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转轴避震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86379发布日期:2022-03-23 14:31阅读:98来源:国知局
隐藏式转轴避震车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山地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隐藏式转轴避震车架。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的山地车车架结构复杂,节点较多,大多采用裸露式避震连杆装置,前三角与后三角分开组装且结构暴露,这种连接方式会导致车架的稳定性下降,并且在山地越野等复杂环境下防污防水的功能欠缺,结构和转点都是露在外面的,结构关节易损坏不耐用,容易被泥土卡住转点影响功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隐藏式转轴避震车架,它简化了传统车架结构,减少了节点,能够更好地保护避震及车架结构,使车架更耐用。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隐藏式转轴避震车架,它包括前三角管、后三角架以及避震器,所述前三角管中部外侧设置有支撑中管,所述支撑中管上端设置有支撑座管,且所述支撑座管前端与前三角管上端固接,所述支撑座管上还安装有座垫;
6.所述前三角管靠近下端的内壁上设置有避震转轴,所述后三角架前端转动安装于避震转轴上,所述支撑中管后侧以及后三角架顶部均设置有避震座,且所述避震器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避震座上,所述前三角管下端还设置有踏板安装座;
7.安装使用时所述前三角管呈倾斜放置且前端安装在车辆的前轮架上,所述后三角架后端安装在车辆的后轮两侧。
8.进一步,所述前三角管包括上管和下管,所述上管主体呈方形管状,且所述支撑中管焊接于上管后侧面上,所述下管后侧面开口以适于安装后三角架,所述后三角架前端由下管底板进行限位。
9.进一步,所述后三角架包括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避震转轴上的两个三角支架,两个所述三角支架之间固接有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且两个所述三角支架后端分别安装于车辆的后轮两侧。
10.进一步,所述上管内部具有安放电池的空腔,且所述上管一侧设置有开合的门体。
11.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将前三角管设计成管状结构,并将避震转轴设置在其底端内部,又将后三角架前端转动安装在避震转轴上,相较于传统结构充分隐藏保护了转点,防污防水效果更好,不容易被杂物卡住干涉,能够更好地延长车架的使用寿命。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前三角管和后三角架的包含式转动连接,加上二者之间安装的避震器,在骑行时能够很好地保证稳定性以及避震效果,适用于更多复杂路况,同时相较于传统连杆结构大大简化了车架结构,减少了节点,进而增强了整体车架的稳定性以及耐久
性。
14.3.本实用新型的前三角管可分为上管和下管,在上管内留有空间可安放电池,利于运用在电动山地车上,而后三角架前端转动安装于下管内,由下管底板进行限位,可以有效防止突发情况的脱节意外,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三角管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三角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状态图;
20.其中,1.前三角管;11.上管;110.门体;12.下管;2.后三角架;20.三角支架;21.第一横板;22.第二横板;3.避震器;4.避震座;5.避震转轴;6.踏板安装座;7.支撑中管;8.支撑座管;9.座垫;800.前轮架;900.后轮。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2.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隐藏式转轴避震车架,它适于安装在山地车车体中间,具体包含前三角管1、后三角架2以及避震器3,前三角管1中部外侧焊接有支撑中管7,支撑中管7上端焊接有支撑座管8,且支撑座管8前端与前三角管1上端焊接,支撑座管8上还安装有座垫9,相较于传统的座垫安装结构,本实施例简化了座垫9以下的支撑结构。前三角管1靠近下端的内壁上通过紧固螺钉安装有避震转轴5,后三角架2前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避震转轴5上,支撑中管7后侧以及后三角架2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避震座4,且避震器3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避震座4上,本实施例在安装使用时,前三角管1呈倾斜放置且前端安装在车辆的前轮架800上,后三角架2后端直接安装在车辆的后轮900两侧,通过避震转轴5和避震器3的设置可以保证前三角管1和后三角架2之间的稳固性。通过前三角管1和后三角架2的包含式转动连接,相较传统的复杂架构可以大大简化车架结构,减少节点,进而增强整体车架的稳定性以及耐久性。同时在骑行发生晃动时,依靠后三角架2与前三角管1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避震器3的缓冲作用,可以形成很好的避震效果。另外,由于避震转轴5安装在前三角管1的内部底端,后三角架2前端刚好可以被包含的转动安装在前三角管1内,相较于传统结构能够充分隐藏保护转点,防污防水效果更好,不容易被杂物卡住干涉,进而可以更好地延长车架的使用寿命。
23.为了便于踏板的安装,在前三角管1下端安装有踏板安装座6,在踏板安装座6两侧可安装踏板以及链条组件。
24.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前三角管1可分为上管11和下管12,上管11前端安装在前轮架800上,下管12直接焊接在上管11底端,为了增强结构稳定性,上管11主体优选呈方形管状,且支撑中管7焊接于上管11后侧面上,下管12衔接上管11也优选为方形管状,但下管12后侧面开口以便于安装后三角架2,且下管12底板在安装时保持水平,后三角架2前端由下
管12底板进行限位,可以有效防止突发情况的脱节意外,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5.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后三角架2又包含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避震转轴5上的两个三角支架20,该三角支架20为一体成型,结构稳定性比传统连杆结构更好,两个三角支架20之间焊接有第一横板21和第二横板22,以保证整体稳固性,第一横板21在上,第二横板22在下,第一横板21顶部刚好用于安装避震座4,且两个三角支架20后端分别安装于车辆的后轮900中轴两端。
26.为了便于安置电池,本实施例的上管11内部具有空腔,且上管11一侧设置有开合的门体110,门体110上安装有门锁,通过开关门体110可经常更换电池。
2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8.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隐藏式转轴避震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三角管(1)、后三角架(2)以及避震器(3),所述前三角管(1)中部外侧设置有支撑中管(7),所述支撑中管(7)上端设置有支撑座管(8),且所述支撑座管(8)前端与前三角管(1)上端固接,所述支撑座管(8)上还安装有座垫(9);所述前三角管(1)靠近下端的内壁上设置有避震转轴(5),所述后三角架(2)前端转动安装于避震转轴(5)上,所述支撑中管(7)后侧以及后三角架(2)顶部均设置有避震座(4),且所述避震器(3)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避震座(4)上,所述前三角管(1)下端还设置有踏板安装座(6);安装使用时所述前三角管(1)呈倾斜放置且前端安装在车辆的前轮架(800)上,所述后三角架(2)后端安装在车辆的后轮(900)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转轴避震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三角管(1)包括上管(11)和下管(12),所述上管(11)主体呈方形管状,且所述支撑中管(7)焊接于上管(11)后侧面上,所述下管(12)后侧面开口以适于安装后三角架(2),所述后三角架(2)前端由下管(12)底板进行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转轴避震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三角架(2)包括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避震转轴(5)上的两个三角支架(20),两个所述三角支架(20)之间固接有第一横板(21)和第二横板(22),且两个所述三角支架(20)后端分别安装于车辆的后轮(900)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转轴避震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11)内部具有安放电池的空腔,且所述上管(11)一侧设置有开合的门体(1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隐藏式转轴避震车架,它包括前三角管、后三角架以及避震器,所述前三角管中部外侧设置有支撑中管,所述支撑中管上端设置有支撑座管,且所述支撑座管前端与前三角管上端固接,所述支撑座管上还安装有座垫;所述前三角管靠近下端的内壁上设置有避震转轴,所述后三角架前端转动安装于避震转轴上,所述支撑中管后侧以及后三角架顶部均设置有避震座,且所述避震器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避震座上,所述前三角管下端还设置有踏板安装座;安装使用时所述前三角管呈倾斜放置且前端安装在车辆的前轮架上,后三角架后端安装在车辆的后轮两侧。本实用新型简化了传统车架结构,减少了节点,能够更好地保护避震及车架结构,使车架更耐用。使车架更耐用。使车架更耐用。


技术研发人员:程凯 朱珏豪 高丽艳 钱俊可 张泰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永祺(中国)车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1
技术公布日:202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