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柱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8455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A柱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A柱加强结构,包括A柱里板,A柱里板上固定有A柱加强板,A柱加强板上固定有侧围外板,侧围外板的一侧与A柱里板贴合固定,另一侧与A柱加强板贴合固定,所述A柱加强板上部设有A柱后防撞盒,所述A柱里板上部与侧围外板之间设有A柱前防撞盒。通过在A柱加强板的前端和里面,各增加一块防撞盒,再与A柱里板合焊形成一个封闭空腔,使碰撞产生的能量通过前、后防撞盒传递到侧顶梁和车门进行吸收,同时,A柱后防撞盒又作为前门上铰链的安装加强板,为前门的固定提供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强度高,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市场应用价值。
【专利说明】A柱加强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柱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安全,一直是汽车行业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在碰撞过程中,汽车的被动安全设计尤为重要。如何提高A柱的结构强度,将侧围A柱和车门在碰撞中的变形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汽车的安全系数,保证乘客和驾驶员安全的目的是目前面临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A柱加强结构,该结构能很好的提高A柱强度,使车身具有更好的耐撞性能。
[0004]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A柱加强结构,包括A柱里板,A柱里板上固定有A柱加强板,A柱加强板上固定有侧围外板,侧围外板的一侧与A柱里板贴合固定,另一侧与A柱加强板贴合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加强板上部设有A柱后防撞盒,所述A柱里板上部与侧围外板之间设有A柱前防撞盒。
[0005]所述A柱加强板包括加强外板,加强外板的两侧侧面分别贴合固定有第一加强侧板和第二加强侧板;其中,第一加强侧板的一侧侧面与加强外板贴合固定,另一侧侧面贴合固定有第一加强内板;第二加强侧板的一侧侧面与加强外板贴合固定,另一侧侧面贴合固定有第二加强内板,加强外板上开有铰链安装过孔。
[0006]所述第一加强内板的一侧表面与A柱里板贴合固定,所述第二加强内板的一侧表面与A柱里板贴合固定,另一侧表面与侧围外板贴合固定,所述加强外板与侧围外板贴合固定。
[0007]所述A柱前防撞盒的一侧表面与第一加强侧板贴合固定,另一侧表面与侧围外板贴合固定。
[0008]所述A柱后防撞盒固定于加强外板,第一加强侧板和第二加强侧板形成的凹槽中。
[0009]所述A柱前防撞盒为一方形壳体,包括前防撞盒顶板,前防撞盒顶板的周向侧面贴合固定有前防撞盒侧板,前防撞盒顶板上开有定位孔。
[0010]所述A柱后防撞盒为一方形壳体,包括后防撞盒顶板,后防撞盒顶板的周向侧面贴合固定有后防撞盒侧板,后防撞盒顶板上开有与铰链安装过孔相对应的铰链安装孔。
[0011]所述A柱前防撞盒的一侧的前防撞盒侧板与第一加强侧板贴合固定,另一侧的前防撞盒侧板与侧围外板贴合固定;所述前防撞盒顶板与侧围外板之间存在间隙;A柱前防撞盒的凸起方向朝向侧围外板。
[0012]所述A柱后防撞盒的一侧的后防撞盒侧板与第一加强侧板贴合固定,另一侧的后防撞盒侧板与第二加强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后防撞盒顶板与加强外板贴合固定。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A柱加强板的前端和里面,各增加一块防撞盒,再与A柱里板合焊形成一个封闭空腔,使碰撞产生的能量通过前、后防撞盒传递到侧顶梁和车门进行吸收,同时,A柱后防撞盒又作为前门上铰链的安装加强板,为前门的固定提供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强度高,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市场应用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前后防撞盒后的A柱加强板安装于侧围外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前后防撞盒安装于A柱加强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前后防撞盒,A柱加强板和A柱里板的爆炸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有前防撞盒的A柱加强板与A柱里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A— A的剖视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0020]其中,1一A柱里板,2—A柱加强板,2.1一加强外板,2.2—第一加强侧板,2.3—第二加强侧板,2.4一第一加强内板,2.5一第二加强内板,3—侧围外板,4一A柱后防撞盒,
4.1一后防撞盒顶板,4.2—后防撞盒侧板,5—A柱前防撞盒,5.1—前防撞盒顶板,5.2—前防撞盒侧板,6—铰链安装过孔,7—定位孔,8—铰链安装孔,9—A柱骨架后加强板,10—侧门槛加强梁,11 一前门下铰链侧围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如图1?4所示的A柱加强结构,包括A柱里板1,A柱里板I上固定有A柱加强板2, A柱加强板2上固定有侧围外板3,侧围外板3的一侧与A柱里板I贴合固定,另一侧与A柱加强板2贴合固定,所述A柱加强板2上部设有A柱后防撞盒4,所述A柱里板I上部与侧围外板3之间设有A柱前防撞盒5。通过前后防撞盒的结构,加强汽车的碰撞性能,结构简单,制造和装配均较为方便。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5?6所示,所述A柱加强板2包括加强外板2.1,加强外板
2.1的两侧侧面分别贴合固定有第一加强侧板2.2和第二加强侧板2.3 ;其中,第一加强侧板2.2的一侧侧面与加强外板2.1贴合固定,另一侧侧面贴合固定有第一加强内板2.4 ;第二加强侧板2.2的一侧侧面与加强外板2.1贴合固定,另一侧侧面贴合固定有第二加强内板2.5,加强外板2.1上开有铰链安装过孔6。A柱加强板2与A柱里板I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空腔,加强A柱里板I与侧围外板3之间的结构强度,提高碰撞性能,提高车身安全性。
[002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加强内板2.4的一侧表面与A柱里板I贴合固定,所述第二加强内板2.5的一侧表面与A柱里板I贴合固定,另一侧表面与侧围外板3贴合固定,所述加强外板2.1与侧围外板3贴合固定。
[002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A柱前防撞盒5的一侧表面与第一加强侧板2.2贴合固定,另一侧表面与侧围外板3贴合固定。
[002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A柱后防撞盒4固定于加强外板2.1,第一加强侧板2.2和第二加强侧板2.3形成的凹槽中。A柱后防撞盒4参照A柱加强板2的凹槽形状进行设计制造,与A柱加强板2完全贴合,同时开有铰链安装孔8,在不影响铰链安装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 A柱的整体结构强度。
[002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A柱前防撞盒5为一方形壳体,包括前防撞盒顶板5.1,前防撞盒顶板5.1的周向侧面贴合固定有前防撞盒侧板5.2,前防撞盒顶板5.1上开有定位孔
7。通过定位孔7保证前防撞盒5的装配方便。
[002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A柱后防撞盒4为一方形壳体,包括后防撞盒顶板4.1,后防撞盒顶板4.1的周向侧面贴合固定有后防撞盒侧板4.2,后防撞盒顶板4.1上开有与铰链安装过孔6相对应的铰链安装孔8。铰链穿过铰链安装过孔6固定于铰链安装孔8中,加强了铰链部分的结构强度。
[002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A柱前防撞盒5的一侧的前防撞盒侧板5.2与第一加强侧板2.2贴合固定,另一侧的前防撞盒侧板5.2与侧围外板3贴合固定;所述前防撞盒顶板
5.1与侧围外板3之间存在间隙;A柱前防撞盒5的凸起方向朝向侧围外板3。
[003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A柱后防撞盒4的一侧的后防撞盒侧板4.2与第一加强侧板2.2贴合固定,另一侧的后防撞盒侧板4.2与第二加强侧板2.3固定连接,所述后防撞盒顶板4.1与加强外板2.1贴合固定。
[0031]本实用新型中,将A柱加强板2上部、A柱前防撞盒5、A柱后防撞盒4、A柱加强板2下部和前门下铰链侧围安装板11按照一定的焊接顺序焊接成A柱骨架加强板总成,然后与A柱骨架后加强板9、侧门槛加强梁10焊接,再与侧围外板3焊接,最后与A柱里板I焊即可。通过前后防撞盒,使碰撞产生的能量通过防撞盒传递到侧顶梁和车门进行吸收,同时,A柱后防撞盒4又作为前门上铰链的安装加强板,为前门的固定提供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可有效降低A柱和车门的变形量,提高了汽车安全性能。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A柱加强结构,包括A柱里板(1),A柱里板(I)上固定有A柱加强板(2),A柱加强板(2 )上固定有侧围外板(3 ),侧围外板(3 )的一侧与A柱里板(I)贴合固定,另一侧与A柱加强板(2)贴合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加强板(2)上部设有A柱后防撞盒(4),所述A柱里板(I)上部与侧围外板(3 )之间设有A柱前防撞盒(5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加强板(2)包括加强外板(2.1),加强外板(2.1)的两侧侧面分别贴合固定有第一加强侧板(2.2)和第二加强侧板(2.3);其中,第一加强侧板(2.2)的一侧侧面与加强外板(2.1)贴合固定,另一侧侧面贴合固定有第一加强内板(2.4);第二加强侧板(2.2)的一侧侧面与加强外板(2.1)贴合固定,另一侧侧面贴合固定有第二加强内板(2.5),加强外板(2.1)上开有铰链安装过孔(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内板(2.4)的一侧表面与A柱里板(I)贴合固定,所述第二加强内板(2.5)的一侧表面与A柱里板(I)贴合固定,另一侧表面与侧围外板(3)贴合固定,所述加强外板(2.1)与侧围外板(3)贴合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前防撞盒(5)的一侧表面与第一加强侧板(2.2)贴合固定,另一侧表面与侧围外板(3)贴合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后防撞盒(4)固定于加强外板(2.1),第一加强侧板(2.2)和第二加强侧板(2.3)形成的凹槽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前防撞盒(5)为一方形壳体,包括前防撞盒顶板(5.1),前防撞盒顶板(5.1)的周向侧面贴合固定有前防撞盒侧板(5.2),前防撞盒顶板(5.1)上开有定位孔(7)。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后防撞盒(4)为一方形壳体,包括后防撞盒顶板(4.1),后防撞盒顶板(4.1)的周向侧面贴合固定有后防撞盒侧板(4.2 ),后防撞盒顶板(4.1)上开有与铰链安装过孔(6 )相对应的铰链安装孔(8 )。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前防撞盒(5)的一侧的前防撞盒侧板(5.2)与第一加强侧板(2.2)贴合固定,另一侧的前防撞盒侧板(5.2)与侧围外板(3)贴合固定;所述前防撞盒顶板(5.1)与侧围外板(3)之间存在间隙4柱前防撞盒(5)的凸起方向朝向侧围外板(3)。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后防撞盒(4)的一侧的后防撞盒侧板(4.2)与第一加强侧板(2.2)贴合固定,另一侧的后防撞盒侧板(4.2)与第二加强侧板(2.3)固定连接,所述后防撞盒顶板(4.1)与加强外板(2.1)贴合固定。
【文档编号】B62D25/02GK203637947SQ201320849630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发明者】陈孟华, 王镂, 胡国庆, 王蓉 申请人:东风汽车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