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板与筒筋刚性连接的变速链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637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辐板与筒筋刚性连接的变速链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用变速部件,尤其涉及一种重量轻、比刚度与比强度很高的运动自行车用变速链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今各种交通工具对于轻量化、高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自行车通常是通过材料轻量化与结构轻量化来进行减重,并且轻量化是以强度与刚度有足够的保障为前提,特别是对于运动型自行车来说,其对变速链轮的强度与刚度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变速链轮为自行车中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其基本的性能需求是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强度与刚度越高越好,即比强度与比刚度越高越好。

自行车的变速链轮为多层不同直径的齿圈平行设置的结构轮组,通常有两种典型结构形式,一种是冲压齿圈通过铆接叠装在一起形成的变速链轮(以shimano为代表),另一种是一种锥形(或塔形)空心体做支撑体的多层不同直径的齿圈平行设于其外圆的一体式链轮(以sram为代表)。前一种产品冲压齿圈通过铆接叠装在一起形成变速链轮的产品为多数,往往刚度与强度较小,承载能力较弱,并且质量较重,因而其比强度与比刚度较小,即使采用碳纤维做支撑结构的shimano的m9000系列产品的比刚度也比较有限,质量也在350g以上,其外观通常显得比较笨重,但加工工艺性好;后一种为锥形(或塔形)空心体结构,且通常是由一块材料加工而成,因而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刚度,但现有的这一结构设计中,任意两相临的齿圈之间有杆状的桥接部,该桥接部实质上是个杆状的筋条所构成的悬臂梁结构。比如以sram公司的专利(zl200910004713.4)为基础构成的一种空心锥体一体式链轮,此链轮实现了多层齿一体加工,或者其余多圈齿一体加工再与最大圈齿装配,因而获得了较冲压齿圈通过铆接叠装在一起形成的变速链轮更好的比强度与比刚度,尤其获得了较轻的总质量,且具有镂空的视觉效果,外观漂亮。但是该结构存在其结构强度还不够高,刚性也比较有限,相对专业的运动车手来说,其比强度与比刚度还有待提高,原因是该结构为了获得更轻的质量,其各层齿圈是通过一种被称为桥接部的呈90度的折弯杆状构件进行连接,且该桥接部的外形呈l形臂状,其在使用时主要是抗扭,该结构在力学上实际上是一根悬臂,且其抗扭截模量很低,因而刚度较差,不适合在重负荷下工作。另外,其刚性不够同时还会影响其变速的平顺性。这一结构更多的强调了减重而忽视了强度与刚度,因而其强度与刚度比较有限,影响了其比强度与比刚度,在很多应用场合下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重量轻、强度与刚度高,满足运动自行车大载荷运行的自行车用变速链轮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自行车变速链轮的强度与刚度不高,还不能满足运动自行车大载荷运行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重量轻、强度与刚度高,满足运动自行车大载荷运行的自行车用辐板与筒筋刚性连接的变速链轮结构。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辐板与筒筋刚性连接的变速链轮结构,其包括:相邻的不同直径的两辐板,设于辐板外圆的齿圈。所述的两辐板通过环形间隔设置的筒筋连接成刚性的一体,所述辐板沿其周向间隔设有减重孔。

较优的,所述的减重孔为直径不等的孔,两相邻孔的孔距相同或不相同。

较优的,所述的减重孔至少为圆孔、矩形孔、腰形孔之一,各种形状、大小的减重孔任意组合排列。

较优的,所述两筒筋之间的辐板下边缘设有减重凹槽。

较优的,所述筒筋的下边缘也设有减重凹槽。

较优的,所述的辐板的厚度为0.5~2mm。

较优的,所述齿圈的内表面与其辐板的内表面错开一个0.1~1mm。

较优的,所述的辐板、齿圈和筒筋一体加工而成。

本发明的辐板为整体板状结构,其减重孔与筒筋之间的孔没有联通;而且筒筋与较小齿圈的辐板为随机连接,不需要正对轮齿的中心连接;加上筒筋的周向尺寸较宽,避免了两辐板之间的连接构件成“悬臂梁”不利的受力结构,因而使得链轮具有很高的强度与刚度,以致承载能力提高,刚度的大副度提高也进一步保证了链轮变速传动的顺畅性。在保证链轮结构具有很高的强度与刚度的情况下,减重孔和减重凹槽的合理分布与开设能使得变速链轮具有较轻的质量。所有减重孔和减重凹槽有利于排出链轮工作时的泥泞。辐板、筒体和齿圈构成一个整体,且由同一块整体材料自动加工而成,以致变速链轮刚度好,形状和尺寸精度高,大大有利于运动自行车的使用。本发明结构简单,加工便捷,成本较低,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

图2为变速链轮背面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3为变速链轮正面局部立体示意图。

其中,1--辐板、2—辐板下边缘的减重凹槽、3--减重孔、4--齿圈(链齿)、5--筒筋、m--辐板面与链齿面错开的距离、6—筒筋下边缘的减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展示,所述的辐板与筒筋刚性连接的变速链轮结构,包括:相邻的一大一小的不同直径的两辐板1、设于该辐板外圆的齿圈4。所述的相邻两辐板1通过环形间隔设置的筒筋5连接成刚性的一体,辐板1沿其周向间隔设有减重孔3。本实施例中,减重孔3可以为直径相等或不等的孔,相邻两孔的孔距可以相同或不相同。减重孔3可以采用各种形状,比如,圆孔、矩形孔、腰形孔等等。根据辐板1构件的尺寸大小,可以将各种形状的、不同大小的减重孔3任意组合排列。两筒筋5之间的辐板1下边缘设有减重凹槽2,在可以保证较高强度与刚度的前提下,减重凹槽2可以沿辐板的径向开得更深,筒筋5的下边缘也可以设有减重凹槽6,从而达到进一步减重之目的。减重孔3与筒筋5的大小与分布将根据辐板的大小尺寸来确定,可以均布也可以任意分布。辐板1为一片状环形板状构件,根据需要,其厚度取值为0.5~2mm。齿圈4的内表面与其连接的辐板1的内表面错开一个距离m,数值为0.1~1mm,便于加工。所述的辐板1、齿圈4和筒筋5由一块整体材料加工而成。

请参阅图1~图3,自行车的变数链轮通常由筒筋将两相邻的一大一小的两平行设置的辐板1连成一个整体,并且辐板与筒筋交替排列即可构成多级的阶梯状塔形(或锥形)整体筒形构件,传动用的链齿沿径向布置在塔形(或锥形)整体筒形构件上。任意相邻的两个齿圈都可通过辐板与筒筋连接构成链轮的相邻两级齿圈。本发明为了进一步提高一体式变速链轮的比强度与比刚度,对传统的“悬臂梁”连接结构进行了改进。本发明的辐板为整体板状结构,其减重孔与筒筋之间的孔没有联通;而且筒筋与较小齿圈的辐板为随机连接,不需要正对轮齿的中心连接;加上筒筋的周向尺寸较宽,避免了两辐板之间的连接构件成“悬臂梁”的不利受力结构,因而使得链轮具有很高的强度与刚度,刚度的大副度提高从而进一步保证了链轮变速传动的精准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主要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创作构思,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作运动自行车的辐板与筒筋刚性连接的变速链轮结构,其包括:相邻的不同直径的两辐板,设于辐板外圆的齿圈。所述的两辐板通过环形间隔设置的筒筋连接成刚性的一体,所述辐板沿其周向间隔设有减重孔。本发明避免了两辐板之间的连接构件成“悬臂梁”的不利受力结构,因而使得链轮具有很高的强度与刚度,刚度的大副度提高从而进一步保证了链轮变速传动的精准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潇然;郑英;谢涛;欧吉洲;王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耐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2
技术公布日:2018.0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