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8558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转向盘的操作而对前轮施加转向角的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图6表示以往的转向装置的一例的结构。在这种转向装置中,在后端部固定有转向盘I的转向轴2旋转自如地支承于筒状的转向柱3的内侧。另外,该转向柱3的中间部支承于支承托架4,该支承托架4在随着冲撞事故而产生的二次碰撞的作用下能向前方脱 离地支承于未图示的车体。转向柱3的前端部结合固定于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用的齿轮箱5等,该齿轮箱5能够进行以贯穿安装孔6的横轴为中心的摆动位移地支承固定于车体,构成能调节转向盘I的上下位置的倾斜机构。另外,在图6所示的转向装置中除了装入有该倾斜机构,也装入有用于调节转向盘I的前后位置的伸缩机构。为了构成该伸缩机构,将内柱7和外柱8呈伸缩状组合而构成转向柱3。S卩,将该内柱7的后部内嵌在支承于支承托架4的作为转向柱壳体发挥功能的外柱8的前部中。另夕卜,在该外柱8的前半下端部,如图7和图8所示设有轴向的狭缝9。在从左右两侧夹着该狭缝9的部分设有一对被夹持托架部10。在这些被夹持托架部10的彼此对齐的部分,分别形成有沿外柱8的轴向较长的前后方向长孔11。此外,通过利用花键卡合等方式以能传递转矩且能伸缩的方式组合外管和内轴,构成转向轴2。另一方面,在彼此平行的一对支承板部12上,形成有以贯穿安装孔6的横轴为中心的局部圆弧状的上下方向长孔13,该一对支承板部12构成支承托架4,且从左右两侧夹持被夹持托架部10。在组装具有这种倾斜机构和伸缩机构的转向装置时,在将前后方向长孔11的一部分和上下方向长孔13的一部分对齐了的状态下,将作为支承杆发挥功能的调节棒14贯穿在上述前后方向长孔11和上下方向长孔13中。并且,使该调节棒14的头部15以只能沿形成于一方(图7和图8的右侧)支承板部12的上下方向长孔13移动的方式,与该上下方向长孔13卡合。另外,在与调节棒14的前端部(图7和图8的左端部)螺纹连接的螺母16与另一方(图7和图8的左侧)支承板部12的外侧面之间,配置有凸轮装置19,该凸轮装置19由分别较松地外嵌在调节棒14上的驱动侧凸轮17和被驱动侧凸轮18构成。其中的被驱动侧凸轮18以只能沿形成于另一方支承板部12的上下方向长孔13移动的方式,与该上下方向长孔13卡合。此外,将调节杆20的基端部结合固定于驱动侧凸轮17,该驱动凸轮17能够在调节棒14的周围旋转驱动。在具有这种倾斜机构和伸缩机构的转向装置中,能够在调节棒14可在上下方向长孔13内位移的范围内调节转向盘I的上下位置。另外,能够在调节棒14可在前后方向长孔11内位移的范围内调节转向盘I的前后位置。在进行该调节操作时,使调节杆20向下方摆动位移,减小凸轮装置19的轴向尺寸。在该状态下,支承板部12的内侧面与被夹持托架部10的外侧面相抵接的抵接部的表面压力下降或消失,能够用小力进行该调节操作。在使转向盘I移动到期望位置后,当使调节杆20向上方摆动位移而增大凸轮装置19的轴向尺寸时,支承板部12的内侧面与被夹持托架部10相抵接的抵接部的表面压力增加,将转向盘I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有时在这种转向装置中,以防止被盗为目的,装入有日本特开2008-265646号公报等所述的公知的转向锁装置。为了在图6所示的转向装置中装入转向锁装置,将具有键锁销(key lock pin)(未图示)的缸体组装在形成于外柱8的中间部的靠后部分的安装孔21中。另外,将键锁圈(key lock collar)(未图示)组装到转向轴2的中间部的轴向上的相位与安装孔21 —致的部分上。这种转向锁装置在断开了点火开关(ignition switch)的状态下工作,使键锁销与键锁圈卡合以阻止转向轴2在外柱8内旋转。 在转向锁装置工作了的状态下想要用较大的力使转向盘I旋转的情况下,转向轴
2的转矩经由键锁圈和键锁销传递到外柱8,使该外柱8向扭转的方向变形。S卩,在通常状态下,如图7所示,外柱8位于支承板部12的大致中央部,相对于此,当在转向锁装置的工作状态下想要用较大的力使转向盘I旋转时,外柱8向宽度方向一侧位移。例如在施加有图8中箭头所示的顺时针方向的转矩的情况下,外柱8向靠近右侧的支承板部12的方向位移。该外柱8由铝合金的铸造品等构成,当在较大的力的作用下过渡变形时,可能发生龟裂等损伤。在日本特开2007-223383号公报中,以提高外柱8a相对于支承托架4a的支承刚性为目的,说明了如下构造,即,如图9所示,使构成支承托架4a的左右一对支承板部12a的内侧面和外柱8a的左右的外侧面,在该外柱8a的下端部和上下方向中间部的、上下两个位置分别抵接。这些抵接部均自外柱8a的车体前方侧端面向车体后方侧延伸,形成至通过了前后方向长孔11的车体后方侧端缘部的一些的位置。但是,在图9所述的以往构造的情况下,支承板部12a的内侧面与外柱8a的外侧面相抵接的抵接部中的上侧的抵接部存在于从宽度方向两侧夹着转向轴2的位置。因此,在使键锁装置工作了的状态下用较大的力操作转向盘I (参照图6),对外柱8a施加有较大的转矩的状态下,该上侧的抵接部不能充分地发挥支承该转矩的功能。其理由是因为在该上侧的抵接部中,上述转矩沿使支承板部12a的内侧面与外柱8a的外侧面互相摩擦的方向(图9的上下方向)作用,不大沿推压方向(图9的左右方向)作用。只要在下侧的抵接部,上述转矩就沿将外柱8a的左右的外侧面推压于两方的支承板部12a的内侧面的方向作用。但是,支承托架4a支承于上端部固定在车体上的固定托架22,下端部并未被特别支承,支承板部12a的下端部的宽度方向的刚性较低。因此,上述支承板部12a的抑制外柱8a的变形的功能不够充分。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8-26564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22338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通过提高转向柱壳体的扭转方向的支承刚性,即使在施加有过度的力的情况下,该转向柱壳体也不易损坏的构造。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装置与以往的构造相同,包括支承托架,其包括支承于车体的上端部、和与该上端部分别相连接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支承板部;转向柱壳体,其在内部贯穿有转向轴,且被夹持在上述支承板部的彼此间;支承杆,其沿宽度方向贯穿上述支承板部和上述转向柱壳体,将上述转向柱壳体支承于上述支承托架;转向锁装置,其设在上述转向柱壳体与上述转向轴之间,在断开了点火开关的状态下工作,阻止上述转向轴在上述转向柱壳体内旋转。特别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装置中,在上述转向锁装置未工作时,上述转向柱壳体的上下方向端部的一方的左右外侧面分别与上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抵接,并且上述转向柱壳体的上下方向端部的另一方的左右外侧面均不与上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抵接地,靠近面对该内侧面;在上述转向锁装置工作时,当通过操作上述转向盘而对上述转向柱壳体施加有旋转方向的力的情况下,上述转向柱壳体的上下方向端部的另一方的左右外侧面中的任一外侧面与上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抵接。优选该转向装置的上述转向柱壳体包括主体部分,其在内部贯穿有转向轴;被夹持部,其设在该主体部分的上下方向端部的一方,被夹持在上述支承板部的彼此间,并且供上述支承杆沿宽度方向贯穿;左右一对外伸突起,它们设在上述主体部分的上下方向端 部的另一方,向上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突出;使上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与这些外伸突起的前端的距离,比这些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与上述转向柱壳体的上述主体部分的上下方向中间部的外侧面的距离短;并且,将上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与该外伸突起的前端的距离限制为如下大小,即,在上述转向锁装置未工作时,即使通过对固定在上述转向轴的后端部的转向盘进行操作,而对上述转向柱壳体施加旋转方向的力,上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与该外伸突起的前端也不抵接,在上述转向锁装置工作时,当通过操作上述转向盘而对上述转向柱壳体施加有旋转方向的力的情况下,上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与该外伸突起的前端抵接的大小。优选上述被夹持部设在上述主体部分的下端部,上述外伸突起以从车辆前方侧延伸至车辆后方侧的方式设在上述主体部分的上端部。另外,该转向装置当利用上述支承杆沿相互靠近的方向推上述支承板部时,上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被推压于上述被夹持部的外侧面;并且,位于左右方向的一方的上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与上述被夹持部的外侧面相抵接的抵接部的中心,以及位于左右方向的另一方的上述外伸突起的前端与上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相面对的部分的中心,夹着上述转向柱壳体的中心轴线而实际存在于径向的相反侧;位于左右方向的另一方的上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与上述被夹持部的外侧面相抵接的抵接部的中心,以及位于左右方向的一方的上述外伸突起的前端与上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相面对的部分的中心,夹着上述转向柱壳体的中心轴线而实际存在于径向的相反侧。优选在该情况下,将上述转向柱壳体的中心轴线,位于上述左右方向的一方的上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与上述被夹持部的外侧面相抵接的抵接部的中心,以及位于上述左右方向的另一方的上述外伸突起的前端与上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相面对的部分的中心连结起来的线的角度,在180° ±20°的范围内;并且,将上述转向柱壳体的中心轴线,位于上述左右方向的另一方的上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与上述被夹持部的外侧面相抵接的抵接部的中心,以及位于上述左右方向的一方的上述外伸突起的前端与上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相面对的部分的中心连结起来的线的角度,在180° ±20°的范围内。此外,优选上述支承杆设置在上述支承板部的前后方向后半部,上述外伸突起与上述支承板部的前后方向前半部的内侧面相面对。实用新型的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在使转向锁装置工作了的状态下,即使当用较大的力使转向盘旋转,而对转向柱壳体(在转向柱壳体由外柱和内柱构成的情况下,是支承于支承托架的外柱)沿扭转方向施加有较大的转矩的情况下,在施加导致该转向柱壳体损坏的程度的应力以前,设在该转向柱壳体上的左右一对外伸突起中的一方的外伸突起的前端,也与左右一对支承板部中的一方的支承板部的内侧面抵接。在该状态下,该一方的支承板部承受上述转矩中的大部分,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因过大的应力施加于转向柱壳体而使该转向柱壳体损坏。

图I是以中立状态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I例的相当于图6的A-A截面的图。图2是以较大的转矩施加于外柱的状态表示的与图I相同的图。图3是为了对承受沿左右方向施加于转向轴的后端部的力的刚性确保进行说明,而以省略了一部分的状态表示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2例的与图I相同的图。图5是以较大的转矩施加于外柱的状态表示的与图4相同的图。图6是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对象的转向装置的一例的侧视图。图7是以中立状态表示以往构造的第I例的相当于图6的A-A截面的图。图8是以较大的转矩施加于外柱的状态表示的与图7相同的图。图9是表示以往构造的第2例的相当于图6的A-A截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第I例图I和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I例。在本例中,支承托架4以在冲撞事故时驾驶人的身体与转向盘I碰撞的二次碰撞时,能向前方脱离的方式支承于固定托架22的下表面,该固定托架22固定在未图示的车体上。支承托架4包括作为上端部的上板部23,其支承于位于车体侧的固定托架22 ;左右一对支承板部12,它们的上端缘分别与该上板部23的两端部相连接,该一对支承板部12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彼此平行地配置。但是,根据车体侧的构造的不同,也有自该上板部23进一步向上方延伸的部分支承于车体侧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该部分和上板部23处于支承托架4的上端部。另外,在支承板部12之间夹持有作为转向柱壳体的外柱8b。另外,在外柱8b的内侧旋转自如地支承有转向轴2。更详细而言,设在外柱8b的上下方向端部的一方(下端部)的作为被夹持部的左右一对被夹持托架部10,利用构成支承杆的调节棒14、凸轮装置19等能调节上下位置和前后位置地,支承于支承托架4的支承板部12。在该状态下,调节棒14沿宽度方向贯穿支承托架4的支承板部12和外柱8b的被夹持托架部10。另外,该被夹持托架部10自外柱Sb的车体前方侧端面向车体后方侧延伸,直到通过了前后方向长孔11的车体后方侧端缘部的一些的位置,该被夹持托架部10的外侧面利用支承杆以推压于支承板部12的内侧面的方式与该内侧面抵接。在设于外柱8b的安装孔21 (参照图6)中设有公知的转向锁装置。该转向锁装置在断开了点火开关的状态下工作,阻止转向轴2在外柱Sb的内侧旋转。更详细而言,通过使转向锁装置的键锁销向外柱8b的径向内侧弹性位移,使该键锁销与组装在转向轴2上的键锁圈卡合,阻止转向轴2在外柱Sb内旋转。这些部分的构造和作用与图6和图7所示的以往构造相同,因此对于相同部分,标注同一个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的说明。特别是,在本例的转向装置中,在外柱8b的前端部,在内部贯穿有转向轴2的主体部分25的作为上下方向端部的一方的下端部设有作为被夹持部的被夹持托架部10,并且在外柱8b的前端部,在主体部分25的作为上下方向端部的另一方的上端部设有向支承板部12的内侧面突出的左右一对外伸突起24。这样,在本例的情况下,利用由调节棒14、凸轮装置19构成的支承杆夹持的被夹持托架部10设在外柱8b的下端部,外伸突起24以沿外柱8b的轴向从车辆前方侧延伸至车辆后方侧的方式设在外柱8b的上端部。 在转向锁装置未工作时,外柱8b的下端部的左右外侧面、即被夹持托架部10的外侧面分别与支承板部12的内侧面抵接,并且外柱Sb的上端部的左右外侧面、即外伸突起24的前端均不与支承板部12的内侧面抵接地,靠近面对该内侧面。在本例中,除了调节转向盘I的上下位置或前后位置的情况以外,也是利用构成支承杆的调节棒14和凸轮装置19,沿彼此靠近的方向推支承板部12,将这些支承板部12的内侧面推压于作为被夹持部的被夹持托架部10的外侧面。并且,在本例中,位于左右方向的一方(左侧或右侧)的支承板部12的内侧面与被夹持托架部10的外侧面相抵接的抵接部的中心,以及位于左右方向的另一方(右侧或左侧)的外伸突起24的前端与支承板部12的内侧面相面对的部分的中心,夹着外柱8b的中心轴线而实际存在于径向的相反侧。另夕卜,限制支承板部12的前后方向长度和形成于被夹持托架部10的前后方向长孔11的位置及长度,以使外伸突起24的前端与上述支承板部12的内侧面,无论怎样调节外柱Sb的前后位置,都始终保持相面对的状态不变。使调节棒14的设置位置和外伸突起24的前端部的设置位置沿前后方向尽量错开。详细而言,将构成支承杆的调节棒14设置在支承板部12的前后方向后半部,并且使外伸突起24的前端部与支承板部12的前后方向前半部的内侧面相面对。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装入用于调节转向盘I的前后位置的伸缩机构。因而,调节棒14的前后位置除了基于倾斜机构而产生的稍微的变化量以外,几乎不变,但外伸突起24的前后位置是变化的。但是,即使在上述外伸突起24的前后位置为最后侧的状态下,这些外伸突起24的前端部也位于调节棒14的很前侧,且这些外伸突起24的前端与支承板部12的内侧面接近面对。例如,图3的点划线α表示调节棒14的前后位置,图3的点划线β表示在使转向盘I的前后位置位于中央位置的状态下的外伸突起24的前端部的前后位置。点划线α所示的调节棒14的设置位置相当于支承板部12的前后方向后半部,外伸突起24的前端部的前后位置与转向盘I的前后位置无关,位于支承板部12的前后方向前半部。因而,能够始终充分地确保点划线α与点划线β的间隔,即,调节棒14的设置位置和外伸突起24的前端部的设置位置的前后方向距离L。另外,外伸突起的形状可以采用与该外伸突起的突出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形状为圆形的形状,但优选该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沿转向装置的轴向(前后方向)延伸。但是,在外伸突起的界面为椭圆形的情况下,点划线β成为外伸突起整体的前后方向的设置位置。[0042]使支承板部12的内侧面与外伸突起24的前端的距离Ls,比上述支承板部12的内侧面与外柱8b的主体部分25的左右外侧面的距离Lb短足够多(Ls << Lb)。详细而言,支承板部12的内侧面与外伸突起24的前端的距离Ls形成为,即使在转向锁装置未工作时操作转向盘I,也不会使支承板部12的内侧面与外伸突起24的前端抵接的大小。即,在转向锁装置未工作时,当通过操作转向盘I而使转向轴2旋转了的情况下,基于设在这些转向轴2与外柱8b之间的轴承的动态转矩,对外柱8b施加有一些转矩,该外柱8b至少会沿旋转方向位移一些。距离Ls是在进行该一些的位移时,不会使支承板部12的内侧面与外伸突起24的前端抵接的大小。另一方面,当在使转向锁装置工作了的状态下操作转向盘I时,如上所述,对外柱8b施加有较大的转矩。距离Ls是在上述这样地对该外柱8b施加了较大的转矩的状态下,在导致毁坏的程度的应力施加于该外柱8b以前,使支承板部12的内侧面与外伸突起24的前端抵接的大小。另外,支承板部12的内侧面与外伸突起24的前端的距离Ls,根据构成支承板部12、外柱Sb的材料、支承板部12的厚度等尺寸、以及外伸突起24的形状、大小的不同而有较大不同,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通过实验等容易且适当地谋求该距离Ls的限制。采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本例的转向装置,提高外柱8b的扭转方向的支承刚性,从而即使在施加有过度的力的情况下,也能防止该外柱8b的破损。即,当在使转向锁装置工作了的状态下用较大的力使转向盘I旋转时,如图2中箭头所示,沿扭转方向有较大的转矩施加于外柱8b,该外柱8b沿旋转方向位移。并且,设在该外柱8b的上端部的左右一对外伸突起24中的旋转方向前侧的外伸突起24的前端,与该外伸突起24的前端所面对的支承板部12的内侧面抵接。在该状态下,该支承板部12承受上述转矩中的大部分。特别是在本例的情况下,利用存在于外柱8b的直径方向相反侧的2处位置的一对抵接部承受上述转矩,该一对抵接部是分别存在于外柱8b的旋转方向前侧的外伸突起24的前端与支承板部12的内侧面相抵接的抵接部,和被夹持托架部10的外侧面与另一支承板部12的内侧面相抵接的抵接部。因此,能够使支承该转矩的部分的间隔(跨度)变长,充分地提高对该转矩的支承刚性,提高外柱8b的损伤防止效果。另外,在本例中,外伸突起24在外柱8b的上端部延伸至车辆后方侧,因此,由设于外柱Sb的车辆后方侧的安装孔21上的转向锁装置的锁定产生的反作用力,经由外伸突起24的后端部以最短距离传递至车体,所以,能提高外柱8b的损伤防止效果。另外,在转向锁装置未工作时,外伸突起24和支承板12不抵接,因此也不会损失倾斜机构或伸缩机构的工作性。此外,在本例的情况下,如图3中点划线α、β所示,由于充分地确保调节棒14的设置位置与外伸突起24的前端部的设置位置的前后方向距离L,因此能够提高与外柱Sb的后端部沿宽度方向的偏离动作的抑制相关的刚性。即,在对转向盘I施加有左右方向的力的情况下,虽然外柱8b的后端部处于沿宽度方向进行偏离动作的倾向,但这些前后2处的设置位置部分沿抑制该偏离动作的方向发挥功能。并且,前后方向距离L越大,提高该刚性的功能越强。在本例的情况下,能够确保该前后方向距离L,使转向盘I的姿势稳定。这样,在本例中,作为支承托架的上端部的上板部23支承于车体,构成支承杆的调节棒14和凸轮装置19,和由该支承杆夹持的作为被夹持部的被夹持托架部10设在作为转向柱壳体的外柱8b的主体部分25的下端部侧,外伸突起24设在外柱8b的上端部,因此能够在左右一对支承板部12的一方,充分地提高承受施加于外柱8b的沿扭转方向较大的转矩的部分的刚性,能够利用该一方支承板部12有效地承受该转矩。结果,即使在利用设有转向锁装置的构造进行了不适当的操作的情况下,也能防止过大的应力施加于外柱8b,能够抑制该转向柱壳体损坏。而且,在支承杆和被夹持部设在转向柱壳体的上端部侧,外伸突起设在转向柱壳体的下端部侧的构造中,也能较佳地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第2例图4和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2例。在本例的情况下,利用下板部26将构成支承托架4b的左右一对支承板部12b的下端部彼此连结起来。另外,将这些支承板部12b的上端部向彼此相反侧呈直角弯折,分别作为安装板部27。这种支承托架4b利用这些安装板部27,以能在二次碰撞时向前方脱离的方式支承于固定托架22 (参照图I和图 2)。这种支承托架4b可以使宽度方向的刚性比装入第I例中的支承托架4大,能够提高外柱8b的支承刚性。其他部分的结构和作用与第I例相同。工业实用性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应用在既具有倾斜机构又具有伸缩机构的转向装置中,即使是仅具有倾斜机构和伸缩机构中的任一方的转向装置、以及均不具有这些机构的转向装置,也能在具有转向锁装置的装置中较佳地应用本实用新型。附图标记说明I、转向盘;2、转向轴;3、转向柱;4、4a、4b、支承托架;5、齿轮箱;6、安装孔;7、内柱;8、8a、8b、外柱;9、狭缝;10、被夹持托架部;11、前后方向长孔;12、12a、12b、支承板部;
13、上下方向长孔;14、调节棒;15、头部;16、螺母;17、驱动侧凸轮;18、被驱动侧凸轮;19、凸轮装置;20、调节杆;21、安装孔;22、固定托架;23、上板部;24、外伸突起;25、主体部分;26、下板部;27、安装板部。
权利要求1.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向装置包括支承托架,其包括支承于车体的上端部和与该上端部分别相连接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支承板部;转向柱壳体,其在内部贯穿有转向轴,且被夹持在所述支承板部彼此之间;支承杆,其沿宽度方向贯穿所述支承板部和所述转向柱壳体,将所述转向柱壳体支承于所述支承托架;转向锁装置,其设在所述转向柱壳体与所述转向轴之间,在断开了点火开关的状态下工作,阻止所述转向轴在所述转向柱壳体内旋转, 在所述转向锁装置未工作时,所述转向柱壳体的上下方向端部的一方的左右外侧面分别与所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抵接,并且所述转向柱壳体的上下方向端部的另一方的左右外侧面均不与所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抵接地靠近面对该内侧面; 在所述转向锁装置工作时,当通过操作所述转向盘而对所述转向柱壳体施加有旋转方向的力的情况下,所述转向柱壳体的上下方向端部的另一方的左右外侧面中的任一外侧面与所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柱壳体包括主体部分,其在内部贯穿有转向轴;被夹持部,其设在该主体部分的上下方向端部的一方,被夹持在所述支承板部的彼此间,并且供所述支承杆沿宽度方向贯穿;左右一对外伸突起,它们设在所述主体部分的上下方向端部的另一方,向所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突出; 所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与这些外伸突起的前端的距离,比这些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与所述转向柱壳体的所述主体部分的上下方向中间部的外侧面的距离短; 并且,将所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与该外伸突起的前端的距离限制为下述大小在所述转向锁装置未工作时,即使通过对固定在所述转向轴的后端部的转向盘进行操作,而对所述转向柱壳体施加旋转方向的力,所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与该外伸突起的前端也不抵接,在所述转向锁装置工作时,当通过操作所述转向盘而对所述转向柱壳体施加有旋转方向的力的情况下,所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与该外伸突起的前端抵接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夹持部设在所述主体部分的下端部,所述外伸突起在所述主体部分的上端部从车辆前方侧延伸至车辆后方侧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利用所述支承杆沿相互靠近的方向推所述支承板部时,这些支承板部的内侧面被推压于所述被夹持部的外侧面; 位于左右方向的一方的所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与所述被夹持部的外侧面相抵接的抵接部的中心,以及位于左右方向的另一方的所述外伸突起的前端与所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相面对的部分的中心,夹着所述转向柱壳体的中心轴线而实际存在于径向的相反侧; 位于左右方向的另一方的所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与所述被夹持部的外侧面相抵接的抵接部的中心,以及位于左右方向的一方的所述外伸突起的前端与所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相面对的部分的中心,夹着所述转向柱壳体的中心轴线而实际存在于径向的相反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转向柱壳体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左右方向的一方的所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与所述被夹持部的外侧面相抵接的抵接部的中心,以及位于所述左右方向的另一方的所述外伸突起的前端与所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相面对的部分的中心连结起来的线的角度,在180° ±20°的范围内;并且,将所述转向柱壳体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左右方向的另一方的所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与所述被夹持部的外侧面相抵接的抵接部的中心,以及位于所述左右方向的一方的所述外伸突起的前端与所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相面对的部分的中心连结起来的线的角度,在180° ±20°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杆设置在所述支承板部的前后方向后半部,所述外伸突起与所述支承板部的前后方向前半部的内侧面相面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装置,通过提高转向柱壳体的扭转方向的支承刚性,即使在施加有过度的力的情况下,该转向柱壳体也不易破损。在转向锁装置未工作时,设在转向柱壳体(8b)的下端部的被夹持托架部(10)的左右外侧面分别与支承板部(12)的内侧面抵接,并且设在转向柱壳体(8b)的上端部的外伸突起(24)的前端均不与支承板部(12)的内侧面抵接地靠近面对该内侧面,在转向锁装置工作时,当对转向柱壳体(8b)施加有旋转方向的力的情况下,转向柱壳体(8b)的外伸突起(24)的前端的任一方与支承板部(12)的内侧面抵接。
文档编号B62D1/16GK202368633SQ20112054576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日
发明者和贺保, 泽克彦 申请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