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7003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平衡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平衡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震平衡车。



背景技术:

平衡车,又叫体感车。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dynamicstabilization)的基本原理上,既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产物。

目前,平衡车一般采用轮毂电机作为驱动,具有轮毂电机的车轮通过车轴与车身连接,为了使结构更加紧凑,并提高车轮的轮径,车轮一般被设置在平衡的两侧,而非平衡车的底座,并且平衡车也不具有类似于汽车的底盘,因此,平衡车难以借鉴摩托车、汽车等传统交通工具的减震结构。因此,目前平衡车基本均不设置减震装置。在城市等平坦道路下,不具有减震结构还影响不大,但是,一旦需要再一些较为崎岖的野外路段进行行走,则目前的平衡车均难以满足需求。因此,设计具有减震结构的平衡车的需求迫在眉睫。

为此,中国专利cn201320665114.9公开了一种两轮自平衡车,该平衡车包括座体(既车体),座体底部两侧设有凹陷位,凹陷位内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一端与座体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悬架系统与座体连接。也就是说,该平衡车为了实现减震功能,需要增加一个与车体铰接的安装架,而车体也必须相应的设置凹陷位,这不仅使得平衡车结构变得更加复杂,难以生产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具有减少平衡车在颠簸路面的震动,并且减震结构较为简单的减震平衡车。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了一种提供了一种减震平衡车,包括车体和设置于车体两侧的车轮,所述车轮经轮轴连接至所述车体,所述车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车轮对应的安装座,所述轮轴一端与车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铰接,且所述轮轴经弹性装置连接至所述车体,所述弹性装置的轴向方向与所述车轴的轴向方向相交。

其中,所述装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车轮的轮轴从所述安装孔的一端插入并铰接于安装孔的另一端,所述安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轮轴的轴径,以在安装孔与轮轴间形成供轮轴活动的活动间隙,从而使轮轴能够朝安装孔的径向方向移动,实现轮轴与安装座相铰接。

其中,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设置有减震软体。

其中,所述减震软体为硅胶。

其中,所述安装孔的孔径从安装孔靠近车轮的一端向其用于安装轮轴的一端逐渐缩小。

其中,所述轮轴与安装孔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卡紧所述轮轴,以阻止所述轮轴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车轴的中部形成有摆块,所述摆块经所述弹性装置连接至所述车体。

其中,所述摆块包括两个翼部,两个翼部分别经弹性装置连接至所述车体。

其中,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

其中,所述弹簧内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一端与所述翼部连接,另一端与车体连接。

其中,所述两个翼部上的弹性装置的轴线相交。

其中,所述摆块形成与所述车体的外侧,所述车体的外侧壁形成有悬挂部,所述弹性装置一端与摆块连接,另一端与悬挂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减震平衡车在车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车轮对应的安装座,所述轮轴一端与车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铰接,且所述轮轴经弹性装置连接至所述车体,所述弹性装置的形变方向与所述车轴的轴向相交,这样,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如果车辆遇到颠簸路面,则车轮会带动车轴相对车体扭动,同时弹性装置形变而缓冲车轮的震动,从而使得车体基本保持平稳。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减震平衡车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减震平衡车沿图1的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减震平衡车沿图1的b-b’的剖面示意图。

在图1至图3中包括有:

1——车体、2——车轮、3——轮轴、4——弹簧、5——导向杆、6——摆块、61——翼部、62——固定孔、7——悬挂部、8——安装座、81——安装孔、82——硅胶、9——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减震平衡车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有:车体1,车体1的两侧设置有车轮2,车轮2经轮轴3连接至所述车体1,在车体1两端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与车轮2对应的安装座8,安装座8开设有安装孔81,安装孔81的一开口开设与车体1的侧面,车轮2的轮轴3从所述安装孔81该端的开口插入,并在安装孔81的另一端被限位件9卡紧,限位件9阻止轮轴3沿所述安装孔81的轴向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安装孔81的孔径大于所述轮轴3的轴径,既安装孔81与轮轴3间形成供轮轴3活动的活动间隙,这样,当车轮2行进与颠簸路面时,轮轴3能够朝安装孔81的径向方向扭动,既使得轮轴3与安装座8相铰接。但与传统的采用铰链等铰接结构不同,本实施例的轮轴3在安装座8中可以朝安装孔81的任一径向方向偏移,因此,不仅能够消除上下方向的震动,还能够消除水平方向的震动,避震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安装孔81的内侧壁设置有硅胶82,这样轮轴3即使因为偏转而碰撞到安装孔81的内壁,硅胶82也能够吸收该碰撞的冲击,既能够保护轮轴3和安装座8,也能够避免因为碰撞因此的震动。当然,硅胶82也可以被替换为其他减震软体,只要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即可。另外,安装孔81的孔径从安装孔81靠近车轮2的一端向其用于安装轮轴3的一端逐渐缩小,这样能够更加适应轮轴3的偏转轨迹。

本实施例中,弹性装置为弹簧4。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车轴的中部形成有摆块6,且车体1的外侧壁形成有悬挂部7。摆块6形成有两个翼部61,翼部61上设置有固定孔62,固定孔62到车轴的轴线的距离相等,有两个导向杆5一端插设固定孔62中,另一端固定至悬挂部7,使得两个导向杆5共面且不平行(既两者的轴线相交),导向杆5上套设有弹簧4(故两个弹簧4的轴线相交),弹簧4一端抵紧与悬挂部7,另一端抵紧与摆块6,这样在轮轴3相对车体1扭动时,弹簧4就会压缩形变,使得车轮2收到的冲击被缓冲而不会传递至车体1。当然,实际应用中,弹性装置也可以使用一些现成的缓冲设备,例如使用一些悬挂缓冲设备来悬挂车轴,甚至的,可以将摆块6设置在车体1的内腔中,弹性装置直接设置在摆块6与车体1的内腔的顶壁即可。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的减震平衡车在车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车轮对应的安装座,所述轮轴一端与车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铰接,且所述轮轴经弹性装置连接至所述车体,所述弹性装置的形变方向与所述车轴的轴向相交,这样,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如果车辆遇到颠簸路面,则车轮会带动车轴相对车体扭动,同时弹性装置形变而缓冲车轮的震动,从而使得车体基本保持平稳。

技术研发人员:姚宇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车小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03
技术公布日:2017.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