(10)、前传动装置和后传动装置,踏板连杆(9)铰接在机架(7)上,脚蹬(10)安装在踏板连杆(9)下部,前传动装置是由驱动连杆(2)上的扇形齿轮(3)与前腿(5)上的扇形齿轮(4)啮合构成,后传动装置是由安装在踏板连杆(9)上的托板(12 )与滑套(11)滚动接触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行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连接有主转向杆(17),所述主转向杆(17)穿过前驱动连杆(21)连接在万向节(18)的上部,万向节(18) 下部与主转向摆片(23)固定连接,万向节(18)通过主转向摆片(23)与转向连板(19)活动连接,所述前腿转向杆(21)穿过前腿(5)与单向轮(13)连接,所述辅转向摆片(20)的一端与前腿转向杆(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向连板(19)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行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传动装置和后传动装置还可以为开式拨叉结构或闭式拨叉结构或滚动式或连扳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自行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8)与前腿(5) 连接端设有压簧机构,压簧机构包括压簧隔板(14)、压簧(1 )、压簧(15b)和压簧限位板 (16),压簧限位板(16)设置在压簧(15a)前端和压簧(1 )的后端,压簧隔板(14)设置在压簧(15a)和压簧(15b)之间并连接在机架(7)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自行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轮(13)可为双向轮上设置止动环。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自行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7)上安装鞍座(2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自行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7)和鞍座 (22)为一体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自行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7)和鞍座 (22)上罩有动物形状外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行移动机构,包括前腿(5)、后腿(6)和机架(7),前腿(5)和后腿(6)分别铰接在机架(7)的前端和后端,前腿(5)和后腿(6)下部安装有单向轮(13),前腿(5)和后腿(6)之间铰接有推拉杆(8);机架(7)上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手柄(1)、驱动连杆(2)、脚蹬(10)、踏板连杆(9)和由驱动连杆(2)上的扇形齿轮(3)与前腿(5)上的扇形齿轮(4)啮合构成的传动装置,驱动连杆(2)与踏板连杆(9)为一体结构,脚蹬(10)安装在驱动连杆(2)下部,手柄(1)连接在驱动连杆(2)上。本实用新型自行移动机构,前腿和后腿用一根推拉杆连接,零件少,结构简单,成本低。
文档编号B62K17/00GK202193161SQ201120293330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2日
发明者聂文龙 申请人:大连小骑士玩具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