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内置充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内置充电结构,在电动车座椅下方开设有容置空间,在容置空间中装配有充电器,充电器由壳体、壳体内的充电本体和与充电本体两端分别电性连接的一充电线构成,其中一充电线电动车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另一充电线接有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暴露在电动车本体外,并卡在电动车座椅下方的卡槽内,充电插头所连接的充电线收于电动车本体内。本发明的充电器内置于车体中,不用担心电不够而又忘记带充电器不能充电的烦恼,方便随时随地充电的效果。
【专利说明】电动车内置充电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内置充电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各类电动车充电时都要单独使用外置充电器进行充电,主要原因是充电器容易发热,防震能力差,无法内置到车内。但是,用外置充电器充电,有许多不便:一是携带麻烦,需要随车携带(部分充电器因防震能力差,不允许随车携带),长期在备用箱内占一位置;二是每次充电都要将充电器拿出来,使用不方便;三是防雨性能差,在露天下遇到雨天就无法给电动车充电;四是在公共场所充电时,因为其放置在外,很容易丢失或被盗。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随车携带,无需频繁插拔的电动车内置充电结构。
[0004]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电动车内置充电结构,在电动车座椅下方开设有容置空间,在容置空间中装配有充电器,充电器由壳体、壳体内的充电本体和与充电本体两端分别电性连接的一充电线构成,其中一充电线电动车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另一充电线接有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暴露在电动车本体外,并卡在电动车座椅下方的卡槽内,充电插头所连接的充电线收于电动车本体内。
[0006]进一步地,为了扩散充电时的温度,所述壳体为散热材料制成。
[0007]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插头配有盖板,盖板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电动车车体上。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是解决携带麻烦、需要随车携带(部分充电器因防震能力差,不允许随车携带),长期在备用箱内占一位置的问题;二是解决了每次充电都要将充电器拿出来,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三是解决了防雨性能差,在露天下遇到雨天就无法给电动车充电的问题;四是解决了在公共场所充电时,因为其放置在外,很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中,I为充电器,11为壳体,12为本体,13为充电线,14为充电插头,2为蓄电池,3为卡槽,4为防水盖板,5为防震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2]参见图1所示,一种电动车内置充电结构,在电动车座椅下防震平台5上固定装有一充电器1,充电器由壳体11、壳体内的本体12和与本体12两端的充电线13构成,一端充电线13直接与蓄电池2箱连接,另一端充电线接13有充电插头14 ;所述充电插头14暴露在电动车本体外,并卡在电动车座椅下方的卡槽3内,充电插头14所连接的充电线13收于电动车本体内。所述充电器I壳体为散热材料制成,散热材料可为铝合金、有机硅等,也可在充电器壳体外装散热片。所述充电插头14配有盖板4,盖板4 一端与电动车连接,盖板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电动车车体上。
[0013]需要充电时,只需将充电插头拉出来,插入电源即可充电,完成后将充电线慢慢收入车内,将充电插头卡在卡槽上,盖上盖板,既可防水防尘又可以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0014]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变,故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电动车内置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电动车座椅下方开设有容置空间,在容置空间中装配有充电器,充电器由壳体、壳体内的充电本体和与充电本体两端分别电性连接的一充电线构成,其中一充电线电动车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另一充电线接有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暴露在电动车本体外,并卡在电动车座椅下方的卡槽内,充电插头所连接的充电线收于电动车本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内置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壳体为散热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内置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插头配有盖板,盖板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电动车车体上。
【文档编号】B62K11/00GK104477047SQ201410720748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日
【发明者】杨冬梅 申请人:常州新北区孟河大海灯具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