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新型车篮的自行车车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4684发布日期:2021-07-13 15:1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具有新型车篮的自行车车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新型车篮的自行车车把。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具有节能环保、使用便捷的优点;为了能够在骑行的过程中携带物品,目前的自行车上一般都会在车把上额外安装有车篮。车篮大多采用框篮,通过车篮存放的物品需要能整个放入至车篮内,才能通过车篮运输,对于长度超过车篮尺寸的物品,在无法放入车篮内的情况下,无法通过车篮进行输送。为此,框篮式的车篮存在局限性,无法长度超过车篮尺寸的物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新型车篮的自行车车把,能承载并输送长度超过车篮尺寸的物品,且承重能力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具有新型车篮的自行车车把,包括车把主体、车把装配部及车篮托板,所述车把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段车把段及与两段车把段相连的车篮段,所述车篮段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件连接臂及连接两件连接臂的连体部,所述连接臂呈u型,每一连接臂的两端均相对于中部向上折弯,每一连接臂的一端对应与一车把段相连,所述连体部设于两件连接臂的另一端之间,连体部的两端相对与两件连接臂的另一端相连;所述车把装配部与车把主体相连;所述车篮托板呈u型,所述车篮托板固定于两件连接臂之间,车篮托板与车篮段相配合,形成新型车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车把段呈γ形,设有握把部及连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车把主体为一管折弯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车把主体于两段车把段的连接部之间设有加固杆,加固杆的两端相对连接两段车把段的连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车篮托板的两端相对与连体部,及车把装配部与车把主体相连的一端相连,车篮托板的两侧边沿相对与两件连接臂的内侧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车把装配部,包括基座、装配块及两根连接杆,所述基座与装配块相对设置,所述基座与装配块均于彼此相对的一面上开设有装配槽,所述基座与装配块通过螺栓可调节彼此之间间距地连接;两根连接杆相对设置地设于基座与车把主体之间,每一连接杆的一端与基座连接,另一端对应地与一车把段或车篮段的一连接臂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新型车篮的自行车车把通过车篮托板与车篮段相配合,形成新型车篮,该新型车篮能便捷地输送长度超过车篮尺寸的物品,且承重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新型车篮的自行车车把的第一示意图。

图2为具有新型车篮的自行车车把的第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具有新型车篮的自行车车把,包括车把主体10、车把装配部20及车篮托板30,所述车把主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段车把段11及与两段车把段11相连的车篮段12,车把段11呈γ形,设有握把部111及连接部112,所述车篮段12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件连接臂121及连接两件连接臂121的连体部122,所述连接臂121呈u型,每一连接臂121的两端均相对于中部向上折弯,每一连接臂121的一端对应与一车把段11的连接部112相连,所述连体部122设于两件连接臂121的另一端之间,连体部122的两端相对与两件连接臂121的另一端相连;所述车把装配部20的一端用以与车架前叉对应安装,另一端与车把主体10相连;所述车篮托板30呈u型,所述车篮托板30固定于两件连接臂121之间,车篮托板30与车篮段12相配合,形成新型车篮。

进一步地,所述车把主体10为一管折弯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车把主体10于两段车把段11的连接部112之间设有加固杆41,加固杆41的两端相对连接两段车把段11的连接部112,起到加固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车篮托板30固定于两件连接臂121之间的实施方式具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为车篮托板30的两端相对与连体部122,及车把装配部20与车把主体10相连的一端相连,车篮托板30的两侧边沿相对与两件连接臂121的内侧相连。可以理解的,车篮托板30的相连可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亦可通过螺接的方式相连,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两种。

进一步地,所述车把装配部20,包括基座21、装配块22及两根连接杆23,所述基座21与装配块22相对设置,所述基座21与装配块22均于彼此相对的一面上开设有装配槽201,所述基座21与装配块22通过螺栓可调节彼此之间间距地连接,通过装配槽201与车架前叉对应安装;两根连接杆23相对设置地设于基座21与车把主体10之间,每一连接杆23的一端与基座21连接,另一端对应地与一车把段11的连接部112或车篮段12的一连接臂121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新型车篮的自行车车把的使用方法,如下:由于所述车篮托板30与车篮段12相配合形成的新型车篮的两侧是空的,因此即便是长度超过车篮尺寸的物品也能通过横向的方式放置至新型车篮上,并可通过绑绳将该物品与连接臂121捆绑相连,进行固定。此外,所述车把主体10为一管折弯成型,所述新型车篮作为框架的车篮段12与车把段11为一体连接,使得所述新型车篮的承重能力更强,在输送重量较重且较长的物品时,如钢管,更为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新型车篮的自行车车把通过车篮托板30与车篮段12相配合,形成新型车篮,该新型车篮能便捷地输送长度超过车篮尺寸的物品,且承重能力强。

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具有新型车篮的自行车车把,包括车把主体(10)、车把装配部(20)及车篮托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主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段车把段(11)及与两段车把段(11)相连的车篮段(12),所述车篮段(12)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件连接臂(121)及连接两件连接臂(121)的连体部(122),所述连接臂(121)呈u型,每一连接臂(121)的两端均相对于中部向上折弯,每一连接臂(121)的一端对应与一车把段(11)相连,所述连体部(122)设于两件连接臂(121)的另一端之间,连体部(122)的两端相对与两件连接臂(121)的另一端相连;所述车把装配部(20)与车把主体(10)相连;所述车篮托板(30)呈u型,所述车篮托板(30)固定于两件连接臂(121)之间,车篮托板(30)与车篮段(12)相配合,形成新型车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段(11)呈γ形,设有握把部(111)及连接部(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主体(10)为一管折弯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主体(10)于两段车把段(11)的连接部(112)之间设有加固杆(41),加固杆(41)的两端相对连接两段车把段(11)的连接部(1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篮托板(30)的两端相对与连体部(122),及车把装配部(20)与车把主体(10)相连的一端相连,车篮托板(30)的两侧边沿相对与两件连接臂(121)的内侧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装配部(20),包括基座(21)、装配块(22)及两根连接杆(23),所述基座(21)与装配块(22)相对设置,所述基座(21)与装配块(22)均于彼此相对的一面上开设有装配槽(201),所述基座(21)与装配块(22)通过螺栓可调节彼此之间间距地连接;两根连接杆(23)相对设置地设于基座(21)与车把主体(10)之间,每一连接杆(23)的一端与基座(21)连接,另一端对应地与一车把段(11)或车篮段(12)的一连接臂(121)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车篮的自行车车把,包括车把主体、车把装配部及车篮托板,车把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段车把段及与两段车把段相连的车篮段,车篮段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件连接臂及连接两件连接臂的连体部,连接臂呈U型,每一连接臂的两端均相对于中部向上折弯,每一连接臂的一端对应与一车把段相连,连体部设于两件连接臂的另一端之间,连体部的两端相对与两件连接臂的另一端相连;车把装配部与车把主体相连;车篮托板呈U型,车篮托板固定于两件连接臂之间,车篮托板与车篮段相配合,形成新型车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行车车把通过车篮托板与车篮段相配合,形成新型车篮,该新型车篮能便捷地输送长度超过车篮尺寸的物品。

技术研发人员:周昆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南海三鹰运动自行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6
技术公布日:2021.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