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095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车身后部构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在具有后角窗玻璃的车辆中能够良好地确保载荷的传递效率的车身后部构造。车身后部构造(10)具有左车顶侧轨(12)和左后柱(16)。左车顶侧轨(12)的后轨道加强件(82)在第2后轨道加强件凸缘(101)及后轨道加强件纵壁(97)交叉的部位形成有后轨道加强件第1棱线(102)。左后柱(16)的柱加强件(112)在第2柱加强件凸缘(127)及柱加强件纵壁(124)交叉的部位形成有柱加强件第1棱线(128)。柱加强件第1棱线(128)以与后轨道加强件第1棱线(102)连续的方式形成。
【专利说明】车身后部构造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车顶侧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且后柱从车顶侧轨的后端朝向车身后方并向下方延伸的车身后部构造。

【背景技术】
[0002]在车身后部构造中,存在如下构造:后柱从车顶侧轨的后端朝向车身后方以向下的坡度延伸,为了确保后柱的刚性而在内面板及外面板之间设有加强用的加强件。
[0003]后柱通过内面板、外面板及加强件的各凸缘的接合,以在两面板之间夹持加强件的状态,通过加强件及内面板而形成闭合截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1-690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在此,后柱根据车身形状和设计上的观点、与和后柱相邻的其他部件(例如,后组合灯等)的布局上的观点而确定截面形状。由于受到这些观点的影响,所以难以在后柱的长度方向上均等地形成后柱的截面形状。即,认为后柱的截面形状在后柱的长度方向上不均等。
[0008]而且,后柱与后柱的截面形状相应地来确定加强件的截面形状。该加强件被折曲成截面凸状或凹状从而形成有棱线。
[0009]认为由于后柱的截面形状不均等,所以加强件的棱线在后柱的长度方向上形成为凹凸状。在加强件的棱线形成为凹凸状的情况下,难以通过加强件的棱线良好地传递载荷。
[0010]尤其是,在车辆中,后柱沿安装后角窗玻璃(代虹^1^88)的后角窗(窗框)延伸,通过延伸的后柱来加强后角窗。为了与侧门的车窗玻璃平齐地配置后角窗玻璃,后角窗的窗框向车宽方向外侧鼓出。
[0011]因此,在具有后角窗玻璃的车辆的情况下,加强件的棱线在后柱的长度方向上明显地形成为凹凸状,更加难以通过棱线良好地传递载荷。
[0012]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具有后角窗玻璃的车辆中能够良好地确保载荷的传递效率的车身后部构造。
[001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为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具有:左右的车顶侧轨,其在车身上部的左右侧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左右的后柱,其从所述车顶侧轨的后端朝向车身后方并向下方延伸;后角窗,其通过所述车顶侧轨而形成上边,且通过所述后柱而形成后边,该车身后部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车顶侧轨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轨道内部件;和从车外侧与该轨道内部件接合并与所述轨道内部件一起形成闭合截面的轨道加强件,所述轨道内部件具有:形成车宽方向上相对的壁部的轨道内部件纵壁;从该轨道内部件纵壁的下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轨道内部件横壁;从所述轨道内部件纵壁的上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第1轨道内部件凸缘;和从所述轨道内部件横壁的车宽方向外侧端向下方延伸且形成所述后角窗的所述上边的第2轨道内部件凸缘,所述轨道加强件具有:与所述轨道内部件纵壁相对且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轨道加强件纵壁;从该轨道加强件纵壁的上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且与所述轨道内部件横壁隔开规定间隔地相对的轨道加强件横壁;从该轨道加强件横壁的车宽方向内侧端延伸且与所述第1轨道内部件凸缘接合的第1轨道加强件凸缘;从所述轨道加强件纵壁的下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且与所述轨道内部件横壁接合的第2轨道加强件凸缘;和形成在该第2轨道加强件凸缘及所述轨道加强件纵壁交叉的部位的轨道加强件第1棱线,所述后柱具有:从所述轨道内部件的后端朝向车身后方并向下方延伸的柱内部件;和从车外侧与该柱内部件接合并与所述柱内部件一起形成闭合截面的柱加强件,所述柱内部件具有:形成车宽方向上相对的壁部的柱内部件纵壁;从该柱内部件纵壁的前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柱内部件横壁;从所述柱内部件纵壁的后端向车身后方延伸的第1柱内部件凸缘;和从所述柱内部件横壁的车宽方向外侧端向车身前方延伸且形成所述后角窗的所述后边的第2柱内部件凸缘,所述柱加强件具有:与所述柱内部件纵壁相对且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柱加强件纵壁;从该柱加强件纵壁的后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且与所述柱内部件横壁隔开规定间隔地相对的柱加强件横壁;从该柱加强件横壁的车宽方向内侧端延伸且与所述第1柱内部件凸缘接合的第1柱加强件凸缘;从所述柱加强件纵壁的前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且与所述柱内部件横壁接合的第2柱加强件凸缘;和形成在该第2柱加强件凸缘及所述柱加强件纵壁交叉的部位的柱加强件第1棱线,该柱加强件第1棱线与所述轨道加强件第1棱线连续。
[0014]技术方案2的特征在于,为了将所述左右的后柱的后端彼此连接起来而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面板,所述后面板具有: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的后面板一般面部;从该后面板一般面部向车身后方立起的后面板纵壁;从该后面板纵壁的后端向车宽中央侧延伸的后面板横壁;和形成在所述后面板纵壁及所述后面板一般面部交叉的部位的后面板第1棱线,该后面板第1棱线与所述柱加强件第1棱线连续。
[0015]技术方案3的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内部件具有形成在所述轨道内部件横壁及所述第2轨道内部件凸缘交叉的部位的轨道内部件第1棱线,所述柱内部件具有形成在所述柱内部件横壁及所述第2柱内部件凸缘交叉的部位的柱内部件第1棱线,该柱内部件第1棱线与所述轨道内部件第1棱线连续。
[0016]技术方案4的特征在于,具有比所述后柱位于车身前方且从所述车顶侧轨的长度方向中途向下方延伸的边支柱,所述边支柱具有设置在上端且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而与所述轨道加强件纵壁接合的突出部。
[0017]技术方案5为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具有:左右的后柱,其从车身上部的左右侧朝向车身后方并向下方延伸;后角窗,其通过所述后柱而形成后边;和后面板,其为了将所述左右的后柱的后端彼此连接起来而沿车览方向延伸,该车身后部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后柱具有:从所述轨道内部件的后端朝向车身后方并向下方延伸的柱内部件;和从车外侧与该柱内部件接合并与所述柱内部件一起形成闭合截面的柱加强件,所述柱内部件具有:形成车宽方向上相对的壁部的柱内部件纵壁;从该柱内部件纵壁的前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柱内部件横壁;从所述柱内部件纵壁的后端向车身后方延伸的第1柱内部件凸缘;和从所述柱内部件横壁的车宽方向外侧端向车身前方延伸且形成所述后角窗的所述后边的第2柱内部件凸缘,所述柱加强件具有:与所述柱内部件纵壁相对且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柱加强件纵壁;从该柱加强件纵壁的后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且与所述柱内部件横壁隔开规定间隔地相对的柱加强件横壁;从该柱加强件横壁的车宽方向内侧端延伸且与所述第1柱内部件凸缘接合的第1柱加强件凸缘;从所述柱加强件纵壁的前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且与所述柱内部件横壁接合的第2柱加强件凸缘;和形成在该第2柱加强件凸缘及所述柱加强件纵壁交叉的部位的柱加强件第1棱线,所述后面板具有: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的后面板一般面部;从该后面板一般面部向车身后方立起的后面板纵壁;从该后面板纵壁的后端向车宽中央侧延伸的后面板横壁;和形成在所述后面板纵壁及所述后面板一般面部交叉的部位的后面板第1棱线,该后面板第1棱线与所述柱加强件第1棱线连续。
[0018]技术方案6的特征在于,所述后面板具有从所述后面板一般面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端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后面板凸缘,所述后面板纵壁及所述后面板凸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轨道加强件纵壁及所述第2轨道内部件凸缘之间的距离。
[0019]技术方案7的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加强件纵壁及所述第2轨道内部件凸缘之间的距离、所述柱加强件纵壁及所述第2柱内部件凸缘之间的距离、所述后面板纵壁及所述后面板凸缘之间的距离随着从所述车顶侧轨趋向于所述后面板而逐渐增大。
[0020]发明效果
[0021]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在车身后部构造中具有后角窗。另外,使后角窗的上边(上安装凸缘)通过第2轨道内部件凸缘而形成,使后角窗的后边(后安装凸缘)通过第2柱内部件凸缘而形成。
[0022]而且,在第2轨道加强件凸缘及轨道加强件纵壁交叉的部位形成有轨道加强件第1棱线,在第2柱加强件凸缘及柱加强件纵壁交叉的部位形成有柱加强件第1棱线。
[0023]由此,能够通过轨道加强件第1棱线及柱加强件第1棱线确保车身后部构造的刚性、强度。
[0024]而且,使柱加强件第1棱线与轨道加强件第1棱线连结。能够使柱加强件第1棱线及轨道加强件第1棱线在没有凹凸状的状态下连续。由此,在车顶侧轨及后柱中输入有载荷时,能够减少因输入的载荷而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即,能够减少因输入的载荷而成为位移起点的部位。
[0025]由此,在具有后角窗玻璃的车辆中,能够良好地保持输入到车顶侧轨及后柱中的载荷的传递效率,能够确保车身后部构造的刚性、强度。
[0026]尤其是,车顶侧轨及后柱的接合部位于车身后部的尾门开口部的上侧的凹角部附近、且位于车顶面板的后侧的凸角部附近。尾门开口部是通过尾门而开闭的开口部。
[0027]由此,认为应力容易集中于车顶侧轨及后柱的接合部。因此,通过轨道加强件第1棱线及柱加强件第1棱线确保了车顶侧轨及后柱的接合部的刚性、强度。
[0028]通过提高车顶侧轨及后柱的接合部的刚性、强度,能够提高车身性能(乘坐舒适性、操纵性等)。
[0029]另外,通过在轨道内部件横壁上接合第2轨道加强件凸缘,能够将轨道加强件纵壁比第2轨道内部件凸缘靠车宽方向内侧配置。由此,能够在轨道加强件纵壁及第2轨道内部件凸缘之间确保空间(邓出^)。由此,在通过紧固部件紧固轨道加强件纵壁及轨道内部件纵壁的状态下,能够将从轨道加强件纵壁突出的紧固部件收纳到空间中。
[0030]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在后面板纵壁及后面板一般面部交叉的部位形成有后面板第1棱线。由此,能够通过后面板第1棱线确保车身后部构造的刚性、强度。
[0031]而且,使后面板第1棱线与柱加强件第1棱线连续。能够使后面板第1棱线、柱加强件第1棱线及轨道加强件第1棱线在没有凹凸状的状态下连续。由此,在后面板、后柱及车顶侧轨中输入有载荷时,能够减少因输入的载荷而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即,能够减少因输入的载荷而成为位移起点的部位。
[0032]由此,在具有后角窗玻璃的车辆中,能够良好地保持输入到后面板、后柱及车顶侧轨中的载荷的传递效率,能够确保车身后部构造的刚性、强度。
[0033]尤其是,后柱及后面板的接合部位于车身后部的尾门开口部的下侧的凹角部附近。由此,认为应力容易集中于后柱及后面板的接合部。因此,通过柱加强件第1棱线及后面板第1棱线确保了后柱及后面板的接合部的刚性、强度。
[0034]通过提高后柱及后面板的接合部的刚性、强度,能够提高车身性能(乘坐舒适性、操纵性等)。
[0035]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能够通过轨道内部件第1棱线加强形成后角窗的上边(上安装凸缘)的第2轨道内部件凸缘。另外,能够通过柱内部件第1棱线加强形成后角窗的后边(后安装凸缘)的第2柱内部件凸缘。
[0036]由此,能够确保后角窗的上边及后边的刚性、强度。
[0037]而且,使柱内部件第1棱线与轨道内部件第1棱线连续。能够使柱内部件第1棱线及轨道内部件第1棱线在没有凹凸状的状态下连续。由此,在车顶侧轨及后柱中输入有载荷时,能够减少因输入的载荷而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即,能够减少因输入的载荷而成为位移起点的部位。
[0038]由此,在具有后角窗玻璃的车辆中,能够良好地保持输入到车顶侧轨及后柱中的载荷的传递效率,能够确保车身后部构造的刚性、强度。
[0039]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在边支柱的上端设有突出部,使突出部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而与轨道加强件纵壁接合。由此,能够使边支柱的上端与车顶侧轨牢固地接合,能够确保车身后部构造的刚性、强度。
[0040]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在车身后部构造中具有后角窗。另外,使后角窗的后边(后安装凸缘)通过后柱而形成。而且,在第2柱加强件凸缘及柱加强件纵壁交叉的部位形成有柱加强件第1棱线,在后面板纵壁及后面板一般面部交叉的部位形成有后面板第1棱线。
[0041]由此,能够通过柱加强件第1棱线及后面板第1棱线确保车身后部构造的刚性、强度。
[0042]而且,使后面板第1棱线与柱加强件第1棱线连续。能够使后面板第1棱线及柱加强件第1棱线在没有凹凸状的状态下连续。由此,在后面板及后柱中输入有载荷时,能够减少因输入的载荷而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即,能够减少因输入的载荷而成为位移起点的部位。
[0043]由此,在具有后角窗玻璃的车辆中,能够良好地保持输入到后面板及后柱中的载荷的传递效率,能够确保车身后部构造的刚性、强度。
[0044]尤其是,后柱及后面板的接合部位于车身后部的尾门开口部的下侧的凹角部附近。由此,认为应力容易集中于后柱及后面板的接合部。因此,通过柱加强件第1棱线及后面板第1棱线确保了后柱及后面板的接合部的刚性、强度。
[0045]通过提高后柱及后面板的接合部的刚性、强度,能够提高车身性能(乘坐舒适性、操纵性等)。
[0046]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增大了后面板纵壁及后面板凸缘之间的距离。由此,在通过点焊将外板面板(外面板)接合到后面板凸缘上时,能够将点焊用的电极(所谓的焊枪)配置在后面板纵壁及后面板凸缘之间的空间中。
[0047]由此,能够通过点焊容易地将外板面板(外面板)接合到后面板凸缘上。
[0048]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使轨道加强件纵壁及第2轨道内部件凸缘之间的距离、柱加强件纵壁及第2柱内部件凸缘之间的距离、后面板纵壁及后面板凸缘之间的距离随着从车顶侧轨趋向于后面板而逐渐增大。
[0049]在此,沿着轨道加强件纵壁、柱加强件纵壁及后面板纵壁分别设有轨道加强件第1棱线、柱加强件第1棱线及后面板第1棱线。通过轨道加强件第1棱线、柱加强件第1棱线及后面板第1棱线而形成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的内侧的第1棱线。
[0050]另外,沿着第2轨道内部件凸缘、第2柱内部件凸缘及后面板凸缘分别设有轨道内部件第1棱线、柱内部件第1棱线及后面板凸缘第1棱线。通过轨道内部件第1棱线、柱内部件第1棱线及后面板凸缘第1棱线而形成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的第1棱线。
[0051]内侧的第1棱线及外侧的第1棱线之间的距离随着从车顶侧轨趋向于后面板而逐渐增大。即,内侧的第1棱线及外侧的第1棱线形成为末端扩展状。
[0052]由此,能够使内侧的第1棱线及外侧的第1棱线在车顶侧轨、后柱及后面板的范围内以没有凹凸状的状态连续。
[0053]通过使内侧的第1棱线及外侧的第1棱线在没有凹凸状的状态下连续,在内侧的第1棱线及外侧的第1棱线中,能够减少因输入的载荷而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即,能够减少因输入的载荷而成为位移起点的部位。
[0054]由此,在具有后角窗玻璃的车辆中,能够良好地保持输入到车顶侧轨及后柱中的载荷的传递效率,能够确保车身后部构造的刚性、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55]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的立体图。
[0056]图2是表示图1的车身后部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0057]图3是图2的3部放大图。
[0058]图4是图3的4部放大图。
[0059]图5是图4的5-5线剖视图。
[0060]图6是图3的6部放大图。
[0061]图7是表示图6的车身后部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0062]图8是图1的8-8线剖视图。
[0063]图9是图6的9-9线剖视图。
[0064]图10是图1的10-10线剖视图。
[0065]图11是图1的11-11线剖视图。
[0066]图12是图3的12-12线剖视图。
[0067]图13是图3的13-13线剖视图。
[0068]图14是说明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的第1棱线的图。
[0069]图15是图6的15-15线剖视图。
[0070]附图标记说明
[0071]10…车身后部构造,11…车身上部,12…左右的车顶侧轨,123…左右的车顶侧轨的后端,13…边支柱,133…柱加强件的上端(边支柱的上端),16…左右的后柱,163…左右的后柱的后端,17…后面板,18…后角窗,19&…后角窗的上边,19(3…后角窗的后边,81…后轨道内部件(轨道内部件),8113…后轨道内部件的后端,82…后轨道加强件(轨道加强件),91…后轨道内部件纵壁(轨道内部件纵壁),913…后轨道内部件纵壁的下端,916…后轨道内部件纵壁的上端,92…后轨道内部件横壁(轨道内部件横壁),923…后轨道内部件横壁的车宽方向外侧端,93…第1后轨道内部件凸缘(第1轨道内部件凸缘),94…第2后轨道内部件凸缘(第2轨道内部件凸缘),95…后轨道内部件第1棱线(轨道内部件第1棱线),97…后轨道加强件纵壁(轨道加强件纵壁),973…后轨道加强件纵壁的上端,976…后轨道加强件纵壁的下端,98…后轨道加强件横壁(轨道加强件横壁),9?…后轨道加强件横壁的车宽方向内侧端,99…第1后轨道加强件凸缘(第1轨道加强件凸缘),101…第2后轨道加强件凸缘(第2轨道加强件凸缘),102…后轨道加强件第1棱线(轨道加强件第1棱线),111…柱内部件,112…柱加强件,116…柱内部件纵壁,1163…柱内部件纵壁的前端,116)3…柱内部件纵壁的后端,117…柱内部件横壁,1173…柱内部件横壁的车宽方向外侧端,118…第1柱内部件凸缘,119…第2柱内部件凸缘,121…柱内部件第1棱线,124…柱加强件纵壁,12?…柱加强件纵壁的后端,1246…柱加强件纵壁的前端,125…柱加强件横壁,1253…柱加强件横壁的车宽方向内侧端,126…第1柱加强件凸缘,127…第2柱加强件凸缘,128…柱加强件第1棱线,141…后面板一般面部,142…后面板纵壁,142&…后面板纵壁的后端,143…后面板横壁,145…第2后面板凸缘(后面板凸缘),147…后面板内侧第1棱线(后面板第1棱线),152…后突出部(突出部),12…后轨道加强件纵壁及第2后轨道内部件凸缘之间的距离,[3…柱加强件纵壁及第2柱内部件凸缘之间的距离,14…后面板纵壁及第2后面板凸缘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72]以下,基于【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此外,“前㈣)”、“后(处)”、“左
(1)”、“右(? ”按照从驾驶员的角度观察到的方向。
[0073]【实施例】
[0074]说明实施例的车身后部构造10。
[0075]如图1、图2所示,车身后部构造10具有:在车身上部11的左右侧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车顶侧轨12 ;从左右的车顶侧轨12的长度方向中途向下方延伸的左右的边支柱1)111^)13 ;将左右的车顶侧轨12的后端123彼此连接起来的后车顶梁14 ;和从上方覆盖后车顶梁14及左右的车顶侧轨12的车顶面板15。
[0076]另外,车身后部构造10具有:从左右的车顶侧轨12的后端123朝向车身后方并向下方延伸的左右的后柱16 ;将左右的后柱16的后端(下端)16^1彼此连接起来的后面板17 ;和设置在左右的边支柱13的车身后方的左右的后角窗18。
[0077]而且,车身后部构造10还具有:从车外侧覆盖左车顶侧轨12、左边支柱13及左后柱16的左外面板21 ;和从车外侧覆盖右车顶侧轨12、右边支柱13及右后柱16的右外面板(未图示)。
[0078]该车身后部构造10通过后车顶梁14、左右的后柱16及后面板17而大致矩形地形成有尾门开口部23。在尾门开口部23上开闭自如地支承有尾门24。
[0079]另外,在车身后部构造10的左右的后侧开口部25(右后侧开口部未图示)上开闭自如地支承有左右的后侧车门26(右后侧车门未图示^左后侧车门26具有侧窗玻璃27。
[0080]而且,左右的后角窗18具有窗框19。在窗框19上具有后角窗玻璃28。
[0081]此外,车身后部构造10是大致左右对称的部件,以下,说明左侧部件并省略右侧部件的说明。
[0082]如图3所示,左车顶侧轨12具有:比左边支柱13的上端13&靠车身前方设置的前车顶侧轨32 ;从前车顶侧轨32的后端323向车身后方延伸的中央车顶侧轨33 ;和从中央车顶侧轨33的后端333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后车顶侧轨(车顶侧轨04。
[0083]如图4所示,前车顶侧轨32比左边支柱13的上端13&靠车身前方设置,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在前车顶侧轨32的后端323连结有中央车顶侧轨33的前端33匕
[0084]中央车顶侧轨33在中央部330与左边支柱13的上端133连结的状态下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在中央车顶侧轨33的后端333连结有后车顶侧轨34的前端343。
[0085]后车顶侧轨34从中央车顶侧轨33的后端333向车身后方延伸。
[0086]通过中央车顶侧轨33中的比左边支柱13靠车身后方侧的部位33(1和后车顶侧轨34而形成左后角窗18的上边(上安装凸缘)1如。
[0087]关于前车顶侧轨32、中央车顶侧轨33及后车顶侧轨34的结构,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0088]左边支柱13从中央车顶侧轨33的中央部33。向下方延伸至左后车轮罩36。左边支柱13比左后柱16靠车身前方设置,通过左边支柱13的上半部而形成左后角窗18的前边(前安装凸缘)191^
[0089]关于左边支柱13的结构,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0090]左后柱16从后车顶侧轨34的后端3仙朝向车身后方并向下方延伸。
[0091]左后柱16的前端(上端)16)3与后车顶侧轨34的后端346连结,后端(下端)16&与后面板17(左部174的上端176连结。通过左后柱16的上半部而形成左后角窗18的后边(后安装凸缘)19(3。
[0092]而且,通过左后柱16而形成尾门开口部23的左侧部23^1。
[0093]关于左后柱16的结构,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0094]左后柱16的后端(下端)16&及右后柱16的后端(下端)16^(参照图2)通过后面板17而连接。
[0095]如图2所示,后面板17设置在左后柱16的后端163及右后柱16的后端16&的范围内,由此沿车宽方向延伸。通过后面板17而形成尾门开口部23的下部23匕
[0096]关于后面板17的结构,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0097]返回到图4,在左边支柱13的车身后方设有左后角窗18。左后角窗18通过上边(上安装凸缘)1如、前边(前安装凸缘)1%、后边(后安装凸缘)及下边(下安装凸缘)19(1而形成窗框19。
[0098]为了便于理解结构,在除去左外面板21的状态下说明窗框19。
[0099]上边1如通过中央车顶侧轨33的部位33(1和后车顶侧轨34而形成,前边1%通过左边支柱13的上半部而形成。后边通过左后柱16的上半部而形成,下边19(1通过左后侧面板(外板面板)37而形成。左后侧面板37设置在左后车轮罩36上。
[0100]如图5所不,后角窗玻璃28相对于左后侧车门26配置在同一面上(即,平齐)。因此,左后角窗18的窗框19比左后侧开口部25的框部29以尺寸II靠车宽方向外侧设置(同时参照图4)。
[0101]接下来,基于图6?图11详细说明前车顶侧轨32、中央车顶侧轨33及后车顶侧轨34的结构。
[0102]如图6、图7所示,在前车顶侧轨32的后端323连结有中央车顶侧轨33的前端33匕而且,在中央车顶侧轨33的后端333连结有后车顶侧轨34的前端3如。
[0103]前车顶侧轨32、中央车顶侧轨33及后车顶侧轨34具有各自的轨道共用的轨道外部件43(参照图2、。
[0104]如图8、图9所示,前车顶侧轨32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前轨道内部件41(包括中央轨道内部件45的前端454 ;从车外侧与前轨道内部件41(包括中央轨道内部件45的前端454接合的前轨道加强件42 ;和从车外侧与前轨道加强件42接合的轨道外部件43(同时参照图2、。
[0105]在前车顶侧轨32的后端321中央轨道内部件45的前端453从车宽方向内侧与前轨道内部件41的后端4匕重合而接合。中央轨道内部件45通过左边支柱13 (边支柱内部件51)的上端5匕而形成。
[0106]另外,中央车顶侧轨33的中央轨道加强件46 (具体而言,中央轨道加强件46的前端464从车宽方向内侧与前轨道加强件42的后端423重合。
[0107]在中央轨道加强件46的前端463及中央轨道内部件45的前端453之间夹装有筒状的第1套环化011犯054。在第1套环54内从中央轨道内部件45的前端453侧穿插有第1螺栓55,在从前轨道加强件42的后端423突出的第1螺纹部553上螺旋结合有第1螺母56。
[0108]由此,前轨道加强件42的后端423及中央轨道加强件46的前端463通过第1螺栓55、第1螺母56及第1套环54而连结。
[0109]而且,前车顶侧轨32的后端323及中央车顶侧轨33的前端336通过第1螺栓55、第1螺母56及第1套环54而被加强。
[0110]轨道外部件43从车宽方向外侧与前轨道加强件42接合。
[0111]轨道外部件43具有:从车外侧覆盖前轨道加强件42的轨道罩部73 ;从轨道罩部73的车宽方向内侧端733延伸的第1罩凸缘74 ;和从轨道罩部73的下端736延伸的第2罩凸缘75。
[0112]如图10所示,中央车顶侧轨33具有:中央轨道内部件45(包括后轨道内部件81的前端81幻;从车外侧与中央轨道内部件45(包括后轨道内部件81的前端81幻接合的中央轨道加强件46 ;和从车外侧与中央轨道加强件46接合的轨道外部件43(同时参照图2)。
[0113]返回到图6、图7,中央轨道加强件46具有:左边支柱13的车身前方的前加强件部47 ;与左边支柱13 (边支柱加强件52)的上端523对峙的中央加强件部48 ;和左边支柱13的车身后方的后加强件部49。
[0114]前加强件部47以截面形状与前轨道加强件42的截面形状(参照图8)大致相同的方式形成,在车宽方向外侧具有前加强件纵壁473。
[0115]中央加强件部48在车宽方向外侧具有中央加强件纵壁4?,在中央加强件纵壁48^上形成有向车外侧鼓出的中央加强件鼓出部58(同时参照图9)。
[0116]如图10所示,后加强件部49从车身外侧与中央轨道内部件45(包括后轨道内部件81的前端81幻接合。
[0117]中央轨道内部件45具有:形成在车宽方向上相对的壁部的中央轨道内部件纵壁61 ;从中央轨道内部件纵壁61的下端6匕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中央轨道内部件横壁62 ;从中央轨道内部件纵壁61的上端616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第1中央轨道内部件凸缘63(参照图7);和从中央轨道内部件横壁62的车宽方向外侧端623向下方延伸的第2中央轨道内部件凸缘64(参照图7)。
[0118]如图7、图10所示,后加强件部49具有:后加强件纵壁66、第1后加强件横壁67、第1后加强件凸缘69、第2后加强件横壁68、第2后加强件凸缘71、后加强件外侧棱线78、后加强件内侧棱线79和后加强件棱线80。
[0119]后加强件纵壁66以相对的方式与中央轨道内部件纵壁61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第1后加强件横壁67从后加强件纵壁66的上端66^1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
[0120]第1后加强件凸缘69从第1后加强件横壁67的车宽方向内侧端673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第2后加强件横壁68从后加强件纵壁66的下端666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
[0121]第2后加强件凸缘71从第2后加强件横壁68的车宽方向外侧端6?向下方延伸。
[0122]后加强件外侧棱线78形成在第2后加强件横壁68及第2后加强件凸缘71交叉的部位。后加强件内侧棱线79形成在后加强件纵壁66及第2后加强件横壁68交叉的部位。
[0123]在后加强件部49上具有后加强件外侧棱线78及后加强件内侧棱线79,由此,能够通过各棱线78、79确保后加强件部49的刚性、强度。
[0124]而且,第2后加强件凸缘71还通过后加强件外侧棱线78而被加强。
[0125]另外,后加强件棱线80通过后加强件纵壁66及第1后加强件横壁67交叉的部位而形成。
[0126]后加强件纵壁66比第2后加强件凸缘71靠车宽方向内侧设置。即,将后加强件纵壁66及第2后加强件凸缘71之间的间隔设定为距离11。
[0127]轨道外部件43从车宽方向外侧与后加强件部49接合。
[0128]具体而言,在第1中央轨道内部件凸缘63上,以从上方按顺序重叠第1后加强件凸缘69、第1罩凸缘74的状态通过点焊使各凸缘63、69、74接合。
[0129]另外,在第2中央轨道内部件凸缘64上,以从车宽方向外侧按顺序重叠第2后加强件凸缘71、第2罩凸缘75的状态通过点焊使各凸缘64、71、75接合。
[0130]在该状态下,在后加强件纵壁66及轨道外部件43之间形成有空间(邓狀6)77。
[0131]如图6所示,在中央车顶侧轨33的后端333连结有后车顶侧轨34的前端343。
[0132]后车顶侧轨34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后轨道内部件(轨道内部件)81 ;从车外侧与后轨道内部件81接合的后轨道加强件(轨道加强件)82 ;和从车外侧与后轨道加强件82接合的轨道外部件43 (参照图2)。
[0133]如图9、图10所示,在中央车顶侧轨33的后端333,后轨道内部件81的前端8匕从车宽方向外侧与中央轨道内部件45的后端456重合而接合。
[0134]另外,后轨道加强件82的前端823从车宽方向内侧与中央轨道加强件46的后端4613重合。
[0135]在后轨道加强件82的前端823及后轨道内部件81的前端8匕之间夹装有筒状的第2套环84。在第2套环84内从后轨道内部件81的前端8匕侧穿插有第2螺栓85,在从中央轨道加强件46的后端466突出的第2螺纹部853上螺旋结合有第2螺母86。
[0136]由此,中央轨道加强件46的后端466及后轨道加强件82的前端823通过第2螺栓85、第2螺母86及第2套环84而连结。
[0137]而且,中央车顶侧轨33的后端333及后车顶侧轨34的前端3?通过第2螺栓85、第2螺母86及第2套环84而被加强。
[0138]如图11所示,后轨道内部件81具有:后轨道内部件纵壁(轨道内部件纵壁)91、后轨道内部件横壁(轨道内部件横壁〉92、第1后轨道内部件凸缘(第1轨道内部件凸缘〉93、第2后轨道内部件凸缘(第2轨道内部件凸缘)94和后轨道内部件第1棱线(轨道内部件第1棱线)95(同时参照图6)。
[0139]后轨道内部件纵壁91是形成车宽方向上相对的壁部的部位。后轨道内部件横壁92从后轨道内部件纵壁91的下端9匕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
[0140]第1后轨道内部件凸缘93从后轨道内部件纵壁91的上端916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第2后轨道内部件凸缘94从后轨道内部件横壁92的车宽方向外侧端923向下方延伸。
[0141]后轨道内部件第1棱线95形成在后轨道内部件横壁92及第2后轨道内部件凸缘94交叉的部位。该后轨道内部件第1棱线95以与后加强件外侧棱线78(参照图7)连续的方式形成。
[0142]第2后轨道内部件凸缘94通过后轨道内部件第1棱线95而被加强。
[0143]后轨道加强件82具有:后轨道加强件纵壁(轨道加强件纵壁)97、后轨道加强件横壁(轨道加强件横壁)98、第1后轨道加强件凸缘(第1轨道加强件凸缘)99、第2后轨道加强件凸缘(第2轨道加强件凸缘)101、后轨道加强件第1棱线(轨道加强件第1棱线)102和后轨道加强件棱线103。
[0144]后轨道加强件纵壁97以与后轨道内部件纵壁91相对的方式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在车宽方向外侧。后轨道加强件横壁98从后轨道加强件纵壁97的上端973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且以相对的方式与后轨道内部件横壁92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
[0145]第1后轨道加强件凸缘99从后轨道加强件横壁98的车宽方向内侧端9?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第2后轨道加强件凸缘101从后轨道加强件纵壁97的下端976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
[0146]后轨道加强件第1棱线102形成在第2后轨道加强件凸缘101及后轨道加强件纵壁97交叉的部位。该后轨道加强件第1棱线102以与后加强件内侧棱线79 (参照图7)连续的方式形成。
[0147]在第1后轨道内部件凸缘93上,以从上方按顺序重叠第1后轨道加强件凸缘99、轨道外部件43的第1罩凸缘74的状态通过点焊使各凸缘93、99、74接合。
[0148]另外,后轨道内部件横壁92中,第2后轨道加强件凸缘101通过点焊而接合在从车宽方向外侧端923向车宽方向内侧分开规定距离的接合部926上。由此,通过后轨道内部件81及后轨道加强件82而形成闭合截面。
[0149]通过在接合部926上接合第2后轨道加强件凸缘101,将后轨道加强件纵壁97及第2后轨道内部件凸缘94之间的距离设定为[2(参照图7)。
[0150]而且,在第2后轨道内部件凸缘94上,以从车宽方向外侧重叠轨道外部件43的第2罩凸缘75的状态通过点焊使各凸缘94、75接合。由此,后轨道内部件81、后轨道加强件82及轨道外部件43 —体地接合而形成后车顶侧轨34。
[0151]在此,通过后轨道内部件81及后轨道加强件82而形成闭合截面,由此,能够确保后车顶侧轨34的刚性、强度。
[0152]而且,在后车顶侧轨34上具有后轨道内部件第1棱线95及后轨道加强件第1棱线102,由此,能够通过各第1棱线95、102确保后车顶侧轨34的刚性、强度。
[0153]另外,后轨道加强件棱线103通过后轨道加强件纵壁97及后轨道加强件横壁98交叉的部位而形成(同时参照图7)。
[0154]另外,如图10所示,通过第2后轨道内部件凸缘94及第2后加强件凸缘71的接合而形成轨道接合凸缘105。
[0155]如图10、图11所示,通过第2后轨道内部件凸缘94及轨道接合凸缘105而形成后角窗18(参照图4)的上边1如。
[0156]第2后轨道加强件凸缘101与后轨道内部件横壁92的接合部926接合,后轨道加强件纵壁97沿后加强件纵壁66配置。
[0157]将后轨道加强件纵壁97及第2后轨道内部件凸缘94之间的距离12设定为与后加强件纵壁66及第2后加强件凸缘71之间的距离11大致相同的距离。
[0158]将后轨道加强件纵壁97比第2后轨道内部件凸缘94靠车宽方向内侧配置,由此,能够在后轨道加强件纵壁97及第2后轨道内部件凸缘94之间确保空间77。
[0159]由此,在通过第2螺栓85、第2螺母86及第2套环84 (即,紧固部件)紧固后轨道加强件纵壁97及后轨道内部件纵壁91的状态下,能够将从后加强件纵壁66突出的第2螺纹部853及第2螺母86 (紧固部件)收纳到空间77中。
[0160]接下来,基于图4、图12详细说明左后柱16的结构。
[0161]如图4所不,在后车顶侧轨34的后端34)3连结有左后柱16的如端(上端)161^左后柱16的前端(上端)166与后车顶侧轨34的后端346连结,后端(下端)16&与后面板17(左部17幻的上端176连结。
[0162]该左后柱16具有:从后轨道内部件81的后端8化朝向车身后方并向下方延伸的柱内部件111 ;从车外侧与柱内部件111接合且与柱内部件111 一起形成闭合截面的柱加强件112 ;和从车外侧与柱加强件112接合的柱外部件113(参照图2)。
[0163]如图12所示,柱内部件111具有:柱内部件纵壁116、柱内部件横壁117、第1柱内部件凸缘118、第2柱内部件凸缘119和柱内部件第1棱线121。
[0164]柱内部件纵壁116形成有在车宽方向上相对的壁部。柱内部件横壁117从柱内部件纵壁116的前端1163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
[0165]第1柱内部件凸缘118从柱内部件纵壁116的后端1166向车身后方延伸。第2柱内部件凸缘119从柱内部件横壁117的车宽方向外侧端1173向车身前方延伸。
[0166]柱内部件第1棱线121形成在柱内部件横壁117及第2柱内部件凸缘119交叉的部位。该柱内部件第1棱线121以与后轨道内部件第1^^95(^^^4)连续的方式形成。
[0167]柱加强件112具有:柱加强件纵壁124、柱加强件横壁125、第1柱加强件凸缘126、第2柱加强件凸缘127、柱加强件第1棱线128和柱加强件棱线129。
[0168]柱加强件纵壁124与柱内部件纵壁116相对,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在车宽方向外侦I柱加强件横壁125从柱加强件纵壁124的后端12?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且以相对的方式与柱内部件横壁117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
[0169]第1柱加强件凸缘126从柱加强件横壁125的车宽方向内侧端1253向车身后方延伸。第2柱加强件凸缘127从柱加强件纵壁124的前端12仙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
[0170]柱加强件第1棱线128形成在第2柱加强件凸缘127及柱加强件纵壁124交叉的部位。该柱加强件第1棱线128以与后轨道加强件第1棱线102(参照图4)连续的方式形成。
[0171]柱外部件113具有:从车外侧覆盖柱加强件112及柱内部件111的柱罩部131 ;从柱罩部131的车宽方向内侧端13匕延伸的第1罩凸缘132 ;和从柱罩部131的车宽方向外侧端13化延伸的第2罩凸缘133。
[0172]在第1柱内部件凸缘118上,以从车宽方向外侧按顺序重叠第1柱加强件凸缘126、第1罩凸缘132的状态通过点焊使各凸缘118、126、132接合。
[0173]另外,柱内部件横壁117中,第2柱加强件凸缘127通过点焊而接合在从车宽方向外侧端1173向车宽方向内侧分开规定距离的接合部1176上。
[0174]由此,左后柱16通过柱内部件111及柱加强件112而形成闭合截面。由于通过柱内部件111及柱加强件112而形成闭合截面,所以能够确保左后柱16的刚性、强度。
[0175]而且,在左后柱16上具有柱内部件第1棱线121及柱加强件第1棱线128,由此,能够通过各第1棱线121、128确保左后柱16的刚性、强度。
[0176]另外,柱加强件棱线129通过柱加强件纵壁124及柱加强件横壁125交叉的部位而形成(同时参照图4)。该柱加强件棱线129以与后轨道加强件棱线103(参照图4)连续的方式形成。
[0177]通过在接合部1176上接合第2柱加强件凸缘127,柱加强件纵壁124比第2柱内部件凸缘119靠车宽方向内侧设置。即,将柱加强件纵壁124及第2柱内部件凸缘119之间的间隔设定为距离13。
[0178]而且,在第2柱内部件凸缘119上,以从车宽方向外侧重叠第2罩凸缘133的状态通过点焊使各凸缘119、133接合。
[0179]由此,柱内部件111及柱外部件113 —体地接合而形成左后柱16。
[0180]通过第2柱内部件凸缘119的上半部而形成后角窗18的后边(后安装凸缘)19“同时参照图4)。
[0181]第2柱内部件凸缘119通过柱内部件第1棱线121而被加强。
[0182]接下来,基于图4、图13详细说明后面板17的结构。
[0183]如图4、图13所示,在左后柱16的后端(下端)163连结有后面板17(左部17幻的上端17匕
[0184]后面板17的左部17&具有:后面板一般面部141、后面板纵壁142、后面板横壁143、第1后面板凸缘144、第2后面板凸缘(后面板凸缘)145、后面板外侧第1棱线146、后面板内侧第1棱线(后面板第1棱线)147和面板棱线148。
[0185]后面板一般面部141通过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的壁部而形成。后面板纵壁142从后面板一般面部141的车宽方向内侧端1413向车身后方立起。
[0186]后面板横壁143从后面板纵壁142的后端142&向车宽中央侧延伸。第1后面板凸缘144从后面板横壁143的车宽方向内侧端1433向车身后方延伸。
[0187]第2后面板凸缘145从后面板一般面部141的车宽方向外侧端141)3向车身后方延伸。在第2后面板凸缘145上通过点焊而接合有左后侧面板(外板面板)37^^^37^
[0188]后面板外侧第1棱线146形成在后面板一般面部141及第2后面板凸缘145交叉的部位。该后面板外侧第1棱线146以与柱内部件第1棱线121连续的方式形成。
[0189]后面板内侧第1棱线147形成在后面板纵壁142及后面板一般面部141交叉的部位。该后面板内侧第1棱线147以与柱加强件第1棱线128连续的方式形成。
[0190]在后面板17的左部173具有后面板外侧第1棱线146及后面板内侧第1棱线147,由此,能够通过各第1棱线146、147确保后面板17的刚性、强度。
[0191]另外,面板棱线148通过后面板纵壁142及后面板横壁143交叉的部位而形成。该面板棱线148以与柱加强件棱线129连续的方式形成。
[0192]将后面板纵壁142及第2后面板凸缘145之间的间隔设定为距离14。将后面板纵壁142及第2后面板凸缘145之间的间隔即距离14设定为比图10所示的后加强件纵壁66及第2后加强件凸缘71之间的间隔即距离11大。
[0193]由此,在通过点焊将左后侧面板37的后端373接合到第2后面板凸缘145上时,能够将点焊用的电极161 (所谓的焊枪)配置在后面板纵壁142及第2后面板凸缘145之间的空间162中。
[0194]由此,能够通过点焊容易地将左后侧面板37的后端373接合到第2后面板凸缘145 上。
[0195]如图14所示,将后加强件纵壁66及第2后加强件凸缘71之间的间隔设定为距离
11。将后轨道加强件纵壁97及第2后轨道内部件凸缘94之间的距离设定为12。
[0196]另外,将柱加强件纵壁124及第2柱内部件凸缘119之间的间隔设定为距离13。将后面板纵壁142及第2后面板凸缘145之间的间隔设定为距离14。
[0197]距离11、距离12、距离13、距离14设定成随着从车顶侧轨12趋向于后面板17而逐渐增大。
[0198]而且,后加强件外侧棱线78、后轨道内部件第1棱线95、柱内部件第1棱线121及后面板外侧第1棱线146的各棱线78、95、121、146以分别连续的方式形成。
[0199]另外,后加强件内侧棱线79、后轨道加强件第1棱线102、柱加强件第1棱线128及后面板第1棱线147的各棱线79、102、128、147以分别连续的方式形成。
[0200]像这样,通过将距离11?“设定成逐渐增大,在将左后角窗18的窗框19设于车宽方向外侧的状态下(同时参照图5),能够使各棱线78、95、121、146和各棱线79、102、128、147在没有凹凸状的状态下连续。
[0201]通过在车身后部构造10中具有各棱线78、95、121、146和各棱线79、102、128、147,能够通过各棱线78、95、121、146和各棱线79、102、128、147确保车身后部构造10的刚性、强度。
[0202]另外,在各棱线79、102、128、147的车身上方和车身后方形成有棱线150。通过在各棱线79、102、128、147的车身上方和车身后方具有棱线150,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身后部构造10的刚性、强度。
[0203]棱线150通过后加强件棱线80、后轨道加强件棱线103、柱加强件棱线129及面板棱线148而形成。
[0204]而且,通过将距离11?14设定成逐渐增大,各棱线78、95、121、146和各棱线79、102、128、147形成为末端扩展状。由此,各棱线78、95、121、146在没有凹凸状的状态下连续,各棱线79、102、128、147在没有凹凸状的状态下连续。
[0205]而且,棱线150也与各棱线79、102、128、147同样地,在没有凹凸状的状态下连续。
[0206]由此,在左车顶侧轨12、左后柱16或后面板17的左部173输入有载荷?1时,能够减少因输入的载荷?1而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即,能够减少因输入的载荷而成为位移起点的部位。
[0207]通过抑制由输入的载荷?1导致的应力集中,在具有后角窗玻璃28的车身后部构造10中,能够良好地保持输入到左车顶侧轨12、左后柱16或后面板17的左部17&的载荷?1的传递效率。
[0208]由于良好地传递载荷?1,所以能够确保车身后部构造10的刚性、强度。
[0209]尤其是,左车顶侧轨12及左后柱16的接合部155位于尾门开口部23的上侧的凹角部23。附近、且位于车顶面板15(参照图2)的左后侧的凸角部153附近。上侧的凹角部230通过后车顶梁14及左后柱16的交叉部而形成。
[0210]由此,认为应力容易集中于左车顶侧轨12及左后柱16的接合部155。因此,通过后轨道加强件第1棱线102及柱加强件第1棱线128和后轨道内部件第1棱线95及柱内部件第1棱线121确保了接合部155的刚性、强度。
[0211〕 而且,通过具有棱线150 (具体而言,后轨道加强件棱线103及柱加强件棱线129),能够进一步提高接合部155的刚性、强度。
[0212]另外,左后柱16及后面板17(左部17幻的接合部156位于尾门开口部23的下侧的凹角部23(1附近。由此,认为应力各易集中于左后柱16及后面板17 (左部17?)的接合部156。因此,通过柱加强件第1棱线128及后面板内侧第1棱线147和柱内部件第1棱线121及后面板外侧第1棱线146确保了接合部156的刚性、强度。
[0213]而且,通过具有棱线150(具体而言,柱加强件棱线129及面板棱线148),能够进一步提高接合部156的刚性、强度。
[0214]像这样,通过提高接合部155的刚性、强度,并提高接合部156的刚性、强度,能够提高车身性能(乘坐舒适性、操纵性等)。
[0215]在此,第2后加强件凸缘71通过后加强件外侧棱线78而被加强(同时参照图10)。另外,第2后轨道内部件凸缘94通过后轨道内部件第1棱线95而被加强(同时参照图10)。第2后加强件凸缘71及第2后轨道内部件凸缘94是形成左后角窗18的上边1如的部位。
[0216]由此,能够确保左后角窗18的上边193的刚性、强度。
[0217]另外,第2柱内部件凸缘119通过柱内部件第1棱线121而被加强(同时参照图12)。第2柱内部件凸缘119是形成左后角窗18的后边的部位。
[0218]由此,能够确保左后角窗18的后边19。的刚性、强度。
[0219]返回到图6、图7,左边支柱13具有:从中央车顶侧轨33向下方延伸的边支柱内部件51 ;从车外侧与边支柱内部件51接合并与边支柱内部件51 —起形成闭合截面的边支柱加强件52 ;和从车外侧与边支柱加强件52接合的边支柱外部件53 (参照图2)。
[0220]边支柱加强件52具有:设置在上端523中央的中央突出部151 ;和设置在中央突出部151的车身后方的后突出部(突出部)152。中央突出部151以能够与中央加强件部48的中央加强件鼓出部58接合的方式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
[0221]后突出部152以能够与后加强件部49的后加强件纵壁66接合的方式向车宽方向内侧关出。
[0222]如图6、图9所示,边支柱加强件52的上端523的前端526从车外侧与前加强件部47的前加强件纵壁473接合,中央突出部151从车外侧与中央加强件鼓出部58接合。而且,边支柱加强件52的上端523的后突出部152从车外侧与后加强件纵壁66接合。
[0223]另外,如图6、图15所示,边支柱加强件52的前端526的下方部位520从车外侧与前加强件部47的前加强件凸缘476接合。而且,后突出部152的下方部位52(1从车外侧与第2后加强件凸缘71接合。
[0224]在此,后加强件纵壁66比第2后加强件凸缘71靠车宽方向内侧设置。因此,在边支柱加强件52的上端523形成后突出部152,能够将后突出部152接合到后加强件纵壁66上。
[0225]在边支柱加强件52的上端523,能够将前端521中央突出部151及后突出部152这三个部位接合到中央轨道加强件46上。
[0226]由此,能够使边支柱加强件52的上端523(即,边支柱13的上端134与中央轨道加强件46牢固地接合,能够确保车身后部构造10的刚性、强度。
[0227]而且,如图9所示,通过边支柱内部件51的上端5匕而形成中央轨道内部件45。如图7所示,边支柱内部件51具有:从柱内部件主体516的前上部朝向上端513弯曲状地形成的前弯曲部51。;和从柱内部件主体516的后上部朝向上端5匕弯曲状地形成的后弯曲部51(1。
[0228]由此,能够从柱内部件主体516及上端513的连结部除去凹角部,能够抑制应力集中于连结部。由此,能够进一步良好地确保车身后部构造10的刚性、强度。
[0229]此外,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能够进行适当变更、改良等。
[0230]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的车身后部构造、左右的车顶侧轨、边支柱、左右的后柱、后面板、后角窗、后轨道内部件、后轨道加强件、后轨道内部件纵壁、后轨道内部件横壁、第1后轨道内部件凸缘、第2后轨道内部件凸缘、后轨道内部件第1棱线、后轨道加强件纵壁、后轨道加强件横壁、第2后轨道加强件凸缘、后轨道加强件第1棱线、柱内部件、柱加强件、柱内部件纵壁、柱内部件横壁、第1柱内部件凸缘、第2柱内部件凸缘、柱内部件第1棱线、柱加强件纵壁、柱加强件横壁、第1柱加强件凸缘、第2柱加强件凸缘、柱加强件第1棱线、后面板一般面部、后面板纵壁、后面板横壁、第2后面板凸缘、后面板内侧第1棱线及后突出部等的形状和形成不限定于例示,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0231]工业实用性
[0232]本发明适用于具有车顶侧轨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后柱从车顶侧轨的后端向后下方延伸的车身后部构造的汽车。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具有: 左右的车顶侧轨,其在车身上部的左右侧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左右的后柱,其从所述车顶侧轨的后端朝向车身后方并向下方延伸; 后角窗,其通过所述车顶侧轨而形成上边,且通过所述后柱而形成后边, 该车身后部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车顶侧轨具有: 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轨道内部件;和 从车外侧与该轨道内部件接合并与所述轨道内部件一起形成闭合截面的轨道加强件, 所述轨道内部件具有: 形成车宽方向上相对的壁部的轨道内部件纵壁; 从该轨道内部件纵壁的下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轨道内部件横壁; 从所述轨道内部件纵壁的上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第I轨道内部件凸缘;和从所述轨道内部件横壁的车宽方向外侧端向下方延伸且形成所述后角窗的所述上边的第2轨道内部件凸缘, 所述轨道加强件具有: 与所述轨道内部件纵壁相对且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轨道加强件纵壁; 从该轨道加强件纵壁的上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且与所述轨道内部件横壁隔开规定间隔地相对的轨道加强件横壁; 从该轨道加强件横壁的车宽方向内侧端延伸且与所述第I轨道内部件凸缘接合的第I轨道加强件凸缘; 从所述轨道加强件纵壁的下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且与所述轨道内部件横壁接合的第2轨道加强件凸缘;和 形成在该第2轨道加强件凸缘及所述轨道加强件纵壁交叉的部位的轨道加强件第I棱线, 所述后柱具有: 从所述轨道内部件的后端朝向车身后方并向下方延伸的柱内部件;和 从车外侧与该柱内部件接合并与所述柱内部件一起形成闭合截面的柱加强件, 所述柱内部件具有: 形成车宽方向上相对的壁部的柱内部件纵壁; 从该柱内部件纵壁的前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柱内部件横壁; 从所述柱内部件纵壁的后端向车身后方延伸的第I柱内部件凸缘;和从所述柱内部件横壁的车宽方向外侧端向车身前方延伸且形成所述后角窗的所述后边的第2柱内部件凸缘, 所述柱加强件具有: 与所述柱内部件纵壁相对且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柱加强件纵壁;从该柱加强件纵壁的后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且与所述柱内部件横壁隔开规定间隔地相对的柱加强件横壁; 从该柱加强件横壁的车宽方向内侧端延伸且与所述第I柱内部件凸缘接合的第I柱加强件凸缘; 从所述柱加强件纵壁的前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且与所述柱内部件横壁接合的第2柱加强件凸缘;和 形成在该第2柱加强件凸缘及所述柱加强件纵壁交叉的部位的柱加强件第I棱线, 该柱加强件第I棱线与所述轨道加强件第I棱线连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为了将所述左右的后柱的后端彼此连接起来而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面板, 所述后面板具有: 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的后面板一般面部; 从该后面板一般面部向车身后方立起的后面板纵壁; 从该后面板纵壁的后端向车宽中央侧延伸的后面板横壁;和 形成在所述后面板纵壁及所述后面板一般面部交叉的部位的后面板第I棱线, 该后面板第I棱线与所述柱加强件第I棱线连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内部件具有形成在所述轨道内部件横壁及所述第2轨道内部件凸缘交叉的部位的轨道内部件第I棱线, 所述柱内部件具有形成在所述柱内部件横壁及所述第2柱内部件凸缘交叉的部位的柱内部件第I棱线, 该柱内部件第I棱线与所述轨道内部件第I棱线连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有比所述后柱位于车身前方且从所述车顶侧轨的长度方向中途向下方延伸的边支柱, 所述边支柱具有设置在上端且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而与所述轨道加强件纵壁接合的突出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面板具有从所述后面板一般面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端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后面板凸缘, 所述后面板纵壁及所述后面板凸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轨道加强件纵壁及所述第2轨道内部件凸缘之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加强件纵壁及所述第2轨道内部件凸缘之间的距离、所述柱加强件纵壁及所述第2柱内部件凸缘之间的距离、所述后面板纵壁及所述后面板凸缘之间的距离随着从所述车顶侧轨趋向于所述后面板而逐渐增大。
7.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具有: 左右的后柱,其从车身上部的左右侧朝向车身后方并向下方延伸; 后角窗,其通过所述后柱而形成后边;和 后面板,其为了将所述左右的后柱的后端彼此连接起来而沿车宽方向延伸, 该车身后部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后柱具有: 从所述轨道内部件的后端朝向车身后方并向下方延伸的柱内部件;和 从车外侧与该柱内部件接合并与所述柱内部件一起形成闭合截面的柱加强件, 所述柱内部件具有: 形成车宽方向上相对的壁部的柱内部件纵壁; 从该柱内部件纵壁的前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柱内部件横壁; 从所述柱内部件纵壁的后端向车身后方延伸的第I柱内部件凸缘;和从所述柱内部件横壁的车宽方向外侧端向车身前方延伸且形成所述后角窗的所述后边的第2柱内部件凸缘, 所述柱加强件具有: 与所述柱内部件纵壁相对且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柱加强件纵壁;从该柱加强件纵壁的后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且与所述柱内部件横壁隔开规定间隔地相对的柱加强件横壁; 从该柱加强件横壁的车宽方向内侧端延伸且与所述第I柱内部件凸缘接合的第I柱加强件凸缘; 从所述柱加强件纵壁的前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且与所述柱内部件横壁接合的第2柱加强件凸缘;和 形成在该第2柱加强件凸缘及所述柱加强件纵壁交叉的部位的柱加强件第I棱线, 所述后面板具有: 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的后面板一般面部; 从该后面板一般面部向车身后方立起的后面板纵壁; 从该后面板纵壁的后端向车宽中央侧延伸的后面板横壁;和 形成在所述后面板纵壁及所述后面板一般面部交叉的部位的后面板第I棱线, 该后面板第I棱线与所述柱加强件第I棱线连续。
【文档编号】B62D25/04GK104290819SQ201410341437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9日
【发明者】小林成高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