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工件输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568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重型工件输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加工过程中重型工件运输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重型工件输送结构。
背景技术
在自动生产流水线进行生产过程中,或者是在工业制造、加工领域中,重型工件经常需要经过几个处理或者加工程序,而每个处理或者加工程序在不同的设备上进行操作,因此,重型工件需要在多个设备之间进行运输和移动。如果是较轻的工件,工作人员可以直接用手进行转移工件的操作。但是对于较重的工件来说,用手转移在操作上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并且对于超过一定重量的重型工件(如100公斤以上的金属块或者其他工件)来说,依靠人工操作移动工件是无法实现的。目前采用的重型工件的转移方式,有采用吊装的方式,即通过在生产车间或工作场地的顶部设置导轨、行走机构、驱动装置、吊钩等,在需要转移工件时,通过吊钩将待转移的重型工件固定,然后吊送到需要加工的地方,加工完成后,再通过吊钩将重型工件移走。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对场地和生产车间在承重、强度等标准上有较高的要求,并且在生产车间或工作场地的顶部设置导轨、行走机构、驱动装置、吊钩等结构成本较高,后期对设备的维护和维修也较为不便。目前也有采用在地面上设置传输带的方式来传输重型工件,但是这些传输结构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将重型工件传输到一个位置后,重型工件置于传输带末端不能够较好的移动,或者是移动到另一设备处的重型工件不好就位。并且如果重型工件经常在传输平台上移动,重型工件和传输平台之间的磨损较大,传输平台的使用寿命较低,并且也不便于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型工件输送结构,该结构采用地面传输的结构,能够较好的解决重型工件在传输完成后置于传输带末端不便于移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重型工件输送结构,包括传输结构基座、转移工作台、升降装置、传输轴、移转小车,若干个传输轴转动连接固定在传输结构基架上,传输轴由动力机构驱动转动,所述传输轴的中心轴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并且所述各传输轴最高的端面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共同构成传输面,重型工件置于传输面上,在靠近传输面运动方向的末端处设置有转移工作台,转移工作台固定安装在升降装置上,并且所述转移工作台的宽度小于重型工件的宽度;所述转移小车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小车横支架和两端分别与小车横支架固定连接的小车纵支架,两个小车横支架分别设有小车车轮,两个小车横支架之间构成的中空间距大于转移工作台的宽度并且小于重型工件的宽度。所述传输轴由呈圆柱体形状的内层转动轴和套接在内层转动轴外的外层耐磨层构成。所述外层耐磨层为橡胶层。所述动力机构为驱动电机。所述每一个传输轴由一个对应的驱动电机驱动转动。或者,所述连续分布的至少2个传输轴由一个对应的驱动电机驱动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采用地面传输的结构,能够较好的解决重型工件在传输完成后置于传输带末端不便于移动的问题。2、本实用新型采用若干个传输轴最高的端面构成传输面,重型工件置于传输面上,当驱动电机驱动传输轴转动,从而输送重型工件使其移动,这时候重型工件与传输轴之间是滚动摩擦,这样对传输轴的磨损较小。3、本实用新型的传输轴采用双层结构,由内层转动轴和套接在内层转动轴外的外层耐磨层构成,这种双层结构便于维护,即使传输轴的外层耐磨层使用一段时间后磨损,也可以直接更换外层耐磨层即可,便于维护,并且节约了维护成本。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重型工件通过转移工作台转移到移转小车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传输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对应的零部件名称是1-传输结构基座;2_重型工件;3_小车纵支架;4_小车拉杆;5_移转工作台;6_升降装置;7_小车横支架;8_小车车轮;9_传输轴;10-移转小车;11-外层耐磨层;12_内层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I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重型工件输送结构包括传输结构基座I、转移工作台
5、升降装置6、传输轴9、移转小车10,若干个传输轴9转动连接固定在传输结构基架I上,传输轴9由动力机构驱动转动,所述传输轴9的中心轴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并且所述各传输轴9最高的端面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共同构成传输面,重型工件2置于传输面上,在靠近传输面运动方向的末端处设置有转移工作台5,转移工作台5固定安装在升降装置6上,并且所述转移工作台5的宽度小于重型工件2的宽度;所述转移小车10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小车横支架7和两端分别与小车横支架7固定连接的小车纵支架3,两个小车横支架7分别设有小车车轮8,两个小车横支架7之间构成的中空间距大于转移工作台5的宽度并且小于重型工件2的宽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传输轴9由呈圆柱体形状的内层转动轴12和套接在内层转动轴12外的外层耐磨层11构成。这样相对于转动轴作为一个整体结构而言,其一是避免了重型工件与传输轴之间硬对硬的对碰;其二这种双层结构便于维护,即使传输轴的外层耐磨层使用一段时间后磨损,也可以直接更换外层耐磨层即可,便于维护,并且节约了维护成本(只需要更换外层,如果是单层结构,磨损后需要更换整个传输轴)。外层耐磨层11为橡胶层(橡胶层为高强度的耐磨橡胶构成,如汽车轮胎的橡胶材料)。本实施例的动力机构为驱动电机,可以采用每一个传输轴9由一个对应的驱动电机驱动转动;也可以采用连续分布的至少2个传输轴9由一个对应的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这些连续分布的传输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或者通过皮带盘带动,或者用本领域常用的传动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如图I所示,若干个传输轴最高的端面共同构成传输面,重型工件置于传输面上,当启动驱动电机驱动传输轴转动之前,将转移小车的具有中空凹陷的一方对着转移工作台推进去,两个小车横支架之间构成的中空间距大于转移工作台的宽度并且小于重型工件的宽度,将转移小车推进去后使得转移工作台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落下时,升降机构和转移工作台正好可以从小车中空凹陷的部分落下去,而重型工件正好可以落放在两个小车横支架上。做好这些准备后,启动驱动电机,转动轴随之转动,重型工件开始在传输面上移·动,直至转移到转移工作台上,然后启动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可以采用液压控制或者气动控制的升降结构),使得升降机构下降,在升降机构下降到一定的距离后,重型工件落放在两个小车横支架上,通过移动转移小车就可以将重型工件移开。要将重型工件移动就位,只需要将以上移动的操作程序反过来即可以实现。即先将装载有重型工件的小车移动到已经处于低位的转移工作台上,此时启动升降机构,直到重型工件的下端面与传输带处于同一高度。为了便于将重型工件移动到传输带上去,可以在转移工作台的台面上设置几个可以滚动的滚动轴或者滚动珠子,使得重型工件可以轻松的移动到传输面上。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重型工件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结构基座(I)、转移工作台(5)、升降装置(6 )、传输轴(9 )、移转小车(10 ),若干个传输轴(9 )转动连接固定在传输结构基架(I)上,传输轴(9)由动力机构驱动转动,所述传输轴(9)的中心轴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并且所述各传输轴(9)最高的端面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共同构成传输面,重型工件(2)置于传输面上,在靠近传输面运动方向的末端处设置有转移工作台(5),转移工作台(5)固定安装在升降装置(6)上,并且所述转移工作台(5)的宽度小于重型工件(2)的宽度;所述转移小车(10)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小车横支架(7)和两端分别与小车横支架(7)固定连接的小车纵支架(3),两个小车横支架(7)分别设有小车车轮(8),两个小车横支架(7)之间构成的中空间距大于转移工作台(5)的宽度并且小于重型工件(2)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重型工件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轴(9)由呈圆柱体形状的内层转动轴(12)和套接在内层转动轴(12)外的外层耐磨层(11)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型工件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耐磨层(11)为橡月父层O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一项所述的重型工件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为驱动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型工件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传输轴(9)由一个对应的驱动电机驱动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型工件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分布的至少2个传输轴(9)由一个对应的驱动电机驱动转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型工件输送结构。该结构包括传输结构基座、转移工作台、升降装置、传输轴、移转小车,若干个传输轴转动连接固定在传输结构基架上,传输轴由动力机构驱动转动,所述传输轴的中心轴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并且所述各传输轴最高的端面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共同构成传输面,重型工件置于传输面上,在靠近传输面运动方向的末端处设置有转移工作台,转移工作台固定安装在升降装置上,并且所述转移工作台的宽度小于重型工件的宽度;所述转移小车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小车横支架和两端分别与小车横支架固定连接的小车纵支架,两个小车横支架分别设有小车车轮,两个小车横支架之间构成的中空间距大于转移工作台的宽度并且小于重型工件的宽度。本实用新型采用地面传输的结构,能够较好的解决重型工件在传输完成后置于传输带末端不便于移动的问题。
文档编号B62B3/00GK202717267SQ20122035463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2日
发明者周辉 申请人:成都生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