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乘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9072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的乘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的乘坐装置,包括底座以及位于所述底座上的前座垫和后座垫,位于前座垫与后座垫之间的基准台,所述后座垫的下表面的前边缘与所述基准台的上表面的后边缘枢接,以使得所述后座垫可以向前座垫的方向翻转,当所述后座垫翻转后,后座垫的前侧面重叠于所述基准台的上表面,在所述后座垫靠近基准台一端的下表面设有限位插销,在所述基准台的后侧面设有与所述限位插销配合的限位插座,当所述后座垫重叠于所述基准台上后,通过所述限位插销和限位插座的限位配合,使所述后座垫竖直限位于所述基准台上。上述摩托车的乘坐装置有多种使用状态,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它还可以减缓用户的疲劳感,使用户感到舒适、满意,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使得摩托车多功能化,提高摩托车的销量。
【专利说明】摩托车的乘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的乘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摩托车不像汽车那样舒适,有足够大的空间。摩托车的座椅一般都设在车身架上,呈一横板的结构,当然,为了它的舒服度,满足人体工学的要求,会将座椅设置为微下面弯曲的形状。但是,摩托车的座椅不像汽车那样,每一个座椅都有一个靠背。如果长时间骑行,摩托车骑行人员的腰背会感到疲惫,整个状态都会萎靡不振,使骑行人员的身心都感到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轻骑乘者疲劳的摩托车的乘坐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的乘坐装置,包括底座以及位于所述底座上的前座垫和后座垫,位于前座垫与后座垫之间的基准台,所述后座垫的下表面的前边缘与所述基准台的上表面的后边缘枢接,以使得所述后座垫可以向前座垫的方向翻转,当所述后座垫翻转后,后座垫的前侧面重叠于所述基准台的上表面,在所述后座垫靠近基准台一端的下表面设有限位插销,在所述基准台的后侧面设有与所述限位插销配合的限位插座,当所述后座垫重叠于所述基准台上后,通过所述限位插销和限位插座的限位配合,使所述后座垫竖直限位于所述基准台上。
[0005]作为优化,在所述前座垫上表面设有第一软垫。
[0006]作为优化,在所述后座垫上表面设有第二软垫。
[0007]作为优化,在所述前座垫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卡扣,在所述底座的相应位置处设有与所述第--^扣配合的第--^槽。
[0008]作为优化,在所述后座垫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卡扣,在所述底座的相应位置处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扣配合的第二卡槽。
[0009]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的乘坐装置,相比现有技术,本摩托车的乘坐装置有多种使用状态,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它还可以减缓用户的疲劳感,使用户感到舒适、满意,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使得摩托车多功能化,提高摩托车的销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的乘坐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的乘坐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的乘坐装置第二实施例中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的乘坐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首先,在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之前,有必要对本文中出现的一些术语进行解释。例如:
[0017]本文中若出现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由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因此,“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教导。
[0018]另外,应当理解的是,当提及一元件“连接”或者“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地,当提及一元件“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
[0019]在本文中出现的各种术语仅仅用于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则单数形式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
[0020]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括有”时,这些术语指明了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也不排除一个以上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和/或附加。
[0021]关于实施例:
[0022]请参见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摩托车的乘坐装置包括底座10、位于底座10上的前座垫11和后座垫12,所述前座垫11的后侧面设有拉环13,在拉环13的正下方的底座10上设有限位槽14,在所述后座垫12的前侧面设有与拉环13活动连接的中空的固定块15 ;当后座垫12与前座垫11前后水平设置时,所述中空的固定块15套设于所述拉环13上;当所述后座垫12向前座垫11方向翻转90度时,所述固定块15相对于拉环13转动90度,并且该固定块15朝向拉环13的一端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直至该朝向拉环13的一端插设在所述限位槽14中,如此,该固定块15即被限位在所述限位槽14中。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14的大小与所述固定块15相匹配,以使得当固定块15竖直插设于该限位槽14上时,该固定块15不会向前、后、左、右摇摆或者偏移。
[0023]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前座垫11和后座垫12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第一软垫和第二软垫。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座垫11和后座垫12的下表面分别设有卡扣,在所述底座10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如此,可以使得前座垫11和后座垫12在前后方向上水平设置时,前座垫11和后座垫12可以卡合在所述底座上;当需要将后座垫12向前翻转当靠背时,后座垫12的卡扣可以方便的从底座10上的卡槽中脱离开。可以理解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前座垫11和后座垫12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底座10上。例如,它们甚至可以通过系绳等方式系在底座10上。
[0025]较优的,在所述拉环13与所述固定块15的连接处,还设有用于遮盖它们的盒子,所述盒子包括用于从四个方向上对连接处进行围合的四个侧壁以及盖设于所述四个侧壁之上的顶盖,所述四个侧壁形成一盒体161,所述顶盖162的一个边与盒体161的其中一个侧壁的顶边枢接,所述顶盖162的另外三个边直接盖合于所述盒体161的另外三个侧壁之上。
[0026]进一步的,所述顶盖162的下表面的靠近四个边的边缘处分别设有竖直向下的四个卡壁163,当所述顶盖162盖设在所述四个侧壁的顶端时,该四个卡壁163的外壁正好与四个侧壁的内侧摩擦配合,以使得顶盖162可以较稳固的盖设在所述盒体161上。
[0027]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盒子的外表面包裹着一层第三软垫,所述第三软垫与所述盒子的总高度与前座垫11和后座垫12的高度相等。
[0028]所述摩托车的乘坐装置在使用时,有两个使用状态:一、前座垫11和后座垫12呈前后水平放置,这样的状态下,拉环13和固定块15则呈水平方向的套接即可;二、后座垫12向前座垫11方向转动呈90度角,即将后座垫12当作靠背用,这样的状态下,使固定块15向前翻转90度角,使其与拉环13垂直,再将固定块15朝向拉环13的一端竖直向下移动,使其插设于所述限位槽14内即可,如此,由于后座垫12与固定块15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因此,后座垫12也被进行限位,使得后座垫12能够与前座垫11相垂直,进一步的使得它能够被当作靠背用。这样的可变换结构,能够使得用户在骑行的过程中有多种选择,当摩托车上只有一个骑行人员时,该后座垫12则能够向前翻转90度,以使它当作靠背使用,减缓了骑行人员的疲劳感;当骑行人员为一个以上时,后座垫12则可与前座垫11前后水平放置,以使摩托车的乘坐装置能够供多个骑行人员骑坐。
[0029]请参见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的乘坐装置第二实施例中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摩托车的乘坐装置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结构或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底座、前座垫、后座垫、拉环、固定块。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槽3包括多个,并且它们依次排列。其中一个限位槽3为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限位槽3的开口方向相同的竖直槽;其中多个限位槽3均为向后座垫的方向倾斜的倾斜槽,各个限位槽3之间的倾斜角度不等。此处以三个限位槽3为例对本实施例的限位槽3进行解释说明:本实施例的限位槽3包括三个依次排列的第一限位槽31、第二限位槽32以及第三限位槽33,所述第一限位槽31与第一实施例中限位槽相同,它的开口竖直向上,它离后座垫的距离最近并且位于所述拉环的下方;第二限位槽32紧临于第一限位槽31,并且它位于第一限位槽31的前方,靠近前座垫,它的开口朝上并向后座垫的方向倾斜,以使得当固定块插入该第二限位槽32后,后座垫与前座垫之间的角大于90度;第三限位槽33紧临于第二限位槽32,并且它位于第二限位槽32的前方,靠近前座垫,它的开口朝上并向后座垫的方向倾斜,并且,该第三限位槽33的倾斜度大于第二限位槽32的倾斜度。举例而言,若后座垫通过第二限位槽32限位时,它与前座垫的角为100度,那么若后座垫通过第三限位槽33限位时,它与前座垫的角则为110度、105度、120度等等,只要在后座垫通过第三限位槽33限位时,它与前座垫的角度大于在通过第二限位槽32限位时它与前座垫的角度即可。
[0030]请参见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的乘坐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摩托车的乘坐装置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结构或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底座、位于底座上的前座垫、后座垫、分别用于包裹前座垫和后座垫的第一软座垫和第二软座垫,本实施例的摩托车的乘坐装置还包括:位于前座垫和后座垫之间的基准台41,所述基准台41为矩形台;所述后座垫的下表面的前边缘与所述基准台41的上表面的后边缘枢接,以使得所述后座垫可以向前座垫的方向翻转,当后座垫翻转后,后座垫的前侧面重叠于所述基准台41的上表面。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一部分可以设于后座垫的下表面,另一部分设在基准台41的后侧面。例如,限位件可以是插销421和插座422,插座422设在基准台41的后侧面上,插销421设有所述后座垫的后表面,如此设置,当后座垫重叠于基准台41上时,通过插销421与插座422对后座垫进行限位。作为优化的,在底座的上表面相应的位置处设一个容置该限位件的槽体43,如此才能使得当后座垫与前座垫呈前后水平放置时,该限位件不会往上顶。在本方案中,还可以包括放置于所述基准台41上方的填充台,所述填充台与基准台41的总高度与前座垫和后座垫的高度相等。
[0031]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并不限于插销421和插座422的限位方式。例如它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式与基准台41进行固定。又或者在基准台41上设置限位槽,在后座垫的前侧面设置限位件进行限位固定等等。只要能够将在将后座垫当成靠背时,它能够立于基准台41上不前后倒,在使后座垫与前座垫前后水平放置时,它能够从竖直的方向往后翻转以平放在底板上即可。
[0032]还可以理解地,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所述前座垫和/或后座垫上还分别设有多个透气孔。
[003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的乘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位于所述底座上的前座垫和后座垫,位于前座垫与后座垫之间的基准台,所述后座垫的下表面的前边缘与所述基准台的上表面的后边缘枢接,以使得所述后座垫可以向前座垫的方向翻转,当所述后座垫翻转后,后座垫的前侧面重叠于所述基准台的上表面,在所述后座垫靠近基准台一端的下表面设有限位插销,在所述基准台的后侧面设有与所述限位插销配合的限位插座,当所述后座垫重叠于所述基准台上后,通过所述限位插销和限位插座的限位配合,使所述后座垫竖直限位于所述基准台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乘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座垫上表面设有第一软垫。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的乘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座垫上表面设有第二软垫。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乘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座垫的下表面设有第—^扣,在所述底座的相应位置处设有与所述第—^扣配合的第—^槽。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摩托车的乘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座垫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卡扣,在所述底座的相应位置处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扣配合的第二卡槽。
【文档编号】B62J1/10GK204236651SQ201420625130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7日
【发明者】杨斌 申请人:重庆市合川区邓健萍摩托车配件加工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