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转运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8182发布日期:2020-05-15 16:38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转运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转运小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及新能源技术的普及,锂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锂电池的制造和使用量大大增加。目前,锂离子电池在生产过程中,搬运方式主要采用小推车运输,而现有使用的小推车中,车轮安装在车座下方,运输时操作人员将装载电池的电池盒搬运到车座上,而车座上普遍采用单层设计,运载量小,每次运载少量的电池,费时费力,搬运复杂,增加运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池转运小车,有效的解决了电池运载量小,操作麻烦等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机架由下而上依次固定有多个横板,横板上左右滑动连接有左托板和右托板,左托板的右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右托板的左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横板内前后滑动连接有推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与推杆铰接,推杆在横板内前后滑动,推杆带动左托板和右托板同步向横板中间位置靠拢或张开;

横板前端设有固定块,固定块内设有水平方向的转动轴,转动轴同轴固定有齿轮,推杆下端固定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转动轴同轴固定有棘轮,横板上设有与棘轮对应的棘爪,横板上设有与转动轴同轴的扭簧。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操作空间大,简单方便,不仅增加了电池的运载量,而且还能保证电池的运载安全,省时省力,节约成本,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b剖视图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推杆立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左托板立体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6给出,一种电池转运小车,包括机架1,机架1由下而上依次固定有多个横板2,横板2上左右滑动连接有左托板3和右托板4,左托板3的右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5,右托板4的左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6,横板2内前后滑动连接有推杆7,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均与推杆7铰接,推杆7在横板2内前后滑动,推杆7带动左托板3和右托板4同步向横板2中间位置靠拢或张开;

横板2前端设有固定块,固定块内设有水平方向的转动轴8,转动轴8同轴固定有齿轮9,推杆7下端固定有与齿轮9啮合的齿条10,转动轴8同轴固定有棘轮11,横板2上设有与棘轮11对应的棘爪12,横板2上设有与转动轴8同轴的扭簧13。

所述的机架1下方设有底座14,底座14与机架1经液压升降杆15连接,底座14下端设有多个方向轮。

所述的左托板3和右托板4前后两侧均铰接有多个滚轮16,横板2上设有与滚轮16左右方向滚动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是以主视图为基准的,在电池生产过程中,一道工序完成之后,需要将电池运转到另一道工序,底座14下端设有万向轮,此时将底座14推至合适位置,启动液压升降杆15,液压升降杆15带动机架1向上运动,当最上端的横板2与操作人员相对应时,机架1停止运动,再带动推杆7在横板2内向后运动,推杆7同时铰接有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第一连接杆5另一端与左托板3的右端铰接,第二连接杆6的另一端与右托板4的左端铰接,进而推杆7带动左托板3和右托板4在横板2上同步张开,方便工作人员向左托板3和右托板4上放置电池,操作空间大,由于左托板3和右托板4前后两侧均铰接有多个滚轮16,横板2上设有与滚轮16左右方向滚动的凹槽,进而保证了左托板3和右托板4左右运动的平稳性;

在推杆7向后运动的过程中,齿条10带动齿轮9转动,齿轮9带动转动轴8同轴转动,转动轴8带动棘轮11和扭簧13转动,扭簧13一直处于收紧状态,在棘爪12的作用下,有效防止转动轴8发生倒转,进而有效控制左托板3和右托板4的位置,当机架1最上端的左托板3和右托板4内电池放置结束后,拨开棘爪12,在扭簧13的作用下,转动轴8倒转复位,齿轮9带动齿轮9反向运动,推杆7带动左托板3和右托板4同步向横板2中间位置靠拢复位,有效保证左托板3和右托板4均在机架1内部,防止电池与外界发生磕碰,由于机架1上设有多个横板2,依次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将机架1内所有的左托板3和右托板4上放置满电池,增加了运转量,操作空间大,避免磕碰,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较传统的设备有以下益处:1)结构巧妙,采用连接杆结构,进而控制左托板3和右托板4同步靠拢或张开,当需要放置电池时,左托板3和右托板4同步张开,方便工作人员放置,当电池放置结束时,左托板3和右托板4同步靠拢,有效避免电池发生磕碰,节约空间;2)结合齿轮齿条及棘轮棘爪结构,有效保证左托板3和右托板4的运动轨迹,同时又能快速复位,节约时间,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操作简单,不仅增加运载量,而且保证了电池的运载安全,防止磕碰,方便实用,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1)由下而上依次固定有多个横板(2),横板(2)上左右滑动连接有左托板(3)和右托板(4),左托板(3)的右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5),右托板(4)的左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6),横板(2)内前后滑动连接有推杆(7),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均与推杆(7)铰接,推杆(7)在横板(2)内前后滑动,推杆(7)带动左托板(3)和右托板(4)同步向横板(2)中间位置靠拢或张开;

横板(2)前端设有固定块,固定块内设有水平方向的转动轴(8),转动轴(8)同轴固定有齿轮(9),推杆(7)下端固定有与齿轮(9)啮合的齿条(10),转动轴(8)同轴固定有棘轮(11),横板(2)上设有与棘轮(11)对应的棘爪(12),横板(2)上设有与转动轴(8)同轴的扭簧(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下方设有底座(14),底座(14)与机架(1)经液压升降杆(15)连接,底座(14)下端设有多个方向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托板(3)和右托板(4)前后两侧均铰接有多个滚轮(16),横板(2)上设有与滚轮(16)左右方向滚动的凹槽。


技术总结
一种电池转运小车,有效的解决了电池运载量小,操作麻烦等问题,包括机架,机架由下而上依次固定有多个横板,横板上左右滑动连接有左托板和右托板,左托板的右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右托板的左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横板内前后滑动连接有推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与推杆铰接,推杆在横板内前后滑动,推杆带动左托板和右托板同步向横板中间位置靠拢或张开,横板前端设有固定块,固定块内设有水平方向的转动轴,转动轴同轴固定有齿轮,推杆下端固定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转动轴同轴固定有棘轮,横板上设有与棘轮对应的棘爪,横板上设有与转动轴同轴的扭簧。

技术研发人员:韩广收;李桐进;李侑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力国际新能源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2
技术公布日:2020.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