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蹬式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0183发布日期:2019-01-29 18:1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脚蹬式童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儿童玩具,尤其涉及一种脚蹬式童车。



背景技术:

童车是一种供儿童玩耍用的玩具车,由于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眼睛观察、手脚协同操作,会给孩子的智力和身体发育带来一定的好处。常用的童车采用均采用圆形方向盘,使用时手部动作较小,不利于上肢锻炼。因此,有必要对这种童车进行结构优化,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脚蹬式童车,以改进操作方式,增强锻炼效果。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脚蹬式童车,包括座梁,该座梁由金属管成型,其横截面为椭圆形,座梁横向放置,其上方设有支板,该支板为矩形,其长度方向与座梁的轴向相互垂直,支板底部设有至少一对箍板,各箍板沿座梁的轴向顺次排布,箍板向下方弯曲,其顶部支承于支板底面,并焊接固定,其底面贴附于座梁表面,并采用铆钉固定连接,支板上方设有座板,该座板前部为平直段,平直段横向放置,其底面置于支板顶面,支板上设有一组连接螺柱,各连接螺柱底端焊接于支板顶面,其顶端向上方伸出,座板的平直段中开设有一组定位孔,定位孔的位置与连接螺柱位置对应,各连接螺柱分别伸入定位孔中,并采用连接螺母锁紧固定,座板后部为倾斜段,倾斜段向座板的后上方延伸,与平直段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座板边缘具有护边,护边向座板下方卷折,护边与座板衔接处具有弧形倒角;

座梁前端设有左叉杆与右叉杆,左叉杆与右叉杆分列于座梁两侧,并与座梁相互平行,左叉杆后端具有左接合头,左接合头向左叉杆内侧弯折,并焊接于座梁左侧面,右叉杆后端具有右接合头,右接合头向右叉杆内侧弯折,并焊接于座梁右侧面,左叉杆前端设有左支座,右叉杆前端设有右支座,左叉杆与右叉杆之间设有前轮,前轮的转轴横向延伸,并与座梁相互垂直,其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装配于左支座及右支座内,使前轮可在左支座及右支座上转动;

座梁后端设有转接套管,转接套管竖向设置,并与座梁相互垂直,转接套管后方设有后梁,后梁前侧面装设有转接端头,转接套管中装设有转接轴杆,转接轴杆贯穿转接套筒,其两端分别与转接端头相连,转接端头可通过转接轴杆在转接套管上偏转,后梁两端分别装设有后轮;

座梁前端还装设有转向杆,该转向杆横向设置,并与座梁相互垂直,座梁两侧分别装设有左摇杆与右摇杆,左摇杆及右摇杆竖向设置,转向杆两端分别连接于左摇杆及右摇杆下段部分,左摇杆及右摇杆可在转向杆上转动,座梁下方装设有左连杆与右连杆,左连杆前端通过横向销杆连接于左摇杆底端,其后端通过竖向销杆连接于转接端头左端,右连杆前端通过横向销杆连接于右摇杆底端,其后端通过竖向销杆连接于转接端头右端,左摇杆顶端装设有左握把,右摇杆顶端装设有右握把,左护壳顶部开设有左摇孔,左握把从左摇孔中伸出,右护壳顶部开设有右摇孔,右握把从右摇孔中伸出;

座梁两侧分别设有左护壳与右护壳,左护壳及右护壳后端固定于座梁前端,左护壳罩覆于左叉杆外侧,其前端延伸至前轮的转轴左端,右护壳罩覆于右叉杆外侧,其前端延伸至前轮的转轴右端;

转接端头顶部装设有顶罩板,后梁上装设有尾翼,尾翼向后梁后上方延伸。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脚蹬式童车采用脚蹬的方式提供移动的动力,达到腿部锻炼的目的,其转向结构采用摇杆与转接端头相结合,摇动摇杆带动连杆伸缩,使得转接端头与后梁一同转动,由于摇杆的移动范围较大,并且需要两只手同时操作,可增强儿童的手部锻炼强度和协调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脚蹬式童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脚蹬式童车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的脚蹬式童车包括座梁1,该座梁由金属管成型,其横截面为椭圆形,座梁横向放置,其上方设有支板2,该支板为矩形,其长度方向与座梁的轴向相互垂直,支板底部设有至少一对箍板3,各箍板沿座梁的轴向顺次排布,箍板向下方弯曲,其顶部支承于支板底面,并焊接固定,其底面贴附于座梁表面,并采用铆钉固定连接,支板上方设有座板4,该座板前部为平直段,平直段横向放置,其底面置于支板顶面,支板上设有一组连接螺柱,各连接螺柱底端焊接于支板顶面,其顶端向上方伸出,座板的平直段中开设有一组定位孔,定位孔的位置与连接螺柱位置对应,各连接螺柱分别伸入定位孔中,并采用连接螺母锁紧固定,座板后部为倾斜段,倾斜段向座板的后上方延伸,与平直段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座板边缘具有护边,护边向座板下方卷折,护边与座板衔接处具有弧形倒角;

座梁前端设有左叉杆5与右叉杆6,左叉杆与右叉杆分列于座梁两侧,并与座梁相互平行,左叉杆后端具有左接合头,左接合头向左叉杆内侧弯折,并焊接于座梁左侧面,右叉杆后端具有右接合头,右接合头向右叉杆内侧弯折,并焊接于座梁右侧面,左叉杆前端设有左支座,右叉杆前端设有右支座,左叉杆与右叉杆之间设有前轮7,前轮的转轴横向延伸,并与座梁相互垂直,其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装配于左支座及右支座内,使前轮可在左支座及右支座上转动;

座梁后端设有转接套管,转接套管竖向设置,并与座梁相互垂直,转接套管后方设有后梁8,后梁前侧面装设有转接端头9,转接套管中装设有转接轴杆,转接轴杆贯穿转接套筒,其两端分别与转接端头相连,转接端头可通过转接轴杆在转接套管上偏转,后梁两端分别装设有后轮10;

座梁前端还装设有转向杆11,该转向杆横向设置,并与座梁相互垂直,座梁两侧分别装设有左摇杆12与右摇杆13,左摇杆及右摇杆竖向设置,转向杆两端分别连接于左摇杆及右摇杆下段部分,左摇杆及右摇杆可在转向杆上转动,座梁下方装设有左连杆14与右连杆15,左连杆前端通过横向销杆连接于左摇杆底端,其后端通过竖向销杆连接于转接端头左端,右连杆前端通过横向销杆连接于右摇杆底端,其后端通过竖向销杆连接于转接端头右端,左摇杆顶端装设有左握把,右摇杆顶端装设有右握把,左护壳顶部开设有左摇孔,左握把从左摇孔中伸出,右护壳顶部开设有右摇孔,右握把从右摇孔中伸出;

座梁两侧分别设有左护壳16与右护壳17,左护壳及右护壳后端固定于座梁前端,左护壳罩覆于左叉杆外侧,其前端延伸至前轮的转轴左端,右护壳罩覆于右叉杆外侧,其前端延伸至前轮的转轴右端;

转接端头顶部装设有顶罩板18,后梁上装设有尾翼19,尾翼向后梁后上方延伸。

该脚蹬式童车采用脚蹬的方式提供移动的动力,达到腿部锻炼的目的,其转向结构采用摇杆与转接端头相结合,摇动摇杆带动连杆伸缩,使得转接端头与后梁一同转动,由于摇杆的移动范围较大,并且需要两只手同时操作,可增强儿童的手部锻炼强度和协调能力。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脚蹬式童车,该脚蹬式童车采用脚蹬的方式提供移动的动力,达到腿部锻炼的目的,其转向结构采用摇杆与转接端头相结合,摇动摇杆带动连杆伸缩,使得转接端头与后梁一同转动,由于摇杆的移动范围较大,并且需要两只手同时操作,可增强儿童的手部锻炼强度和协调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幼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
技术研发日:2018.09.30
技术公布日:2019.0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