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车架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9732发布日期:2020-07-10 15:45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车架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架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折叠车架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的折叠车架,前后是一个整体,通过铰接件实现车体折叠,中间没有减震,骑行过程中遇到颠簸路面没有缓冲,又因此类车型多用于代驾,而代驾师傅每天平均骑行要达到100公里左右,老款车型不适合长时间骑行,长时间骑行会让使用者感觉很不舒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车架减震结构,能够提高车身的减震效果,从而使得骑行者长时间骑行时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折叠车架减震结构,包括连接车架头管的前车架和连接后叉的后车架,所述的后车架前部固定有连接片,所述的连接片的下端铰接三角形立管架的下端,所述的三角形立管架的上端连接车座,所述三角形立管架的前端铰接所述的前车架,且所述三角形立管架的前端上部与连接片的上部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

连接片的下部通过五通轴铰接所述的三角形立管架的下端。

连接片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安装脚踏轮盘轴的脚踏孔。

三角形立管架的前端上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的减震弹簧连接在所述的加强筋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车架减震结构,整体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后面部分通过连杆片形成一个整体,与前面部分通过减震弹簧连接起来,人骑行在遇到颠簸路面的时候,车架整体会依转轴五通转轴为旋转中心而压缩减震弹簧,从而达到骑行减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车架减震结构,会让车子的骑行舒适度大大提高,保证代驾师傅在长时间骑行过程中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车架减震结构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车架减震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车架减震结构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附图1-3所示,一种折叠车架减震结构,包括连接车架头管1的前车架2和连接后叉3的后车架4,所述的后车架4前部固定有连接片5,所述的连接片5的下端铰接三角形立管架6的下端,所述的三角形立管架6的上端连接车座,所述三角形立管架6的前端铰接所述的前车架2,且所述三角形立管架6的前端上部与连接片5的上部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7。

连接片5的下部通过五通轴8铰接所述的三角形立管架6的下端。

连接片5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安装脚踏轮盘轴的脚踏孔9。

三角形立管架6的前端上部设置有加强筋10,所述的减震弹簧7连接在所述的加强筋10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折叠车架减震结构,包括连接车架头管的前车架和连接后叉的后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车架前部固定有连接片,所述的连接片的下端铰接三角形立管架的下端,所述的三角形立管架的上端连接车座,所述三角形立管架的前端铰接所述的前车架,且所述三角形立管架的前端上部与连接片的上部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车架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片的下部通过五通轴铰接所述的三角形立管架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车架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片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安装脚踏轮盘轴的脚踏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车架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角形立管架的前端上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的减震弹簧连接在所述的加强筋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架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折叠车架减震结构。其结构包括连接车架头管的前车架和连接后叉的后车架,后车架前部固定有连接片,所述的连接片的下端铰接三角形立管架的下端,所述的三角形立管架的上端连接车座,所述三角形立管架的前端铰接所述的前车架,且所述三角形立管架的前端上部与连接片的上部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车架减震结构,能够提高车身的减震效果,从而使得骑行者长时间骑行时更加舒适。

技术研发人员:赵勇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勇振
技术研发日:2019.10.26
技术公布日:2020.07.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