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后地板下横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3584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后地板下横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后地板下横梁,包括设置在车辆后地板上的前板和后板,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形成腔体,所述前板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车辆的门槛板的前板连接端,所述后板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车辆的门槛板的后板连接端,所述前板连接端和所述后板连接端之间设置有加强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辆后地板下横梁中形成腔体,并在车辆后地板下横梁设置加强板,在不增加车辆后地板下横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车辆后地板下横梁强度和刚度,改善了车辆的侧碰性能。
【专利说明】一种车辆后地板下横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横梁,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后地板下横梁。
【背景技术】
[0002]后地板下横梁是焊接在车辆后地板上的一种零部件,其作用是加强车辆后地板的强度和刚度,改善车身的扭转及模态,目前车辆后地板下横梁主通常采用钣金直接冲压成一体式的后地板下横梁,这种一体式后地板下横梁结构简单,但不能较好地增强后地板的强度和刚度,无法满足车辆的侧碰性能。为了提高车辆后地板的强度和刚度,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增加后地板下横梁的质量的方式来提高后地板下横梁的强度和刚度,后地板下横梁质量的增加必然会导致车辆负载增大,不能够满足人们对车辆轻量化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后地板下横梁在不增加车辆后地板下横梁质量的同时提高车辆后地板下横梁的强度和刚度,改善车辆的侧碰性能。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种车辆后地板下横梁,包括设置在车辆后地板上的前板和后板,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形成腔体,所述前板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车辆的门槛板的前板连接端,所述后板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车辆的门槛板的后板连接端,所述前板连接端和所述后板连接端之间设置有加强板。
[0006]进一步地,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由厚度为0.65-0.9mm的钢板冲压而成。
[0007]进一步地,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由厚度为0.7-0.8mm的钢板冲压而成。
[0008]进一步地,所述后板上开设有减重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减重孔为三角形孔或者圆角矩形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后板连接端与所述加强板点焊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前板连接端与所述加强板之间胶接和/或点焊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前板连接端与所述车辆的门滥板点焊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前板与所述后板之间胶接和/或点焊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前板连接端的宽度小于所述前板的宽度,所述后板连接端的宽度小于所述后板的宽度。
[001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辆后地板下横梁中形成腔体,并在车辆后地板下横梁设置加强板,在不增加车辆后地板下横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车辆后地板下横梁强度和刚度,改善了车辆的侧碰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车辆后地板下横梁示意图;[0017]图2是图1所示车辆后地板下横梁分解示意图;
[0018]图3是图1所示车辆后地板下横梁在E-E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后地板下横梁包括设置在车辆后地板上的前板I和后板2,所述前板I和所述后板2形成腔体,所述腔体的断面如图3所示,后地板下横梁形成腔体结构,所述后地板下横梁结构的抗弯能力取决于后地板下横梁截面抗弯模量,抗弯模量越大,抗弯能力越强,而所述横梁截面抗弯模量是由所述横梁截面的几何特性所决定,因此本实用新型车辆后地板下横梁中形成腔体能够提升截面抗弯模量,在不增加后地板下横梁质量的前提下,有助于增大梁截面积,从而提高后地板下横梁抗弯能力及抗压溃能力,进而提高后地板下横梁抵抗侧碰的能力。
[00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板I和所述后板2由厚度为0.65-0.9mm的钢板冲压而成,经过大量试验验证,采用厚度为0.7-0.8mm的钢板冲压制备本实用新型的前板I和后板2的结构时,车辆后地板下横梁所能够提供的抗弯能力及抗压溃能力最为突出,因此,本实用新型前板I和所述后板2优选地由厚度为0.7-0.8mm的钢板冲压而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制备前板I及后板2的材料及尺寸仅是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根据车辆负载能力选择具有较高等级的材料来制备前板I和后板2,所述具有较高等级的材料是指具有较高抗拉极限的材料,本实用新型优选地采用抗拉极限为600MPa以上的材料来制备前板I和后板2,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选择材料的抗拉极限来设置前板I和后板2的厚度。
[0022]本实用新型的前板I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车辆的门槛板的前板连接端11,所述后板2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车辆的门槛板的后板连接端21,所述前板连接端11和所述后板连接端21之间设置有加强板3,所述加强板3的厚度优选地为1.0mm-1.6mm。由于车辆在侧碰过程中,后地板下横梁所受载荷为冲击载荷,常见失效为后地板下横梁的端部被压溃,而并非整体压断,乘员舱内的结构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增大其侵入乘员舱的位移量和速度,增大乘员安全风险,而现有技术中的后地板下横梁一般由金属板材冲压而成,或者对整根横梁进行加强,虽然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后地板下横梁的强度和刚度,但同时还增加了后地板下横梁的重量。考虑到车辆在实际的侧碰过程中只有后地板下横梁的端部容易被压溃,本实用新型在前板连接端11和后板连接端21之间设置加强板3,在前板I和后板2的两端设置加强板3不但能够有效地保证后地板下横梁的端部不被压溃,提升后地板下横梁抵抗冲击变形能力,有效地传递车辆侧碰载荷的能力,还可以在传递相同载荷的情况下,减轻后地板下横梁的重量。
[0023]为了进一步地减轻车辆后地板下横梁的质量,本实用新型还优选地在所述后板2上开设减重孔,所述减重孔优选地为三角形孔或者圆角矩形孔。在车辆后地板下横梁设置减重结构,可以在满足车辆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充分减重,以满足车辆轻量化设计的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注意的是,所述减重孔仅是用于减轻后地板下横梁质量的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其它减重方式,例如在后板2上设置减重缺口,或者采用密度较小但强度刚度较大的其它现有材料来制备前板I及后板2。本实用新型的前板I除了作为梁的一部分,同时还作为后地板的一部分,具有分隔舱内外的作用,因此为了保证密封性,所述前板I不开设减重孔或者减重口。
[00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前板连接端11的宽度小于所述前板I的宽度,本实施例的后板连接端21的宽度小于所述后板2的宽度,所述前板连接端11和所述后板连接端21的宽度优选地为40mm-45mm,所述前板I和所述后板2的宽度优选地为50mm-55mm。本实用新型需要较宽的前板I和后板2的宽度,从而获得较大的梁截面积,提高车辆后地板下横梁的刚度,进而改善车辆后地板下横梁的抗弯能力和抗压溃能力。此夕卜,本实用新型的前板连接端11和后板连接端21用于与车辆的门槛板连接,因此增大前板连接端11和后板连接端21宽度不但无益于提高车辆后地板下横梁的刚度,还会增加后地板下横梁的重量,并且所述前板连接端11和后板连接端21设置的位置位于车辆后排乘员脚部的下方,因此为了给车辆后排乘员提供较大的脚部空间,本实施例的前板连接端11和后板连接端21的宽度优选地小于前板I和后板2的宽度。
[00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后板连接端21与加强板3点焊连接,所述前板连接端11与所述加强板3之间胶接和/或点焊连接,所述前板连接端11与所述车辆的门槛板点焊连接,所述前板I与所述后板2之间胶接和/或点焊连接,其中,本实施例的胶接连接可以优选地采用结构胶进行粘接,所述结构胶是指强度高(压缩强度>65MPa,钢-钢正拉粘接强度>30MPa,抗剪强度>18MPa),能承受较大荷载,且耐老化、耐疲劳、耐腐蚀,在预期寿命内性能稳定,适用于承受强力的结构件粘接的胶粘剂,所述结构胶优选地为单组份环氧基粘胶。
[0026]为了提高连接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使用结构胶进行粘接的基础上进行焊接连接,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仅利用点焊的连接方式直接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前板1、后板2及加强板3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的具有足够连接强度和稳定性的其它连接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00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后地板下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车辆后地板上的前板和后板,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形成腔体,所述前板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车辆的门槛板的前板连接端,所述后板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车辆的门槛板的后板连接端,所述前板连接端和所述后板连接端之间设置有加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地板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由厚度为0.65-0.9mm的钢板冲压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后地板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由厚度为0.7-0.8mm的钢板冲压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地板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上开设有减重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后地板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孔为三角形孔或者圆角矩形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地板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连接端与所述加强板点焊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地板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连接端与所述加强板之间胶接和/或点焊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地板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连接端与所述车辆的门槛板点焊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地板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与所述后板之间胶接和/或点焊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地板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连接端的宽度小于所述前板的宽度,所述后板连接端的宽度小于所述后板的宽度。
【文档编号】B62D25/20GK203766902SQ201420063635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2日
【发明者】张轶川, 杨国培, 范蔚锋 申请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