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80722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转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在2次冲撞时托架从荚部件脱离的构成中能够防止托架与荚部件之间的卡阻的转向装置。转向装置包括设置在上部托架的板状部件和荚部件。在板状部件形成有朝向移动方向A的上游侧开口的凹状的切口槽。荚部件包括第1端部、第2端部、设置在第1端部与第2端部之间的侧端部。荚部件被嵌入到切口槽而将上部托架定位于车体。第1端部以及第2端部从上下方向Z夹持成为切口槽的边缘的周边部。侧端部不夹持周边部。在2次冲撞时,荚部件从切口槽向上游侧分离,由此上部托架向下游侧移动。
【专利说明】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如下述日本特开2012 — 171585号公报所示,在以往的车辆用转向装置中,转向管柱的车辆后方侧通过固定托架的一对固定板部被固定于车辆侧的安装保持部。在各固定板部中,切口槽以在固定板部中的车辆后方侧开口的方式形成。在各固定板部连结有荚部件,并且该荚部件在车宽度方向上上下将夹切口槽的部位(固定板部中的切口槽的周边部)夹持。在2次冲撞的情况下,在将荚部件留在安装保持部的状态下,固定托架从安装保持部向车辆前方侧脱离。由此,实现吸收2次冲撞时的冲击。该功能被称为EA (Energy Absorpt1n的简称)。
[0003]日本特开2012 — 171585号公报中,荚部件中,上下夹持固定板部中的切口槽的周边部的部分是横跨荚部件的左右侧面的全部区域沿前后延伸的槽状部分。在2次冲撞中,至固定板部从荚部件完全脱离为止的期间,荚部件仍夹持该槽状部分中切口槽的周边部。因此,至固定板部从荚部件完全脱离为止的期间,有可能在固定板部与荚部件之间产生卡阻。因该卡阻的产生,用于吸收2次冲撞时冲击的固定托架的脱离可能变得不稳定。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是基于上述的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提供一种在于在2次冲撞时托架从荚部件脱离的构成中能够防止托架与荚部件之间的卡阻的转向装置。
[0005]本发明的一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托架,其保持连结有转向操作部件的转向轴,并能够在2次冲撞时随着上述转向操作部件向规定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移动;板状部件,其是被设置在上述托架且沿着上述移动方向的板状部件,是在上述板状部件中上述移动方向的上游侧端部形成有朝向上述移动方向的上游侧开口的凹状的切口槽的板状部件,上述切口槽在上述板状部件的板厚度方向上贯通;以及荚部件,其在2次冲撞前的状态下,嵌入到上述切口槽来将上述托架定位于车体,并且在2次冲撞时,根据从上述切口槽向上述移动方向的上游侧分离,来允许上述托架向上述移动方向的下游侧移动,
[0006]上述荚部件包括:第I端部,其被设置在上述荚部件中上述移动方向的上游侧,并且从上述板厚度方向夹持在上述板状部件中成为上述切口槽的边缘的周边部;第2端部,其被设置在上述荚部件中上述移动方向的下游侧,并且从上述板厚度方向夹持上述周边部;以及侧端部,其被设置在上述荚部件中上述第I端部与上述第2端部之间,并且不从上述板厚度方向夹持上述周边部,而是与上述周边部对置。
[0007]根据本方式,荚部件被嵌入于在2次冲撞时向移动方向的下游侧移动的托架的板状部件形成的切口槽,根据在2次冲撞时从切口槽分离,由此允许托架的移动。荚部件在移动方向的上游侧的第I端部和移动方向的下游侧的第2端部夹持板状部件,但是在设置于第I端部与第2端部之间的侧端部不夹持切口槽的周边部。因此,能够缩短至荚部件从切口槽分离为止托架所移动的距离。
[0008]此处,通过2次冲撞所带来的冲击相对于转向操作部件倾斜输入,而托架有相对于移动方向倾斜的倾向的情况下,托架的板状部件与夹持板状部件的荚部件之间会产生卡阻。然而,如上所述,由于通过在荚部件设置侧端部来缩短至荚部件从切口槽分离为止托架所移动的距离,所以荚部件不会卡阻板状部件而从切口槽分离。
[0009]如以上那样,在该转向装置中能够防止托架的板状部件与荚部件之间的卡阻。
[0010]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中,上述第I端部包括夹持上述周边部中上述转向轴侧的内侧周边部的内侧端部和夹持上述周边部中与上述转向轴侧相反的一侧的外侧周边部的外侧端部。根据本方式,由于第I端部在内侧端部以及外侧端部的两侧2处夹持板状部件,所以荚部件能够稳定地支承托架。
[0011]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中,上述内侧周边部中被上述内侧端部夹持的部分的大小与上述外侧周边部中被上述外侧端部夹持的部分的大小不相等。根据本方式,内侧周边部中被内侧端部夹持的部分(称为内侧被夹持部分)的大小与外侧周边部中被外侧端部夹持的部分(称为外侧被夹持部分)的大小不相等。此处所说的内侧是指板状部件中的转向轴侧,外侧是指板状部件中的与转向轴侧相反的一侧。在因2次冲撞的冲击而板状部件发生了弯曲的情况下,即使板状部件的弯曲量在内侧和外侧不同,但是如果对应于该弯曲量之差而使内侧被夹持部分和外侧被夹持部分的大小有差另IJ,则荚部件不会卡阻板状部件而能够从切口槽脱离。
[0012]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中,上述内侧周边部中被上述内侧端部夹持的部分比上述外侧周边部中被上述外侧端部夹持的部分小。因此,即使根据2次冲撞的冲击而在板状部件中内侧比外侧更弯曲,荚部件也不会卡阻板状部件而能够从切口槽脱离。
[0013]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特征在于,从上述板厚度方向观察时,在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中,上述第I端部以及上述第2端部是圆弧形状或者多边形形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点及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其中:
[0015]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I的示意性简要侧视图。
[0016]图2是从车体2的下侧观察图1的转向装置I的图。
[0017]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荚部件8的立体图。
[0018]图4是从与图3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荚部件8的立体图。
[0019]图5是图2中的重要部位的放大图。
[0020]图6A是沿图5所示的VIa — VIa线的荚部件8的剖视图。
[0021]图6B是沿图5所示的VIb - VIb线的荚部件8的剖视图。
[0022]图6C是沿图5所示的VIc — VIc线的荚部件8的剖视图。
[0023]图7是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的重要部位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I的示意性简要侧视图。此处,在图1中,纸面左侧为车体2的前侧,纸面右侧为车体2的后侧,纸面上侧为车体2的上侧,纸面下侧为车体2的下侧。如图1所示,转向装置I主要包括转向轴3、转向管柱4、上部托架5 (托架)、低部托架6和杠杆7。转向装置I通过上部托架5以及低部托架6被安装在车体2上。在转向轴3的一端(后端3A)连结有转向盘等转向操作部件9。在转向装置1,通过使杠杆7转动,能够实现所谓的伸缩调整(转向管柱4的伸缩量调整)和倾斜调整(转向管柱4的倾斜调整)(详细后述)。
[0025]转向轴3整体为大致圆筒状或者大致圆柱状。转向轴3包括呈同轴状排列的上部轴10和低部轴11。上部轴10比低部轴11更靠转向操作部件9侧(车体的后侧),并且上部轴10能够相对于低部轴11在轴向上移动。以下,将转向轴3所延伸的方向设为轴向X。轴向X与图1中的纸面的左右方向一致。另外,将与轴向X正交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Y和上下方向Z。左右方向Y是图1中与纸面正交的方向,上下方向Z是图1的纸面的上下方向。
[0026]转向管柱4整体大致呈圆筒状,其是收容转向轴3的部件。转向管柱4包括呈同轴状地排列的上部管柱12和低部管柱13。上部管柱12比低部管柱13位于更靠转向操作部件9侧(车体的后侧),能够相对于低部管柱13在轴向X上移动。上部管柱12与上部轴10经由未图示的轴承等连结,低部管柱13与低部轴11经由未图示的轴承等连结。因此,上部管柱12以及上部轴10成为一体,能够相对于低部管柱13以及低部轴11在轴向X上进行相对移动。由此,转向管柱4以及转向轴3能够同时伸缩。
[0027]图2是从车体2的下侧观察图1的转向装置I的图。此处,图2中的纸面的左右方向与图1中的轴向X—致。另外,图2中与纸面正交的方向与图1中的上下方向Z—致。另外,图2中的纸面的上下方向与图1中的左右方向Y—致。以下,除了参照图1之外,也参照图2进行说明。
[0028]上部托架5是保持转向轴3以及转向管柱4并将转向装置I与车体2连结的部件。上部托架5主要包括板状部件14、一对侧板15和旋转轴16 (参照图1)。板状部件14设置于上部托架5。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板状部件14呈在左右方向Y上延伸的四边形,并且,板状部件14是平板状,其隔着转向轴3对称(参照图2)。板状部件14的板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Z—致。
[0029]一对侧板15从板状部件14向下侧延伸。一对侧板15在左右方向Y上对置配置,从左右方向Y中的两侧夹住转向轴3 (参照图2)。旋转轴16沿左右方向Y延伸,在比转向管柱4更靠下侧的位置贯通一对侧板15。图2中,为了便于说明而省略了旋转轴16。
[0030]例如,在一对侧板15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倾斜引导槽17(参照图1)。另夕卜,在上部管柱12 (严格来说,固定在上部管柱12上的未图示的可动托架)上形成有沿轴向X延伸的伸缩引导槽18。对倾斜引导槽17以及伸缩引导槽18双方而言,插入有旋转轴16。由此,上部管柱12 (转向管柱4)经由旋转轴16以及上部托架5与车体2连结。另外,旋转轴16能够分别通过倾斜引导槽17以及伸缩引导槽18在各个引导槽的长度方向上移动。根据旋转轴16在倾斜引导槽17内进行上下相对移动,由此能够进行前述的倾斜调整。根据旋转轴16在伸缩引导槽18内在轴向X上相对移动,由此能够进行前述的伸缩调整。
[0031]低部托架6是支承转向管柱4 (特别是,低部管柱13)并将转向装置I与车体2连结的部件。低部托架6包括顶板部19、一对侧板20和倾斜中心轴21 (图2中未图示)。从上下方向Z观察,顶板部19是左右方向Y上呈长边的四角形的平板状,其隔着转向轴3对称(参照图2)。顶板部19在其四角上通过螺栓22被安装于车体2。
[0032]一对侧板20从顶板部19向下侧延伸。一对侧板20在左右方向Y上对置配置,从左右方向Y中的两侧夹着转向轴3 (参照图2)。倾斜中心轴21沿左右方向Y延伸,并贯通一对侧板20而与低部管柱13连结。低部托架6经由倾斜中心轴21支承低部管柱13。因此,包括低部管柱13的转向管柱4整体能够以倾斜中心轴21为中心转动。通过转向管柱4的转动,能够实现前述的倾斜调整。
[0033]杠杆7(图2中,为了便于说明而省略)是设置在上部托架5的旋转轴16的一端的棒状的部件。杠杆7以旋转轴16为中心与旋转轴16 —起转动。对应于杠杆7的转动,上部托架5与上部管柱12 (严格来说,是前述的可动托架)被相互压接,或者解除该压接。在上部托架5与上部管柱12的压接被解除了的状态下,驾驶员能够将转向装置I伸缩调整或倾斜调整。若在伸缩调整、倾斜调整后使杠杆7向与刚才相反方向转动,则上部托架5与上部管柱12被压接,从而转向装置I的姿势被锁定。
[0034]如图2所示,在板状部件14的后侧端部(图2中右侧的端部)14A中,隔着转向轴3对称的位置上各设置一个用于将上部托架5固定于车体2的荚部件8 (共一对)。各荚部件8整体为块状,构成转向装置I。各荚部件8通过从上下夹持板状部件14而保持上部托架5整体。
[0035]接下来,对荚部件8的形状进行说明。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荚部件8的立体图。图4是从与图3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荚部件8的立体图。此处,将图3中的纸面的上下方向设为荚部件8的板厚度方向T。将与板厚度方向T正交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W以及纵深方向D。宽度方向W是图3中从纸面的右近前向左内侧延伸的方向,纵深方向D是图3中从纸面的左近前向右内侧延伸的方向。图4是从纵深方向D的右内侧观察图3的荚部件8的图。
[0036]以下,除了参照图1以及图2之外,也参照图3以及图4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荚部件8 —体地包括第I夹持部24、对置部25以及第2夹持部26。第I夹持部24以及第2夹持部26是将板状部件14夹住保持的部位。第I夹持部24、对置部25以及第2夹持部26在板厚度方向T上排列。从板厚度方向T观察时,第I夹持部24是大致正方形的板。此处,在第I夹持部24的宽度方向W的中央,定义沿纵深方向D延伸的I条基准线24A。
[0037]从板厚度方向T观察时,对置部25是大致梯形的板,图3中,从纵深方向D的左近前侧朝右内侧在宽度方向W上变窄。对置部25与第I夹持部24在板厚度方向T排列,并与第I夹持部24 —体形成。在纵深方向D的最左近前侧,与第I夹持部24相比,对置部25在宽度方向W上较窄。另外,从板厚度方向T观察时,对置部25隔着基准线24A在宽度方向W上对称。
[0038]在对置部25中纵深方向D上的端面中的图3中的左近前侧的端面25A与在第I夹持部24中纵深方向D上的端面中的图3中的左近前侧的端面24B处于同一平面。另一方面,在对置部25中纵深方向D上的端面中的图3中的右内侧的前端面25B比在第I夹持部24中纵深方向D上的端面中的图3中的右内侧的端面24C更靠左近前侧(第I夹持部24的内侧)。另外,对置部25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侧的侧端面25C比第I夹持部24中宽度方向W上的两侧的端面24D更靠基准线24A侧(第I夹持部24的内侧)。
[0039]从板厚度方向T观察时,第2夹持部26是大致T字状的板。详述如下:在图3中的纵深方向D的左近前侧,第2夹持部26具有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基端部26A。从基端部26A朝向图3中的纵深方向D的右内侧的前端部26B,第2夹持部26在宽度方向W上变窄。第2夹持部26具有凸部26C,该凸部26C从基端部26A侧与前端部26B邻接,并向宽度方向W的两侧突出(参照图4、图3)。凸部26C与前端部26B连结。
[0040]另外,第2夹持部26以在板厚度方向T上与第I夹持部24之间夹着对置部25的方式配置在与第I夹持部24相反的一侧,并与第I夹持部24以及对置部25 —体形成。另夕卜,从板厚度方向T观察时,第2夹持部26隔着基准线24A在宽度方向W上对称。以图3的状态为基准,第2夹持部26中纵深方向D上的左近前侧的端面26D与第I夹持部24的端面24B处于同一平面。另外,与第I夹持部24(严格来说,两侧的端面24D的间隔)相同地,在宽度方向W上,基端部26A从对置部25中在宽度方向W上处于相同的一侧的侧端面25C向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伸出。
[0041]并且,从板厚度方向T观察时,到达第I夹持部24的端面24C为止,前端部26B从对置部25的前端面25B向端面24C侧伸出(参照图4、图3)。第2夹持部26的宽度方向W上的端面(严格来说,是纵深方向D上基端部26A与凸部26C之间的区域中的端面)26E与对置部25的(在宽度方向W上处于相同的一侧)侧端面25C处于同一平面。凸部26C从宽度方向W上处于相同的一侧的侧端面25C向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稍微伸出。另外,对于从板厚度方向T观察时的第2夹持部26的轮廓而言,任意角都弄圆,以使其不尖锐。
[0042]这样,在端部26A以及凸部26C中,第2夹持部26比对置部25更向宽度方向W的两侧突出。换句话说,基端部26A以及凸部26C在夹着基准线24A的两侧,隔开相当于对置部25的厚度的间隔而与第I夹持部24对置。另外,在前端部26B中,第2夹持部26比对置部25更向纵深方向D突出(参照图4)。换句话说,前端部26B隔开相当于对置部25的厚度的间隔而与第I夹持部24对置。
[0043]由于前端部26B与凸部26C被连结,所以在基端部26A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端部26F(2处)、前端部26B(1处)以及凸部26C(2处)共5处,第2夹持部26隔开相当于对置部25的厚度的间隔而与第I夹持部24对置。另一方面,在宽度方向W上的端面26E中,第2夹持部26位于与对置部25相同的位置(不向宽度方向W突出),并且不与第I夹持部24对置。
[0044]此处,在图3所示的荚部件8中,将纵深方向D的左近前侧的端部中的宽度方向W的两端部作为第I端部27,将内右侧的端部作为第2端部28,将宽度方向W的两侧的端部作为侧端部29。第I端部27包括基端部26A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端部26F和第I夹持部24的左近前侧的端部24E。另外,第2端部28包括前端部26B以及凸部26C和第I夹持部24的右内侧的端部24F。另外,侧端部29包括基端部26A与凸部26C之间的第2夹持部26以及对置部25的(宽度方向W上的)端部。换句话说,侧端部29设置在第I端部27与第2端部28之间。另外,在第I端部27与第2端部28之间,在板厚度方向T上,第I夹持部24与第2夹持部26不对置。
[0045]另外,从板厚度方向T观察时,第I端部27是在宽度方向W上较长的大致的长方形,第2端部28具有逐渐变细的大致Y字状的轮廓。另外,在图3所示的荚部件8中,对纵深方向D的端面中的左近前侧的端面标注符号8A。另外,在荚部件8中,对端面26E以及侧端面25C所形成的侧面和前端面25B标注符号8B。
[0046]图5是图2中的重要部位的放大图。此处,图5的姿势与图2 —致。此外,图5所示的荚部件8被配置在图2中纸面的上侧。图5中的轴向X与图3中的荚部件8的纵深方向D—致。另外,图5中的左右方向Y与图3中的荚部件8的宽度方向W—致。另外,图5中的上下方向Z与图3中的荚部件8的板厚度方向T一致。
[0047]以下,除了参照图1?图4之外,也参照图5进行说明。如图2以及图5所示,在板状部件14中,在设置有一对荚部件8的位置上形成有一对切口槽23。各切口槽23通过切开在板状部件14中与轴向X正交的端部(沿左右方向Y延伸的端部)中的后侧的端部14B而形成,并形成为朝向后侧开口的凹状。详细而言,各切口槽23是在左右方向Y上从后侧朝向前侧缓缓变小的大致梯形状的槽。切口槽23在板厚度方向(上下方向Z)上贯通板状部件14。在划分切口槽23的板状部件14的端面中切口槽23的最深部,将与轴向X正交的面设为前端面14C,将左右方向Y上的两侧的端面设为侧端面14D。
[0048]一对荚部件8各被嵌入到一对切口槽23 (参照图2)。该状态下,在轴向X上,各荚部件8的端面8A与板状部件14的端部14B是相同的位置。另外,各荚部件8通过使图3中的板厚度方向T的下侧(第I夹持部24侧)朝向车体2的上侧而被嵌入到切口槽23中。各荚部件8的对置部25的前端面25B与前端面14C对置配置,并相互平行。另外,各荚部件8的对置部25的侧端面25C与侧端面14D对置配置,并相互平行。换句话说,各荚部件8的端面SB与板状部件14中成为各切口槽23的边缘的周边部14E对置。该状态下,端面8B与周边部14E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0049]另外,通过第2夹持部26的两侧端部26F和第I夹持部24的端部24E,各荚部件8的第I端部27从上下方向Z (换句话说板状部件14的板厚度方向)夹持切口槽的周边部14E中的与端部14B邻接的区域。另外,通过第2夹持部26的前端部26B以及凸部26C和第I夹持部24的端部24F,各荚部件8的第2端部28从上下方向Z夹持切口槽的周边部14E中的与前端面14C侧邻接的区域。另一方面,各荚部件8的侧端部29不从上下方向Z上夹持切口槽的周边部14E,而只是从左右方向Y上与周边部14E对置。
[0050]此处,在左右方向Y上,将与转向轴3接近的方向(转向轴3侧)作为“内侧”,在左右方向Y上,将远离转向轴3的方向(与转向轴3侧相反的一侧)作为“外侧”。如前述,一对荚部件8设置在以转向轴3为中心对称的位置,所以将内侧的第I端部27称为内侧端部30,将外侧的第I端部27称为外侧端部31。内侧端部30在切口槽的周边部14E中夹持转向轴3侧的内侧周边部14F。另外,外侧端部31在周边部14E中夹持与转向轴3侧相反的一侧的外侧周边部14G。这样,由于第I端部27在内侧端部30以及外侧端部31的两侧2处夹持板状部件14,所以荚部件8能够稳定地支承上部托架5。
[0051]此外,在图5中,利用筛网表示荚部件8夹持切口槽23的周边部14E的部分。将内侧端部30夹持周边部14E中的内侧周边部14F的部分设为区域SI。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区域SI是内侧端部30与内侧周边部14F重叠的部分。另外,将外侧端部31夹持周边部14E中的外侧周边部14G的部分设为区域S2。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区域S2是外侧端部31与外侧周边部14G重叠的部分。并且,将第2端部28夹持周边部14E的部分设为区域S3。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区域S3是第2端部28与周边部14E重叠的部分。区域SI和区域S2以基准线24A为中心线相互对称。区域S3是以基准线24A为中心线对称的形状。此处,将区域SI中的内侧周边部14F定义为内侧被夹持部分,将区域S2中的外侧周边部14G定义为外侧被夹持部分。
[0052]在各荚部件8的大致中央(第I夹持部24的中央)形成有大致椭圆形状的螺纹孔SC。螺纹孔SC的长轴沿着轴向X。螺栓32插入到螺纹孔SC。另外,在各荚部件8的区域S1、区域S2以及区域S3形成有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为圆形状的插通孔34。插通孔34贯通荚部件8。
[0053]图6A是沿图5所示的VIa — VIa线的荚部件8的剖视图。图6B是沿图5所示的VIb - VIb线的荚部件8的剖视图。图6C是沿图5所示的VIc — VIc线的荚部件8的剖视图。此处,图6A是被基准线24A与上下方向Z所构成的平面切断的剖视图,车体2的上侧与纸面的上侧一致。图6B是被通过第I端部27的插通孔34的中心而与左右方向Y平行的直线和上下方向Z所构成的平面切断的剖视图,车体2的上侧与纸面的上侧一致。图6C是被通过螺栓32的中心而与左右方向Y平行的直线和上下方向Z所构成的平面切断的剖视图,车体2的上侧与纸面的上侧一致。
[0054]以下,除了参照图1?图5之外,也参照图6A?图6C进行说明。图6C中,为了将各荚部件8安装于车体2,在各荚部件8的第I夹持部24朝向车体2的上侧的状态下,从第2夹持部26侧(从图6C的下侧)使螺栓32插入螺纹孔8C。若将螺栓32相对于车体2紧固,则螺栓32的头部32A与荚部件8的下表面8D抵接。在该状态下,进一步将螺栓32相对于车体2紧固来将荚部件8推压至车体2,从而将荚部件8相对于车体2固定。
[0055]如图6A所示,在区域S3,树脂销33插通于插通孔34。树脂销33贯通荚部件8 (第I夹持部24以及第2夹持部26)和上部托架5的板状部件14的周边部14E。如图6B所示,在区域SI以及区域S2,树脂销33插通于各插通孔34。树脂销33分别贯通荚部件8以及板状部件14。
[0056]接下来,对2次冲撞时的转向装置I的动作进行说明。2次冲撞前,各荚部件8通过树脂销33与上部托架5连接,该荚部件8通过螺栓32安装于车体2。换句话说,荚部件8将上部托架5定位于车体2。在图1中,2次冲撞时,若转向装置I从转向操作部件9侧受到冲击,则在车体2留下荚部件8的状态下,即荚部件8的位置被固定在车体2的状态下,作为上部托架5的一部分的板状部件14要向车体2的前侧即图1中的移动方向A的箭头移动。因此,图5所示的各树脂销33断裂,上部托架5随着转向操作部件9向移动方向A的下游侧,即图1中的移动方向A的箭头的方向移动。
[0057]此处,移动方向A与轴向X —致。移动方向A上的下游侧与车体2的前侧一致,移动方向A上的上游侧与车体2的后侧一致。在该状态下,板状部件14与移动方向A平行。另外,设置在板状部件14的切口槽23是在移动方向A上的上游侧的端部14B中朝向移动方向A的上游侧开口的凹状的形状。另外,第I端部27设置在荚部件8中移动方向A上的上游侧,第2端部28设置在移动方向A上的下游侧。
[0058]随着上部托架5以及板状部件14的移动,荚部件8夹持板状部件14的区域S1、区域S2以及区域S3的面积渐渐变小。此处,将移动方向A上的区域SI的宽度设为距离D1,将移动方向A上的区域S2的宽度设为距离D2,将移动方向A上的区域S3的宽度设为距离D3。为了使荚部件8从切口槽23完全脱离,板状部件相对于荚部件8在移动方向A上相对移动距离D1、距离D2以及距离D3中的最长的距离。通过在板状部件14相对于荚部件8移动到移动方向A的下游侧后,荚部件8从切口槽23向移动方向A中的上游侧脱离,从而允许上部托架5向移动方向A中的下游侧移动。换句话说,上部托架5和板状部件14从车体2侧分离。另外在设置于第I端部27与第2端部28之间的侧端部29中,,荚部件8不夹持切口槽23的周边部14E。因此,能够缩短至荚部件8从切口槽23分离为止上部托架5移动的距离(详细而言,距离D1、距离D2以及距离D3)。
[0059]此处,因2次冲撞所带来的冲击相对于转向操作部件9倾斜输入,而上部托架5想要相对于移动方向A倾斜的情况下,详细而言,想要从移动方向A向上下方向Z的方向倾斜的情况下,在上部托架5的板状部件14与夹持板状部件14的荚部件8之间产生卡阻。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在板状部件14中产生卡阻的部位是周边部14E与第I端部27以及第2端部28重叠的部位。
[0060]然而,如前述,由于通过在荚部件8设置侧端部29来缩短至荚部件8从切口槽23分离为止上部托架5移动的距离(距离D1、距离D2以及距离D3),所以荚部件8不会与板状部件14卡阻而从切口槽23脱离。由此,用于2次冲撞时上部托架5从荚部件8脱离所需的负载(称为脱离负载)稳定地被抑制得较低,换句话说,抑制脱离负载的偏差。其中,通过调整距离D1、距离D2以及距离D3,能够微调荚部件8夹持上部托架5的力、脱离负载。
[0061]与上部托架5从车体2分离的同时,转向管柱4以及转向轴3—体地向前方(移动方向A的下游侧)移动。根据该移动,2次冲撞的冲击被吸收。如上所述,在该转向装置I中能够防止上部托架5的板状部件14与荚部件8之间的卡阻。
[0062]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7是另一实施方式中的重要部位的放大图。此处,图7的姿势与图2—致。此外,图7中,对与上述所说明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图7中,利用筛网表示荚部件8夹持切口槽23的周边部14E的部分。以下,除了参照图1?图6之外,也参照图7进行说明。
[0063]如图7所示,在另一实施方式的各荚部件8中,区域SI (内侧周边部14F中被内侧端部30夹持的部分)的面积比区域S2 (外侧周边部14G中被外侧端部31夹持的部分)的面积小。图7中,在左右方向Y上,内侧端部30中的第2夹持部26比图5中位于区域SI的树脂销33更靠外侧。即使在该状态下,内侧端部30也夹持内侧周边部14F,内侧端部30中的第2夹持部26以与内侧周边部14F卡住的方式从侧端部29向左右方向Y突出即可。具体而言,内侧端部30中的第2夹持部26突出Imm左右即可。另外,位于区域SI的附近的树脂销33不插通荚部件8的第2夹持部26,而插通于板状部件14和第I夹持部24的插通孔34。此外,可以不设置区域SI的树脂销33。
[0064]接下来,对2次冲撞时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转向装置I的动作进行说明。假设2次冲撞所带来的冲击相对于转向操作部件9倾斜(从图7的轴向X向上下方向Z倾斜的方向)输入,上部托架5想要倾斜移动的情况。此时,根据所输入的冲击,在上下方向Z上,有时板状部件14的一部分一边弯曲,一边按压荚部件8。由于板状部件14被一对荚部件8夹持,所以在板状部件14中,与一对荚部件8相比更靠内侧(转向轴3侧)的部分尤其容易弯曲。换句话说,板状部件14的内侧周边部14F中被内侧端部30夹持的部分即区域SI比板状部件14的外侧周边部14G中被外侧端部31夹持的部分即区域S2更容易弯曲。因此,当在左右方向Y上内侧端部30比外侧端部31短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区域SI小于区域S2的情况下,根据2次冲撞的冲击,在板状部件14中,即使内侧比外侧更加弯曲,荚部件8也不会卡阻板状部件14,而能够从切口槽23脱离。
[0065]该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也可能有在左右方向Y上外侧端部31比内侧端部30短的情况。根据因2次冲撞所受到的冲击的输入方向,也能想到在板状部件14中外侧比内侧更加弯曲的情况。另外,根据上部托架5的形状(例如在板状部件14中与外侧相比内侧的刚性更高的情况下等),也能想到在板状部件14中与一对荚部件8的内侧相比,荚部件8的外侧更容易弯曲。这些情况下,板状部件14的区域S2比区域SI更容易弯曲。因此,外侧端部31在左右方向Y上短的情况下,即使因2次冲撞的冲击而在板状部件14中外侧比内侧更弯曲,荚部件8也不会与板状部件14发生卡阻,而是能够从切口槽23脱离。
[0066]这样,板状部件14的外侧周边部14G中被外侧端部31夹持的部分即区域S2的大小能够与板状部件14的内侧周边部14F中被内侧端部30夹持的部分即区域SI的大小不相等。在该情况下,因2次冲撞的冲击而板状部件14弯曲了的情况下,即使板状部件14的弯曲量在内侧和外侧不同,如果对应于内侧与外侧的弯曲量之差而使区域SI与区域S2的大小有差别,则荚部件8不会与板状部件14卡阻,而能够从切口槽23脱离。
[0067]另外,第I端部27以及第2端部28并不限于实施方式所示的形状,从板厚度方向T(上下方向Z)观察时,也可以是圆弧形状或者多边形形状。另外,荚部件8并不是仅用于能够进行倾斜调整以及伸缩调整的转向装置1,其还能够应用于仅实现倾斜调整以及伸缩调整中的某一个的转向装置等所有转向装置。
[0068]另外,转向装置I也可以应用于通过电动马达来辅助转向操作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也可以应用于省略通过电动马达对转向操作进行辅助的手动转向装置。另外,在实施方式中,荚部件8通过树脂销33与板状部件14连结,但是并不是一定要使用树脂销33。例如,也可以通过铆接来连接荚部件8和板状部件14,也可以在荚部件8设置在移动方向A卡止板状部件14的结构,也可以使用其它部件。
[0069]另外,也可以在荚部件8等固定于车体2侧的部件上设置用于吸收2次冲撞时的冲击的板状的吸收部件等。根据2次冲撞而上部托架5向车体2的前侧移动时,吸收部件被上部托架5等挤压而变形,由此吸收该冲击。在实施方式中,由于至荚部件8从上部托架5脱离为止的距离(距离D1、距离D2以及距离D3)短,所以至该冲击吸收部件开始变形为止的期间,荚部件8能够从上部托架5脱离。由于上部托架5与荚部件8之间不产生卡阻,所以2次冲撞时的能量不会因卡阻而损耗。因此,该冲击吸收部件能够充分发挥负载特性,即,能够吸收所期望的量的能量。
[0070]另外,上部托架5以及荚部件8的材料并不限于铁等金属,也可以使用树脂等。另夕卜,荚部件8并不是一定要设置在板状部件14中的左右方向Y两侧,例如也可以只在左右方向Y的中央设置一个。
【权利要求】
1.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架,其保持连结有转向操作部件的转向轴,并能够在2次冲撞时随着所述转向操作部件向规定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移动; 板状部件,其是被设置在所述托架并沿着所述移动方向的板状部件,是在所述板状部件中所述移动方向的上游侧端部形成有朝向所述移动方向的上游侧开口的凹状的切口槽的板状部件,所述切口槽在所述板状部件的板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板状部件;以及 荚部件,其在2次冲撞前的状态下,嵌入到所述切口槽来将所述托架定位于车体,并且在2次冲撞时,通过所述荚部件从所述切口槽向所述移动方向的上游侧分离,来允许所述托架向所述移动方向的下游侧移动, 所述荚部件包括: 第I端部,其被设置在所述荚部件中所述移动方向的上游侧,并且从所述板厚度方向夹持所述板状部件中成为所述切口槽的边缘的周边部; 第2端部,其被设置在所述荚部件中所述移动方向的下游侧,并且从所述板厚度方向夹持所述周边部;以及 侧端部,其被设置在所述荚部件中所述第I端部与所述第2端部之间,并且不从所述板厚度方向夹持所述周边部,而是与所述周边部对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端部包括: 内侧端部,其夹持所述周边部中所述转向轴侧的内侧周边部;以及 外侧端部,其夹持所述周边部中与所述转向轴侧相反的一侧的外侧周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周边部中被所述内侧端部夹持的部分的大小与所述外侧周边部中被所述外侧端部夹持的部分的大小不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周边部中被所述内侧端部夹持的部分比所述外侧周边部中被所述外侧端部夹持的部分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板厚度方向观察时,所述第I端部以及所述第2端部是圆弧形状或者多边形形状。
【文档编号】B62D1/19GK104249753SQ201410291199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8日
【发明者】森田茂, 长谷川功, 永桥丰, 横关辰知 申请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