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502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包括第一横梁(1)和一对第二横梁(2),其中所述第一横梁(1)连接在左、右前纵梁(4)的根部(40)之间,所述第二横梁(2)分别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前纵梁(4)的根部(40)与A柱(5)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左、右前纵梁的根部之间设置第一横梁,使第一横梁位于碰撞力传递区域,可以有效抗击和分散碰撞力,减小前围板侵入量。
【专利说明】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及汽车。【背景技术】
[0002]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过程中,前纵梁是最重要的吸能部件。如何抗击并分散碰撞力,减小前围板侵入量,是对前纵梁结构研究的重点。现有技术中在前纵梁后部上方设置有横梁,并且两端分别与A柱连接,以起到抵抗碰撞力的作用。然而,这种设置下,横梁不能成为有效传递碰撞力来减小前围板侵入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有效传递碰撞力,减小前围板侵入量的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及汽车。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包括第一横梁和一对第二横梁,其中所述第一横梁连接在左、右前纵梁的根部之间,所述第二横梁分别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前纵梁的根部与A柱之间。
[0005]其中,所述第一横梁位于前围板之外。
[0006]其中,还包括一对第三横梁,分别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前纵梁的根部与所述A柱之间,与所述第二横梁相互叠置形成封闭截面。
[0007]其中,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均通过焊接与所述前纵梁的根部安装,所述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均通过焊接或螺栓与所述A柱安装,所述第三横梁在所述前纵梁的根部处与所述第一横梁焊接连接。
[0008]其中,所述第二横梁位于所述前围板之内,所述第三横梁位于所述前围板之外。
[000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
[001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及汽车,通过在在左、右前纵梁的根部之间设置第一横梁,使第一横梁位于碰撞力传递区域,可以有效抗击和分散碰撞力,减小前围板侵入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的前视示意图。
[0015]图4是图2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
[0017]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包括第一横梁I和一对第二横梁2,其中第一横梁I连接在左、右前纵梁4的根部40之间,并位于前围板6 (参见图4)之外,第二横梁2分别连接在同侧的前纵梁4的根部40与A柱5之间。第一横梁I通过焊接与前纵梁4的根部40安装,第二横梁2也通过焊接分别与前纵梁4的根部40和A柱5安装,并且第二横梁2还可通过螺栓与A柱5安装。第二横梁2位于前围板6内侧。
[0018]通过上述的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由于第一横梁I设置在左、右前纵梁4的根部40之间,从而使第一横梁I位于碰撞力传递区域,相当于在左右前纵梁之间构建了一条碰撞力的传递通道,如图2中箭头所示,当正面碰撞发生时,碰撞力自前纵梁4向后传递,第一横梁I和第二横梁2可以有效抗击碰撞力,并且使碰撞力分别沿第一横梁I和第二横梁2扩散到整个车身框架,减小前围板6侵入量。另外,第一横梁I位于前围板6外侧,即第一横梁I处于乘员舱之外,从外到内是前纵梁-第一横梁-前围板,因此本实施例设置的第一横梁I不占用乘员舱空间,不会对乘员舱内的空调、踏板、转向管柱的布置造成影响。
[0019]请再同时参照图3、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增强抗击和分散碰撞力的效果,本实施例还设置了一对第三横梁3,分别连接在同侧的前纵梁4的根部40与A柱5之间,与第二横梁2相互叠置形成封闭截面。具体地,第三横梁3通过焊接分别与前纵梁4的根部40和A柱5安装,并且第三横梁3还可通过螺栓与A柱5安装。第三横梁3在前纵梁4的根部40处与第一横梁I焊接连接。第三横梁3位于前围板6外侧。
[0020]第三横梁3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抗击和分散碰撞力的效果,并且由于其位于前围板6之外,将有效减小前围板6侵入量,对第二横梁2也起到加强作用。
[0021]相应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汽车,具有实施例一所述的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该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的工作原理及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022]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横梁(I)和一对第二横梁(2),其中所述第一横梁(I)连接在左、右前纵梁(4)的根部(40)之间,所述第二横梁(2)分别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前纵梁(4)的根部(40)与A柱(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I)位于前围板(6)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第三横梁(3),分别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前纵梁(4)的根部(40)与所述A柱(5)之间,与所述第二横梁(2)相互叠置形成封闭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I)、第二横梁(2)、第三横梁(3)均通过焊接与所述前纵梁(4)的根部(40)安装,所述第二横梁(2)、第三横梁(3 )均通过焊接或螺栓与所述A柱(5 )安装,所述第三横梁(3 )在所述前纵梁(4 )的根部(40 )处与所述第一横梁(I)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2)位于所述前围板(6)之内,所述第三横梁(3)位于所述前围板(6)之外。
6.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
【文档编号】B62D21/15GK203402259SQ201320508228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0日
【发明者】潘俊, 肖晶, 钟建强, 杨国勇, 徐璐, 胡玲玲, 杨万庆, 袁焕泉 申请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