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8466发布日期:2023-05-19 20:23阅读:57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载娱乐系统的多样化成为提升车型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了满足消费者更多的要求,近些年陆续有开发出基于转向盘交互的车载娱乐应用,如竞速类游戏与车辆转向系统结合,驾驶员得到真实的操作反馈从而提升游戏体验。

2、相关技术中,主要基于丝杆螺母传动方案实现转向器解耦与耦合功能及基于带轮传动方案实现解耦状态下的转向手感功能,实现转向器的解耦和耦合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和车辆。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包括:输入轴、输出轴、解耦装置、手感装置。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入轴可耦合且可解耦,所述解耦装置设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中的其中一个上,所述解耦装置包括解耦移动件,所述解耦移动件在耦合位置和解耦位置之间可移动,当所述解耦移动件位于所述耦合位置时所述解耦移动件与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中的另一个耦合且传递扭矩,当所述解耦移动件位于所述解耦位置时所述解耦移动件与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中的所述另一个解耦且断开扭矩的传递。所述手感装置与所述解耦移动件可分离地配合,当所述解耦移动件位于所述解耦位置时所述解耦移动件适于与所述手感装置配合以模拟所述输入轴传递扭矩时的手感。

3、由此,通过在输入轴与输出轴中一个上设置解耦装置,以实现解耦移动件在耦合位置和解耦位置之间移动,便于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断开或者连接,控制扭矩在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传递,并且解耦移动件位于解耦位置时,可以与手感装置配合模拟转向系统的手感,增加回馈的力度和阻尼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对于车辆的转向系统的改动较小即可实现手感模拟,可以降低研发制造的成本。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解耦移动件套设在所述输入轴外,且所述解耦移动件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在所述耦合位置和所述解耦位置之间可移动。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解耦装置进一步包括:解耦电机、丝杠,所述丝杠与所述解耦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丝杠套设在所述解耦移动件外,所述丝杠与所述解耦移动件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固定且在所述输入轴的周向上可相对转动,当所述解耦电机工作时所述丝杠带动所述解耦移动件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一起移动。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解耦装置还包括:传动蜗杆、传动涡轮,所述传动蜗杆与所述解耦电机相连,所述传动涡轮与所述传动蜗杆啮合,且所述传动涡轮具有与所述丝杠螺纹配合的螺纹部。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进一步包括:电磁锁单元,所述电磁锁单元包括电磁锁感应器,所述电磁锁感应器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移动。当所述电磁锁感应器位于锁定位置时所述电磁锁感应器与所述丝杠配合以限定所述丝杠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移动,当所述电磁锁感应器位于解锁位置时所述电磁锁感应器与所述丝杠脱离配合以使所述丝杠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可移动。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进一步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邻近所述丝杠设置,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解耦移动件的位置。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解耦移动件与所述输入轴之间设有滑移组件,所述解耦移动件与所述输入轴通过所述滑移组件传递扭矩。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解耦移动件和所述输出轴中的其中一个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耦合齿槽,所述解耦移动件和所述输出轴中的另一个上设有至少一个耦合齿,当所述解耦移动件位于所述耦合位置时所述耦合齿配合在所述耦合齿槽内,当所述解耦移动件位于所述解耦位置时所述耦合齿脱离所述耦合齿槽。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感装置包括:手感电机、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手感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解耦移动件可分离地配合,当所述解耦移动件位于所述解耦位置时所述解耦移动件适于与所述传动组件配合以模拟所述输入轴传递扭矩时的手感。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解耦移动件和所述传动组件中的其中一个上形成有至少一个配合齿槽,所述解耦移动件和所述传动组件中的另一个上设有至少一个配合齿。当所述解耦移动件位于所述解耦位置时所述配合齿适于配合在所述配合齿槽内,当所述解耦移动件位于所述耦合位置时所述配合齿脱离所述配合齿槽。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蜗杆和与所述蜗杆配合的涡轮,所述蜗杆与所述手感电机相连,所述解耦移动件与所述涡轮可分离地配合。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以及绕设在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外的皮带,所述主动带轮与所述手感电机相连,所述解耦移动件与所述从动带轮可分离地配合。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手感电机相连,所述解耦移动件与所述从动齿轮可分离地配合。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进一步包括:角度限位装置,所述角度限位装置用于限定所述输入轴的最大转动角度。

17、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

18、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耦移动件套设在所述输入轴外,且所述解耦移动件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在所述耦合位置和所述解耦位置之间可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耦装置进一步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耦装置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耦移动件与所述输入轴之间设有滑移组件,所述解耦移动件与所述输入轴通过所述滑移组件传递扭矩。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耦移动件和所述输出轴中的其中一个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耦合齿槽,所述解耦移动件和所述输出轴中的另一个上设有至少一个耦合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感装置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耦移动件和所述传动组件中的其中一个上形成有至少一个配合齿槽,所述解耦移动件和所述传动组件中的另一个上设有至少一个配合齿;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蜗杆和与所述蜗杆配合的涡轮,所述蜗杆与所述手感电机相连,所述解耦移动件与所述涡轮可分离地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以及绕设在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外的皮带,所述主动带轮与所述手感电机相连,所述解耦移动件与所述从动带轮可分离地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手感电机相连,所述解耦移动件与所述从动齿轮可分离地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和车辆,转向系统包括:输入轴、输出轴、解耦装置、手感装置。输出轴与输入轴可耦合且可解耦,解耦装置包括解耦移动件,解耦移动件在耦合位置和解耦位置之间可移动,当解耦移动件位于耦合位置时解耦移动件与输入轴和输出轴中的另一个耦合且传递扭矩,当解耦移动件位于解耦位置时解耦移动件与输入轴和输出轴中的另一个解耦且断开扭矩的传递。手感装置与解耦移动件可分离地配合,当解耦移动件位于解耦位置时解耦移动件适于与手感装置配合以模拟输入轴传递扭矩时的手感。由此,增加回馈的力度和阻尼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对于车辆的转向系统的改动较小即可实现手感模拟,可以降低研发制造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祥祯,邓其成,胡斯浩,苏俊,王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