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57475发布日期:2021-08-31 13:45阅读:76来源:国知局
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架。



背景技术:

市面上现有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大多是由车架头管、车架主体、车架立管、车架后下叉、车架后货架等组焊而成的,存在易脱焊、结构过于复杂、制作工艺繁琐,制作成本高、线缆裸露易损坏等缺陷。此外,车架主体管部分由于安装电池等原因,往往导致结构较弱,容易被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其能够获得较高强度且结构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其包括车架前管、车架主体管、脚踏平板、车架立管以及车架后下叉,所述车架主体管设置于所述车架前管与所述脚踏平板之间,所述车架立管设置于所述脚踏平板远离所述车架主体管的一端,所述车架后下叉设置于所述车架立管的后下侧,所述车架前管、所述车架主体管、所述脚踏平板、所述车架立管以及所述车架后下叉为一体结构,所述车架主体管上开设有容纳空腔,所述容纳空腔的上部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容纳空腔上固定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具有多个能够分别嵌入于各个所述凹槽的凸起。

上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其中,所述车架前管为圆形管,所述车架前管上设置有前照灯安装孔、刹车线导向孔以及锁头中的一个或多个。

上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其中,所述车架前管上的锁头设置有锁车锁孔、充电装置的绝缘套、导电铜柱针安装孔和芯片安装孔。

上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其中,所述车架主体管与所述车架立管呈v形布置。

上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其中,所述车架主体管与所述车架立管相交的水平位置设置有五通管。

上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其中,所述车架立管的后上侧设置有后货架。

上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其中,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均为矩齿形。

上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其中,所述盖体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容纳空腔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将述车架前管、车架主体管、脚踏平板、车架立管以及车架后下叉设置为一体结构,免去了繁杂的焊接过程,简化了结构,也提高了该车架的整体强度。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其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车架前管与车架主体管的俯视图,未示出盖体;

图6为图1中盖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1中锁头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架前管;2-车架主体管;201-凹槽;202-容纳空腔;3-车架立管;4-车架后下叉;5-后货架;6-五通管;7-脚踏平板;8-前照灯安装孔;9-刹车拉线导向孔;10-盖体;1001-凸起;11-锁头;1101-锁车锁孔;1102-绝缘套;1103-导电铜柱针;1104-芯片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其包括车架前管1、车架主体管2、脚踏平板7、车架立管3以及车架后下叉4。

如图1至图4所示,车架上端前部的管为车架前管1,车架前管1为圆形管,车架前管1用来安装前叉和立管把手,前叉用于安装前轮,把手用于操控电动自行车的方向。车架主体管2设置于车架前管1与脚踏平板7之间,即车架前管1的后部倾斜管为车架主体管2。车架立管3设置于脚踏平板7远离车架主体管2的一端,车架主体管2与车架立管3优选为呈图中所示的v形,在v形的底部形成前述的脚踏平板7。优选地,车架主体管2与车架立管3相交的水平位置设置有五通管6。此外,车架主体管2与车架立管3的相交水平部位亦设置有控制器、蓝牙模块等控制元件的方孔,以便控制元件的拆装。车架后下叉4,设置于车架立管3的后下侧,以便与后车轮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车架前管1、车架主体管2、脚踏平板7、车架立管3以及车架后下叉4为一体结构,这样,便于简化结构,省去了繁杂的焊接工序。

本实施例下,车架前管1上设置有前照灯安装孔8、刹车线导向孔9以及锁头11,锁头11上设置有锁车锁孔1101、充电装置的绝缘套1102和导电铜柱针1103安装孔、芯片安装孔1104等。当然,也可以仅选择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便于安装前照灯,理顺刹车线,安装车锁。

为便于载物,车架立管3的后上侧设置有后货架5,后货架5大致位于车架后下叉4的正上方。后货架5的后方设置有后尾灯安装孔,以便安装后尾灯,后货架5上亦设置有固定货物挂钩的挂点。另外,车架后下叉4大致为u字型型材,车架后下叉4上设置有护泥板安装片。

继续如图1至图4所示,并且结合图5和图6,车架主体管2上开设有容纳空腔202,该容纳空腔202用于放置电动自行车的电池等,亦便于实现车架内部走线,避免或者减少线缆裸露在车架外。容纳空腔202的上部设置有多个凹槽201,容纳空腔202上固定设置有盖体10,盖体10具有多个能够分别嵌入于各个凹槽201的凸起1001。优选地,凹槽201与凸起1001均为矩齿形,即在容纳空腔202的上部设置有矩齿形的凹槽201,在盖体10上设置有矩齿形的凸起1001,该凸起1001能够镶嵌在凹槽201内,从而增强主梁强度,防止车架主体管2因受力过大而变形。此外,设置该等结构,亦能够便于盖体10在安装时的定位,保证其顺利地安装于容纳空腔202上。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盖体10通过螺钉(图中未示出)固定于容纳空腔202上,容纳空腔202的周边设置有螺纹孔,盖体10的周边亦设置有螺纹孔,螺钉依次穿过二者将盖体10固定于容纳空腔202上。

本车架所包含的部位采用金属材料一体成型,其结构强度高、制造成本低、制造效率高、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线缆隐藏布置等优点。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前管、车架主体管、脚踏平板、车架立管以及车架后下叉,所述车架主体管设置于所述车架前管与所述脚踏平板之间,所述车架立管设置于所述脚踏平板远离所述车架主体管的一端,所述车架后下叉设置于所述车架立管的后下侧,所述车架前管、所述车架主体管、所述脚踏平板、所述车架立管以及所述车架后下叉为一体结构,所述车架主体管上开设有容纳空腔,所述容纳空腔的上部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容纳空腔上固定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具有多个能够分别嵌入于各个所述凹槽的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前管为圆形管,所述车架前管上设置有前照灯安装孔、刹车线导向孔以及锁头中的一个或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前管上的锁头设置有锁车锁孔、充电装置的绝缘套、导电铜柱针安装孔和芯片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管与所述车架立管呈v形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管与所述车架立管相交的水平位置设置有五通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立管的后上侧设置有后货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均为矩齿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容纳空腔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其包括车架前管、车架主体管、脚踏平板、车架立管以及车架后下叉,所述车架主体管设置于所述车架前管与所述脚踏平板之间,所述车架立管设置于所述脚踏平板远离所述车架主体管的一端,所述车架后下叉设置于所述车架立管的后下侧,所述车架前管、所述车架主体管、所述脚踏平板、所述车架立管以及所述车架后下叉为一体结构,所述车架主体管上开设有容纳空腔,所述容纳空腔的上部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容纳空腔上固定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具有多个能够分别嵌入于各个所述凹槽的凸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技术研发人员:梁晓宏;冯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东方信远电动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07
技术公布日:2021.08.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