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前轮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8575发布日期:2020-10-09 18:2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前轮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前轮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属于摩托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摩托车转弯时可随向偏转的平衡悬架。



背景技术:

现有大部分摩托车都只有两个轮子,而且轮子的接地面积都比较小,在骑行过程中遇到弯道或泥泞道路时容易发生侧滑导致重心不稳而摔跤。而三轮摩托车由于具有三个轮子,重心在摩托车的中间,在通过弯道时由于惯性作用车子的重心会偏向转弯的反方向,倘若车子速度过快转弯的惯性>车子的重心时,三轮摩托车就会发生侧翻。故需要一种可增大车轮接地面积及能够根据转弯方向随向偏转车子重心并且可使多个轮子同步受力平衡的摩托车悬架来解决现有的摩托车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前轮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解决了上述缺陷,采用几字型的车架,在车架前面顶部的中间向下倾斜5-15°焊接圆筒状的方向柱套管、在方向柱套管里面安装圆柱形的方向柱,在车架前面的底部水平安装圆柱形的前拐臂轴、前拐臂轴的前面及后面各安装了一根z型的前拐臂、两根拐臂分别通过一根圆柱形的减震器与车架前面顶部下方的长条状平衡臂的两端连接、两根拐臂的前顶端及后顶端各安装了一个c型的羊角轴,方向柱的底部通过长方形的方向臂及圆柱形的横拉杆与羊角轴连接,摩托车的平衡臂通过拐臂与拐臂轴形成平行四边形、摩托车在弯道行驶时可根据转弯方向随着车架偏向转弯的一边保持惯性与重心平衡防止车身侧翻。

一种双前轮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其特征是包括,车架、方向柱套管、方向柱、方向把、拐臂轴、平衡臂、减震器、左拐臂、左羊角轴、右拐臂、右羊角轴、横拉杆、支承轴、方向臂、碟刹泵支架、转向杆、球头、立轴;

所述车架的前半部为几字型,前面顶端的中央依垂直线下方向前倾斜5-15°设置了圆筒状的方向柱套管,前面的底部与水平设置的圆柱形拐臂轴的中间连接、拐臂轴与车架的后方呈直角,顶部下方的前面横向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支承轴、支承轴的中心设置了丝孔;

所述方向柱为圆柱形,中部通过环形压力轴承设置于方向柱套管的内部,顶端的上方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方向把,底部向前水平设置了长方形的方向臂、方向臂与方向把的垂直线呈直角、方向臂的底部与拐臂轴的上面水平高度>10cm;

所述减震器为圆柱形,上下各设置了一个圆球形的万向球头、两个球头的中心各向外延伸了一根圆柱形的丝杆;

所述平衡臂为长条状,平衡臂的中间部位设置了环形的套管、套管的内部设置了环形的橡胶减震套及铜套、套管通过橡胶减震套及铜套设置于支承轴的上面、套管右边支承轴的右顶端丝孔里面设置了圆形定位螺母,平衡臂的两端各设置了一个圆形丝孔;

所述左拐臂为z型,左边的顶端为纵向水平设置的圆筒状连接管、连接管右侧面的前边向右横向水平设置了长方形的拐臂、拐臂右边的顶端向前纵向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连接轴、连接轴的前端垂直设置了圆筒状的立管,右边上方设置的螺母与减震器底部球头的丝杆连接后通过减震器及减震器顶端球头的丝杆与平衡臂前边顶端的丝孔连接,左拐臂连接管的内部设置了环形的橡胶减震套及环形套圈、连接管通过减震套及套圈设置于拐臂轴前方的上面、拐臂轴的前顶端设置了圆形定位螺母;

所述右拐臂为z型,左边的顶端为纵向水平设置的圆筒状连接管、连接管右侧面的后边向右横向水平设置了长方形的拐臂、拐臂右边的顶端向后纵向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连接轴、连接轴的后端垂直设置了圆筒状的立管,右边上方设置的螺母与减震器底部球头的丝杆连接后通过减震器及减震器顶端球头的丝杆与平衡臂后边顶端的丝孔连接,右拐臂连接管的内部设置了环形的橡胶减震套及环形套圈、连接管通过减震套及套圈设置于拐臂轴后方的上面、拐臂轴的后顶端设置了圆形定位螺母;

所述横拉杆为圆柱形,两端各设置了一个球头;

所述左羊角轴的后边为c型、通过中间的凹槽垂直卡在左拐臂的立管上面、上下的中央均垂直设置了一个圆形的转向孔、两个转向孔及立管的里面设置了一根圆柱形的立轴,左羊角轴左边的上面横向水平设置了一根长方形的转向杆、转向杆左边顶端的螺母与纵向设置的横拉杆前端球头的丝杆连接、横拉杆后端球头的丝杆与方向臂左边前方的丝孔连接,左羊角轴的上面垂直设置了一个长方形的碟刹泵支架,左羊角轴前边的中央纵向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前轮轴、前轮轴的前顶端为丝杆、前轮轴的上面通过环形轴承及与丝杆啮合的螺母设置了圆盘形的方向轮及刹车盘;

所述右羊角轴的前边为c型、通过中间的凹槽垂直卡在右拐臂的立管上面、上下的中央均垂直设置了一个圆形的转向孔、两个转向孔及立管的里面设置了一根圆柱形的立轴,右羊角轴左边的上面横向水平设置了一根长方形的转向杆、转向杆左边顶端的螺母与纵向设置的横拉杆后端球头的丝杆连接、横拉杆前端球头的丝杆与方向臂左边后方的丝孔连接,右羊角轴的上面垂直设置了一个长方形的碟刹泵支架,右羊角轴后边的中央纵向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前轮轴、前轮轴的后顶端为丝杆、前轮轴的上面通过环形轴承及与丝杆啮合的螺母设置了圆盘形的方向轮及刹车盘。

进一步,所述左羊角轴及右羊角轴的纵向垂直线在同一直线上,左羊角轴及右羊角轴的纵向垂直线的右边与方向柱套管中央垂直线的左边间隔10-20cm。

进一步,所述平衡臂的两端与两根减震器上方的球头连接后通过两根减震器及减震器下方的两个球头、分别与左拐臂及右拐臂右边的上方连接呈前后各两个支点,左拐臂及右拐臂左边的顶端分别与拐臂轴的两端连接后、既拐臂轴的前端和左拐臂右边上方的球头以及平衡臂前端球头的三个点、横向运动呈一个可变角度及可变边长的三角形,拐臂轴的后端和右拐臂右边上方的球头以及平衡臂后端球头的三个点、横向运动呈一个可变角度及可变边长的三角形。

进一步,所述平衡臂的两端与两根减震器上方的球头连接后通过两根减震器及减震器下方的两个球头、分别与左拐臂及右拐臂右边的上方连接呈四个支点、纵向运动为可变角及可变边长的四边形。

进一步,所述车架的方向柱套管里面设置方向柱,方向柱的下面设置方向臂,车架的前面设置支承轴、平衡臂及拐臂轴,拐臂轴的上面设置左拐臂、右拐臂、左羊角轴、右羊角轴、减震器、球头,左羊角轴及右羊角轴通过横拉杆与方向臂相互联动,以上设置为双前轮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前平衡悬架。

进一步,所述至方向柱套管的右边垂直将车架截断,既车架的左边、方向柱套管、方向柱、拐臂轴、平衡臂、减震器、左拐臂、左羊角轴、右拐臂、右羊角轴、横拉杆、支承轴、方向臂、碟刹泵支架、转向杆、球头、立轴的各部位连接关系不变、整体旋转180°后车架前半部的左边与车架后半部的左边进行连接,以上设置为双前轮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前平衡悬架。

有益效果:现有大部分摩托车都只有两个轮子,而且轮子的接地面积都比较小,在骑行过程中遇到弯道或泥泞道路时容易发生侧滑导致重心不稳而摔跤。而三轮摩托车由于具有三个轮子,重心在摩托车的中间,在通过弯道时由于惯性作用车子的重心会偏向转弯的反方向,倘若车子速度过快转弯的惯性>车子的重心时,三轮摩托车就会发生侧翻。一种双前轮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解决了上述缺陷,采用几字型的车架,在车架前面顶部的中间向下倾斜5-15°焊接圆筒状的方向柱套管、在方向柱套管里面安装圆柱形的方向柱,在车架前面的底部水平安装圆柱形的前拐臂轴、前拐臂轴的前面及后面各安装了一根z型的前拐臂、两根拐臂分别通过一根圆柱形的减震器与车架前面顶部下方的长条状平衡臂的两端连接、两根拐臂的前顶端及后顶端各安装了一个c型的羊角轴,方向柱的底部通过长方形的方向臂及圆柱形的横拉杆与羊角轴连接,摩托车的平衡臂通过拐臂与拐臂轴形成平行四边形、摩托车在弯道行驶时可根据转弯方向随着车架偏向转弯的一边保持惯性与重心平衡防止车身侧翻。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描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示意图,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不需要创造性可以结合这些附图获得更多的附图。

图1为一种双前轮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车架、方向柱套管、拐臂轴、支承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方向柱、方向把、左羊角轴、右羊角轴、横拉杆、方向臂、碟刹泵支架、转向杆、球头与图1对比逆时针旋转120°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车架、拐臂轴、平衡臂、减震器、左拐臂、右拐臂、支承轴、转向杆、球头、立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左拐臂、右拐臂、立轴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的标记为,车架1、方向柱套管2、方向柱3、方向把4、拐臂轴5、平衡臂6、减震器7、左拐臂8、左羊角轴9、右拐臂10、右羊角轴11、横拉杆12、支承轴13、方向臂14、碟刹泵支架15、转向杆16、球头17、立轴18。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和构造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双前轮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其特征是包括,车架1、方向柱套管2、方向柱3、方向把4、拐臂轴5、平衡臂6、减震器7、左拐臂8、左羊角轴9、右拐臂10、右羊角轴11、横拉杆12、支承轴13、方向臂14、碟刹泵支架15、转向杆16、球头17、立轴18;

所述车架1的前半部为几字型,前面顶端的中央依垂直线下方向前倾斜5-15°设置了圆筒状的方向柱套管2,前面的底部与水平设置的圆柱形拐臂轴5的中间连接、拐臂轴5与车架1的后方呈直角,顶部下方的前面横向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支承轴13、支承轴13的中心设置了丝孔;

所述方向柱3为圆柱形,中部通过环形压力轴承设置于方向柱套管2的内部,顶端的上方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方向把4,底部向前水平设置了长方形的方向臂14、方向臂14与方向把4的垂直线呈直角、方向臂14的底部与拐臂轴5的上面水平高度>10cm;

所述减震器7为圆柱形,上下各设置了一个圆球形的万向球头17、两个球头17的中心各向外延伸了一根圆柱形的丝杆;

所述平衡臂6为长条状,平衡臂6的中间部位设置了环形的套管、套管的内部设置了环形的橡胶减震套及铜套、套管通过橡胶减震套及铜套设置于支承轴13的上面、套管右边支承轴13的右顶端丝孔里面设置了圆形定位螺母,平衡臂6的两端各设置了一个圆形丝孔;

所述左拐臂8为z型,左边的顶端为纵向水平设置的圆筒状连接管、连接管右侧面的前边向右横向水平设置了长方形的拐臂、拐臂右边的顶端向前纵向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连接轴、连接轴的前端垂直设置了圆筒状的立管,右边上方设置的螺母与减震器7底部球头17的丝杆连接后通过减震器7及减震器7顶端球头17的丝杆与平衡臂6前边顶端的丝孔连接,左拐臂8连接管的内部设置了环形的橡胶减震套及环形套圈、连接管通过减震套及套圈设置于拐臂轴5前方的上面、拐臂轴5的前顶端设置了圆形定位螺母;

所述右拐臂10为z型,左边的顶端为纵向水平设置的圆筒状连接管、连接管右侧面的后边向右横向水平设置了长方形的拐臂、拐臂右边的顶端向后纵向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连接轴、连接轴的后端垂直设置了圆筒状的立管,右边上方设置的螺母与减震器7底部球头17的丝杆连接后通过减震器7及减震器7顶端球头17的丝杆与平衡臂6后边顶端的丝孔连接,右拐臂10连接管的内部设置了环形的橡胶减震套及环形套圈、连接管通过减震套及套圈设置于拐臂轴5后方的上面、拐臂轴5的后顶端设置了圆形定位螺母;

所述横拉杆12为圆柱形,两端各设置了一个球头17;

所述左羊角轴9的后边为c型、通过中间的凹槽垂直卡在左拐臂8的立管上面、上下的中央均垂直设置了一个圆形的转向孔、两个转向孔及立管的里面设置了一根圆柱形的立轴18,左羊角轴9左边的上面横向水平设置了一根长方形的转向杆16、转向杆16左边顶端的螺母与纵向设置的横拉杆12前端球头17的丝杆连接、横拉杆12后端球头17的丝杆与方向臂14左边前方的丝孔连接,左羊角轴9的上面垂直设置了一个长方形的碟刹泵支架15,左羊角轴9前边的中央纵向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前轮轴、前轮轴的前顶端为丝杆、前轮轴的上面通过环形轴承及与丝杆啮合的螺母设置了圆盘形的方向轮及刹车盘;

所述右羊角轴11的前边为c型、通过中间的凹槽垂直卡在右拐臂10的立管上面、上下的中央均垂直设置了一个圆形的转向孔、两个转向孔及立管的里面设置了一根圆柱形的立轴18,右羊角轴11左边的上面横向水平设置了一根长方形的转向杆16、转向杆16左边顶端的螺母与纵向设置的横拉杆12后端球头17的丝杆连接、横拉杆12前端球头17的丝杆与方向臂14左边后方的丝孔连接,右羊角轴11的上面垂直设置了一个长方形的碟刹泵支架15,右羊角轴11后边的中央纵向水平设置了圆柱形的前轮轴、前轮轴的后顶端为丝杆、前轮轴的上面通过环形轴承及与丝杆啮合的螺母设置了圆盘形的方向轮及刹车盘。

进一步,所述左羊角轴9及右羊角轴11的纵向垂直线在同一直线上,左羊角轴9及右羊角轴11的纵向垂直线的右边与方向柱套管2中央垂直线的左边间隔10-20cm。

进一步,所述平衡臂6的两端与两根减震器7上方的球头17连接后通过两根减震器7及减震器7下方的两个球头17、分别与左拐臂8及右拐臂10右边的上方连接呈前后各两个支点,左拐臂8及右拐臂10左边的顶端分别与拐臂轴5的两端连接后、既拐臂轴5的前端和左拐臂8右边上方的球头17以及平衡臂6前端球头17的三个点、横向运动呈一个可变角度及可变边长的三角形,拐臂轴5的后端和右拐臂10右边上方的球头17以及平衡臂6后端球头17的三个点、横向运动呈一个可变角度及可变边长的三角形。

进一步,所述平衡臂6的两端与两根减震器7上方的球头17连接后通过两根减震器7及减震器7下方的两个球头17、分别与左拐臂8及右拐臂10右边的上方连接呈四个支点、纵向运动为可变角的四边形。

进一步,所述车架1的方向柱套管2里面设置方向柱3,方向柱3的下面设置方向臂14,车架1的前面设置支承轴13、平衡臂6及拐臂轴5,拐臂轴5的上面设置左拐臂8、右拐臂10、左羊角轴9、右羊角轴11、减震器7、球头17,左羊角轴9及右羊角轴11通过横拉杆12与方向臂14相互联动,以上设置为双前轮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前平衡悬架。

进一步,所述至方向柱套管2的右边垂直将车架1截断,既车架1的左边、方向柱套管2、方向柱3、拐臂轴5、平衡臂6、减震器7、左拐臂8、左羊角轴9、右拐臂10、右羊角轴11、横拉杆12、支承轴13、方向臂14、碟刹泵支架15、转向杆16、球头17、立轴18的各部位连接关系不变、整体旋转180°后车架1前半部的左边与车架后半部的左边进行连接,以上设置为双前轮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前平衡悬架。

根据上述一种双前轮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在骑行时,驾驶员戴好安全头盔及护目镜、骑上摩托车、发动引擎、轻旋加速器、引擎通过链条带动驱动轮逆时针缓慢旋转、驱动轮通过后平叉推动车架缓缓向前运动,驾驶员根据路况缓慢加速,当摩托车需要向左转弯时、驾驶员的双手将方向把向左轻微转动、方向把带动方向柱向左轻度旋转、方向柱带动方向臂的前端向左偏移、方向臂的前端通过横拉杆推动左羊角轴上面的转向杆拨动左羊角轴及方向轮逆时针轻微转动、在此同时方向臂的前端通过另一根横拉杆拉动右羊角轴上面的转向杆拨动右羊角轴及方向轮逆时针同步轻微转动、左羊角轴及右羊角轴向左逆时针旋转后带动车架小幅向左倾斜(由于左羊角轴及右羊角轴偏于方向柱套管的左边10-20cm、因此车架会向左倾斜),此时车架的重心会向左偏移同时压缩左拐臂上面的减震器、由于车架向左倾斜右拐臂上面的减震器处于向上伸缩状态(由于平衡臂的两端与左拐臂及右拐臂的右边通过两根减震器和四个球头连接为平行四边形)、当左拐臂上面的减震器受到压缩后减震器上面的弹簧会通过球头推动平衡臂的左边向上移动、平衡臂的左边向上移动后会借助中间的支承轴作为支点迫使平衡臂的右边通过球头向下压缩右拐臂上面的减震器、通过平衡臂的两端上下摆动调节致使左拐臂及右拐臂上面的两根减震器同步均匀受力、而左拐臂及右拐臂通过两个羊角轴迫使两个方向轮与地面受力相同,当摩托车需要向右转弯时、所有步骤与上述相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常规揭示,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熟悉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内、实施对以上所述技术作出的任何等同变化的调整、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