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避震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0255发布日期:2020-04-07 20:27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避震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避震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架。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架通常由中管、上管、下管、头管、后上叉和电机座组成,中管的下端固定在电机座上,上管连接在中管和头管之间,下管位于上管的下方,下管的一端与头管连接,下管的另一端与电机座连接,后上叉位于中管的后方,后上叉的上端和中管固定连接,后上叉的下端固定在电机座上。电机座的底部安装电机,用于驱动主链轮转动,主链轮通过链条又带动副链轮转动,副链轮的转动带动后轮的转动,从而带动电动自行车前进。但是这种结构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中管、上管、下管、头管、后上叉和电机座之间都是固定连接,因此不具有避震的功能,使骑行者的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避震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架,使得车架具有较好的避震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避震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架,包括:电机座;中管,所述中管固定在所述电机座上;上管,所述上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中管上;后上叉,所述后上叉位于所述中管的后方,所述后上叉的底部与所述电机座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的第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后上叉的上端;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二连接架位于所述中管的前方,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中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架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的第一端与所述中管或所述上管转动连接;避震器,所述避震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架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避震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上管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管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呈v型,所述第一连接座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避震器的第二端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座之间。

优选的:所述上管和所述中管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后上叉包括三角架和连杆,所述三角架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杆连接在两个所述三角架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架之间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位于所述中管的前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架均呈v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该电动自行车架的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当后轮着地时,给予后上叉的后端一个支撑力,使得后上叉的后端向上转动,由于后上叉与第一连接架连接,后上叉给予第一连接架以支撑力,使得第一连接架发生转动,第一连接架的转动带动第二连接架的转动,第二连接架又与避震器连接,使得避震器伸缩,从而通过层层传递,将后轮给予后上叉的力最终通过避震器化解,从而使得整个车架具有避震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避震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架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避震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架和加强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电机座;

2、中管;

3、上管;31、第一连接座;

4、后上叉;

5、第一连接架;

6、第二连接架;

7、避震器;

8、第二连接座;

9、加强杆;

10、头管;

11、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左”、“右”、“前”、“后”、“竖直”、“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具有避震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架,包括:

电机座1;

中管2,中管2固定在电机座1上;

上管3,上管3的一端固定在中管2上;

头管10,头管10固定在上管3的另一端;

下管11,下管11的两端连接在电机座1和头管10上;

后上叉4,后上叉4位于中管2的后方,后上叉4的底部与电机座1转动连接;具体来说,后上叉4包括三角架和连杆,三角架设置有两个,连杆连接在两个三角架之间。

第一连接架5,第一连接架5的第一端转动安装在后上叉4的上端;

第二连接架6,第二连接架6位于中管2的前方,第二连接架6的中部与第一连接架5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架6的第一端与中管2或上管3转动连接;

避震器7,避震器7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架6的第二端转动连接,避震器7的第二端与上管3转动连接。

这样一来,采用该电动自行车架的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当后轮着地时,给予后上叉4的后端一个支撑力,使得后上叉4的后端向上转动,由于后上叉4与第一连接架5连接,后上叉4给予第一连接架5以支撑力,使得第一连接架5发生转动,第一连接架5的转动带动第二连接架6的转动,第二连接架6又与避震器7连接,使得避震器7伸缩,从而通过层层传递,将后轮给予后上叉4的力最终通过避震器7化解,从而使得整个车架具有避震的功能。

实施例二:

如图1—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上管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座31,第一连接座31呈v型,第一连接座31间隔设置有两个,避震器7的第二端转动安装在两个第一连接座31之间。

这样一来,便于避震器7的连接,同时,使得避震器7与上管3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大。

另外的,上管3和中管2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座8,第二连接架6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座8转动连接。

这样一来,便于第二连接架6的连接,同时,还增强了上管3和中管2之间的连接强度。

另外的,第一连接架5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接架5之间连接有加强杆9,加强杆9位于中管2的前方。具体来说,加强杆9与第一连接架5焊接。

这样一来,加强杆9增加了第一连接架5的结构强度,同时,加强杆9位于中管2的前方,不会对第一连接架5的转动带来干扰。

另外的,第一连接架5和第二连接架6均呈v型。

这样一来,第一连接架5和第二连接架6与其他零部件配合时,结构较为紧凑。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