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提携的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82019发布日期:2020-09-29 09:38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提携的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提携的平衡车。



背景技术:

平衡车是一种方便的交通工具或儿童玩耍用具。但是目前很多同类产品上没有设置提手,然而平衡车也是比较重的,由此提携十分不方便;目前也有部分产品上设置了提手并安装在产品中间侧面,呈凸起状态,此结构会造成用户在使用滑行过程中会出现因杂物卡在提手上,失去平衡的问题,由此也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提携的平衡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便于提携的平衡车,包括左踏板组件和右踏板组件,所述左踏板组件和右踏板组件上均设置有行走轮组件,所述左踏板组件和右踏板组件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所述左踏板组件或右踏板组件上还设置有控制器、电池组件、开关组件以及充电接口;所述左踏板组件与右踏板组件之间的连接轴上还设置有提携装置,所述提携装置包括提手和提手吊环,所述提手铰接设置在提手吊环上,所述提手吊环套接设置在连接轴上,所述提手折叠收起后贴合左踏板组件或右踏板组件上,并可随左踏板组件或右踏板组件同时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提手上与提手吊环的两侧铰接位置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若干限位凹槽,所述提手吊环上设置有与其中一个限位凹槽位置对应的限位凸点,所述若干限位凹槽呈90度夹角设置;所述提手打开状态下其中一个限位凹槽与限位凸点卡接,同时提手与左踏板组件或右踏板组件垂直;所述提手折叠收起后其中一个限位凹槽与限位凸点卡接,同时提手贴合左踏板组件或右踏板组件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左踏板组件和右踏板组件的上侧分别设置有左上侧灯和右上侧灯;所述左踏板组件和右踏板组件的前侧分别设置有左前灯和右前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提携的平衡车,包括左踏板组件和右踏板组件,所述左踏板组件和右踏板组件上均设置有行走轮组件,所述左踏板组件和右踏板组件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左踏板组件与右踏板组件之间的连接轴上还设置有提携装置,所述提携装置包括提手和提手吊环,所述提手铰接设置在提手吊环上,所述提手吊环套接设置在连接轴上,所述提手折叠收起后贴合左踏板组件或右踏板组件上,并可随左踏板组件或右踏板组件同时运动。平衡车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所述提手和提手吊环可伴随一侧踏板组件同时运动,避免由于两侧踏板组件的运动而产生错动,本产品结构简单紧凑,占用使用空间少,提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提携的平衡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提携的平衡车提携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便于提携的平衡车,包括左踏板组件1和右踏板组件2,所述左踏板组件1和右踏板组件2上均设置有行走轮组件4,所述左踏板组件1和右踏板组件之间通过连接轴3c连接,所述所述左踏板组件1或右踏板组件2上还设置有控制器、电池组件、开关组件2c以及充电接口2d,所述电池组件与控制器、开关组件2c、充电接口2d以及左踏板组件1和右踏板组件2上设置的行走轮组件4电性连接,由控制器控制行走轮组件4前后行走或刹车等;所述左踏板组件1与右踏板组件之间的连接轴3c上还设置有提携装置3,所述提携装置3包括提手3a和提手吊环3b,所述提手3a铰接设置在提手吊环3b上,所述提手吊环3b套接设置在连接轴3c上,所述提手3a折叠收起后贴合左踏板组件1或右踏板组件2上,并可随左踏板组件1或右踏板组件2同时运动。

优选的,所述提手3a上与提手吊环3b的两侧铰接位置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若干限位凹槽3a1,所述提手吊环3b上设置有与其中一个限位凹槽3a1位置对应的限位凸点3b1,所述若干限位凹槽3a1呈90度夹角设置;所述提手3a打开状态下其中一个限位凹槽3a1与限位凸点3b1卡接,同时提手3a与左踏板组件1或右踏板组件2垂直;所述提手3a折叠收起后其中一个限位凹槽3a1与限位凸点3b1卡接,同时提手3a贴合左踏板组件1或右踏板组件2上。

更优选的,所述左踏板组件1和右踏板组件2的上侧分别设置有左上侧灯1a和右上侧灯2a;所述左踏板组件1和右踏板组件2的前侧分别设置有左前灯1b和右前灯2b。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提携的平衡车,包括左踏板组件和右踏板组件,所述左踏板组件和右踏板组件上均设置有行走轮组件,所述左踏板组件和右踏板组件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左踏板组件与右踏板组件之间的连接轴上还设置有提携装置,所述提携装置包括提手和提手吊环,所述提手铰接设置在提手吊环上,所述提手吊环套接设置在连接轴上,所述提手折叠收起后贴合左踏板组件或右踏板组件上,并可随左踏板组件或右踏板组件同时运动。平衡车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所述提手和提手吊环可伴随一侧踏板组件同时运动,避免由于两侧踏板组件的运动而产生错动,本产品结构简单紧凑,占用使用空间少,提携方便。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提携的平衡车,包括左踏板组件(1)和右踏板组件(2),所述左踏板组件(1)和右踏板组件(2)上均设置有行走轮组件(4),所述左踏板组件(1)和右踏板组件之间通过连接轴(3c)连接,所述左踏板组件(1)或右踏板组件(2)上还设置有控制器、电池组件、开关组件(2c)以及充电接口(2d);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踏板组件(1)与右踏板组件之间的连接轴(3c)上还设置有提携装置(3),所述提携装置(3)包括提手(3a)和提手吊环(3b),所述提手(3a)铰接设置在提手吊环(3b)上,所述提手吊环(3b)套接设置在连接轴(3c)上,所述提手(3a)折叠收起后贴合左踏板组件(1)或右踏板组件(2)上,并可随左踏板组件(1)或右踏板组件(2)同时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提携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3a)上与提手吊环(3b)的两侧铰接位置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若干限位凹槽(3a1),所述提手吊环(3b)上设置有与其中一个限位凹槽(3a1)位置对应的限位凸点(3b1),所述若干限位凹槽(3a1)呈90度夹角设置;所述提手(3a)打开状态下其中一个限位凹槽(3a1)与限位凸点(3b1)卡接,同时提手(3a)与左踏板组件(1)或右踏板组件(2)垂直;所述提手(3a)折叠收起后其中一个限位凹槽(3a1)与限位凸点(3b1)卡接,同时提手(3a)贴合左踏板组件(1)或右踏板组件(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于提携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踏板组件(1)和右踏板组件(2)的上侧分别设置有左上侧灯(1a)和右上侧灯(2a);所述左踏板组件(1)和右踏板组件(2)的前侧分别设置有左前灯(1b)和右前灯(2b)。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提携的平衡车,包括左踏板组件和右踏板组件,所述左踏板组件和右踏板组件上均设置有行走轮组件,所述左踏板组件和右踏板组件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左踏板组件与右踏板组件之间的连接轴上还设置有提携装置,所述提携装置包括提手和提手吊环,所述提手铰接设置在提手吊环上,所述提手吊环套接设置在连接轴上,所述提手折叠收起后贴合左踏板组件或右踏板组件上,并可随左踏板组件或右踏板组件同时运动。平衡车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所述提手和提手吊环可伴随一侧踏板组件同时运动,避免由于两侧踏板组件的运动而产生错动,本产品结构简单紧凑,占用使用空间少,提携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程政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程政常
技术研发日:2020.02.19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