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及用于汽车的转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90447发布日期:2020-09-23 00:5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及用于汽车的转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及用于汽车的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转向系统,包括转向管柱,在转向管柱外设置有套紧转向管柱的管柱套管。

然而,现有的转向管柱,其一端设置有预紧组件以调节垂直刚度,但另一端因为设置开设槽体的连接支架而未设置有预紧组件。而由于连接支架与管柱套管之间具有空隙。该空隙会影响转向管柱在垂直方向上的刚度。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未能在转向管柱设置连接支架的端部优化刚度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及用于汽车的转向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包括转向管、设置在转向管上的连接支架、以及套紧所述转向管和所述连接支架的管柱套管,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管柱套管之间设置有提供预紧力的预紧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预紧组件包括:与管柱套管连接的上预紧块、与连接支架连接的下预紧块、以及设置在所述上预紧块与所述下预紧块之间的弹性元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预紧组件还包括螺栓,所述上预紧块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管柱套管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槽体。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预紧块设置有容置所述弹性元件的上预紧块容置腔,所述下预紧块设置有容置所述弹性元件的下预紧块容置腔。

再进一步地,所述预紧组件还包括螺栓,所述上预紧块顶部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与所述上预紧块容置腔隔断,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管柱套管并插入所述螺栓孔中与螺栓孔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预紧块和/或所述下预紧块为塑料预紧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选自橡胶垫片或弹簧。

再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为c型件,所述连接支架的c型开口朝向所述转向管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转向系统,包括如前所述的转向系统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支架与管柱套管之间设置预紧组件,从而优化转向管柱设置连接支架的端部的垂直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系统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系统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系统连接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包括转向管1、设置在转向管1上的连接支架2、以及套紧所述转向管1和所述连接支架2的管柱套管3,所述连接支架2与所述管柱套管3之间设置有提供预紧力的预紧组件4。

具体来说,在连接支架2和管柱套管3之间增加了预紧组件4,当转向管1在其延伸方向上运动时,管柱套管3在预紧组件4表面滑动,从而优化了与连接支架2连接的转向管柱1和管柱套管3之间的垂直刚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支架与管柱套管之间设置预紧组件,从而优化转向管柱设置连接支架的端部的垂直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紧组件4包括:与管柱套管3连接的上预紧块41、与连接支架2连接的下预紧块42、以及设置在所述上预紧块41与所述下预紧块42之间的弹性元件43。

具体来说,上预紧块41通过弹性元件43压紧下预紧块42,下预紧块42压紧连接支架2。

本实施例通过弹性元件43提供的预紧力实现对垂直刚度的优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紧组件4还包括螺栓44,所述上预紧块41通过所述螺栓44与所述管柱套管3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螺栓44实现与管柱套管3的连接,保证紧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架2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槽体21。

本实施例增设的槽体21,用于容纳实现吸收溃缩能量的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预紧块41设置有容置所述弹性元件43的上预紧块容置腔,所述下预紧块42设置有容置所述弹性元件43的下预紧块容置腔。

本实施例通过上预紧块容置腔和下预紧块容置腔容置弹性元件43,保证弹性元件43固定在上预紧块41和下预紧块42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紧组件4还包括螺栓44,所述上预紧块41顶部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与所述上预紧块容置腔隔断,所述螺栓44穿过所述管柱套管3并插入所述螺栓孔中与螺栓孔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与上预紧块容置腔隔断的螺栓孔,保证弹性元件43与螺栓44互不干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预紧块41为塑料预紧块,且所述下预紧块42为塑料预紧块。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上预紧块41或所述下预紧块42的其中之一为塑料预紧块。

本实施例采用塑料预紧块作为上预紧块41和下预紧块42,从而提高预紧效果,优化垂直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选自橡胶垫片或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架2为c型件,所述连接支架2的c型开口朝向所述转向管1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转向系统,包括如前所述的转向系统连接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一种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包括转向管1、设置在转向管1上的连接支架2、以及套紧所述转向管1和所述连接支架2的管柱套管3,所述连接支架2为开设槽体的c型件,所述连接支架2与所述管柱套管3之间设置有提供预紧力的预紧组件4,其中:

所述预紧组件4包括:与管柱套管3连接的塑料制上预紧块41、与连接支架2连接的塑料制下预紧块42、设置在所述上预紧块41与所述下预紧块42之间的弹性元件43、以及螺栓44,所述上预紧块41通过所述螺栓44与所述管柱套管3连接,所述上预紧块41设置有容置所述弹性元件43的上预紧块容置腔,所述下预紧块42设置有容置所述弹性元件43的下预紧块容置腔,所述连接支架2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槽体21。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支架与管柱套管之间设置预紧组件,从而优化转向管柱设置连接支架的端部的垂直刚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管(1)、设置在转向管(1)上的连接支架(2)、以及套紧所述转向管(1)和所述连接支架(2)的管柱套管(3),所述连接支架(2)与所述管柱套管(3)之间设置有提供预紧力的预紧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组件(4)包括:与管柱套管(3)连接的上预紧块(41)、与连接支架(2)连接的下预紧块(42)、以及设置在所述上预紧块(41)与所述下预紧块(42)之间的弹性元件(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组件(4)还包括螺栓(44),所述上预紧块(41)通过所述螺栓(44)与所述管柱套管(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2)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槽体(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预紧块(41)设置有容置所述弹性元件(43)的上预紧块容置腔,所述下预紧块(42)设置有容置所述弹性元件(43)的下预紧块容置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组件(4)还包括螺栓(44),所述上预紧块(41)顶部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与所述上预紧块容置腔隔断,所述螺栓(44)穿过所述管柱套管(3)并插入所述螺栓孔中与螺栓孔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预紧块(41)和/或所述下预紧块(42)为塑料预紧块。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43)选自橡胶垫片或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2)为c型件,所述连接支架(2)的c型开口朝向所述转向管(1)设置。

10.一种用于汽车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系统连接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包括转向管(1)、设置在转向管(1)上的连接支架(2)、以及套紧所述转向管(1)和所述连接支架(2)的管柱套管(3),所述连接支架(2)与所述管柱套管(3)之间设置有提供预紧力的预紧组件(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支架与管柱套管之间设置预紧组件,从而优化转向管柱设置连接支架的端部的垂直刚度。

技术研发人员:效志辉;薛海英;厉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蒂森克虏伯汇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1
技术公布日:2020.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