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PS行程末端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3003发布日期:2021-11-25 10:39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EPS行程末端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eps行程末端缓冲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eps行程末端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人们对转向系统所带来的驾乘感受及舒适性也越来越高。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方向盘通过中间轴连接转向器输入轴,在方向盘转动时,传感器检测出扭杆的扭矩信号和角度信号,并转变成电流信号输出给eps控制器,进而控制电机工作,进一步带动齿轮轴转动;齿轮轴通过与齿条啮合运动带动轮胎的转动,实现车轮的转向。
3.当方向盘转动到极限位置时,即车轮转动到最大角度时,与齿条连接的内拉杆球头座会与转向器壳体内的限位结构发生碰撞,会造成较大的异响,且方向盘会发生回弹,使驾驶员感到非常不舒适,在某些行车环境下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虽然在方向盘即将转动到极限位置时,可以通过控制器对电机控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调整电机的转速、输出力矩,使系统输出的助力特性发生改变,逐步使方向盘打到极限位置,但这种方式对控制器的要求较高,控制器程序极为复杂,且实现的精准度较为困难,无法从整体上保证产品的性价比。因此,发明一种eps行程末端缓冲结构很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eps行程末端缓冲结构,解决传统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方向盘转动到极限位置时,会造成较大的异响和方向盘回弹,影响驾驶舒适度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eps行程末端缓冲结构,包括转向器壳体,所述的转向器壳体内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的末端与内拉杆球头座固定连接,所述转向器壳体的凹台内设置有适配内拉杆球头座限位面的减震垫圈,所述减震垫圈的内径适配齿条末端和内拉杆球头座的外径。
7.进一步地,为了能让减震垫圈既保证强度又满足减震缓冲的需求,所述的减震垫圈上设置若干个绕圆心均匀分布的腰型槽。
8.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减震垫圈的限位固定,所述减震垫圈的一端通过钢丝挡圈限位在转向器壳体中。
9.进一步地,为了增加减震垫圈的强度、韧度和耐磨度,所述减震垫圈的材料为ppa

gf33塑胶。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向器壳体内设置减震垫圈,当球头座移动到极限位置时,减震垫圈起到了缓冲作用,避免了因机械碰撞发生的异响以及方向盘回弹,保证了汽车转向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11.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eps行程末端缓冲结构的剖视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减震垫圈的俯视图。
14.图3为图2的a

a剖视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钢丝挡圈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如图1所示,一种eps行程末端缓冲结构,包括转向器壳体1,所述的转向器壳体1内设置有齿条2,所述齿条2的末端与内拉杆球头座3固定连接,所述转向器壳体1的凹台内设置有适配内拉杆球头座3限位面31的减震垫圈4,所述减震垫圈4的内径适配齿条2末端和内拉杆球头座3的外径。
17.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能让减震垫圈4既保证强度又满足减震缓冲的需求,所述的减震垫圈4上设置若干个绕圆心均匀分布的腰型槽41。
18.如图1和图4所示,为了便于减震垫圈4的限位固定,所述减震垫圈4的一端通过钢丝挡圈5限位在转向器壳体1中。可在转向器壳体1中开一个凹槽,将带弹性的钢丝挡圈5压装在转向器壳体1的凹槽中。
19.为了增加减震垫圈4的强度、韧度和耐磨度,所述减震垫圈4的材料为ppa

gf33塑胶。ppa

gf33塑胶具有优越的硬件性能,以及良好的耐热性及抗开裂能力,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强度,保证了减震垫圈的使用寿命。
20.本实用新型的原理:齿条2带动内拉杆球头座3左右移动,当球头座3移动到极限位置时,球头座3的限位面31与减震垫圈4接触,减震垫圈4发生变形,起到缓冲作用。
2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eps行程末端缓冲结构,包括转向器壳体(1),所述的转向器壳体(1)内设置有齿条(2),所述齿条(2)的末端与内拉杆球头座(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壳体(1)的凹台内设置有适配内拉杆球头座(3)限位面(31)的减震垫圈(4),所述减震垫圈(4)的内径适配齿条(2)末端和内拉杆球头座(3)的外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ps行程末端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垫圈(4)上设置若干个绕圆心均匀分布的腰型槽(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ps行程末端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圈(4)的一端通过钢丝挡圈(5)限位在转向器壳体(1)中。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eps行程末端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圈(4)的材料为ppa

gf33塑胶。

技术总结
一种EPS行程末端缓冲结构,包括转向器壳体,所述的转向器壳体内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的末端与内拉杆球头座固定连接,所述转向器壳体的凹台内设置有适配内拉杆球头座限位面的减震垫圈,所述减震垫圈的内径适配齿条末端和内拉杆球头座的外径;所述的减震垫圈上设置若干个绕圆心均匀分布的腰型槽;所述减震垫圈的一端通过钢丝挡圈限位在转向器壳体中;所述减震垫圈的材料为PPA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成 王进丁 刘新明 陈修华 胡立靖 许咏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昌辉汽车转向系统(黄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1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