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座杆避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7155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座杆避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座杆避震结构包括一座杆头部、一底管、一弹性套管及至少一连接件。该座杆头部具有一束环部,该束环部两侧具有至少一第一固定孔。该底管的上端插设于座杆头部的束环部内,该底管两侧具有至少一对应第一固定孔的第二固定孔。该弹性套管套设于底管上端而被夹设于该座杆头部束环部及底管之间,该弹性套管两侧具有至少一对应第一固定孔的镂空部。该连接件穿设对应的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及镂空部以连接该座杆头部的束环部、该底管及该弹性套管,以此当座杆头部受力时,能以该连接件为支点相对座管在前后方向上摆动。
【专利说明】自行车座杆避震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自行车,特别是关于一种自行车的座杆避震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一般自行车的座杆是供插设于座管中,座杆顶端则底座垫供使用者乘坐,因此座杆需分摊使用者的重量,其避震性能即会相当程度地影响骑乘时的舒适性。
[0003]中国台湾TW M359492号新型专利揭示了一种自行车座杆的减震结构,其结构主要有一座管头部10、一座管20、一固定基座40设于座管20上方、及一设于座管头部10与固定基座40之间的弹性组件30。此等设计主要是在座杆的轴向上提供避震性能,但是对于径向力的避震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至少在座杆的径向上提供避震效果的自行车座杆避震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行车座杆避震结构,其定义一前后方向及一垂直该前后方向的左右方向,其包括一座杆头部、一底管、一弹性套管及至少一连接件。该座杆头部具有一束环部,该束环部在该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具有至少一第一固定孔。该底管的上端插设于座杆头部的束环部内,该底管在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具有至少一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第二固定孔。该弹性套管套设于底管上端而被夹设于该座杆头部束环部及底管之间,该弹性套管在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具有至少一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镂空部。该连接件穿设对应的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及镂空部以连接该座杆头部的束环部、该底管及该弹性套管,以此当座杆头部受力时,能以该连接件为支点相对座管在前后方向上摆动。
[0006]本实用新型由在底管上端套设一弹性套管,并让该弹性套管夹设于底管上端与座杆头部的束环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座杆避震结构可在座杆的径向上减震,而且座杆头部可受受力时以连接件为支点相对底管摆动,改善习用技艺仅在轴向上提供避震性能的缺失。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0009]图3是图1的3-3局部剖面示意图。
[0010]图4是图1的4-4局部剖面示意图。
[0011]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使用状态前视图。
[0012]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
[0013]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二使用状态前视图。
[0014]图8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二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0015]附图中符号说明:
[0016]避震结构10,座杆头部20,束环部21,第一固定孔211,剖槽212,第一对接耳213,第一穿孔214,座垫底座22,底管30,上端31,第二固定孔311,弹性套管40,镂空部411,第二对接耳42,第二穿孔421,顶缘43,前避震垫44,后避震垫45,连接件50,大径部51,连接部52,挡止件60,螺帽61,挡止螺栓62,多角孔621,栓件70,前后方向D1,左右方向D2,间距L1、L2,偏摆角度Θ 1、Θ 2。
【具体实施方式】
[0017]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一种自行车座杆避震结构10定义有一前后方向Dl及一垂直该前后方向Dl的左右方向D2,该避震结构10包括一座杆头部20、一底管30、一弹性套管40、二连接件50及一挡止件60。
[0018]该座杆头部20具有一束环部21及座垫底座22,该束环部21在该左右方向D2上的两侧具有二第一固定孔211,该座垫底座22连接该束环部21,用以固定一座垫(图未示)。本实施例中,座垫底座22与束环部21 —体成型,惟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可能实施例中,座垫底座22与束环部21也可改以其他手段彼此连接。
[0019]该底管30的上端31插设于该座杆头部20的束环部21内,该底管30在左右方向D2上的两侧具有二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211的第二固定孔311。
[0020]该弹性套管40套设于座管30上端311而被夹设于该座杆头部20的束环部21及底管30之间,该弹性套管40在左右方向D2上的两侧具有二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211的镂空部411。该弹性套管40可以由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包括但不限于橡胶、硅胶、PU等材质。
[0021]各该连接件50穿设对应的第一固定孔211、第二固定孔311及镂空部411以连接该座杆头部20的束环部21、该底管30及该弹性套管40,以此当座杆头部20受力时,能以该连接件50为支点相对座管20在前后方向Dl上摆动。
[0022]该挡止件60设于该底管30内并挡止该二连接件50以限制该连接件50朝向底管30轴心的径向位移行程。
[0023]其中,为了将弹性套管40妥善定位,可令束环部21具有一在轴向上延伸的剖槽212及二位于剖槽212两侧的第一对接耳213,各该第一对接耳213具有一第一穿孔214,该弹性套管40则可具有一第二对接耳42穿设该剖槽212并位于该二第一对接耳213之间,该第二对接耳42具有一对应该二第一穿孔214的第二穿孔421,该杆避震结构10则还包括一栓件70穿设于该二第一穿孔214及第二穿孔421,栓件70的自由端可形成有外螺纹,并与其中一第一穿孔214的内螺纹相螺合。
[0024]其中,为了将挡止件60妥善定位,可令弹性套管40具有一顶缘43位于束环部21与底管30上端31之间而在轴向上提供适度避震性,该挡止件60则可具有一螺帽61及一挡止螺栓62,该螺帽61夹设于该顶缘43与底管30上端31之间,该挡止螺栓62则位于底管30内并与该螺帽61螺合;为便于螺合,该挡止螺栓62还可具有一自其底面延伸的多角孔621,以便使用手工具迫紧该挡止螺栓62。
[0025]为了避免连接件50脱离定位,可令该连接件50具有一大径部51及一自该大径部51延伸的连接部52,该大径部51的外径大于第二固定孔311的内径且位于底管30内侧,如此一来连接件50即无法径向朝外脱出底管30 ;该连接部52则依序穿设于该第二固定孔311、该镂空部411及该第一固定孔211而限制该座杆头部20及底管30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移;此外,该大径部51还位于挡止螺栓62与底管30内壁之间,如此一来,连接件50受到挡止螺栓62阻挡,无法朝底管30的轴心径向位移脱出。
[0026]由于自行车的座杆大多是在前后方向Dl上接受水平力,因此该弹性套管40可仅在前后方向Dl上具有一前避震垫44及一后避震垫45,该二镂空部411则位于前、后避震垫44、45之间,该前、后避震垫44、45夹设于底管30的外壁与束环部21的内部之间,以此强化前后方向Dl上的减震性能。当然,在其他可能实施例中,为了增加左右方向D2的减震性能,弹性套管40也可以进一步具有左、右避震垫(图未示),此时镂空部可形成于左、右避震垫上。
[0027]安装本实施例的避震结构10时,可先将螺帽61盖设于底管30上端31,再将弹性套管40套设于底管30上端31并覆盖螺帽61,接着将座杆头部20的束环部21套设于座管20上端31,同时将弹性套管40及螺帽61加以覆盖,接着可利用栓件70将弹性套管40与束环部21进一步定位,同时栓件70可用以控制束环部21夹持座管21及弹性套管40的松紧度,在需要较大减震效果的场合,可如图5所示将栓件70调松,让该二第一对接耳213之间具有较大的间距LI,此时,如图6所示,弹性套管40可有较多空间进行弹性变形,提升吸震性能,进而可以较小的施力产生较大的偏摆角度Θ I (例如3度);在需要较小减震效果的场合,则可如图7所示将栓件70调紧,让该二第一对接耳213之间具有较小的间距L2,进而如图8所示抑制弹性套管40进一步弹性变形的空间,如此一来,即便承受较大的施力,避震结构10也仅能产生较小的偏摆角度Θ 2 (例如I度),以避免分散使用者的踩踏施力。其后,可由底管30内部由内而外地安装连接件50,最后再将挡止螺栓62与螺帽61螺合,以避免连接件50脱出,此部分的组装可以由适当的手工具协助由底管30内部进行安装。
[0028]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虽设有二连接件50,但在其他可能实施例中,也可仅设有单一连接件,同时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及镂空部的数量也可依连接件的数量改为一个,如此仍然可以达成连接束环部、底管及弹性套管的功能。
[0029]基于前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座垫避震结构可在垂直及水平方向提供避震性能,而且当座杆头部受力时,还能以连接件为支点相对座管在前后方向上摆动,相较于公知技术主要仅在轴向上进行减震,本实用新型提供较佳的避震结构设计,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可视需求调整避震强度,以单一机构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0030]最后,必须再次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于前述实施例中所揭示的构成组件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他等效组件的替代或变化,亦应为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座杆避震结构,其特征是,定义一前后方向及一垂直该前后方向的左右方向,包括: 一座杆头部,具有一束环部,该束环部在该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具有至少一第一固定孔; 一底管,其上端插设于该座杆头部的束环部内,该底管在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具有至少一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第二固定孔; 一弹性套管,套设于底管上端而被夹设于该座杆头部束环部及底管之间,该弹性套管在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具有至少一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镂空部;以及 至少一连接件,穿设对应的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及镂空部以连接该座杆头部的束环部、该底管及该弹性套管,当座杆头部受力时,以该连接件为支点相对座管在前后方向上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杆避震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一挡止件,设于该底管内并挡止该连接件以限制该连接件朝向底管轴心的径向位移行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杆避震结构,其特征是,其中该束环部具有一在轴向上延伸的剖槽及二位于剖槽两侧的第一对接耳,各该第一对接耳具有一第一穿孔,该弹性套管具有一第二对接耳穿设该剖槽并位于该二第一对接耳之间,该第二对接耳具有一对应该二第一穿孔的第二穿孔,该自行车座杆避震结构包括一栓件穿设于该二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座杆避震结构,其特征是,其中该弹性套管具有一顶缘位于束环部与底管上端之间,该挡止件具有一螺帽及一挡止螺栓,该螺帽夹设于该顶缘与底管上端之间,该挡止螺栓位于该底管内并与该螺帽螺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杆避震结构,其特征是,其中该连接件具有一大径部及一自该大径部延伸的连接部,该大径部的外径大于该第二固定孔的内径且位于底管内侦牝该连接部依序穿设于该第二固定孔、该镂空部及该第一固定孔而限制该座杆头部及底管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座杆避震结构,其特征是,其中该连接件具有一大径部及一自该大径部延伸的连接部,该大径部的外径大于该第二固定孔的内径且位于底管内侦牝该连接部依序穿设于该第二固定孔、该镂空部及该第一固定孔而限制该座杆头部及底管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座杆避震结构,其特征是,其中该大径部是位于该挡止螺栓及底管内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座杆避震结构,其特征是,其中该挡止螺栓具有一自其底面延伸的多角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杆避震结构,其特征是,其中该弹性套管在前后方向上具有一前避震垫及一后避震垫,该镂空部是位于前、后避震垫之间,该前、后避震垫是夹设于底管的外壁与束环部的内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座杆避震结构,其特征是,其中该座杆头部具有一座垫底座,该座垫底座连接该束环部。
【文档编号】B62J1/02GK203753290SQ201320713149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2日
【发明者】冯彬杰, 钟冠麟 申请人: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