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841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装置,尤其涉及具有能安装在车身机架上的转向设备的壳体的转向装置,该壳体具有能往复移动地内嵌该齿条轴的空心圆筒部。
背景技术
就齿条齿轮式转向装置而言,通过转向横拉杆而改变车轮的操纵角的齿条轴能往复移动地支撑在转向设备的壳体上,将转向盘的旋转传送到齿条轴的小齿轮轴通过轴承能旋转地轴支承在转向设备的壳体上。这种转向设备的壳体由于在操纵时受到从车轮传送来的操纵反作用力,因此为了吸收该操纵反作用力而固定在车身机架上。即,将螺栓插入分别形成在壳体的空心圆筒部的小齿轮侧端部和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侧的端部的车身安装用轴套部,通过将该螺栓紧固在车身机架上,从而将壳体固定在车身机架上。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车身安装用轴套部附近与小齿轮侧端部的车身安装用轴套部附近不同,没有小齿轮轴插入用的圆柱状轴套或齿条导板插入用的圆柱状轴套。因此,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车身安装用轴套部附近的刚性小,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车身安装用轴套部附近在操纵反作用力作用时的变形变大,作为其结果,产生操纵稳定性下降的不良状况。专利文献I所示的齿条齿轮式转向装置在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车身安装用轴套部和空心圆筒部的结合部形成有两个V字形的肋,从而增大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车身安装用轴套部附近的刚性,该肋的与空心圆筒部的连接侧互相相交,与小齿轮相反侧的端部的车身安装用轴套部的连接侧互相分离。但是,专利文献I所示的齿条齿轮式转向装置由于利用两个肋增大刚性,因此在轻量化方面存在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 :国际公开第W02007/06088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具有轻量且增大了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车身安装部附近的刚性的转向设备的壳体的齿条齿轮式转向装置。上述课题通过以下方法解决。即,第一方案的实用新型是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该壳体具有能滑动地内嵌齿条轴的空心圆筒部,该齿条轴利用安装在转向轴下端的小齿轮的旋转而往复移动,且该壳体能安装在车身机架上;车身安装部,该车身安装部形成为在上述壳体的空心圆筒部的小齿轮侧端部和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这双方从空心圆筒部的外周向车身前后方向的任一方突出,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形成有用于将壳体安装在车身机架上的安装孔;以及一个第一肋,该第一肋连接上述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车身安装部和空心圆筒部外周,上述第一肋从上述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车身安装部的凸缘部朝向上述空心圆筒部的车身前后方向的中心及车身上下方向的中心而形成。第二方案的实用新型在第一方案的实用新型的转向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身安装部具备凸缘部,该凸缘部在下表面形成有与上述车身机架抵接的抵接面,且车身上下方向的厚度小;以及轴套部,该轴套部从上述凸缘部向车身上方侧延伸而一体地形成,与凸缘部相比,车身左右方向的宽度窄,车身上下方向的厚度大。第三方案的实用新型在第二方案的实用新型的转向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身安装部具备分别形成在上述轴套部的上表面的车身左右方向的两端,且连接轴套部的上表面和空心圆筒部外周的第二肋。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车身安装部,该车身安装部在壳体的空心圆筒部的小齿轮侧端部和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两方上从空心圆筒部的外周向车身前后方向的任一方突出地形成,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形成有用于将壳体安装在车身机架上的安装孔;以及一个第一肋,该第一肋连接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车身安装部和空心圆筒部外周,第一肋从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车身安装部的凸缘部朝向空心圆筒部的车身前后方向的中心及车身上下方向的中心而形成。因此,由于第一肋相对于空心圆筒部的中心轴线倾斜地形成,因此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车身安装部相对于车身上下方向和车身前后方向的两方的变形的刚性大,减小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车身安装部的车身前后方向和车身上下方向的两方的变形。另外,由于一个肋即可,因此能够使转向设备轻量化。

图I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转向装置,是柱辅助型齿条齿轮式转向装置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I的转向设备的壳体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中101-转向盘,102-马达,103-转向设备,104-转向横拉杆,105-柱,106-中间轴,107-小齿轮轴,108-万向联轴器,I-壳体,11-空心圆筒部,12-内周,13-小齿轮轴插入用的圆柱状轴套,14-齿条导板插入用的圆柱状轴套,15-外周,2-车身机架,21-上表面,31-齿条轴,32-小齿轮轴,4-车身安装部,41-内螺纹(安装孔),42-凸缘部,421-抵接面,43-轴套部,44-第二肋,5-车身安装部,51-内螺纹(安装孔),52_凸缘部,521-抵接面,53-轴套部,54-第二肋,55-第一肋,6-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图I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转向装置,是柱辅助型齿条齿轮式动力转向装置的整体立体图。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柱辅助型齿条齿轮式动力转向装置为了减轻转向盘101的操作力,对转向轴赋予安装在柱105的中间部的马达102的操纵辅助力。并且,将转向轴的旋转传送到中间轴106,通过小齿轮轴107使齿条齿轮式转向设备103的齿条轴往复移动,通过转向横拉杆104操纵车轮。图2是表示图I的转向设备的壳体I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转向设备103的壳体I安装在前辅助机架等车身机架2 (參照图4)上。与图2的纸面正交的跟前侧是车身后方侧,与图2的纸面正交的里侧是车身前方侦れ图2的左右方向是车身左右方向,图2的上方向是车身上方侧,图2的下方向是车身下方侧。另外,与图3的纸面正交的跟前侧是车身上方侧,与图3的纸面正交的里侧是车身下方侧,图3的左右方向是车身左右方向,图3的上方向是车身前方侧,图3的下方向是车身后方侧。转向设备103的壳体I是铝合金的模铸制,齿条轴31能沿图2、图3的左右方向滑动地内嵌在空心圆筒部11的内周12。未图示的球铰套筒(ボールジョイントソ ケット)分别旋入齿条轴31的左右两端,与球铰套筒连接的转向横拉杆(參照图1)104、104通过未图示的关节臂与车轮连接。在空心圆筒部11的左端,一体地形成有从空心圆筒部11的外周15向车身上方侧突出的小齿轮轴插入用的圆柱状轴套13,在插入该小齿轮轴插入用的圆柱状轴套13的小齿轮轴32的下端形成有与齿条轴31啮合的未图示的小齿轮。小齿轮轴32的上端连接在与转向盘101连接的图I的万向联轴器108的下端。在空心圆筒部11的左端,一体地形成有与小齿轮轴插入用的圆柱状轴套13邻接,并从空心圆筒部11的外周15向车身后方侧(与纸面正交的跟前方向)突出的齿条导板插入用的圆柱状轴套14。在该齿条导板插入用的圆柱状轴套14上插入有未图示的齿条导板,通过辊等对齿条轴31的背面(与齿条齿面相反側)进行引导,防止由与小齿轮啮合时的反作用力产生的齿条轴31的变形,齿条轴31顺畅地进行滑动。若驾驶员旋转转向盘101,则小齿轮轴32的小齿轮旋转,与小齿轮的旋转相应,齿条轴31左右滑动,从而能够改变车轮的操纵角。在空心圆筒部11的左端(小齿轮侧端部)、及空心圆筒部11的右端(与小齿轮相反侧端部)形成有从空心圆筒部11的外周15向车身后方侧(与纸面正交的跟前方向)突出的车身安装部4、5。在车身安装部4、5上,在车身上下方向(图2的上下方向,与图3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上各形成ー处内螺纹(安装孔)41、51。从车身下方侧将螺栓6 (參照图4)旋入内螺纹41、51,通过将螺钉6紧固在车身机架2上,从而将壳体I固定在车身机架2上。在车身安装部4、5上形成有车身左右方向的宽度宽,且车身上下方向的厚度小的凸缘部42、52,形成在凸缘部42、52的下表面的抵接面421、521与车身机架2的上表面(參照图4)21抵接,利用螺栓6紧固在车身机架2上。在两个凸缘部42、52上形成有轴套部43,53,该轴套部43、53从凸缘部42、52向车身上方侧延伸地形成,与凸缘部52、52相比,车身左右方向的宽度窄,车身上下方向的厚度大。如果将轴套部43、53的车身左右方向的宽度做成与凸缘部42、52的车身左右方向的宽度相同,则能够増大轴套部43、53的刚性。但是,为了抑制模铸成型时产生气孔,使轴套部43、53的车身左右方向的宽度比凸缘部42、52的车身左右方向的宽度窄。为了抑制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车身安装部5附近的变形,在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凸缘部52上形成有连接凸缘部52和空心圆筒部11的外周15的ー个第一助55。第一肋55从凸缘部52朝向空心圆筒部11的车身前后方向的中心及车身上下方向的中心而形成。另外,在两个轴套部43、53上,在轴套部43、53的上表面的车身左右方向的两端形成有连接轴套部43、53的上表面和空心圆筒部11的外周15的第二肋44、44、54、54。如上所述,在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车身安装部5的凸缘部52上一体地形成有从凸缘部52朝向空心圆筒部11的车身前后方向的中心及车身上下方向的中心而形成的第一肋55。因此,由于第一肋55形成为相对于空心圆筒部11的中心轴线傾斜,因此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车身安装部5相对于车身上下方向和车身前后方向的两方的变形的刚性大,减小了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车身安装部5的车身前后方向和车身上下方向的两方的变形。因此,操纵反作用力作用在转向设备103上时的操纵稳定性提高。另外,由于ー个肋即可,因此能够使转向设备103轻量化。另外,连接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车身安装部5的轴套部53的上表面和空心圆筒部11的外周15的第二肋54、54増大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车身安装部5相对于扭转方向的变形的刚性。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应用于柱辅助型齿条齿轮式动カ转向装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应用于小齿轮辅助型齿条齿轮式动カ转向装置及人工型齿条齿轮式转向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壳体,该壳体具有能滑动地内嵌齿条轴的空心圆筒部,该齿条轴利用安装在转向轴下端的小齿轮的旋转而往复移动,且该壳体能安装在车身机架上; 车身安装部,该车身安装部形成为在上述壳体的空心圆筒部的小齿轮侧端部和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这双方从空心圆筒部的外周向车身前后方向的任一方突出,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形成有用于将壳体安装在车身机架上的安装孔;以及 ー个第一肋,该第一肋连接上述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车身安装部和空心圆筒部外周, 上述第一肋从上述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车身安装部的凸缘部朝向上述空心圆筒部的车身前后方向的中心及车身上下方向的中心而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干, 上述车身安装部具备 凸缘部,该凸缘部在下表面形成有与上述车身机架抵接的抵接面,且车身上下方向的厚度小;以及 轴套部,该轴套部从上述凸缘部向车身上方侧延伸而一体地形成,与凸缘部相比,车身左右方向的宽度窄,车身上下方向的厚度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干, 上述车身安装部具备分别形成在上述轴套部的上表面的车身左右方向的两端,且连接轴套部的上表面和空心圆筒部外周的第二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轻量且增大了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车身安装部附近的刚性的转向设备的壳体的齿条齿轮式转向装置。在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车身安装部(5)的凸缘部(52)上一体地形成有从凸缘部(52)朝向空心圆筒部(11)的车身前后方向的中心及车身上下方向的中心而形成的第一肋(55)。因此,由于第一肋(55)相对于空心圆筒部(11)的中心轴线倾斜地形成,从而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车身安装部(5)相对于车身上下方向和车身前后方向的两方的变形的刚性大,减小与小齿轮侧端部相反的端部的车身安装部(5)的车身前后方向和车身上下方向的两方的变形。
文档编号B62D3/12GK202389445SQ20112053076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6日
发明者吉田高之 申请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