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张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91336发布日期:2021-08-17 13:40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履带张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履带张紧结构。



背景技术:

履带行走机构具有较强的通过性和爬坡能力,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履带行走机构还存在以下问题:行驶在崎岖路面或有振动的情况下,履带行走机构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履带张紧结构,以提升履带行走机构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较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履带张紧结构,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前轮轴、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固定块、后端部连接在所述固定块上的支撑杆以及套装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弹簧,所述前轮轴上设有配合通孔,所述支撑杆的前部与所述配合通孔配合,所述前轮轴能够沿所述支撑杆的轴向滑动,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前轮轴和所述固定块之间以使得所述前轮轴具有向前运动的趋势,所述支撑杆的中心轴线从前至后向上倾斜。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包括两块平行且相对设置的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连接有多根支撑柱。

进一步,两块所述支撑板上均设有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杆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条形孔,所述前轮轴的两端均设有滑动部,两个所述滑动部分别与两个所述条形孔配合,两个所述滑动部能够沿两个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滑动。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的前端设有直径大于所述配合通孔的孔径的杆头。

进一步,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与所述支撑杆滑动配合的连接通孔,所述支撑杆的后端部向后穿过所述连接通孔,所述支撑杆的后端部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向前抵紧所述固定块的调节螺母。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上套装有后弹簧垫块和前弹簧垫块,前弹簧垫块位于所述弹簧和所述前轮轴之间,后弹簧垫块位于所述弹簧和所述固定块之间。

本实用新型能够提升履带行走机构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所述的履带张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实施例中所述的履带张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支撑板;2—固定块;3—前轮轴;4—条形孔;5—滑动部;6—轴头;7—支撑杆;8—调节螺母;9—弹簧;10—杆头;11—支撑柱;12—后弹簧垫块;13—前弹簧垫块;14—定位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履带张紧结构,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前轮轴3、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的固定块2、后端部连接在固定块2上的支撑杆7以及套装在支撑杆7上的弹簧9,前轮轴3上设有配合通孔,支撑杆7的前部与配合通孔配合,前轮轴3能够沿支撑杆7的轴向滑动,弹簧9设置在前轮轴3和固定块2之间以使得前轮轴3具有向前运动的趋势,支撑杆7的中心轴线从前至后向上倾斜。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包括两块平行且相对设置的支撑板1,两块支撑板1之间连接有多根支撑柱11,支撑柱11通过螺栓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两块支撑板1上均设有长度方向与支撑杆7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条形孔4,前轮轴3的两端均设有滑动部5,两个滑动部5分别与两个条形孔4配合,两个滑动部5能够沿两个条形孔4的长度方向滑动。进一步,前轮轴3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安装前轮的轴头6。通过条形孔4对前轮轴3进行限位,使得前轮轴3能够稳定的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7的前端设有直径大于配合通孔的孔径的杆头10。杆头10能够防止支撑杆7脱离前轮轴3。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块2上设有与支撑杆7滑动配合的连接通孔,支撑杆7的后端部向后穿过连接通孔,支撑杆7的后端部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向前抵紧固定块2的调节螺母8。通过拧动调节螺母8能够调节支撑杆7的位置,进而调节前轮轴3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块2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两块支撑板1固定连接,为了提升安装精度,可以在固定块2的端部设置与支撑板1上的定位孔配合的定位轴14。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7上套装有后弹簧垫块12和前弹簧垫块13,前弹簧垫块13位于弹簧9和前轮轴3之间,后弹簧垫块12位于弹簧9和固定块2之间。

采用上述的履带张紧结构,前轮安装在前轮轴3上,履带套在前轮上,能够通过调节螺母8来实现履带的张紧,行驶在崎岖路面或有振动的情况下,通过弹簧9达到自动调节履带的张紧,能够提高履带行走机构通过不同路面和地形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支撑杆7的中心轴线从前至后向上倾斜,在前轮在受挤压后能够向后上方运动,能够提升履带行走机构通过崎岖路面的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履带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前轮轴、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固定块、后端部连接在所述固定块上的支撑杆以及套装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弹簧,所述前轮轴上设有配合通孔,所述支撑杆的前部与所述配合通孔配合,所述前轮轴能够沿所述支撑杆的轴向滑动,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前轮轴和所述固定块之间以使得所述前轮轴具有向前运动的趋势,所述支撑杆的中心轴线从前至后向上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两块平行且相对设置的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连接有多根支撑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支撑板上均设有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杆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条形孔,所述前轮轴的两端均设有滑动部,两个所述滑动部分别与两个所述条形孔配合,两个所述滑动部能够沿两个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前端设有直径大于所述配合通孔的孔径的杆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与所述支撑杆滑动配合的连接通孔,所述支撑杆的后端部向后穿过所述连接通孔,所述支撑杆的后端部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向前抵紧所述固定块的调节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套装有后弹簧垫块和前弹簧垫块,前弹簧垫块位于所述弹簧和所述前轮轴之间,后弹簧垫块位于所述弹簧和所述固定块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履带张紧结构,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前轮轴、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固定块、后端部连接在所述固定块上的支撑杆以及套装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弹簧,所述前轮轴上设有配合通孔,所述支撑杆的前部与所述配合通孔配合,所述前轮轴能够沿所述支撑杆的轴向滑动,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前轮轴和所述固定块之间以使得所述前轮轴具有向前运动的趋势,所述支撑杆的中心轴线从前至后向上倾斜。本实用新型能够提升履带行走机构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轻足迹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0
技术公布日:2021.08.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