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适型自行车座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1405发布日期:2021-07-02 19:29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舒适型自行车座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载具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舒适型自行车座泡。



背景技术:

自行车作为一种人力单车,能够很好的方便人们的短距离出行,且不消耗化石能源,清洁便利。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8306817u)公开了一种爆米花发泡自行车鞍座,包括:座套本体,在所述座套本体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收口塑胶件、表层、中间层以及塑胶板支撑垫;所述表层为pu皮革复合层。发明人在实现该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1、该装置难以调整其整体的长度大小,过长时,容易导致成员股部抬升过高,腿部动作刮蹭磨伤,动作不舒适等问题;2、该装置不方便调整其承载面的面积宽度,装置本身难以契合不同人群的股部结构,使得部分乘员在使用时不舒适。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舒适型自行车座泡,解决了现有装置不方便调整其长度和宽度,使得乘员在使用时不够舒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舒适型自行车座泡,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前端的左右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截面为u形,所述滑轨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为u形,所述滑板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轨的内侧,所述滑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柱状座泡。

所述承载板的背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左右两端的顶部均旋转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翼形座泡,所述转动杆的一端铰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铰接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的内侧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旋转连接在衔接板的正面的中部,所述丝杆的另一端旋转连接在承载板的底面,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所述衔接板的底面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架杆,所述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承载板的底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背部的左右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翼形座泡活动连接在活动槽的内侧。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板的左右侧表面螺纹连接有锁止螺栓,所述锁止螺栓一端的端面与滑轨的内侧表面相互的抵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衔接板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衔接板的左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旋转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环,其中一个套环与衔接板活动连接,另一个套环内侧活动套接有连接柱,连接柱固定连接在翼形座泡的底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架杆为u形,左右侧的所述架杆成轴对称设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舒适型自行车座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装置通过滑轨和滑板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柱状座泡的向前和向后的长度的调整,使其能够迎合不同人士的骨盆结构,使得装置本身乘坐效果更好,使用更加舒适。

(2)、该装置通过转动杆、传动杆、丝杆和螺母座之间的相互传动效果,实现了两个翼形座泡之间的张开或者收合动作,使得装置本身的承载面的宽度能够进行调整,适应不同乘员的股部结构,调整和使用更加灵活,使用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仰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载板、2滑轨、3滑板、4柱状座泡、5衔接板、6转动杆、7翼形座泡、8传动杆、9螺母座、10丝杆、11旋钮、12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舒适型自行车座泡,包括承载板1,承载板1的背部的左右开设有活动槽,翼形座泡7活动连接在活动槽的内侧,承载板1的前端的左右均固定连接有滑轨2,滑轨2的截面为u形,滑轨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板3,滑板3为u形,滑板3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轨2的内侧,滑板3的左右侧表面螺纹连接有锁止螺栓,锁止螺栓一端的端面与滑轨2的内侧表面相互的抵触,滑板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柱状座泡4。需要说明的是,滑轨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能够避免滑板3从滑轨2内侧脱离。

承载板1的背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衔接板5,衔接板5为左右对称结构,衔接板5的左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旋转轴,衔接板5的左右两端的顶部均旋转连接有转动杆6,转动杆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环,其中一个套环与衔接板5活动连接,另一个套环内侧活动套接有连接柱,连接柱固定连接在翼形座泡7的底面,转动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翼形座泡7,转动杆6的一端铰接有传动杆8,传动杆8的一端铰接有螺母座9,螺母座9的内侧螺纹连接有丝杆10,丝杆10的一端旋转连接在衔接板5的正面的中部,丝杆10的另一端旋转连接在承载板1的底面,丝杆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1。需要说明的是,承载板1的底面的中线位置固定连接有端板,丝杆10另一端贯通端板的前后侧且与端板旋转连接。

衔接板5的底面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架杆12,架杆12为u形,左右侧的架杆12成轴对称设置,架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承载板1的底面。需要说明的是,架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管套,管套螺纹连接在衔接板5的一端的端头位置,架杆12的另一端插接在承载板1的底面。

工作原理:需要调整长度时,旋转锁止螺栓,将滑板3和柱状座泡4向前进行拖拽,滑板3在滑轨2上滑动,调整至合适的长度后,拧紧锁止螺栓,实现长度的调整。

需要调整承载面宽度时,能够通过旋转旋钮11,旋钮11带动丝杆10旋转,受承载板1的限制效果,螺母座9不能旋转,使得螺母座9向前或者向后移动,螺母座9拖拽传动杆8,使得传动杆8带动转动杆6以衔接板5的左侧或者右侧端头为圆心进行偏转动作,实现两个翼形座泡7之间相互打开或者收缩动作,实现整个装置承载面宽度的调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舒适型自行车座泡,包括承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的前端的左右均固定连接有滑轨(2),所述滑轨(2)的截面为u形,所述滑轨(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板(3),所述滑板(3)为u形,所述滑板(3)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轨(2)的内侧,所述滑板(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柱状座泡(4);

所述承载板(1)的背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衔接板(5),所述衔接板(5)的左右两端的顶部均旋转连接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翼形座泡(7),所述转动杆(6)的一端铰接有传动杆(8),所述传动杆(8)的一端铰接有螺母座(9),所述螺母座(9)的内侧螺纹连接有丝杆(10),所述丝杆(10)的一端旋转连接在衔接板(5)的正面的中部,所述丝杆(10)的另一端旋转连接在承载板(1)的底面,所述丝杆(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1);

所述衔接板(5)的底面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架杆(12),所述架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承载板(1)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型自行车座泡,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的背部的左右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翼形座泡(7)活动连接在活动槽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型自行车座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3)的左右侧表面螺纹连接有锁止螺栓,所述锁止螺栓一端的端面与滑轨(2)的内侧表面相互的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型自行车座泡,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5)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衔接板(5)的左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旋转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型自行车座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环,其中一个套环与衔接板(5)活动连接,另一个套环内侧活动套接有连接柱,连接柱固定连接在翼形座泡(7)的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型自行车座泡,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杆(12)为u形,左右侧的所述架杆(12)成轴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载具零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舒适型自行车座泡。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装置不方便调整其长度和宽度,使得乘员在使用时不够舒适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舒适型自行车座泡,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前端的左右均固定连接有滑轨。该装置通过滑轨和滑板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柱状座泡的向前和向后的长度的调整,使其能够迎合不同人士的骨盆结构,通过转动杆、传动杆、丝杆和螺母座之间的相互传动效果,实现了两个翼形座泡之间的张开或者收合动作,使得装置本身的承载面的宽度能够进行调整,适应不同乘员的股部结构,调整和使用更加灵活,使用更加舒适。

技术研发人员:耿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恩友自行车零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3
技术公布日:2021.07.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