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李拖车,可变形为两轮车,两轮车如行李托车可随身携带。
背景技术:
公知行李拖车只能随身携带或托运行李,无法骑行当作交通工具是最大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行李拖车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形为交通工具的行李拖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行李拖车的行李箱内左右端分别设左右轮架,左右轮架与行李箱成转动连接,左右轮架下端分别设可伸缩的左右轮关节,左右轮关节分别连接左右轮,左右轮关节打直时,左右轮关节滑入行李箱中,左右轮伸出行李箱下部两端,左右轮成平行,行李箱横向前进如行李拖车。两左右轮关节伸出行李箱下部两端向左右折开,左右轮张开成一直线,行李箱侧向前进如两轮车。
左轮架上端设左轮架关节连接把手外管,把手外管可插入一把手轴,把手外管可调节把手轴的高度,把手轴上端设把手关节,把手关节与两把手连接,在当行李拖车或两轮车使用时需要把手轴伸出行李箱并张开把手。托运行李时,两把手可下折与把手轴叠合,把手轴与把手带动把手外管及左轮架关节一起转动收纳于行李箱上部。
右轮架上端设座垫外管,座垫外管可插入一座垫轴,座垫外管可调节座垫轴的高度,座垫轴上设座垫,座垫随座垫轴可向下收纳于行李箱上部。座垫可与行李箱上部合二为一,省去座垫外管及座垫轴,行李箱上部即为座垫。
在行李箱中设置动力电池,在车轮中设置驱动电机,在行李箱两侧设置可收放的脚踏板,在把手上设置开关、照明灯、刹车及加速器,成电电两轮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提供行李拖车的多样用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行李拖车的实施例图示。
图2是本发明在两轮车的实施例图示。
在图中,1.行李拖车,2.行李箱,3.左轮架,4.右轮架,5.车轮关节,6.左轮,7.右轮,8.两轮车,9.把手外管,10.把手轴,11.把手关节,12.把手,13.座垫外管,14.座垫轴,15.座垫,16.动力电池,17.驱动电机,18.脚踏板,19.开关,20.刹车,21.加速器,22.照明灯,23.左轮架关节。
实施方式
在图1中,行李拖车(1)的行李箱(2)中的左右端分别设左轮架(3)及 右轮架(4)与行李箱(2)两侧成转动连接。左轮架(3)上端设左轮架关节(23)连接把手外管(9),把手外管(9)可插入一把手轴(10),把手外管(9)可调节把手轴(10)的高度,把手轴(10)上端设把手关节(11),把手关节(11)与两把手(12)连接,在当行李拖车(1)使用时需要把手轴(10)伸出行李箱(2)并张开把手(12)。行李拖车(1)的左轮架(3)及右轮架(4)下端分别设车轮关节(5),左右车轮关节(5)分别连接左轮(6)及右轮(7),车轮关节(5)打直时,左右车轮关节(5)滑入行李箱(2)中,左轮(6)及右轮(7)伸出行李箱(2)下部两端,左轮(6)及右轮(7)成平行,行李箱(2)横向前进如行李拖车(1)。
在图2中,两左右车轮关节(5)伸出行李箱(2)下部两端向左右折开,左轮(6)及右轮(7)张开成一直线,左轮(6)在前,右轮(7)在后,侧向前进如两轮车(8)。托运行李时,两把手(12)可下折与把手轴(10)叠合,把手轴(10)与把手(12)带动把手外管(9)及左轮架关节(23)一起转动收纳于行李箱(2)上部。右轮架(4)上端设座垫外管(13),座垫外管(13)可插入一座垫轴(14),座垫外管(13)可调节座垫轴(14)的高度,座垫轴(14)上设座垫(15),座垫(15)随座垫轴(14)可向下收纳于行李箱(2)上部。座垫(15)可与行李箱(2)上部合二为一,省去座垫外管(13)及座垫轴(14),行李箱(2)上部即为座垫(15)。在行李箱(2)中设置动力电池(16),在车轮中设置驱动电机(17),在行李箱(2)两侧设置可收放的脚踏板(18),在把手(12)上设置开关(19)、照明灯(22)、刹车(20)及加速器(21),成电动两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