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行车的吸震座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吸震座杆,包括一连接座、一杆件、一吸震件及一栓锁组件,该连接座具有一底端、二对接耳、二第一穿孔分别设于该二对接耳、以及一容置空间形成于该二对接耳之间,该杆件具有一插接部伸入容置空间、以及一第二穿孔设于该插接部且正对于该二第一穿孔,该吸震件具有一顶部、二侧墙、一管部、以及一轴孔形成于该管部内且正对于该二第一穿孔,该栓锁组件穿设于该二第一穿孔、该第二穿孔与该轴孔,借以将该连接座、该杆件与该吸震件结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自行车的吸震座杆,兼具轻量化、良好的动能传导率及避震性能。
【专利说明】用于自行车的吸震座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的避震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吸震座杆。
【背景技术】
[0002]人们骑乘自行车经过颠簸路段时,会感受到明显的震动而有不适感,因此部分的自行车在座杆安设有避震器以吸收震动,惟这样的避震器通常包括金属弹簧来实现避震目的,不仅结构较为复杂,重量也会较重,同时使用者的部分脚踏出力也会被避震器吸收而降低动能传导率,因此对于强调轻量化、适用于高速行驶的公路车而言,现有的避震器并不是合宜的选择;但另一方面,不具避震功能的公路车却也容易增加使用者的疲劳感,因此使用者往往会面临自行车的轻量化/高动能传导率及舒适性能仅能择一的窘境。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轻量化、良好的动能传导率及避震性能的用于自行车的吸震座杆。
[0004]为了达成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吸震座杆,其用以与一座垫连接,该吸震座杆包括一连接座、一杆件、一吸震件及一栓锁组件,该连接座具有一顶端用以供该座垫接设、一底端、二对接耳由该底端向下延伸而出、二第一穿孔分别设于该二对接耳、以及一容置空间形成于该二对接耳之间,该杆件的顶端具有一插接部伸入该连接座的容置空间中、以及一第二穿孔设于该插接部且正对于该二第一穿孔,该吸震件具有一顶部位于该连接座的底端及该杆件的插接部之间、二侧墙由该顶部二侧向下延伸且位于该二对接耳与该插接部之间、一管部位于该二侧墙之间、以及一轴孔形成于该管部内且正对于该二第一穿孔,该栓锁组件穿设于该二第一穿孔、该第二穿孔与该轴孔,借以将该连接座、该杆件与该吸震件结合在一起。
[0005]其中,该杆件顶端具有二抵顶面分别位于该插接部的二侧,该吸震件具有二翼部分别由该二侧墙底端延伸而出,该二翼部位于该二对接耳底端与该二抵顶面之间。
[0006]其中,该吸震件的管部包括一第一管状单元与其中一侧墙连接、及一第二管状单元与另一侧墙连接,第一管状单元的自由端与第二管状单元的自由端相对。
[0007]其中,该管部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二侧墙分别为一第一侧墙及一第二侧墙,该管部的第一端与第一侧墙的内侧壁抵接,且该第一侧墙形成一第三穿孔正对该轴孔,该管部的第二端形成一环缘,该第二侧墙形成一与该环缘轮廓互补的第四穿孔,该环缘嵌设于该第四穿孔内。
[0008]其中,该栓锁组件具有相互螺合的一螺栓与一螺帽,该螺栓具有一杆部及一头部,该螺栓的头部贴抵于其中一该对接耳的外缘,该螺帽则具有一头部贴抵于另一该对接耳的外缘。
[0009]其中,该栓锁组件更具有一套件,该套件具有一套孔供螺栓的杆部穿设、以及一与套孔连通的大径孔供螺栓的头部嵌抵。
[0010]其中,该螺帽具有一嵌设端及一形成于该嵌设端的螺孔供螺栓的杆部螺设,该套件的一内端套设于螺帽的嵌设端。
[0011]其中,其中一所述对接耳的外缘形成有一环状凹部位于该第一穿孔周围,供该套件的一头端容置。
[0012]其中,该环状凹部的形状与该头端的形状互补且呈非圆形。
[0013]其中,该环状凹部的形状与该头端的形状互补且呈椭圆形。
[0014]其中,其中一所述对接耳的外缘形成有一环状凹部位于该第一穿孔周围,供该螺帽的头部容置。
[0015]其中,该环状凹部的形状与该头部的形状互补且呈非圆形。
[0016]其中,该环状凹部的形状与该头部的形状互补且呈椭圆形。
[0017]借由前述设计,连接座及杆件之间可利用吸震件的顶部及侧墙作为缓冲,且栓锁组件与插接部之间则可利用吸震件的管部作为缓冲,借此提供吸震座杆适度的缓冲性能,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具有重量较轻且较不会降低动能传导率的优点,因此可以就使用者的多面向需求提供折衷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座及杆件可彼此分离,因此使用者可以准备多个各别安装有不同座垫(或同类座垫但具有不同安设角度、位置)的连接座,并借由选用不同的连接座而快速地替换成所需的座垫。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吸震座杆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震座杆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震座杆第一实施例的纵剖面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吸震座杆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吸震座杆第二实施例的纵剖面图。
[0024]其中,附图标记:
[0025]I吸震座杆
[0026]2 座垫
[0027]10连接座
[0028]11 顶端
[0029]12 底端
[0030]13对接耳
[0031]131环状凹部
[0032]14第一穿孔
[0033]15容置空间
[0034]20 杆件
[0035]21插接部
[0036]22第二穿孔[0037]23抵顶面
[0038]30吸震件
[0039]31 顶部
[0040]32 侧墙
[0041]321 第一侧墙
[0042]322 第二侧墙
[0043]323内侧壁
[0044]324第三穿孔
[0045]325第四穿孔
[0046]33 管部
[0047]331 第一端
[0048]332 第二端
[0049]333 环缘
[0050]334第一管状单元
[0051]335第二管状单元
[0052]34 轴孔
[0053]35 翼部
[0054]40栓锁组件
[0055]41 杆部
[0056]42a、42b 头部
[0057]43 螺栓
[0058]44 螺帽
[0059]441嵌设端
[0060]442 螺孔
[0061]45 套件
[0062]451 套孔
[0063]452大径孔
[0064]453 内端
[0065]454 头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66]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吸震座杆1,该吸震座杆I用以与一座垫2连接,且该吸震座杆I包括一连接座10、一杆件20、一吸震件30及一栓锁组件40。
[0067]该连接座10具有一顶端11用以供该座垫2接设、一底端12、二对接耳13由该底端12向下延伸而出、二概呈水平的第一穿孔14分别设于该二对接耳13、以及一容置空间15形成于该二对接耳13之间。
[0068]该杆件20供插设于自行车的座管(未绘示),杆件20的顶端具有一插接部21伸入该连接座10的容置空间15中、以及一第二穿孔22设于该插接部21且正对于该二第一穿孔14。
[0069]前述连接座10与杆件20可由纤维补强材料制成,所述纤维补强材料可为但不限于碳纤维补强塑料、玻璃纤维补强塑料或克维拉(Kevlar)纤维补强塑料,塑料可选用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或二者的混合;另外,连接座10与杆件20也可以是金属或合金材质。
[0070]该吸震件30具有一顶部31位于该连接座10的底端12及该杆件20的插接部21之间、二侧墙32由该顶部31 二侧向下延伸且位于该二对接耳13与该插接部21之间、一管部33位于该二侧墙32之间且设于第二穿孔22内、以及一轴孔34形成于该管部33内且正对该二第一穿孔14。该吸震件30由弹性材质制成,所述弹性材质可为但不限于丁基橡胶(IIR, Isobutylene Isoprene Rubber)、娃胶、嵌段聚醚酰胺树脂(PEBAX)、热塑性橡胶(TPR)或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PU)。
[0071]该栓锁组件40穿设于该二第一穿孔14、该第二穿孔22与该轴孔34而将连接座
10、杆件20与吸震件30加以结合。本实施例中,该栓锁组件40具有相互螺合的一螺栓43与一螺帽44,该螺栓43具有一杆部41及一头部42a,该螺帽44则具有另一头部42b,该杆部41穿设于该二第一穿孔14、该第二穿孔22与该轴孔34,该二头部42a、42b分别贴抵于该二对接耳13的外缘,因此只要令螺栓43与螺帽44螺紧,即可将连接座10、杆件20与吸震件30加以结合。此为栓锁组件的一种实施态样,惟本实施例尚于该螺栓43外套设有一套件45,详如下述。
[0072]基于前述设计,连接座10及杆件20之间可利用吸震件30的顶部31及侧墙32作为缓冲,且栓锁组件40与插接部21之间则可利用吸震件30的管部33作为缓冲,从而提供适度的避震效果。
[0073]为了进一步增进避震效果,该吸震件30更可具有二翼部35分别由该二侧墙32底端朝外侧延伸,该杆件20顶端具有二抵顶面23分别位于该插接部21的两侧,借此,该二翼部35可分别被定位于该二对接耳13底端与该二抵顶面23之间,以提升连接座10与杆件20之间的避震性。
[0074]为了让吸震件30的管部33可以顺利被安装于第二穿孔22内,该吸震件30可以采如下设计:该管部33具有一第一端331及一第二端332,该二侧墙32分别为一第一侧墙321及一第二侧墙322,该管部33的第一端331与第一侧墙321的内侧壁323抵接,且该第一侧墙321形成一第三穿孔324正对该轴孔34,该管部33的第二端332形成一环缘333,该第二侧墙322形成一与该环缘333轮廓互补的第四穿孔325,使该环缘333可嵌设于该第四穿孔325内。借此,当欲安装吸震件30时,可以先将管部33以外的其余部分,即顶部31及二侧墙32安套于插接部21,再将管部33由第二侧墙322的第四穿孔325套入第二穿孔22,借此完成吸震件30的安装。
[0075]另一方面,为了避免螺栓43与连接座10之间产生磨耗,并且让栓锁组件40在第一穿孔14及轴孔34内具有较为一致的外径,该栓锁组件40更可具有一套件45,该套件45具有一套孔451供螺栓43的杆部41穿设、以及一与套孔451连通的大径孔452供螺栓43的头部42a嵌抵;本实施例中,大径孔452概呈渐扩锥状,惟实际上大径孔452也可改为在轴向上具有固定尺寸的筒状。
[0076]另外,为了控制螺栓43与螺帽44螺设的深度,该螺帽44可具有一嵌设端441及一形成于该嵌设端441的螺孔442供螺栓43的杆部41螺设,该套件45的一内端453即可与螺帽44的嵌设端441嵌套而使螺栓43与螺帽44之间无法进一步相向螺合。此设计同时可令该螺帽44的外缘与该套件45的外缘齐平,以使该栓锁组件40与该二第一穿孔14及该轴孔34的间隙尽量减小。
[0077]又,为了不让头部42b凸出于该连接座10,于其中一对接耳13的外缘可形成有一环状凹部131位于第一穿孔14周围,供该螺帽44的头部42b容置;同样地,另一对接耳13的外缘也可形成一环状凹部131位于第一穿孔14周围,供套件45的一头端454容置,以避免套件45向外凸出,不仅外观简洁且可避免勾卡外物。此外,二环状凹部131的形状可分别与该螺帽44的头部42b以及套件45的头端454的形状互补且为任意的非圆形,于本实施例中该环状凹部131即为长轴在垂直方向的椭圆形,使该螺帽44、该套件45不会相对连接座10旋转地嵌合于该二环状凹部131中,当螺栓43的杆部41与螺帽44的螺孔442螺合时,螺帽44与套件45不会跟着转动,提高组装的便利性。
[0078]需说明的是,吸震件30的结构设计并不以前述实施例所示者为限,实际上也可采用其它设计,只要可将管部33设于第二穿孔22内即可;例如,在图4、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吸震件30的顶部31、侧墙32及管部33为一体连接,而该管部33则被切断成一第一管状单元334及一第二管状单元335,第一管状单元334与第一侧墙321 —体连接,第二管状单元335则与第二侧墙322 —体连接,如此一来,吸震件30可利用本身的可变形性,使第一管状单元334与第二管状单元335分别由第二穿孔22的两端伸入第二穿孔22,且第一管状单元334的自由端可与第二管状单元335的自由端相对,据此同样可以顺利安装吸震件30。
[0079]基于前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在连接座及杆件之间夹设由弹性材质制成的吸震件,其可提供适当避震效果以减低使用者骑乘时的疲劳感,但又不至于过度降低自行车架的刚性而牺牲踩踏动能,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吸震件重量远轻于现有的避震器,完全符合自行车的轻量化趋势,借此满足使用者的多元需求。
[0080]除此之外,以往使用者为了替换不同的座垫或调整座垫的角度、位置,必须将座垫自连接座卸下或旋松座垫调整机构的调整单元,但是这样会耗费较多时间,无法满足比赛或需临场快速调整的场合所需;反观,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者则可以预先准备多个连接座,并在这些连接座安装不同的座垫或预先将座垫调整至不同的角度、位置,且只要将栓锁组件的螺栓卸下就可以借由替换不同的连接座来达成替换座垫或调整座垫角度、位置的目的,借此达到省时的效果,俾利于争取比赛佳绩。
[0081]最后,必须再次说明,本实用新型于前揭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构成元件,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它等效元件的替代或变化,亦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例如该栓锁组件40可由任何现有结构替代,不限于螺栓、螺帽、套件的组
口 ο
[0082]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吸震座杆(1),用以与一座垫(2)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吸震座杆(1)包括:一连接座(10),具有一顶端(11)供该座垫(2)接设、一底端(12)、二对接耳(13)由该底端(12)向下延伸而出、二第一穿孔(14)分别设于该二对接耳(13)、以及一容置空间(15)形成于该二对接耳(13)之间; 一杆件(20),其顶端具有一插接部(21)伸入该连接座(10)的容置空间(15)中、以及一第二穿孔(22)设于该插接部(21)且正对于该二第一穿孔(14);一吸震件(30),具有一顶部(31)位于该连接座(10)的底端及该杆件(20)的插接部(21)之间、二侧墙(32)由该顶部(31) 二侧向下延伸且位于该二对接耳(13)与该插接部(21)之间、一管部(33)位于该二侧墙(32)之间、以及一轴孔(34)形成于该管部(33)内且正对于该二第一穿孔(14);以及 一栓锁组件(40),穿设于该二第一穿孔(14)、该第二穿孔(22)与该轴孔(34),以将该连接座(10)、该杆件(20)与该吸震件(30)结合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自行车的吸震座杆(1),其特征在于,该杆件(20)顶端具有二抵顶面(23)分别位于该插接部(21)的二侧,该吸震件(30)具有二翼部(35)分别由该二侧墙(32)底端延伸而出,该二翼部(35)位于该二对接耳(13)底端与该二抵顶面(23)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自行车的吸震座杆(1),其特征在于,该吸震件(30)的管部(33)包括一第一管状单元(334)与其中一侧墙(32)连接、及一第二管状单元(335)与另一侧墙(32)连接,第一管状单元(334)的自由端与第二管状单元(335)的自由端相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自行车的吸震座杆(1),其特征在于,该管部(33)具有一第一端(331)及一第二端(332),该二侧墙(32)分别为一第一侧墙(321)及一第二侧墙(322),该管部(33)的第一端(331)与第一侧墙(321)的内侧壁(323)抵接,且该第一侧墙(321)形成一第三穿孔(324)正对该轴孔(34),该管部(33)的第二端(332)形成一环缘(333),该第二侧墙(322)形成一与该环缘(333)轮廓互补的第四穿孔(325),该环缘(333)嵌设于该第四穿孔(325)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自行车的吸震座杆(1),其特征在于,该栓锁组件(40)具有相互螺合的一螺栓(43)与一螺帽(44),该螺栓(43)具有一杆部(41)及一头部(42a),该螺栓(43)的头部(42a)贴抵于其中一该对接耳(13)的外缘,该螺帽(44)则具有一头部(42b)贴抵于另一该对接耳(13)的外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自行车的吸震座杆(1),其特征在于,该栓锁组件(40)更具有一套件(45),该套件(45)具有一套孔(451)供螺栓(43)的杆部(41)穿设、以及一与套孔(451)连通的大径孔(452)供螺栓(43)的头部(42a)嵌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自行车的吸震座杆(1),其特征在于,该螺帽(44)具有一嵌设端(441)及一形成于该嵌设端(441)的螺孔(442)供螺栓(43)的杆部(41)螺设,该套件(45)的一内端(453)套设于螺帽(44)的嵌设端(441)。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自行车的吸震座杆(1),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所述对接耳(13)的外缘形成有一环状凹部(131)位于该第一穿孔(14)周围,供该套件(45)的一头端(454)容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用于自行车的吸震座杆(I),其特征在于,该环状凹部(131)的形状与该头端(454)的形状互补且呈椭圆形。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自行车的吸震座杆(I),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所述对接耳(13)的外缘形成有一环状凹部(131)位于该第一穿孔(14)周围,供该螺帽(44)的头部(42b)容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用于自行车的吸震座杆(I),其特征在于,该环状凹部(131)的形状与该头部(42b)的形状互补且呈椭圆形。
【文档编号】B62J1/08GK203497067SQ201320615808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9日
【发明者】尤国品 申请人:尤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