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脚车用可调节车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2361发布日期:2021-05-07 19:49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脚车用可调节车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脚车用可调节车斗。



背景技术:

大脚车是一种驾驶室后方设有无车顶货箱且轮胎较大的轻型载货汽车。它是前面像轿车,后面带货箱的客货两用汽车,大脚车的车斗内部可放置货物,较大的轮胎方便通过不同的地形,兼具了家用车和商用车的双重特性,能够客货两用,满足了更广泛的需求,相比于轿车它有承载性和通过性的优点,相比于轻卡和微卡它有安全性和驾乘舒适性的优点,但是在使用大脚车拉运货物时,由于大脚车车斗固定、不可调节,在装载体积较大的货物时,使用不便,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脚车用可调节车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脚车用可调节车斗,包括车斗,所述车斗底部横向设置定位孔,所述车斗由左车斗和右车斗拼接而成,所述右车斗上前后壁内设空腔,所述空腔中设液压杆,所述液压杆水平设置且液压杆底部与空腔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左车斗上前后壁上设延伸块,所述延伸块进入空腔内部,所述延伸块端部设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空腔两侧滑动设置且限位块与液压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左车斗和右车斗拼接处底部设滑槽,所述滑槽中滑动设置连杆,所述连杆与支撑板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呈“凸”型且支撑板位于车斗下方,所述支撑板两侧上表面设第一电磁吸盘,所述支撑板顶部设通孔。

上述的一种大脚车用可调节车斗,所述定位孔与通孔匹配,所述定位孔均匀设置3组。

上述的一种大脚车用可调节车斗,所述左车斗和右车斗拼接处底部分别设第二电磁吸盘。

上述的一种大脚车用可调节车斗,所述右车斗与底盘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车斗中装载货物,货物体积过大时,液压杆伸长,右车斗在底座上滑动,右车斗空腔中的延伸块露出充当侧壁,左车斗和右车斗相背运动,连杆拉伸使支撑板抬升,支撑板两侧上表面设第一电磁吸盘与左车斗和右车斗拼接处底部的第二电磁吸盘匹配辅助定位,支撑板与左车斗和右车斗拼接,定位孔与通孔匹配,由车斗两侧插入加强筋进行定位和支撑,增大了使用面积,增强车斗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扩大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右车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斗,2.定位孔,3.空腔,4.液压杆,5.延伸块,6.限位块,7.滑槽,8.连杆,9.支撑板,10.第一电磁吸盘,11.左车斗,12.右车斗,13.通孔,14.第二电磁吸盘,1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根据此附图和实施例获得其他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大脚车用可调节车斗,包括车斗1,所述车斗1底部横向设置定位孔2,所述车斗1由左车斗11和右车斗12拼接而成,所述右车斗12上前后壁内设空腔3,所述空腔3中设液压杆4,所述液压杆4水平设置且液压杆4底部与空腔3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左车斗11上前后壁上设延伸块5,所述延伸块5进入空腔3内部,所述延伸块5端部设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与空腔3两侧滑动设置且限位块6与液压杆4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左车斗11和右车斗12拼接处底部分别对称设滑槽7,所述滑槽7中滑动设置连杆8,所述连杆8与支撑板9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9呈“凸”型且支撑板9位于车斗1下方,所述支撑板9两侧上表面设第一电磁吸盘10,所述支撑板9顶部设通孔13。

详细的,所述定位孔2与通孔13匹配,所述定位孔2均匀设置3组,所述左车斗11和右车斗12拼接处底部分别设第二电磁吸盘14,所述右车斗12与底盘15滑动连接。

使用时,车斗1中装载货物,货物体积过大时,液压杆4伸长,右车斗12在底座15上滑动,右车斗12空腔3中的延伸块5露出充当侧壁,左车斗11和右车斗12相背运动,连杆8拉伸使支撑板9抬升,支撑板9两侧上表面设第一电磁吸盘10与左车斗11和右车斗12拼接处底部的第二电磁吸盘14匹配辅助定位,支撑板9与左车斗11和右车斗12拼接,定位孔2与通孔13匹配,由车斗1两侧插入加强筋进行定位和支撑。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大脚车用可调节车斗,包括车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斗(1)底部横向设置定位孔(2),所述车斗(1)由左车斗(11)和右车斗(12)拼接而成,所述右车斗(12)上前后壁内设空腔(3),所述空腔(3)中设液压杆(4),所述液压杆(4)水平设置且液压杆(4)底部与空腔(3)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左车斗(11)上前后壁上设延伸块(5),所述延伸块(5)进入空腔(3)内部,所述延伸块(5)端部设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与空腔(3)两侧滑动设置且限位块(6)与液压杆(4)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左车斗(11)和右车斗(12)拼接处底部分别对称设滑槽(7),所述滑槽(7)中滑动设置连杆(8),所述连杆(8)与支撑板(9)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9)呈“凸”型且支撑板(9)位于车斗(1)下方,所述支撑板(9)两侧上表面设第一电磁吸盘(10),所述支撑板(9)顶部设通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脚车用可调节车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2)与通孔(13)匹配,所述定位孔(2)均匀设置3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脚车用可调节车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车斗(11)和右车斗(12)拼接处底部分别设第二电磁吸盘(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脚车用可调节车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车斗(12)与底盘(15)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脚车用可调节车斗,涉及车斗技术领域,包括车斗,所述车斗底部横向设置定位孔,所述车斗由左车斗和右车斗拼接而成,所述右车斗上前后壁内设空腔,所述空腔中设液压杆,所述左车斗上前后壁上设延伸块,所述延伸块进入空腔内部,所述左车斗和右车斗拼接处底部设滑槽,所述滑槽中滑动设置连杆,所述连杆与支撑板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两侧上表面设第一电磁吸盘,所述支撑板顶部设通孔。本实用新型在货物体积过大时,液压杆伸长,右车斗空腔中的延伸块露出充当侧壁,增大了使用面积,增强车斗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芦晓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晓峰专用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4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