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童车拉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7331发布日期:2021-05-04 10:24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童车拉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童车领域,特别是一种童车拉杆。



背景技术:

婴儿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有各种车型,一般1到2岁的孩子玩的是婴儿车,2岁以上玩的是有带轮子的玩具车,婴儿车会给孩子的智力发育带来一定的好处,增加孩子的头脑发育。婴儿车,是宝宝最喜爱的散步交通工具,更是妈妈带宝宝上街购物时的必须品。然而根据宝宝的成长、使用用途,婴儿车又可以分成很多种类。一般的婴儿车大约可使用四到五年。婴儿车已经成为每个家庭的必需品。

目前的婴儿车可分为三类:1、a型婴儿车(即全功能婴儿车),2、b型婴儿车(即轻便折叠婴儿车),3、座椅可360°旋转的婴儿车。

现有的婴儿车的结构设计通常只从婴儿的角度考虑,设计车体是否舒适,是否有利于婴儿发育,轮子设计成减震结构等等。现有的婴儿车没有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设计,在满足婴儿的发育和舒适的需求的同时,也使使用者更加舒适。就现有的婴儿车的推杆来说,固定的,不可调节的,在使用者长时间使用时,双臂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非常僵硬、疲劳;由于现有的童车的拉杆直接固定在车体上,拉杆的受力发生变化时,会直接传递到车体上,导致车体的晃动,会惊醒婴儿,导致婴儿哭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角度活动,方便收纳,能够保证车体稳定的童车拉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童车拉杆,包括折叠杆2及与所述折叠杆2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的固定架3;

所述折叠杆2包括第一折叠杆22及与所述第一折叠杆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的第二折叠杆21;所述固定架3包括固定座31及与所述固定座31滑动连接的连接件32,所述连接件32与所述第一折叠杆22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32内设置有阻尼槽322,所述固定座31内设置有滑动槽311。

进一步在于:还包括把手1,所述把手1设置在所述第二折叠杆21上端。

进一步在于:所述滑动槽311内设置有缓冲件312,所述缓冲件312一端与所述固定座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32固定连接。

进一步在于:所述阻尼槽322内设置有阻尼件。

进一步在于:所述阻尼槽322内设置有固定柱,所述阻尼件为扭转弹簧321,所述扭转弹簧321设置于所述固定柱上,所述扭转弹簧321的一枝与所述第一折叠杆22接触,所述扭转弹簧321另一枝与所述阻尼槽322接触。

进一步在于:所述阻尼件为弹簧321,所述弹簧3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叠杆22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21的另一端与所述阻尼槽322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折叠杆的结构,使用者在使用时,把折叠杆打开,正常使用,不用时,把折叠杆折叠起来,存放时节约空间;折叠杆与固定架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折叠杆会根据自身受力的大小,自动调节倾斜角度,使用者可以自由的调节拉杆的位置来保证自身的舒适,解决了传统固定拉杆使用时,使用者的手臂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带来的僵硬,疲劳的问题,并且拉杆的把手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便于使用者抓握用力;在折叠杆和固定架之间设置有阻尼件,当拉杆前倾时,折叠杆会使阻尼件变形,在使用者停止使用时,使用者松开把手,折叠杆会在阻尼件的作用下回归原来的竖直状态;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定座和连接件滑动连接的结构,固定座和连接件之间用缓冲件连接,当拉杆角度发生变化时,固定架的受力会发生变化,此时双固定架之间的缓冲件起到吸能缓冲的作用,来保证车体不会有太大、剧烈的晃动,从而使车体在行进中更加平稳,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把手及折叠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把手、2折叠杆、3固定架、21第二折叠杆、22第一折叠杆、221第一折叠杆转动连接孔、31固定座、311滑动槽、312缓冲件、32连接件、321阻尼件、322阻尼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一种童车拉杆包括固定架3、折叠杆2及把手1三部分。折叠杆2的下端与固定在车体上的固定架3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把手1设置在折叠杆2的上端。

如附图2所示,固定架3包括固定座31和连接件32。固定座31的右端固定在车体上,在固定做内部设由滑动槽311,在滑动槽311的内壁上设置有滑轨,在连接件32的侧面设置有滑块。连接件32设置在滑动槽311内,通过滑块和滑轨与固定座31滑动连接。在固定座31和连接件32之间还设置有缓冲件312,缓冲件312的一端与滑动槽311的内壁固定,另一端与连接件32固定。缓冲件312起双面缓冲的作用,同时还确保连接件32不会滑出滑动槽311。在连接件32的内部设置有阻尼槽322,在阻尼槽322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柱,在固定柱上设置有阻尼件,阻尼件为扭转弹簧321。在固定柱的左侧,第一折叠杆22的下端与连接件3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扭转弹簧321的一枝与阻尼槽的内壁摩擦连接,另一枝与第一折叠杆22摩擦连接。

如附图3在第一折叠杆22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轴,在连接轴上设置有半圆形的凸起。第二折叠杆21的下端与连接轴转动连接。在第二折叠杆21与连接轴接触面上设置有半圆形的凹槽,凹槽与凸起的形状尺寸对应。在第二折叠杆21的上端设置有把手1。

当第一折叠杆22和第二折叠杆21之间的夹角为180度时,折叠杆2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此时连接轴上的凸起处于第二折叠杆22上的凹槽内,保证在拉杆拉动车体向左运动时,第一折叠杆21和第二折叠杆22保持角度不变。

如图4所示,如当第一折叠杆21和第二折叠杆22之间的夹角为零度时,折叠杆2处于完全折叠状态。

在使用时,完全展开折叠杆2,此时折叠杆2处于竖直状态,使用者向左拉动把手1,折叠杆2上端向左倾斜,第一折叠杆22的下端向右转动,并压缩扭转弹簧321,当扭转弹簧321的弹力和把手所受的拉力相等时,折叠杆2停止前倾。在拉杆带动车体运动过程中,速度有所变化时,滑动槽311内的缓冲件312会进行相应的缓冲。使用者松开把手后,折叠杆2在扭转弹簧321的作用下,回归原来的竖直状态。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5所示,阻尼槽322内的阻尼件321设置在第一折叠杆22的左侧,阻尼件321的一端与第一折叠杆22连接,另一端与阻尼槽322内壁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童车拉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杆(2)及与所述折叠杆(2)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的固定架(3);

所述折叠杆(2)包括第一折叠杆(22)及与所述第一折叠杆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的第二折叠杆(21);所述固定架(3)包括固定座(31)及与所述固定座(31)滑动连接的连接件(32),所述连接件(32)与所述第一折叠杆(22)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32)内设置有阻尼槽(322),所述固定座(31)内设置有滑动槽(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拉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1),所述把手(1)设置在所述第二折叠杆(21)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311)内设置有缓冲件(312),所述缓冲件(312)一端与所述固定座(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3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槽(322)内设置有阻尼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童车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为弹簧(321),所述弹簧(3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叠杆(22)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21)的另一端与所述阻尼槽(322)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童车拉杆,包括折叠杆及与折叠杆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的固定架;折叠杆包括第一折叠杆及与第一折叠杆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的第二折叠杆;固定架包括固定座及与固定座滑动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与第一折叠杆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连接件内设置有阻尼槽,固定座内设置有滑动槽。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固定式拉杆改变为活动拉杆,使用者在使用时,拉杆的角度更加灵活、舒适,解决了使用者在使用传统固定式拉杆时,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产生疲劳和关节损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滑动连接的连接件和固定座,二者之间用缓冲件进行缓冲吸能,保证在使用者改变拉杆角度时,车体不会产生明显的晃动,使车体行进过程更加平稳。

技术研发人员:骆书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爱妈咪玩具河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9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